樂游原原文賞析及翻譯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xiàn)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樂游原原文賞析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古詩簡介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歌《樂游原》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稑酚卧肥亲髡哔澝傈S昏前的原野風光和表達自己的感受。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句詩也表示: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嘆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對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偉大與不可超越,而借此抒發(fā)一下內(nèi)心的無奈感受。
翻譯/譯文
臨近傍晚時分,覺得心情不太舒暢。
駕車登上樂游原,心想把煩惱遣散。
看見夕陽無限美好,一片金光燦爛。
只是將近黃昏,美好時光終究短暫。
注釋
1、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nèi)地勢最高地。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游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漢初年!稘h書·宣帝紀》載,“神爵三年,起樂游苑”。也就是說,樂游原本名“樂游苑”,漢宣帝第一個皇后許氏產(chǎn)后死去葬于此,因“苑”與“原”諧音,樂游苑即被傳為“樂游原”。對此《關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后葬長安縣樂游里,立廟于曲江池北,曰樂游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 據(jù)葛洪《西京雜記》載,“樂游原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又“風在其間,長肅蕭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為“懷風”,時人也謂之“光風”或稱“連枝草”。可見,玫瑰和苜蓿都是樂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樂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處。同時因為地理位置高便于覽勝,文人墨客也經(jīng)常來此做詩抒懷。唐代詩人們在樂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璣絕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詩人李商隱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隱二十五歲時由令狐楚的兒子令狐陶推舉得中進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將女兒嫁給了他。因為王茂之是李黨的重要人物,李商隱從此陷入牛李黨爭不能自拔,在官場之中異常失意,著名詩篇《樂游原》正是他心境郁悶的真實寫照。
3、意:感到
4、不適:不悅,不快。
5、近:快要
賞析/鑒賞
思想感情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盡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這首詩就很好的反映了他的傷感情緒。當詩人為排遣“意不適”的情懷而登上樂游原時,看到了一輪輝煌燦爛的黃昏斜陽,于是發(fā)乎感慨。有人認為夕陽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嘆;也有人認為此為詩人熱愛生命、執(zhí)著人間而心光不滅,是積極的樂觀主義精神。千百年來,此兩種觀念爭論不休,莫衷一是。
古詩賞析
前兩句“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是說:傍晚時分我心情抑郁,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跋蛲怼敝柑焐旌诹,“不適”指不悅。詩人心情憂郁,為了解悶,就駕著車子外出眺望風景。“古原”就是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是唐代的游覽勝地。這兩句,點明登古原的時間和原因。后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盁o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贊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zhuǎn),轉(zhuǎn)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fā)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fā),也是對時代所發(fā)出的感嘆。詩人李商隱透過當時唐帝國的暫繁榮,預見到社會的嚴重危機,而借此抒發(fā)一下內(nèi)心的無奈感受。
幼時讀李商隱這首《樂游原》,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卻不知為何,F(xiàn)在回頭想想,應當是因詩的意象使內(nèi)心產(chǎn)生共鳴,從而由內(nèi)至外心生出一種孤傲、寂寞、寥落之感,但是內(nèi)心又還有所向,有所托。總而言之,是一種復雜的心理。
這僅是我個人的看法,而一些專家品讀此詩時,則是說從詩中看到了灰色的朦朧,看到了逐漸黯淡的夕陽。不知李商隱是在哀嘆自己的不得意,還是在哀嘆唐王朝的日暮途窮。
由此得出的商隱詩境顯然低沉了許多,既沒有初唐時代陳子昂登上幽州臺時那樣雄渾慷慨而又意氣風發(fā),也沒有杜甫“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钡某劣纛D挫和悲涼…
但我仍是覺得詩中又隱隱留下了美麗的向往與希望的影子。
難道此詩盡可使心境不同的讀者讀出不同的感情嗎?若是如此,真可算是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了!
無怪周汝昌先生賞析這首詩時動情地說:“你看,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刻尤為令人驚嘆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人,后隨祖輩移居滎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晚唐時期詩人。李商隱幼年喪父,隨母還鄉(xiāng)過著清貧的生活。十六歲時,因擅長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jié)識令狐楚等前輩!芭|h”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親自授以今體章奏之學,并給予資助,后又聘其入幕,至開成二年(837年),考中進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黨”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為妻。從此陷入“牛李黨爭”漩渦,被“牛黨”視為“背恩”“無行”。
次年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已被錄取再遭刷落。會昌二年(842年)應“書判拔萃試”,被授秘書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黨得勢,其隨即放棄京職,隨李黨鄭亞赴桂海。后期十幾年時間,都漂流各地,為各地幕僚,開始篤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職還鄉(xiāng),在鄭州去世。李商隱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其詩構(gòu)思縝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麗的辭采,婉轉(zhuǎn)和諧的韻調(diào),曲折細微地去表現(xiàn)深厚的情感。李商隱胸懷“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興的志向,但身處晚唐已無實現(xiàn)抱負的可能。
其駢體章奏與哀誄之文因形式瑰麗、情文并茂而在當時極負盛名,曾自編為《樊南甲集》等,李商隱還是晚唐杰出詩人,其詩各體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絕成就為高,七言律詩的造詣更是上追杜甫而獨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瑤池》等。
成就綜述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于借鑒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fā)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chuàng)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zhuǎn),辭藻精麗,聲調(diào)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幼年的環(huán)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于儒家體系,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nèi)》等。
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xiàn)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xiàn)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chuàng)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樂游原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樂游原/登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11-29
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07-14
樂游原原文賞析及翻譯04-27
登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11-23
登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7篇07-14
樂游原原文翻譯及賞析(7篇)07-14
樂游原原文賞析及翻譯7篇04-27
樂游原 / 登樂游原原文及賞析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