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田詞五首(其四)原文及翻譯、賞析
《畬田詞·北山種了種南山》是宋朝王禹偁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北山種了種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畬”勞動分先后、協(xié)力共同進行的特點。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畬田詞五首(其四)原文及翻譯、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畬(shē)田詞五首(其四)
【北宋】王禹偁(chēng)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翻譯
種完了北山的田地再去種南山的田地。
幫助鄰人們耕地,怎么能偏袒呢?
希望這世間的人都像我一樣,
那么天底下就會少很多荒田。
畬田:即火耕田。此處指采用刀耕火種的方法耕種土地,有墾荒的意思。
賞析
“北山種了種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畬”勞動分先后、協(xié)力共同進行的特點。這一句的著眼點即在于強調(diào)勞動者的協(xié)作精神,所以便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豈有偏”!跋嘀Ω笔且环N一家墾舍,四鄰相助的淳樸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皻⒈M雞豚喚斸畬,由來遞互作生涯”(《畬田詞?殺盡雞豚喚劚畬》),只要誰家有事于畬田,四圍鄉(xiāng)親“雖數(shù)百里如期而至,鋤斧隨焉”(《〈畬田詞〉序》)!柏M有偏”系承接上句而來,是把“北山”、“南山”,一視同仁,無所遺留的意思。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二句,借農(nóng)夫之口,表達了在勞動中產(chǎn)生的自豪感。畬田廣種,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間皆能如他們那樣,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時又雙關(guān)詩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農(nóng)家,熟悉和關(guān)心農(nóng)事,又時值宋初承五代戰(zhàn)亂之后,入亡流徙,土地拋荒,提倡開荒種地是地方親民之官的首要任務(wù),為此,詩人提倡畬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復遭到破壞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其意義是很大的。
此詩朗朗上口,民歌風味很濃郁!捌仗熘履峭跬痢,詩人希望當朝的執(zhí)政者“擇良二千石暨堅百里”,也就是說要精選州官和縣官(二千石是古代郡令的代稱,百里是縣令的代稱),使全國各地都能提倡開荒,又希望能夠“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要是天下的農(nóng)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樣“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么“庶乎,污萊盡辟矣”(《〈畬田詞〉序》),全國農(nóng)業(yè)的振興就有希望了。
這首詩歌頌了宋初農(nóng)民之間的互助精神和開發(fā)山地的熱情。商州某些偏辟山區(qū),交通不便,生產(chǎn)落后。由于歷史條件和客觀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這里的農(nóng)民還保持著群體互助的古老傳統(tǒng)。到了農(nóng)耕季節(jié),“先約定某家某日有事于畬田,雖數(shù)百里,如期而集,鋤斧隨焉。至則行酒啖炙,鼓噪而作”。這種風俗反映了山區(qū)農(nóng)民之間團結(jié)互助的關(guān)系。為了生存,他們不能不依靠集體的力量。從詩中還可看出,當時山區(qū)農(nóng)民在土地所有權(quán)尚未確定時誰愿多種誰就多收的情況。作者在這組詩的第一首“各愿種成千百索”句后自注道:“山田不知畎畝,但以百尺繩量之,曰:‘某家今年種得若干索(十丈為一索)’,以為田數(shù)!鳖疤,即田間。這一首“北山種了種南山”句就反映了農(nóng)民們想多開荒地、多有些收入的心情。第二句贊揚農(nóng)民的`“相助”和“力耕”。前者體現(xiàn)了友愛精神,后者體現(xiàn)了勞動熱情。“豈有偏”則體現(xiàn)了民農(nóng)的無私: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沒有私心。第三、四句以“我”的語氣發(fā)議論,切盼天下百姓都能開荒種地,過上好日子。經(jīng)過五代戰(zhàn)亂之后的宋初,田地荒蕪,生活貧困,人心未定。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地方官,當務(wù)之急就是開荒種地,恢復生產(chǎn),民心方能安定。作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是明智的。作者在詩序中希望朝廷能選用州官和縣官,讓他們在全國各地倡導開荒,“使化天下之民如斯之義”,使天下的農(nóng)民都象商州山區(qū)農(nóng)民“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作者寫了這組詩,“欲采訪官聞之,傳于執(zhí)政者”。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難以現(xiàn)實的。
這首詩有濃郁的民歌風味。它是在吸收民歌營養(yǎng)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的。農(nóng)夫們耕作時常常邊干邊唱,可以鼓士氣、除疲勞。正如作者在詩序中指出的:“督課之語若歌曲。”聽起來如同有節(jié)奏的歌曲。又指出這些民歌有“俗”的特點。作者創(chuàng)作這組詩時,盡量寫得通俗易懂,“其詞俚,欲山甿(即山民)之易曉也!闭Z言力求樸素淺近,清新流暢。
作者簡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世稱王黃州,為北宋詩文革命的先驅(qū),濟州鉅野(今屬山東)人。世代務(wù)農(nóng)。983年(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翰林學士、知制浩。遇事敢言。曾上《御戎十策》,陳說防御契丹之計。多次以事貶官。宋真宗時,預修《太祖實錄》,直書史事,為宰相不滿,降知黃州,作《三黜賦》以見志。后遷靳州,病卒。文章學韓愈、柳宗元,通俗暢達。詩歌崇尚杜甫、白居易,風格接近白居易。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闕文》。
人物生平
王禹偁王禹偁出身貧寒,《東都事略》和《宋史·本傳》都說他世為農(nóng)家,《邵氏聞見后錄》謂“其家以磨面為生”。他九歲能文。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登進士第,授成武縣(今山東成武)主簿,遷大理評事。次年(984年),改任長洲(今江蘇蘇州)知縣。他對仕途充滿抱負,曾在《吾志》詩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復不卑,致君望堯舜,學業(yè)根孔姬”。他為人剛直,誓言要“兼磨斷佞劍,擬樹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試,擢右拾遺并直史館。他旋即進諫,以《端拱箴》來批評皇宮的奢侈生活。后拜左司諫、知制誥。
淳化二年(991年),廬州尼姑道安誣告著名文字學家徐鉉。當時,王禹偁任大理評事,執(zhí)法為徐鉉雪誣,又抗疏論道安誣告之罪,觸怒宋太宗,被貶為商州(今陜西商縣)團練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屬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隨即召回。任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學士,后以謗訕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貶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揚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復知制誥,上書提出“謹邊防”,“減冗兵,并冗吏”等事。與撰修《太祖實錄》,因直書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滿,又遭讒謗,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貶出京城,至黃州(今湖北黃岡)。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蘄州(今湖北蘄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與《東都事略》都有其傳。 蘇文編繪的《吳中先賢譜》亦有記載。
蘇軾所撰《王元之畫像贊并序》,稱他以“以雄風直道獨立當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歐陽修十分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時瞻仰其畫像,又作《書王元之畫像側(cè)》。
【畬田詞其四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甫田原文,翻譯,賞析08-22
田上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甫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3-06
游東田原文賞析及翻譯01-20
小雅·甫田原文,翻譯,賞析08-17
游東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3-02
小雅·甫田原文翻譯及賞析05-12
《游東田》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6-16
歸園田居其四原文翻譯及賞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