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司直赴安西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送劉司直赴安西
唐代 王維
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
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
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譯文
通往西域遙遠的陽關道上,舉目惟見邊塞的煙氣和沙塵。
整個春天只偶有大雁飛過,萬里路上很少見到行人。
苜蓿草將隨著汗血馬傳入,葡萄種也帶隨著漢家使臣。
這一去自應讓外族害怕,使他們不敢再強求和親。
注釋
劉司直:作者友人,生平字號不詳。司直:官名,大理寺(掌管刑獄)有司直六人,從六品上。安西:指安西都護府。
絕域:指極遠的地域,此指西域。陽關道:指古代經過陽關通往西域的大道。陽關:關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沙:一作“煙”。塞塵:塞外的風塵。代指對外族的戰(zhàn)事。
三春:春季三個月:農歷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行人: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產西域各國,漢武帝時,張騫使西域,始從大宛傳入。
天馬:駿馬的美稱。
蒲桃:即葡萄,原產西域,西域人以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逐:隨。漢臣:漢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漢族政權的臣子。
當:應當。令:使。外國: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權。后以指本國以外的國家。
覓:尋求。和親: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關系與邊疆各族統(tǒng)治者結親和好。
賞析
此詩的前兩聯(lián)介紹友人赴邊的道路情況。第一聯(lián)“絕域陽關道,胡煙與塞塵”,指出路途遙遠,環(huán)境惡劣。這兩句是寫這條西去路的.前方是邊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區(qū),那里,烽煙彌漫,沙土飛揚,一望無垠,滿目凄涼。
第二聯(lián)以空中與地上景象相互映襯,進一步表現(xiàn)路途的寂寞荒涼。正值三春季節(jié),南國正是“江南草長,群鶯亂飛”之時,無奈春風不度玉門關,一路上唯見偶爾飛過的歸雁;平視前方,漫漫長路上極少有行人往來。
第三聯(lián)似承實轉,雖然仍是寫景,但色調感情陡轉:“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碑斈隄h武帝派李廣利伐大宛取名馬,馬嗜苜蓿,苜蓿與葡萄種也就隨漢使傳入中國。這一聯(lián)歷史與現(xiàn)實結合,以想象代實景,描繪了一幅絲綢路上的特異風光。其中蘊含頌楊漢使,溝通兩地文化的歷史功績之意,以此勉勵友人遠赴安西建功立業(yè)。
最后一聯(lián)正是承著這一詩意轉出:“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边@里以“不敢覓和親”指西北地區(qū)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唐王朝的臣服。這兩句看似泛指,實際上是針對“劉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劉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業(yè),弘揚國威,同時也寄寓了詩人本人效命疆場、安邊定國的豪邁感情。
這首詩將史事融入送行時對路途險遠的渲染中,全詩從寫景到說史,又從說史到抒情,曲曲折折,而于字句之間流淌不絕的,則是詩人對于友人始終如一的深情。
【送劉司直赴安西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王維《過劉司直赴安西》唐詩賞析11-03
送李侍御赴安西原文翻譯及賞析01-15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送李侍御赴安西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1-15
送陳七赴西軍_孟浩然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送別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意及賞析12-10
宿鄭州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書事_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