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六國論》原文賞析及譯文

        時間:2022-04-11 15:04:57 古籍 我要投稿

        《六國論》原文賞析及譯文

          《六國論》是蘇洵代表作品。《六國論》提出并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國論》原文賞析及譯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國論

          蘇轍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3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韓、魏塞秦之沖()

         。2)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4)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32.對下面語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

          A.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B.讓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暗中協(xié)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C.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國內(nèi)休養(yǎng)生息,再讓韓、魏用陰謀手段協(xié)助解決四國的急難。

          D.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國內(nèi)休養(yǎng)生息,四國有了急難,就讓韓、魏背地里幫助解決。

          33.文中舉范雎收韓、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A.為說明昭王出兵攻齊的做法不妥。

          B.為證明范雎、商鞅有遠見卓識。

          C.為說明韓、魏戰(zhàn)略地位重要,為天下所重。

          D.為證明秦之所忌非韓即魏。

          34.對本文和蘇洵的《六國論》的內(nèi)容和寫法所作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都把六國分為兩類國家,并稱贊其中的一類,抨擊其中的另一類。

          B.都分析了六國滅亡的原因,但一文認為弊在賂秦,一文認為未厚韓親魏以擯秦。

          C.都從六國滅亡立論,都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臨北方和西夏威脅的形勢下發(fā)表議論的,都要求積極抗敵。

          35.翻譯下列語句(2分

          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參考答案

          31.(1)阻礙(2)挺身而出(3)看重(4)抵御

          32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與秦作戰(zhàn)”;“休息”即休養(yǎng)生息;“陰”是指暗地里。選B

          33.提示:這兩個例子是對上文一個觀點的論證,這個觀點即前面一句“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應(yīng)該是論證“天下所重者”。選C

          34.提示:本題考查對文章文意和寫法的整體把握,而且是對兩篇文章的對比分析,有一定的難度。兩篇文章都對六國作了分類,但并沒有贊揚一類,抨擊另一類。作者只是對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類都沒有正確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贊揚。選A

          35.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二:

          1.下列加點詞的正確義項依次是

          ①竊怪天下之諸侯②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

         、酃誓绾耥n親魏以擯秦④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A.私下責備排斥困乏B.私下責怪排斥困窘

          C.偷偷的過失排除困惑D.謙詞不譯責怪擯棄困乏

          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A.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B.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自安之計

          C.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D.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是

          A.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韓、魏親魏以擯奉”

          B.蘇轍所說的“天下之勢”是“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C.蘇轍認為六國的“自安之計”是“厚韓親魏以擯秦”。

          D.蘇轍認為“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的條件是“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與現(xiàn)代漢語。

         。1)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2)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

          參考答案

          1.B

          2.C

          3.A(其原因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貧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販約,以自相屠滅”。

          4.(1)(秦人)越過韓國魏國進攻別國的團都,燕固、趙固往前面抵抗,韓國、魏國在后面追擊,這是危險的方法。

          (2)韓、魏是其它諸侯國的屏障,使得秦國能夠在它們中間進出,這哪里楚懂得天下的形勢呢?

          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借五倍于秦國的土地,十倍于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于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箍的限光太短淺了,而目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啊!

          秦國對燕、趙兩國用兵,對它既是危險的事。越過韓國魏國進攻別國的國都,燕國、趙國在前面抵抗,韓國、魏國在后面追擊,這是危險的方法。然而秦國進攻燕國、趙國時,不曾擔心韓、魏會從后面襲擊,這是因為韓、魏都已歸附了秦國的緣故。韓、魏是其它諸侯固的屏障,卻使得秦國能夠在它們中間進出,這哪里(難道)是懂得(明了)天下的形勢呢?放棄小小的韓、魏,讓它們?nèi)サ謸跞缋撬苹⒌?秦國,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既已屈服而歸附了秦國,然后秦國的軍隊就能夠無所阻擋地向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各國遍受它的禍害了。

          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然而天下的諸侯卻又要憑借韓、魏來掩護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強和韓、魏的團結(jié),從而抵制秦國。秦國軍隊不敢越過韓。魏來覬覦齊、楚、燕、趙四國,那末,齊、楚、燕、趙四國就能憑借這種形勢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家,來支持面對強敵的韓、魏,使韓、魏沒有東顧之憂,而為天下的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另外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象這樣就可以用來應(yīng)付一切,那個秦國還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卻貪圖邊界上的微小利益,背棄、破壞盟約,以至于自相殘殺。秦國的大軍尚未出動,而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鉆他們的空子,攻取他們的國家,能不令人悲痛嗎?

          創(chuàng)作背景

          《六國論》的歷史背景應(yīng)從兩個角度著眼:一是蘇洵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借以了解蘇洵立論的根據(jù);二是蘇洵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借以明確蘇洵撰寫《六國論》的針砭現(xiàn)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

          北宋建國以后,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quán)制度,解除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quán)、財權(quán)、軍權(quán)都收歸中央。為了防范武將軍權(quán)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zhàn),也必須按皇帝頒發(fā)的陣圖行事。將官經(jīng)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后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遼、西夏軍隊大小六十余戰(zhàn),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措施,導(dǎo)致官僚機構(gòu)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現(xiàn)象嚴重,貴族占有大量土地,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腐敗,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遼和西夏上貢大量銀兩以及商品。這樣賄賂的結(jié)果,助長了遼、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huán)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撰寫《六國論》的。

          文學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jié)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于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于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百T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比欢聦嵣嫌植⒉皇撬辛鶉枷蚯貒瞰I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shè)問,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因此,歸根結(jié)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diào)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后果。蘇洵指出:秦國由于接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于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么,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于作戰(zhàn)了。這里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是側(cè)重照應(yīng)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fā)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后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chuàng)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并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jié)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zhì)。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xié),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里,不需要通過作戰(zhàn),就已經(jīng)判別勝負了,至于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薄靶健本褪悄静,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zhàn)略上采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jié)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賂秦”,結(jié)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么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并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敢于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盡管最后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zhàn)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后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導(dǎo)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jié)抗秦,燕國趙國不能堅持斗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jié)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jié)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叭龂鲪燮涞亍笔侵疙n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于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采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lǐng)。這樣,恐怕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里筆鋒一轉(zhuǎn),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fā)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shè)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shè)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fā)憤圖強,敢于斗爭,并且團結(jié)一致,聯(lián)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并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斗爭或者不能堅持斗爭,最后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后代當國者應(yīng)該吸取的歷史經(jīng)驗。蘇洵最后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xù)發(fā)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xiàn)實。整篇《六國論》,應(yīng)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jié)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xiàn)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xiàn)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jīng)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區(qū),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qū),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于同秦國斗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樣敢于斗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quán)和西夏政權(quán)屈服,一味妥協(xié)退讓,不敢進行斗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后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nèi)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zhuǎn),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jié)得沉著有力。

          戰(zhàn)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guān)系本來很紛繁復(fù)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tài)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qū)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于“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yīng)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fā)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lián)結(jié)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guān)系。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后,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tài)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辟,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相傳二十七歲時才發(fā)憤為學,應(yīng)進士和茂才異等考試皆未中。于是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閉門潛心讀書,終于博通六藝及諸子百家著作,撰寫文章下筆頃時數(shù)千言。嘉祐間,得當時名盛一時的翰林學士歐陽修推譽,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后與姚辟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張抵抗遼的攻掠,對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權(quán)有所不滿。為文擅長策論,語言明暢,筆力雄健,奔騰馳騁,縱橫捭闔,老辣犀利,很有戰(zhàn)國縱橫家筆意。與其子軾、轍,合稱“三蘇”,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六國論》原文賞析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2-06

        《范仲淹罷宴》原文及譯文賞析12-26

        李白《獨不見》原文譯文及賞析09-29

        《長恨歌》原文譯文及賞析06-18

        李商隱《鸞鳳》原文賞析及譯文注釋10-26

        杜牧《秋夕》原文譯文及賞析08-13

        韓愈原道原文及譯文賞析12-27

        蘇軾《鳥說》原文及譯文賞析09-01

        文天祥傳原文及譯文賞析12-26

        《蜀道難》原文、譯文及賞析03-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