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辯政》原文及翻譯
《孔子家語·辯政》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事跡、言行及思想的重要文獻,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學派的珍貴資料。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家語·辯政》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子貢問於孔子曰:「昔者齊君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節(jié)財.』魯君問政於夫子,子曰:『政在諭臣.』葉公問政於夫子,夫子曰:『政在悅近而遠來.』三者之問一也,而夫子應之不同,然政在異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齊君為國,奢乎臺榭,淫于苑囿,五官伎樂,不解於時,一旦而賜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節(jié)財.魯君有臣三人,內(nèi)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諸侯之賓,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諭臣.夫荊之地廣而都狹,民有離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悅近而來遠.此三者所以為政殊矣.詩云:『喪亂蔑資,曾不惠我?guī),』此傷奢侈不?jié),以為亂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此傷姦臣蔽主以為亂也;又曰:『亂離瘼矣,奚其適歸.』此傷離散以為亂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豈同乎哉!」
孔子曰:「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諫.唯度主而行之,吾從其風諫乎.」
子曰:夫道不可不貴也.中行文子倍道失義,以亡其國,而能禮賢,以活其身,聖人轉(zhuǎn)禍為福,此謂是與.」
楚王將遊荊臺,司馬子祺諫,王怒之,令尹子西賀於殿下,諫曰:「今荊臺之觀,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與子共樂之矣.」子西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願言有道,王肯聽之乎?」王曰:「子其言之.」子西曰:「臣聞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不足以賞也;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夫子祺者,忠臣也,而臣者,諛臣也,願王賞忠而誅諛焉.」王曰:「我今聽司馬之諫,是獨能禁我耳,若後世遊之,何也?」子西曰:「禁後世易耳,大王萬歲之後,起山陵於荊臺之上,則子孫必不忍遊於父祖之墓,以為歡樂也.」王曰:「善.」乃還.孔子聞之曰:「至哉子西之諫也,入之於千里之上,抑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子貢聞於孔子曰:「夫子之於子產(chǎn)晏子,可為至矣.敢問二大夫之所為,目夫子之所以與之者.」孔子曰:「夫子產(chǎn)於民為惠主,於學為博物;晏子於君為忠臣,而行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愛敬.」
齊有一足之鳥,飛集於宮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隄防,將有大水為災,頃之大霖雨,水溢泛諸國,傷害民人,唯齊有備,不敗.」景公曰:「聖人之言,信而徵矣.」
孔子謂宓子賤曰:「子治單父眾悅,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語丘所以為之者.」對曰:「不齊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卹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善小節(jié)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曰:「不齊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jié)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賢於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而稟度焉,皆教不齊之道.」孔子歎曰:「其大者,乃於此乎,有矣.昔堯舜聽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齊之以所治者,小也.」
子貢為信陽宰,將行,辭於孔子.孔子曰:「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子貢曰:「賜也少而事君子,豈以盜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詳也,夫以賢代賢,是謂之奪;以不肖代賢,是謂之伐;緩令急誅,是謂之暴;取善自與,謂之盜.盜非竊財之謂也.吾聞之知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謂蔽賢.揚人之惡,斯為小人.內(nèi)不相訓,而外相謗,非親睦也.言人之善,若己有之,言人之惡,若己受之,故君子無所不慎焉.」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子貢執(zhí)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之政,而三稱其善,其善可得聞乎?」孔子曰:「吾見其政矣.入其境,田疇盡易,草萊甚辟,溝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盡力也;入其邑,牆屋完固,樹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寬,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閒,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斷,故其政不擾也.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乎!」
文言文翻譯:
子貢問孔子說:“從前齊國國君向您詢問如何治理國家,您說治理國家在于節(jié)省財力。魯國國君向您詢問如何治理國家,您說在于了解大臣。葉公向您詢問如何治理國家,您說治理國家在于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前來依附。三個人的問題是一樣的,而您的回答卻不同,然而治國有不同的方法嗎?”
孔子說:“按照各國不同的情況來治理。齊國君主治理國家,建造很多樓臺水榭,修筑很多園林宮殿,聲色享樂,無時無刻,有時一天就賞賜三個家族各一千輛戰(zhàn)車,所以說為政在于節(jié)財。魯國國君有三個大臣,在朝廷內(nèi)相互勾結(jié)愚弄國君,在朝廷外排斥諸侯國的賓客,遮蓋他們明察的目光,所以說為政在于了解大臣。楚國國土廣闊而都城狹小,民眾想離開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說為政在于讓近處的人高興,讓遠方的人來依附。這三個國家的情況不同,所以施政方針也不同!对娊(jīng)》上說:‘國家混亂國庫空,從不救濟我百姓!@是哀嘆奢侈浪費不節(jié)約資財而導致國家動亂啊。又說:‘臣子不忠于職守,使國君擔憂。’這是哀嘆奸臣蒙蔽國君而導致國家動亂啊。又說:‘兵荒馬亂心憂苦,何處才是我歸宿。’這是哀嘆民眾四處離散而導致國家動亂啊。考察這三種情況,根據(jù)政治的需要,方法難道能相同嗎?”
孔子說:“忠臣規(guī)勸君主,有五種方法:一是委婉而鄭重地規(guī)勸,二是剛直地規(guī)勸,三是低聲下氣地規(guī)勸,四是直截痛快地規(guī)勸,五是用婉言隱語來規(guī)勸。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來采用,我愿意采用婉言隱語的方法來規(guī)勸啊!
孔子對宓子賤說:“你治理單父這個地方,民眾很高興。你采用什么方法而做到的呢?你告訴我都采用了什么辦法!
宓子賤回答說:“我治理的辦法是,像父親那樣體恤百姓的兒子,像顧惜自己兒子那樣照顧孤兒,而且以哀痛的心情辦好喪事!
孔子說:“好!這只是小節(jié),小民就依附了,恐怕還不只這些吧!
宓子賤說:“我像對待父親那樣事奉的有三個人,像兄長那樣事奉的有五個人,像朋友那樣交往的有十一個人!
孔子說:“像父親那樣事奉這三個人,可以教民眾孝道;像兄長那樣事奉五個人,可以教民眾敬愛兄長;像朋友那樣交往十一個人,可以提倡友善。這只是中等的禮節(jié),中等的人就會依附了,恐怕還不只這些吧。”
宓子賤說:“在單父這個地方,比我賢能的有五個人,我都尊敬地和他們交往并向他們請教,他們都教我治理之道。”
孔子感嘆地說:“治理好單父的大道理就在這里了。從前堯舜治理天下,一定要訪求賢人來輔助自己。那些賢人,是百福的來源,是神明的主宰啊。可惜你治理的地方太小了!
內(nèi)容介紹
《孔子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古書,體例與《論語》相近,在篇幅上遠超出《論語》,內(nèi)容十分豐富,對孔子的先世,孔子的出生死亡,孔子的日常生活,孔子的教學活動、政治活動,以及孔門弟子的`言行,都有記錄和介紹。全書重點記述孔子的思想主張,尤其是政治主張、倫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和方法,現(xiàn)在仍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該書與《論語》珠聯(lián)璧合,是研究孔氏家學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獻。
關(guān)于《孔子家語》的作者、成書過程,研究者眾說紛紜。流行的說法是該書系三國時王肅整理《論語》、《左傳》、《國語》、《荀子》、《大小戴禮記》等書、資料集合而成,王肅偽造此書,意在為《圣證論》提供根據(jù)以攻擊鄭玄之學。另有學者認為,該書確為孔子及其門生的作品。關(guān)于成書過程和版本,《隋書經(jīng)籍志》和藤原佐世的書提到《孔子家語》21卷,與《舊唐書經(jīng)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記載的這部著作為10卷的著錄不同。敦煌發(fā)現(xiàn)的殘卷披露了另一種分卷法,但是這些不同并不重要,因為最古老的44篇的分法也在殘卷中得到證明。
偽書也好,真?zhèn)饕擦T,《孔子家語》一書中記載了許多子思和孔子的對話,論及社會、政治乃至哲學問題,顯示當時子思已經(jīng)有成熟的世界觀和思維能力了。《家語》因此基本上是一部以孔夫子這個人物——他的教育和他的原則及其生平大事為中心的古代傳說的裒輯,這部文獻多處展示了儒家對人類行為中倫理性一面的強調(diào)。而且經(jīng)常用寓言或者隱喻的方法說明這些觀點。最為反復呈現(xiàn)的單一主題是儀式或者禮儀,以及它們與社會秩序及適當?shù)娜祟愋袨榈年P(guān)系。
【《孔子家語·辯政》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孔子家語·刑政原文和翻譯06-13
孔子家語·好生原文與翻譯06-13
孔子家語本姓解原文及翻譯06-14
孔子家語相魯?shù)脑募胺g06-16
孔子家語·弟子行的原文及翻譯10-11
孔子家語致思原文及翻譯06-12
孔子家語始誅的原文及翻譯06-12
《孔子家語·六本》原文及翻譯06-12
孔子家語郊問原文及翻譯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