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長清僧》閱讀及譯文
《長清僧》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該短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看似荒謬的故事,一個老僧死后,竟在一個紈绔子弟身上還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清僧》閱讀及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長清僧,道行高潔,年七十余猶健。一日,顛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圓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飄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紳子,率十余騎,按鷹獵兔。馬逸,墮斃;赀m相值,翕然而合,遂漸蘇。廝仆環(huán)問之張目曰胡至此眾扶歸入門則粉白黛綠者紛集顧問大駭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閉目不復(fù)有言。餉以脫粟則食,酒肉則拒。夜獨宿,不受妻妾奉。
數(shù)日后,忽思少步。眾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諸仆紛來,錢簿谷籍,雜請會計。公子托以病倦,悉謝絕之。惟問:山東長清縣,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無聊賴,欲往游矚,宜即治任。眾謂:新瘳,未應(yīng)遠涉。不聽,翌日遂發(fā)。抵長清,視風(fēng)物如昨。無煩問途,竟至蘭若。弟子數(shù)人見貴客至,伏謁甚恭。乃問:老僧焉往?答云:吾師曩已物化。問墓所,群導(dǎo)以往,則三尺孤墳,荒草猶未合也。眾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馬欲歸,囑曰:汝師戒行之僧,所遺手澤宜恪守,勿俾?lián)p壞。眾唯唯。乃行。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dāng)家務(wù)。
居數(shù)月,出門自遁,直抵舊寺,謂弟子曰:我即汝師。眾疑其謬,相視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為,悉符。眾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屢以輿馬來,哀請之,略不顧瞻。又年余,夫人遣紀(jì)綱至,多所饋遺,金帛皆卻之,惟受布袍一襲而已。友人或至其鄉(xiāng),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而輒道其八十余年事。
異史氏曰:人死則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異之乎其再生,而異之乎其入紛華靡麗之鄉(xiāng),而能絕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閃,而蘭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況僧乎哉!
。ā读凝S志異》)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馬逸,墜斃 逸:奔跑,狂奔
B.吾師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變化
C.既而戒馬欲歸 戒:戒備
D.了不勾當(dāng)家務(wù) 勾當(dāng):行當(dāng),事情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 相視而笑 有求死而不得者矣
B.哀請之 敬造之
C.乃述返魂之由 眾乃信,居以故榻
D.后公子家屢以輿馬來 而能絕人以逃世也
7.下列文章中的句子,與老僧焉往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項是(3分) ( )
A.事之如平日 B.勿俾?lián)p壞
C.我即汝師 D.僧不自知死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老僧的魂魄離開身體后,飄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個舊官宦家公子的尸體,而魂魄竟然與尸體相合,公子漸漸蘇醒過來。
B.幾天后,公子憶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個寺院,要求仆人備辦行裝,一群人當(dāng)天出發(fā)前往山東的長清縣。
C.后來,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親自來到長清寺院看望,還贈送了很多東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襲布袍而已。
D.作者蒲松齡認為:人死之后就會魂飛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夠經(jīng)千里而不散,是因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參考答案:
5.(3分)A(B物化:特指死亡;C戒:準(zhǔn)備好;D勾當(dāng):辦理,處理。)
6.(3分)B (B均為代詞,他。A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zhuǎn)折;C副詞,于是;副詞,才;D介詞,用;連詞,表并列。)
7.(3分)D賓語前置句。
8.(3分)A(B不是當(dāng)天,而是第二天。C公子的夫人派仆人到長清寺院。D不是因為思念故里的情深意切,是因為性定。)
【參考譯文】
山東長清地方,有位道業(yè)高深、品行純潔的老僧,七十多歲了還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來了,寺里的僧人跑過去搶救,一看已經(jīng)圓寂了;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死,靈魂飄然而去,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個舊官宦世家的子弟,這天率領(lǐng)十幾個騎馬的侍從,架著獵鷹打兔子。忽然馬受驚狂奔不止,公子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這時老僧的靈魂恰好與公子的尸體相遇,倏忽而合,公子竟然漸漸蘇醒過來。奴仆們圍著他問訊,他睜開眼說:怎么來到這里!眾人扶著他回了家。
公子進門,搽粉描眉的姬妾們,紛紛聚集過來看望慰問。他大驚說:我是僧人,怎么來到了這里!家人以為太荒唐,都扯著他的耳朵懇切開導(dǎo),促使他醒悟。他也不自我辯解,只是閉著眼不再說話。給他粗米飯才吃,凡是酒肉卻拒絕。夜里他獨自睡覺,不和妻妾在一起。幾天后,他忽然想稍微走動一下。家人都很高興。出了房門后,他剛剛站定,就有幾個仆人來到,拿著錢糧帳冊,紛紛請他審理收支情況。公子推托因為有病倦怠,全都拒絕辦理,惟獨問道:山東的長清縣,知道在哪里嗎?仆人們都回答說:知道。公子說:我煩悶無聊,要去那里游覽一下,快備辦行裝。眾人說他病才痊愈,不應(yīng)出遠門,但他不聽,第二天就出門上路了。
到了長清,他見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光景物猶如昨天一樣。不用煩勞問路,竟然到了佛寺。那老僧的好幾個弟子見貴客來到,都非常恭敬地前來拜見。公子就問道:原來的老僧到哪里去了?他們回答說:我們的師父前些時候已經(jīng)去世了。公子又問老僧的墓地。眾僧引導(dǎo)著他前去,看了看那三尺孤墳,荒草還沒長滿。僧人們都不知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不久公子備馬要走,囑咐說:你們的師父是個恪守戒律的僧人,他遺留下的手跡,應(yīng)當(dāng)謹慎地守護好,不要使它受到損害。眾僧很恭敬地答應(yīng)了,公子這才離去。回到家后,他木然呆坐,一點也不過問家務(wù)。
過了幾個月,公子出門自己走去,直到長清舊寺。他對弟子們說:我就是你們的師父。眾僧懷疑他說得荒唐,相視而笑。老僧于是敘述了他還魂的經(jīng)過,又說了自己生前的所作所為,全都符合事實。眾僧這才信以為真,讓他睡在原來的床上,仍像過去那樣侍奉他。
后來公子家里屢次派車馬來,苦苦地請他回家,他絲毫都不理會。又過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來到長清寺院,贈送了很多東西。凡是金銀綢緞他一概不要,只收下一件布袍而已。公子的朋友中有人到了長清去寺院拜訪他。見他默然處之,心志堅定;雖年僅三十多歲,卻總說他八十多年所經(jīng)歷的事情。
異史氏曰:人死則魂魄必散,老僧驟逝,而魂飄千里,是其性定之故。以我看來,死而復(fù)生,實不足為奇;其忽入紛華靡麗之鄉(xiāng),而終能絕人以逃世,才是可貴的。倘換個人,一睜眼,而蘭麝熏心,巴不得死在這溫柔富貴鄉(xiāng)里,哪還記得本是出家之人。
注釋
[1]長清:縣名。今屬山東省濟南市。
[2]道行:指對佛教教義和戒法的修習(xí)實踐。高潔:道高行潔。
[3]圓寂:梵語的意譯,音譯為"般涅盤",略稱"涅盤",意思是"圓滿寂滅"。為佛教對僧尼死亡的美稱!夺屖弦[》卷下:"釋氏死,謂涅盤、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隨便稱之,蓋異俗也。"
[4]河南:清行省名。轄境約略與今河南省相當(dāng)。
[5]故紳子:已故豪紳之子。紳,束干腰間的大帶!抖Y記·玉藻》:"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古代有權(quán)勢地位的人束紳,后世則稱有官職或中科第而退居在鄉(xiāng)的人為紳士或鄉(xiāng)紳。
[6]按鷹:駕鷹,即縱鷹行獵。
[7]馬逸:馬受驚狂奔。逸,奔跑。
[8]翕(xī夕)然而合:指僧魂猛地與墮尸合在一起。翕然,猶翕忽,迅疾的樣子。
[9]廝仆:奴仆。廝,舊的對服雜役人的賤稱。
[10]粉白黛綠:婦女的妝飾,代指姬妾之類的青年女子。粉白,面敷粉。黛綠,眉畫黛。
[11]提耳悟之:懇切開導(dǎo),促其醒悟。提耳,扯著耳朵,意思是諄諄曉喻!对姟ご笱拧ひ帧罚"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12]餉以脫粟:用糙米做飯給他吃。餉,用食物款待。脫粟,糙米。
[13]少步:稍微走動一下。
[14]雜請會計:紛紛請其審理錢糧出納等事。雜,紛雜。會計,總計其數(shù),指主管財物出納等事。
[15]謝絕:推脫,拒絕。
[16]郁無聊賴:煩悶無聊。無聊賴,感情無所依托。
[17]治任:備辦行裝。治,辦理。任,負載之物,即行裝。
[18]新瘳:剛剛病愈。
[19]蘭若:佛寺。詳《尸變》注。
[20]伏謁:拜見。謁,通名進見尊長。
[21]曩已物化:前些時候已經(jīng)死去。曩,以往,從前。物化,化為異物,死的諱詞。《莊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22]戒馬:備馬。戒,備。
[23]戒行:佛家語,指在身、語、意三方面恪守戒律的操行。
[24]手澤:手汗沾潤之跡。《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疏》:"父沒之后不忍讀父之書,謂其書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潤澤存在焉。"后通稱先人遺物、遺墨為手澤。
[25]"灰心"二句:心如死灰,坐以槁木,一點也不過問家務(wù);倚哪咀,參見《畫壁》注。勾當(dāng),辦理。
[26]紀(jì)綱:《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衛(wèi)于晉三千人,實紀(jì)綱之仆。"紀(jì)綱,本指統(tǒng)領(lǐng)仆隸的人,后來泛稱仆人。
[27]饋遺(Wèi 位):贈送。
[28]一襲:一套。
[29]而立: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30]千里而不散者:原無"不"字此據(jù)鑄雪齋抄本。
[31]性定:本性不移。
[32]紛華靡麗之鄉(xiāng):華麗、奢侈的地方!逗鬂h書·安帝紀(jì)》:"嫁娶送終,紛華靡麗。"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父親蒲盤原是一個讀書人,因在科舉上不得志,便棄儒經(jīng)商,曾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產(chǎn)。等到蒲松齡成年時,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貧困。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yīng)童子試曾連續(xù)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后屢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yīng)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dāng)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長清僧》閱讀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長清僧文言文03-21
《南史·王僧虔傳》原文閱讀及譯文01-04
《送僧歸日本》原文及譯文10-26
《聽蜀僧濬彈琴》原文及譯文11-18
《漢書》閱讀答案及譯文10-14
子貢傳閱讀練習(xí)及譯文02-23
《楊嗣昌》閱讀答案及譯文賞析11-01
《敬之識才》原文閱讀及譯文08-04
《列子》杞人憂天閱讀答案及譯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