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大學的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1-10 14:55:00 麗婷 古籍 我要投稿

        大學的原文及翻譯

          《大學》是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的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朱熹又認為收在禮記中的《大學》本子有錯亂,便把它重新編排了一番,分為“經(jīng)”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jīng)”一章,是孔子的原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經(jīng)”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

          這樣一編排,便有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大學》版本。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ń(jīng))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按髮W”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文化基礎(chǔ)知識和禮節(jié);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钡馈暗谋玖x是道路,引申為規(guī)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里,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huán)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fā)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親民:根據(jù)后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獲。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

         。7)修其身: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對于本而言,指枝末、枝節(jié)。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后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后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讀解】

          這里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lǐng)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shè)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書五經(jīng),我們發(fā)現(xiàn),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lǐng)略懦學經(jīng)典的奧義。就這里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nèi)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nèi)修”;后面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huán),則是連結(jié)“年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nèi)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后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shè)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zhì)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怯質(zhì)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著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分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閑云、隱逸高士呢?說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賞析】

          “大學之道”是儒學經(jīng)典《大學》開篇第一句。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于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jié)。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認識最真的本心。

          通過伏滅革除內(nèi)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顯明德,認識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貢獻價值】

          ⑴《大學》提出了一個政治哲學綱領(lǐng)!洞髮W》以不長的篇幅使儒家思想理論化、通俗化,便于學者學習掌握,而儒家思想為封建王朝的穩(wěn)固提供了保障。

         、啤洞髮W》可以作為科學啟蒙第一書,它提出的“誠意正心”是必備的科研心態(tài)、“格物致知”是認知的唯一途徑、“止于至善”是追求臻美境界,“日日新”是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

          ⑶《大學》雖然充滿著主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但是卻有重要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論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認知到事物發(fā)展的先和后;提出的“治本”,認知到治國的規(guī)律。

         、取洞髮W》作為“四書”之首,是儒學重要的思想載體。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合法性依據(jù),在中國古代廉政文化建設(sh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伞洞髮W》提出的經(jīng)濟思想是構(gòu)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學最為有利的文化根基。如提出的“德本財末思想”、“財聚民散思想”、“生眾用舒思想”,“先義后利思想”。

         、省洞髮W》提出的誠信思想對當代探討誠信缺失的社會根源以及創(chuàng)建以人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恕洞髮W》是講學習法則的著作,影響著學風。

          ⑻《大學》提出了“做人”法則。

         、汀洞髮W》是國學經(jīng)典之一,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作品影響】

          正面

          《大學》作為《禮記》中的一篇,它對于漢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啟發(fā)。特別是到宋代理學勃興后,借助科舉的力量,又使它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宋以后幾乎每一個讀書人都受到《大學》的影響!洞髮W》強調(diào)了學習者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還強調(diào)了對社會的關(guān)心和參與精神,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與促進社會發(fā)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洞髮W》所提出的“修、齊、治、平”思想,幾乎成為讀書人的唯一標準理想。這種思想主張積極人世,注重自身修養(yǎng),關(guān)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安定,擁護統(tǒng)一,對社會的繁榮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負面

          《大學》把人的思想束縛在儒家的思維范圍之中,給古代文人帶來思想僵化的缺點。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如不按照“修、齊、治、平”這條線路來走,輕則斥之為不成才,重則為離經(jīng)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輕易不敢背離。從這個思維模式教育出來的人,雖然有“達則兼濟天下”的信念,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為最高統(tǒng)治者服務的,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并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只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手段。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如果百姓與統(tǒng)治者利益發(fā)生沖突,只能是犧牲百姓的利益。因此儒家思想上帶有一些奴性。

        【大學的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大學》翻譯及原文04-11

        大學的原文翻譯09-24

        《大學》的原文及翻譯12-09

        《大學》原文及翻譯09-24

        大學節(jié)選翻譯及原文08-15

        《大學之法》原文翻譯09-24

        大學章句翻譯及原文08-28

        《大學》原文和翻譯09-24

        禮記大學原文及翻譯07-14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