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10-24 10:17:45 古籍 我要投稿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大全

          論語·雍也篇是《論語》中的一個章節,共包括30章,該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大全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譯文: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譯文: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么樣?鬃诱f:“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敝俟f:“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于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闭堃,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譯文: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鬃诱f:“給他六斗四升!比角笳埱笤僭黾右恍。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比角髤s給他八十斛?鬃诱f:“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人的人。”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譯文: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譯文: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余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仲由做事果斷,對于管理國家政事有什么困難呢?”季康子又問:“端木賜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難呢?“又問:“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管理國家政事嗎?”孔子說:“冉求有才能,對于管理國家政事有什么困難呢?”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譯文: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來請他的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邊去了。”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譯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從窗戶外面握著他的手說:“喪失了這個人,這是命里注定的吧!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啊,這樣的人竟會得這樣的病!”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缓勶,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中道而廢,今女畫!

          譯文: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老師您所講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夠呀!笨鬃诱f:“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劃了界限不想前進!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譯文:孔子對子夏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

          譯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長官?鬃诱f:“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沒有?”。子游回答說:“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從來不走邪路,沒有公事從不到我屋子里來。”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

          譯文: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夸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后掩護全軍?爝M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馬跑得不快。’”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譯文: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譯文:孔子說:“誰能不經過屋門而走出去呢?為什么沒有人走(我所指出的)這條道路呢?”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孔子說:“質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質樸,就流于虛偽、浮夸。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僥幸地避免了災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眴柸,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譯文:樊遲問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狈t又問怎樣才是仁,孔子說:“仁人對難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獲的結果,他得在人后,這可以說是仁了!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孔子說:“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譯文:孔子說:“齊國一改變,可以達到魯國這個樣子,魯國一改變,就可以達到先王之道了。”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譯文: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了,這也算是觚嗎?這也算是觚嗎?”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鋸闹玻俊弊釉唬骸昂螢槠淙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譯文:宰我問道:“對于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譯文: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譯文: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什么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譯文: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論語》簡介

          《論語》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F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成書過程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論語》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并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圣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逼鋵崳罢摗庇钟凶氲囊馑,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后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清代學者崔述注意到今本《論語》前后十篇在文體和稱謂上存在差異,前十篇記孔子答定公、哀公之問,皆變文稱“孔子對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問則稱“子曰”,表示有別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進》《顏淵》等篇,答大夫之問也皆作“孔子對曰”,故懷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門人所記,去圣未遠,禮制方明;后十篇則后人所續記,其時卿位益尊,卿權益重,蓋有習于當世所稱而未嘗詳考其體例者,故不能無異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稱“子”不稱“孔子”,門人問學也不作“問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稱孔子,《陽貨》篇子張問仁,《堯曰》篇子張問政,皆稱“問于孔子”,與《論語》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遺書明甚,蓋皆后人采之他書者”。受崔述的影響,以后學者繼續從《論語》前后十篇用語、稱謂的差異對其成書作出判斷,有學者甚至認為《論語》最初只有單獨的篇,其編定成書,要在漢代以后。

          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轉引鄭玄注云:《論語》“仲弓、子游、子夏等撰!边@一說法在郭店簡中得到旁證。郭店一號墓不晚于公元前300年。郭店簡“《語叢·三》簡引述《論語》,更確證該書之早”。《語叢·一》引用子思子《坊記》內容,而《坊記》還引用過《論語》的內容。“《語叢》摘錄《坊記》,證明《坊記》早于戰國中期之末,而《坊記》又引述《論語》,看來《論語》為孔子門人仲弓、子夏等撰定之說還是可信的!笨鬃拥茏又校凶哟鬃,以所事孔子事之,稱子并不奇怪,子指老師,對儒家學子除了師承之外亦有掌門人之意。除了孔子,有子、曾子、冉子、閔子亦稱子,冉子、閔子早逝,故師承的儒家掌門,只能是曾參,故代有子者只剩曾子有可能。顏回,雖然被尊奉,但由于早死,沒來得及收徒,不是弟子記載,故不稱子,可能是家人所記。原憲、漆雕開,雖然收徒,世稱子思子、漆雕子,但《論語》所記,亦不是弟子記載,故亦不稱子,多半是師兄弟偶而提及。

          《論語》既是語錄體又是若干斷片的篇章集合體。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兩章間,也不一定有什么關聯。而且這些斷片的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手筆。《論語》一書,篇幅不多,卻出現了不少次的重復的章節。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一章,先見于《學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陽貨篇第十七》;“博學于文”一章,先見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顏淵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復只是詳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個字;“父在觀其志”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載“三年”以下的十二字。還有一個意思,卻有各種記載的,如《里仁篇第四》說:“不患莫己知,求可為也!薄稇梿柶谑摹酚终f:“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薄缎l靈公篇第十五》又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比绻由稀秾W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復四次。這種現象只能作一個合理的推論:孔子的言論,當時弟子各有記載,后來才匯集成書。

          《論語》的作者中當然有孔子的學生!墩撜Z》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學生之手,而且還出自他不同的再傳弟子之手。這里面不少是曾參的學生的記載。如《泰伯篇第八》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又如《子張篇第十九》:“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訌堅唬骸惡跷崴劊壕幼鹳t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這一段又像子張或者子夏的學生的記載。又如《先進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薄伴h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笨鬃臃Q學生從來直呼其名,獨獨這里對閔損稱字。有人說,這是“孔子述時人之言”,崔述在《論語余說》中對這一解釋加以駁斥。這一章可能就是閔損的學生所追記的,因而有這一不經意的失實。至于《閔子侍側》一章,不但閔子騫稱“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貢三人之前,都是難以理解的,以年齡而論,子路最長;以仕宦而論,閔子更趕不上這三人。他憑什么能在這一段記載上居于首位而且得著“子”的尊稱呢?合理的推論是,這也是閔子騫的學生把平日聞于老師之言追記下來而成的。

          《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其著作年代有先有后。崔述《洙泗信錄》斷定《論語》的少數篇章的“駁雜”。從詞義的運用上可反映出《論語》的著筆先后間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

          思想內容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這種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鬃哟_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叭省笔恰墩撜Z》的思想核心。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則?鬃右虿氖┙蹋瑢τ诓煌膶ο,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的表現之一為克己復禮,有所不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舍,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叭收咂溲砸沧殹。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個問題,內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的是:“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耍蔬M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藝術特色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不僅篇幅較長,而且注重記述,算得上一篇結構完整的記敘文,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傾向通過人物表情、動作、對話自然地顯露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論語雍也原文及翻譯03-19

        論語雍也篇原文及翻譯08-19

        雍也篇原文及翻譯03-18

        雍也篇的原文與翻譯04-11

        論語雍也篇全文及譯文01-30

        論語雍也篇讀后感03-31

        論語-原文及翻譯06-12

        論語原文及翻譯04-26

        論語原文翻譯03-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