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夢溪筆談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6-07 20:32:23 玉華 古籍 我要投稿

        夢溪筆談原文及翻譯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已有多種外語譯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夢溪筆談原文及翻譯,需要的同學們可以看看!

          寇準鎮(zhèn)物

          【原文】

          景德①中,河北用兵,車駕欲幸澶淵②,中外之論不一,獨寇忠愍③贊成上④意。乘輿方渡河,虜騎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恟恟⑤。上使人微⑥覘⑦準所為,而準方酣寢于中書,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時鎮(zhèn)物⑧,比之謝安⑨。

          【注釋】

         、倬暗拢核握孀谮w恒年號(1004—1007年)。

         、阱(chán)淵:古代湖泊名,故址在今河南濮陽西。

         、劭苤翼嚎軠剩制街,宋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

         、苌希悍饨〞r代稱君主為上,文中指宋真宗。

         、輴r(xiōnɡ)恟:同“洶洶”,也寫作“匈匈”,騷擾不安的樣子,這里是“驚恐不安”的意思。

         、尬ⅲ好孛,暗中。

          ⑦覘(chān):看,窺視,文中是“窺探”的意思。

         、噫(zhèn)物:使眾人鎮(zhèn)定,文中指能控制局面、穩(wěn)定人心。

          ⑨謝安:東晉人,字安石,孝武帝時曾任宰相,以有“雅量”、處變不驚著稱!妒勒f新語·雅量》中就有幾處談到謝安“鎮(zhèn)物”的故事,如:“謝太傅(按:即謝安)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涌,孫、王諸人色并遽,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閑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zhuǎn)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娙思闯许懚亍S谑菍徠淞,足以鎮(zhèn)安朝野!

          【譯文】

          宋景德年間,在河北(與契丹)發(fā)生了戰(zhàn)爭,宋真宗想親自到澶淵前線督戰(zhàn),朝廷內(nèi)外都不贊成,只有寇準贊成皇帝的想法;实叟c隨行車駕剛剛渡過黃河,敵方的騎兵便蜂擁而至,圍到城下,宋人一個個驚恐不安;实叟扇税蛋涤^察寇準在做什么,(發(fā)現(xiàn))寇準此時正在中書官署里酣睡,鼾聲如雷。人們因為寇準當時能夠鎮(zhèn)定自若、穩(wěn)定軍心,就把他比作東晉時以處變不驚而聞名的謝安。

          打關節(jié)秀才

          【原文】

          許懷德①為殿帥②。嘗③有一舉人,因④懷德乳姥求為門客,懷德許之。舉子曳襕⑤拜于庭下,懷德?lián)奘苤。人謂懷德武人,不知事體⑦,密⑧謂之曰:“舉人無沒階之禮⑨,宜少降⑩接也。”懷德應之曰:“我得打乳姥關節(jié)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注釋】

          ①許懷德:字師古,宋代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曾任殿前指揮使。

         、诘顜洠郝毠倜,即殿前指揮使。

         、蹏L:曾經(jīng)。

         、芤颍和ㄟ^,依托。

         、菀[:古時上下衣相連的服裝。

         、迵(jù)座:這里指坐在座位上。

         、呤麦w:這里指事理、禮儀。

          ⑧密:暗地里,悄悄地。

         、釤o沒階之禮:是指接見舉人時,主人雖然不必從庭堂的臺階上完全走下來,但應該從庭堂的臺階上往下走幾節(jié),以示尊重。

          ⑩少降:略微從庭堂的臺階上往下走一點。

          關節(jié):指通賄請托,即“托關系”、“說人情”的意思。

          【譯文】

          許懷德在做殿帥時,曾經(jīng)有一個舉人,通過許懷德的母說情,請求做許懷德的門客,許懷德同意了。那個舉人身著長裝在庭下行拜見之禮,許懷德坐在堂上坦然接受。別人以為許懷德是一員武將,不懂得禮儀方面的規(guī)矩,就悄悄提醒他說:“接見舉人雖然不必從臺階上走到底,但也不能這樣,你應該稍微往下走幾節(jié)臺階去受拜!痹S懷德卻說:“我得到了一個通過奶媽說情的舉人,只要這樣對他就夠了!

          主考官判卷

          【原文】

          鄭毅夫①自負時名,國子監(jiān)以第五人選,意甚不平。謝主司啟②詞,有“李廣事業(yè),自謂無雙;杜牧文章,止得第五”之句。又云:“騏驥已老,甘駑馬以先之;巨鰲不靈,因頑石之在上。”主司深銜③之。他日廷策④,主司復為考官,必欲黜落⑤,以報其不遜。有試業(yè)似獬者,枉遭斥逐;既而發(fā)⑥考卷,則獬乃第一人及第。

          又嘉祐中,士人劉幾,累⑦為國學第一人。驟為怪崄⑧之語,學者翕然⑨效之,遂成風俗。歐陽公深惡之。會公主文,決意痛懲,凡為新文者一切棄黜。時體⑩為之一變,歐陽之功也,有一舉人論曰:“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惫唬骸按吮貏滓。”戲續(xù)之曰:“秀才刺,試官刷!蹦艘源笾旃P橫抹之,自首至尾,謂之“紅勒帛”,判大紕繆字榜之。既而果幾也。復數(shù)年,公為御試考官,而幾在庭。公曰:“除惡務本,今必痛斥輕薄子,以除文章之害。”有一士人論曰:“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公曰:“吾已得劉幾矣!奔洒,乃吳人蕭稷也。是時試《堯舜性仁賦》,有曰:“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公大稱賞,擢為第一人,及唱名,乃劉輝。人有識之者曰:“此劉幾也,易名矣!惫等痪弥。因欲成就其名,小賦有“內(nèi)積安行之德,蓋稟于天”,公以謂“積”近于學,改為“蘊”,人莫不以公為知言。

          【注釋】

         、汆嵰惴颍杭脆嶁(xiè),字毅夫,宋時安陸(今屬湖北)人,少負才氣,后中進士,宋神宗時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后因不肯用新法,開罪王安石,出徙杭州,后又徙青州。鄭獬撰有《鄖溪集》三十卷。

          ②啟:陳述,也有“書函”的意思。

         、坫暎翰卦谛睦,文中是“懷恨”的意思。

         、芡⒉撸和⒃嚒

         、蓣砺洌菏怪溥x。

         、薨l(fā):啟封公布。

         、呃郏憾啻。

          ⑧怪崄(xiǎn):指語詞怪異艱澀。崄:同“險”。

         、狒馊唬簳嬲Z,形容言論、行為一致。

         、鈺r體:指當時的文體、文風。

          紕繆:錯誤。

          冕旒(miǎn liú):古代皇帝的禮帽和掛于禮帽前后的玉串。

          擢(zhuó):拔,提拔。

          愕然:吃驚的樣子。

          【譯文】

          鄭獬仗著自己小有名氣而自負得很,在參加國子監(jiān)考試時被定為第五名,為此他心里很不服氣。在給主考官的答謝辭中,竟寫出了“功業(yè)如同李廣,自感舉世無雙;文章可比杜牧,卻只得個第五”這樣的句子。并且還說:“駿馬已經(jīng)老了,情愿讓那些劣馬跑到前面去;鰲龍已經(jīng)不靈了,原來是有頑石壓在身上。”主考官為此非常忌恨(他)。后來到了廷試的時候,那個主考官恰巧又主持考試,發(fā)狠一定要讓鄭獬落榜,以報復他的出言不遜。凡有試卷內(nèi)容、風格與鄭獬相似的,都枉遭貶斥落榜。不久到了發(fā)榜時,鄭獬卻以第一名及進士第。

          另外,在宋嘉祐年間,有個叫劉幾的士人,多次在國子監(jiān)考試中得第一名。他屢屢寫出詭譎險怪的文句,學子們紛紛跟著仿效,一時形成了風氣。歐陽修非常憎惡這種文風。恰逢由歐陽修來主持考試,于是便下決心狠狠懲治一番,凡是寫這種艱澀險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因此文風為之一變,這實在是歐陽修的功勞。有個舉人在文章中議論道:“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fā)。”(意思是:天地初分時,萬物始生長,偉人方問世。)歐陽修說:“這個人一定就是那個劉幾!”于是戲謔地在其后續(xù)寫道:“秀才刺,試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違背事理,我考官就把你刷掉!)還用大紅筆把文章從頭到尾橫涂一道,稱作“紅勒帛”,批上“大紕繆”三個字張榜公布。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人果然就是劉幾。過了幾年,歐陽修擔任廷試考官,發(fā)現(xiàn)劉幾也來參加考試。歐陽修說:“清除邪惡一定要徹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責這些個輕浮學子,以便鏟除文壇禍患。”發(fā)現(xiàn)試卷中有一個人議論道:“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意思是:皇上將精明強干的人都收到了禮帽之下。)歐陽修說:“我已經(jīng)找到劉幾了!”于是就把這個人刷掉了不予錄取,可是這個人卻是吳地一個叫蕭稷的。當時廷試《堯舜性仁賦》,有考生寫道:“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意思是:所以能得寧靜就可以養(yǎng)生,可以比五帝還高壽;如果易沖動而莽撞,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懲罰。)歐陽修對此大加贊賞,將這個考生定為第一名。等到公布姓名時,發(fā)現(xiàn)這個考生叫劉輝。有認識劉輝的人告訴歐陽修:“他就是劉幾,改名字了。”歐陽修委實吃了一驚。于是歐陽修也就有了成全劉輝名聲的想法。劉輝原賦中有“內(nèi)積安行之德,蓋稟于天”的句子,歐陽修認為這當中的“積”字有類似于“學”的意思,就將它改為“蘊”字,沒有人不稱贊歐陽修精通語言、改得恰當。

          王文正局量寬厚

          【原文】

          王文正①太尉局量②寬厚,未嘗見其怒。飲食有不精潔者,但③不食而已。家人欲試其量,以少埃墨投羹④中,公唯啖⑤飯而已。問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币蝗沼帜奁滹,公視之曰:“吾今日不喜飯,可具粥!逼渥拥軔澧哂诠唬骸扳胰鉃轺尤刷嗨剑橙獠伙,乞治之!惫唬骸叭贻吶肆息崛鈳缀?”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為饔人所廋⑩!惫唬骸氨M一斤可得飽乎?”曰:“盡一斤固當飽!痹唬骸按撕笕肆弦唤锇肟梢!逼洳话l(fā)人過皆類此。嘗宅門壞,主者徹屋新之,暫于廊廡下啟一門以出入。公至側(cè)門,門低,據(jù)鞍俯伏而過,都不問。門畢,復行正門,亦不問。有控馬卒,歲滿辭公,公問:“汝控馬幾時?”曰:“五年矣!惫唬骸拔岵皇∮腥!奔热ィ瑥秃艋卦唬骸叭昴四橙撕?”于是厚贈之。乃是逐日控馬,但見背,未嘗視其面;因去見其背,方省也。

          【注釋】

         、偻跷恼杭赐醯,字子明,謚文正,北宋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宋太平興國五年舉進士,曾以著作佐郎參與編修《文苑英華》。宋真宗時,王旦先后知樞密院、任宰相,很受宋真宗信任。

         、诰至浚哼@里指一個人的器量、度量。

         、鄣簝H僅,只。

          ④羹:帶汁的肉,類似于現(xiàn)今之紅燒肉,而非肉湯。

          ⑤啖:吃。

          ⑥墨:這里用作動詞,是“將飯弄黑”的意思。

         、邜(sù):同“訴”,告訴,這里有“投訴”、“告狀”的意思。

         、圜尤耍哼@里指負責烹調(diào)菜肴的廚人。饔:烹調(diào)菜肴。

         、崃希毫,稱量。

         、鈴C(sōu):藏,隱藏。

          去:離開。

          。好靼,醒悟過來。

          【譯文】

          王文正太尉為人寬厚有度量,從未見他發(fā)脾氣。飲食有不太干凈的,他也只是不吃而已。家人想試試他的度量,以少許鍋灰投到肉湯中,他就只吃米飯而已。問他何以不喝湯,他說:“我今天偶爾不喜歡肉!庇幸惶欤胰擞衷谒拿罪埨锱它c灰,他看到后說:“我今天不想吃飯,可端上點粥來。”他的子弟們曾向他訴說:“廚房的肉叫廚子給私占了,肉吃不飽,請懲治廚子!蓖豕f:“你們每人一天該給的肉是多少?”子弟們說:“一斤。現(xiàn)在只能吃到半斤,另外半斤讓廚子給藏起來了!蓖豕f:“給足你們一斤可以吃飽嗎?”子弟們說:“給足一斤當然可以吃飽!蓖豕唬骸敖窈竺咳艘惶炜梢越o你們一斤半!彼辉附野l(fā)別人的過失都像這例子。他宅子的大門曾壞了,管家拆除門房新修,暫時從門廊下開了一個側(cè)門出入。王公至側(cè)門,門太低,就在馬鞍上伏下身子過去,什么都不問。大門修好了,再從正門走,他也還是什么都不問。有個牽馬的兵卒,服役期滿向王公辭行,王公問:“你牽馬多長時間了?”兵卒說:“五年了!蓖豕f:“我怎么不記得有你?”兵卒轉(zhuǎn)身離去時,王公又把他喚了回來,說:“你是某某吧?”于是贈送他不少財物。原來是兵卒每日牽馬,王公只看見他的背,不曾看過他的臉;當兵卒離去時又看到他的背,這才省悟過來。

          李士衡不重財物

          【原文】

          李士衡①為館職,使高麗,一武人為副。高麗禮幣贈遺②之物,士衡皆不關意,一切委于副使。時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縑帛藉③船底,然后實以己物,以避漏濕。至海中,遇大風,船欲傾覆。舟人大恐,請盡棄所載,不爾船重,必難免。副使倉惶,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便不暇揀擇。約投及半,風息船定。既而點檢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無所失。

          【注釋】

         、倮钍亢(959—1032):字天均,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官至尚書左丞。

         、趲牛航z織品禮物。遺(wèi):贈送。

         、劢澹簤|。

          李士衡為館職時,出使高麗,一武人為副使。高麗贈送給他們的禮品和其他物品,士衡都不在意,一切都讓副使去管。當時船底不嚴密,有些滲水,做副使的人就把高麗送給士衡的絲織品墊在船底,然后把自己所得的禮品放在上面,以防備被滲水打濕。到了海上,遇到大風,船將要傾覆。駕船的人大為恐慌,請求把船上所載的物品全部棄掉,不然船太重,必難免沉船一死。副使倉皇不知所措,即取船中的財物投進海里,也來不及挑選。約投了一半,風停了,船又穩(wěn)定下來。隨即點檢所投,發(fā)現(xiàn)都是副使的物品,士衡所得禮物在船底,一無所失。

          貢舉人群見不成班

          【原文】

          舊制,天下貢舉人到闕,悉皆入對,數(shù)不下三千人,謂之“群見”。遠方士皆未知朝廷儀范,班列紛錯,有司不能繩勒①,見之日先設禁圍于著位②之前,舉人皆拜于禁圍之外。蓋欲限其前列也,至有更相抱持,以望黼座③者。有司患之,近歲遂止令解頭④入見,然尚不減數(shù)百人。嘉祐中,予忝在解頭,別為一班,最在前列,目見班中唯從前一兩行稍應拜起之節(jié),自余亦終不成班綴而罷。每為閤門⑤之累,常⑥言殿庭中班列不可整齊者唯有三色,謂舉人、蕃人、駱駝。

          【注釋】

          ①繩勒:依例控制。

         、谥唬褐甘孪劝才藕玫呐e人拜見皇帝時的站位。

          ③黼座:皇帝的座位。代指皇帝。

         、芙忸^:亦稱解元、解首,鄉(xiāng)試的第一名。

         、蓍x(hé)門:閤門司,掌禮儀的機構(gòu)。

         、蕹#和ā皣L”。

          【譯文】

          本朝舊例,天下參加貢舉的舉人到京城應試,全都一起受到皇上的接見,總數(shù)不下三千人,被稱為“群見”。邊遠地區(qū)的士人都不懂朝廷的禮儀規(guī)范,列班排隊紛然雜亂,有關部門不能控制,于是在皇上接見的當天,先設圍欄于舉人的站位之前,舉人都在圍欄之外行拜禮。這本來是想限制前面的行列向前擠,結(jié)果導致后面的人更互相抱持,以求能看到皇上。有關部門頭疼這種局面,所以近年就只讓解頭入見,然而仍不下數(shù)百人。嘉祐年間,我有幸在解頭之列,另被分到一隊,站在最前列,親眼看到班中只有前一兩行稍能隨著禮儀人員的贊呼行拜禮,其余還是終不能連綴成班而罷。這事常為閤門司的牽累,曾說殿庭中的班列無法整齊的只有三種,這就是舉人、外邦人和駱駝。

          孫之翰不受硯

          【原文】

          孫之翰①,人嘗與一硯,直三十千。孫曰:“硯有何異,而如此之價也?”客曰:“硯以石潤為貴,此石呵之則水流!睂O曰:“一日呵得一擔水,才直三錢,買此何用?”竟不受。

          【注釋】

         、賹O之翰:即孫甫(998—1057)。字之翰,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官至三司度支副使。

          【譯文】

          有人曾送孫之翰一方硯臺,據(jù)說值三十千錢。孫說:“這硯臺有何特別之處,而值這么多錢?”這人說:“硯臺以石料的潤澤為貴,對著石料呵口氣,就會有水在上面流!睂O說:“一日呵得一擔水,才值三錢,買這玩意兒何用?”竟不接受。

          王荊公不受紫團參

          【原文】

          王荊公①病喘②,藥用紫團山人參③,不可得。時薛師政④自河東還,適⑤有之,贈公數(shù)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⑥黑,門人憂之,以問醫(yī)。醫(yī)曰:此垢污⑦,非疾也。進澡豆⑧令公颒⑨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注釋】

         、偻跚G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宋神宗熙寧年間任宰相,后退居江寧,封荊國公,因此世稱荊公。

          ②喘:哮喘。

         、鬯幱米蠄F山人參:這里指藥方中需要用到紫團山出產(chǎn)的人參。

         、苎熣喝嗣,即薛向,字師政,謚恭敏,宋元豐年間知樞密院,書稱其善于經(jīng)商和管理財務。

         、葸m:剛巧,正巧。

         、搠螅╨í):黑。

         、吖肝郏杭次酃浮

         、嘣瓒梗汗糯脕砉┫礈煊玫姆蹌,以豆末配合其他藥物制成,用來洗臉洗手,據(jù)說可以使皮膚光潔潤滑。

         、犸H(huì):洗臉。

          【譯文】

          王荊公(安石)有哮喘病,用藥需要紫團山人參,買不到。其時薛師政自河東還朝,正好有這藥,就送給荊公幾兩,荊公不接受。有人勸荊公說:您的病,非這藥不能治。病是可憂慮的,這點藥物不值得推辭。荊公曰:平生沒有紫團參,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荊公臉面有些黑黃,門人憂慮,去問醫(yī)生。醫(yī)生說:這是污垢,不是疾病。門生送澡豆叫荊公洗臉,荊公說: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子野喜素食

          【原文】

          王子野①生平不茹②葷腥,居之甚安。

          【注釋】

         、偻踝右埃杭赐踬|(zhì),字子野,宋代莘縣(今山東莘縣)人,曾任天章閣待制,知陜州。據(jù)說王質(zhì)雖然家富、待客熱情,但自己的生活卻很簡樸,以素食為樂。

          ②茹:吃。

          【譯文】

          王質(zhì)這個人一輩子不吃葷食,生活得十分安逸。

          孔旻仁慈

          【原文】

          淮南孔旻①,隱居篤行②,終身不仕,美節(jié)甚高。嘗有竊其園中竹,旻愍③其涉水冰寒,為架一小橋渡之。推此則其愛人可知。然余聞之,莊子妻死,鼓盆而歌。妻死而不輟④鼓可也,為其死而鼓之,則不若不鼓之愈也。猶邴原⑤耕而得金,擲之墻外,不若管寧不視之俞也。

          【注釋】

         、倏讜F(mín):字寧極。據(jù)王安石《孔處士墓志銘》,孔旻隱居汝州(今河南臨汝),他待人寬厚,即使對奴仆也不忍心加重語氣說話,糧食、衣物、田地有多余時,就贈送給鄉(xiāng)里人,向他借貸而不能歸還的,他也不加追問。

         、诤V行:行為惇厚。篤:忠誠,厚道,堅定。

         、垌╩ǐn):同憫,哀憐,憐憫。

         、茌z:中止,停止。

         、葳╞ǐnɡ)原:人名,字根矩,又稱邴君,東漢北海人,與華歆、管寧齊名,時稱三人為一龍,以年齡排序,謂歆為龍頭,寧為龍腹,原為龍尾!妒勒f新語》中載有三人事跡,如《德行》篇中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之,以此認為華歆的德行不及管寧。據(jù)此,得金捉而擲之的應該是華歆,而不是邴原。但在這條筆記里,沈括將得金捉而擲之一事記在了邴原賬上,不知所本為何,也許是因為事近而誤吧!

          【譯文】

          淮南的孔旻隱居汝州,為人惇厚仁慈,終身不愿做官,節(jié)操美好而高潔。曾有人去偷他家園子里的竹子,孔旻憐憫偷竹子的人要涉水來去太冷了,就架起一座小橋讓其順利通過。由此可以推知孔旻的仁愛之心。不過我聽說,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敲起盆子唱起歌來。妻子死了而不中止敲盆子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因為妻子死了而敲,反而不如不敲的好。就像邴原耕地時看到一塊金子,撿起來以后再扔出墻外,反倒不如管寧那樣看都不看的好。

          造宅與賣宅

          【原文】

          郭進①有材略,累有戰(zhàn)功,嘗刺邢州②。今邢州城乃進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堅完。鎧仗精巧,以至封貯亦有法度。進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賓客落③之,下至土木之工皆與。乃設諸工之席于東廡,群子之席于西廡。人或曰:諸子安可與工徒齒④?進指諸工曰:此造宅者。指諸子曰:此賣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進死未幾,果為他人所有,今資政殿學士陳彥升⑤宅,乃進舊第東南一隅也。

          【注釋】

         、俟M(922979):宋初將領。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官至都部署。

         、诖绦现荩簽樾现荩ń窈颖毙吓_)刺史。

         、勐洌盒新涑傻涠Y。

         、荦X:并列。

         、蓐悘┥杭搓愃]。字彥升,邢州人。官至資政殿學士。

          【譯文】

          郭進有干材謀略,屢立戰(zhàn)功,曾為邢州刺史。現(xiàn)在的邢州城即郭進所筑,城墻厚六丈,至今堅固完好。城中鎧甲兵器精致,以至封存貯備也有制度。郭進在城北建宅第,施工結(jié)束后,聚集族人和賓客舉行落成之禮,下至土工、木工都參加。于是設工人的宴席于東廡,兒子們的宴席于西廡。有人說:諸公子怎么能與工匠并列?郭進指著工人們說:這些是造宅子的人。又指著兒子們說:這些是賣宅子的人,當然應該坐在造宅子的人之下。郭進死后沒多久,他的宅子果然為他人所有,現(xiàn)在資政殿學士陳彥升的宅子,就是郭進舊府第的東南角。

          向文簡拜右仆射

          【原文】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①拜右仆射。麻下②日,李昌武③為翰林學士,當對④。上謂之曰: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應甚喜。對曰:臣今自早候?qū),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門下,今日賀客必多。卿往觀之,明日卻對來,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歸,乃往見。丞相方謝客,門闌⑤悄無一人。昌武與向親近,徑入見之。徐賀曰:今日聞降麻,士大夫莫不歡慰,朝野相慶。公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嘗除端揆⑥,此非常之命。自非勛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復唯唯,終未測其意。又力陳前世為仆射者勛勞德業(yè)之盛、禮命之重,公亦唯唯,卒無一言。既退,復使人至庖廚中,問今日有無親戚賓客飲食宴會,亦寂無一人。明日再對,上問:昨日見敏中否?對曰:見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見對。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職。(向文簡拜仆射年月,未曾著于國史。熙寧中,因見《中書題名記》: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樞密院題名記》:天禧元年二月,王欽若加右仆射。)

          【注釋】

         、傧蛭暮啠杭聪蛎糁校9491020)。字常之,開封人。官至宰相,進右仆射。

         、诼橄拢褐感既蚊鼤L扑位实墼t書用麻紙書寫,頒詔又稱降麻。任命宰相用白麻紙。

         、劾畈洌杭蠢钭谥@(9651013)。字昌武,饒陽(今屬河北)人。官至翰林學士。

         、軐Γ喝雽,晉見皇帝。

         、蓍T闌:大門前的柵欄。

          ⑥端揆:指尚書省長官,即仆射。

          【譯文】

          真宗皇帝時,向文簡拜右仆射。任命書下達之日,李昌武為翰林學士,正當入對皇上。皇上對他說:朕自即位以來,未嘗除授仆射之官。今天任命敏中為此官,這是不尋常的任命,敏中應該很高興。昌武回答說:臣今天從一大早就等候入對,也不知道宣布任命詔書的事,不知敏中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噬险f:敏中門下,今天祝賀的客人一定不少。您去看看,明天再來告訴我,不要說是朕的意思。昌武等丞相回府,就去見他。丞相正謝絕客人,門欄內(nèi)悄無一人。昌武與向公親近,徑直入府中見他。說了會話,才慢慢祝賀說:今天聽說降麻,士大夫莫不歡喜欣慰,朝野相慶。向公不表態(tài),只是唯唯諾諾地漫應著。昌武又說:自皇上即位以來,未嘗除授仆射,這是不同尋常的任命。除非功勛德望隆重,皇上眷顧依靠不同一般,又怎能有這樣的任命?向公還是不置可否地漫應著,昌武到底揣摩不透他的心情。昌武又力陳前世為仆射者的勛勞德業(yè)之盛、禮遇受命之重,向公仍然唯唯不做聲,最終也沒有一句反映他心情的話。昌武出來以后,又讓人到向公的廚房中,問今天有沒有親戚朋友的飲食宴會,也寂靜無一人。第二天昌武再入對,皇上問:昨天見到敏中了嗎?昌武回答說:見到了。皇上又問:敏中的心情怎樣?昌武就詳細地回答了他所見到的情況。皇上笑笑說:向敏中大耐官職。(向文簡拜仆射的年月,未曾著錄于國史。熙寧年間,有機會見到《中書題名記》載:天禧元年八月,敏中加右仆射。然而《樞密院題名記》又載:天禧元年二月,王欽若加右仆射。)

          晏元獻誠實不隱

          【原文】

          晏元獻公①為童子時,張文節(jié)②薦之于朝廷,召至闕下③。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④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為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寮⑤擇勝燕飲⑥。當時侍從文館士大夫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⑦為游息之地。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⑧講習。一日選東宮官,忽自中⑨批除⑩晏殊。執(zhí)政莫諭所因,次日進覆,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寮,無不嬉游燕賞,彌日繼夕。唯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zhì)野,則曰: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以貧,無可為之。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釋】

         、訇淘I公:晏殊,字同叔,宋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景德年間進士,慶歷年間任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謚元獻。晏殊是北宋著名詞人,尤擅長小令。

          ②張文節(jié):即張知白,字用晦,宋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宋仁宗時以工部尚書同平章事,謚文節(jié)。

          ③闕下:京城。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樓。

         、苜x草:所作賦的草稿。

         、莩煎迹╨iáo):文中指群臣。寮:通僚。

         、扪囡嫞号e辦宴會,聚在一起喝酒吃飯。燕:同宴。

          ⑦供帳:這里是張掛帷帳以供人舉辦宴會的意思。

         、嗬サ埽盒值堋@ィ焊绺。

         、嶂校哼@里指禁中、皇宮內(nèi)。

         、馀哼@里是(皇帝)下手諭晉升(某人官職)的意思。批:公文的一種。除:拜官授職。

          諭:明白。

          覆:回復,復命。

          彌日繼夕:整天,夜以繼日。

          杜門:閉門。

          東宮官:輔導皇太子的官職。

          質(zhì)野:樸實率直,不加文飾。

          直:這里用作副詞,是僅僅的意思。

          須:應當。

          眷注:垂愛關注。

          【譯文】

          晏元獻公還是童子時,張文節(jié)就把他推薦給朝廷,召至京城。正值殿試進士,皇上便令晏公就試。晏公一見試題,就說:臣十天前已作過此賦,有賦的草稿還在,請另外命題;噬蠘O喜歡他的不隱瞞。等到晏公為館職,當時天下太平,允許各部門臣僚同事選擇勝地聚會宴飲。當時文館的侍從士大夫各為宴集,以至街市樓堂酒肆,往往都供設帷帳成為游樂憩息之所。宴公是時貧困異常,不能出游,獨自在家中與兄弟們講學讀書。有一天,朝廷選東宮官,忽然宮中傳出皇上的批示,授晏殊為此官。執(zhí)政大臣不明白其中的緣由,第二天入見皇上核實,皇上解釋說:近來聽說館閣臣僚無不嬉戲游樂、宴會賞景,流連盡日又繼以夜晚,只有晏殊閉門不出而與兄弟們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東宮官。晏公既受命為此職,得以入見皇上,皇上當面向他說明除授他為東宮官的用意。晏公語言質(zhì)樸,就說:臣并非不喜歡宴集游樂,僅僅是因為貧困,沒有游樂的條件。臣要是有錢,也會參加,只是無錢不能出門;噬细蕾p他的誠實,認為他懂得事君的大體,眷顧關注日益深厚。到仁宗朝他終于獲得重用。

          石曼卿戒酒而卒

          【原文】

          石曼卿①喜豪飲,與布衣劉潛②為友。嘗通判海州③,劉潛來訪之,曼卿迎之于石闥堰④,與潛劇飲。中夜⑤酒欲竭,顧船中有醋斗余,乃傾入酒中并飲之。至明日⑥,酒醋俱盡。每與客痛飲,露發(fā)跣足⑦,著械⑧而坐,謂之囚飲。飲于木杪⑨,謂之巢飲。以稿⑩束之,引首出飲,復就束,謂之鱉飲。夜置酒空中,謂之徒飲。匿于四旁,一時入出飲,飲已復匿,謂之鬼飲。其狂縱大率如此。廨后為一庵,常臥其間,名之曰捫虱庵。未嘗一日不醉。仁宗愛其才,嘗對輔臣言,欲其戒酒。延年聞之,因不飲,遂成疾而卒。

          【注釋】

         、偈洌杭词幽辏9941041年),字曼卿,宋時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據(jù)《宋史·石曼卿傳》記載,石延年官至中允、秘閣校理,與歐陽修交友甚篤,喜飲酒,讀書通大略,為文勁健,工善書,有《石曼卿詩集》。

         、趧摚菏涞呐笥,字仲方,宋時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好為古文,后舉進士,知蓬萊縣。文中稱其為布衣,當指劉潛尚未為官時。

         、弁ㄅ泻V荩簱魏V萃ㄅ。

         、苁Y(tà)堰:地名。

         、葜幸梗喊胍箷r分。

         、廾魅眨旱诙。

          ⑦跣(xiǎn)足:光著腳。

         、嘀▃huó)械:戴上枷鎖。械:鐐銬、枷鎖之類的刑具。

         、崮捐拢╩iǎo):樹枝的細梢。

         、飧澹汗阮愔参锏那o稈。

          引首:文中指伸出腦袋。

          夜置酒空中:此句至謂之‘鬼飲’26字,系胡道靜先生據(jù)《紺珠集》卷12引補。(胡道靜《新校正夢溪筆談》第113頁,中華書局1957年11月第1版。)

          大率:大概,大致。

          廨(xiè):古代官署的通稱。

          愛:這里是憐惜的意思。

          【譯文】

          石曼卿(延年)嗜酒而喜歡豪飲,與平民劉潛為友。在曼卿為海州通判時,劉潛曾去拜訪他,他到石闥堰迎接,遂與劉潛痛飲。半夜酒要喝光了,他見船中有一斗多的醋,就倒入酒中,一并飲了起來。到第二天,酒和醋都喝了個光。他每與客人痛飲,或披散著頭發(fā)赤著腳,自戴枷鎖而就座,稱之為囚飲;或爬到樹梢上喝酒,稱之為巢飲;或用禾秸把身子捆起來,伸出頭喝酒,喝完一杯再把頭縮回去,稱之為鱉飲。其狂蕩放縱大都像這樣子。他的官署后面有個小廟,他常常躺在那里,名之為捫虱庵。沒有一日不醉。仁宗愛惜其才能,曾對輔政大臣說,希望延年戒酒。延年聞知,就不再飲酒,竟因此成疾而卒。

          劉廷式不負婚約

          【原文】

          朝士①劉廷式②,本田家。鄰舍翁甚貧,有一女,約與廷式為婚。后契闊③數(shù)年,廷式讀書登科④,歸鄉(xiāng)閭⑤。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⑥,家極困餓。廷式使人申⑦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⑧以傭耕,不敢姻士大夫。廷式堅不可: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與成婚。閨門極雍睦⑨,其妻相攜而后能行,凡生數(shù)子。廷式嘗坐小譴,監(jiān)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為之闊略⑩。其后廷式管干江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哀。蘇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注釋】

         、俪浚悍褐冈诔⑷温毜墓賳T。

          ②劉廷式:字得之,宋齊州(今山東濟南)人,進士出身,曾任齊州通判,后監(jiān)江州太平宮,老于廬山。

         、燮酰╭iè)闊:離合,聚散,偏指離散。

         、艿强疲嚎婆e時代指考中進士為登科,也稱登第。

         、萼l(xiāng)閭:猶鄉(xiāng)里,指家鄉(xiāng)、故鄉(xiāng)。

          ⑥瞽(ɡǔ):瞎,眼睛失明。

         、呱辏宏愂,說明,這里是重新提起的意思。

         、嗳裕阂琅f,仍然。

          ⑨雍睦:和睦。

         、忾熉裕簩捤 

          管干:管理。

          蘇子瞻:即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譯文】

          朝廷命官劉廷式本為農(nóng)家子。鄰居家老翁很貧窮,有一女兒,與廷式約為婚姻。后離別多年,廷式讀書考中進士科,回鄉(xiāng)里尋訪鄰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兒也因病而雙目失明,家中極為困苦饑荒。廷式托人到鄰家重申以前的婚約,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辭,且以為靠傭耕為生的人家,也不敢與士大夫通婚姻。廷式堅持不退婚,以為先前與老人有約定,怎么能因為老人去世、女兒有疾病就違背婚約呢?最終還是與她成了婚;楹蠓蚱揸P系極為和睦,他妻子要攙扶著才能行走,生了幾個孩子。廷式曾因過錯而當小有貶謫,監(jiān)司本欲罷其官,因贊賞他的美德行事,遂寬免了他。后來廷式管理江州太平宮而妻子去世,他哭得很哀傷。蘇子瞻(軾)欣賞他的行義,曾專門撰文給以表彰。

          《郊廟冊文》

          【原文】

          上親郊廟①,冊文皆曰“恭薦歲事②”。先景靈宮③,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饗”;末乃有事④于南郊。予集《郊式》⑤時,曾預⑥討論,常疑其次序:若先為尊,則郊不應在廟后;若后為尊,則景靈宮不應在太廟之先。求其所從來,蓋⑦有所因。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則百神皆預遣使祭告,唯太清宮⑧、太廟則皇帝親行。其冊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宮廟謂之“奏告”,余皆謂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為正祠⑨。至天寶九載⑩,乃詔曰:“‘告’者,上告下之詞。今后太清宮宜稱‘朝獻’,太廟稱‘朝饗’!弊源怂焓А白喔妗敝瑑晕慕詾檎。

          【注釋】

         、俳紡R:指郊祀和廟祀,即祭天和祭祖的活動。郊,南郊,古代帝王于冬至日,在都城南郊的圜丘(圓形高壇)舉行祭天的儀式;有時郊祀也指合祭天地的活動。

         、诠]歲事:于歲時祭祀恭恭敬敬地進獻祭品。

          ③景靈宮:宋代皇室奉祠本朝歷世帝、后的處所。仿道家宮觀形式,供奉已故帝、后的畫像。真宗大中祥符間始建于皇城東南,后來不斷擴大建筑規(guī)模,每帝為一殿,皇后亦另為一殿,又有諸多附屬建筑,并畫功臣像陪祀。祭奠時,于皇帝用道家儀,于皇后用家人禮。南渡初暫寓其宮于溫 州,后復遷建于臨安。

         、苡惺拢褐讣漓搿

         、荨督际健罚褐杆紊褡谖鯇幊跄晟蚶ǖ确铍肪幮薜摹赌辖际健。原書詳考禮制沿革,重定南郊大禮儀式及一應事務程序,總為一百一十卷。因當時王安石以宰執(zhí)總領其事,故《宋史·藝文志》著錄為王安石撰。

         、揞A:參與。

         、呱w:承接連詞,表示推論緣由。

          ⑧太清宮:唐代在京師建立的祭祀老子的廟觀。唐王朝李氏自稱為老子的后裔,高宗時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時命各地普建玄元皇帝廟,在京師者稱為“玄元宮”,后改名為“太清宮”。

         、嵴簦褐噶腥氤⒆h程的規(guī)定性祭祀活動。此處意謂當南郊祭天時,太清宮、太廟之“奏告”及諸神廟之“祭告”皆為臨時性的輔助祭祀,只有郊祀才是按常規(guī)進行的正式典禮。

         、馓鞂毦泡d: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改“年”為“載”,至肅宗至德三載(758)復改“載”為“年”。

          【譯文】

          皇上親臨南郊祭天、太廟祭祖的典禮,寫在典冊上的禱祝文字都稱“恭薦歲事”。先到景靈宮薦享,稱之為“朝獻”;然后到太廟行祭,稱之為“朝饗”;最后才到南郊祭天。我在編集《南郊式》時,曾參與討論,每每懷疑這三項典禮的次序:如果以先祀者為尊,則祭天的郊祀不應在祭祖的廟祀之后;如果以后祀者為尊,則景靈宮之祀又不應在太廟之前。考察這種次序的由來,它原是有所因襲的。按唐朝的舊制,凡是祭祀上帝,則對眾多神廟都預先派遣使者祭告,只有太清宮、太廟的祭祀,皇帝才親自參加。所有典冊禱祝文字都稱:“定于某月某日,到某處行祭,不敢不禱告于神靈!碧鍖m、太廟的祭祀稱為“奏告”,其余諸神廟稱為“祭告”,只有南郊之祀才是按規(guī)定進行的正式大典禮。至天寶九載,卻又下詔說:“所謂‘告’,本是在上位者對下屬談話的用詞。今后太清宮的祭禮應該稱為‘朝獻’,太廟的祭禮稱為‘朝饗’。”自此以后,“奏告”的名目就不用了,太清宮、太廟的典冊祝文遂皆與按規(guī)定進行的郊祀大禮無別。

          《正衙法座》

          【原文】

          正衙法座①,香木為之,加金飾,四足,墮角,其前小偃,織藤冒②之。每車駕出幸,則使老內(nèi)臣③馬上抱之,曰“駕頭”。輦后曲蓋④謂之“筤”。兩扇夾心,通⑤謂之“扇筤”。皆繡,亦有銷金者,即古之“華蓋”也。

          【注釋】

         、俜ㄗ汗糯实鄣淖摺

         、诿埃焊采w。

         、蹆(nèi)臣:太監(jiān)。

         、芮w:柄部彎曲的傘蓋。

         、萃ǎ憾,全部的意思。

          【譯文】

          正衙的法座,是由香木制成,再用黃金裝飾,四條腿,圓角,它的前部略為凹陷,座面上覆蓋著藤織物。每當皇帝出巡,就讓一個老太監(jiān)在馬上抱著它,稱為“駕頭”;噬宪囻{后的曲蓋稱為“筤”,左右兩柄扇子夾著筤,總稱為“扇筤”。扇和筤都繡有花紋,有的扇筤所繡的花紋還是用金線繡的,這就是古代的“華蓋”。

          《翰林之稱》

          【原文】

          唐翰林院在禁中①,乃人主燕居②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③皆在其間。應供奉之人,自學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隸籍④其間者,皆稱翰林,如今之翰林醫(yī)官、翰林待詔⑤之類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稱翰林司,蓋相承闕文⑥。

          【注釋】

         、俸擦衷海阂晕暮布捌渌s藝供奉皇帝的御用 機構(gòu)。禁中:皇宮。

          ②燕居:閑居。燕,安息。

         、塾裉谩⒊忻、金鑾殿:“玉堂”疑當作“浴堂”(見下條),在此亦為殿名,故與承明、金鑾二殿并舉。唐人以“玉堂”為翰林院之別稱,此敘翰林院址所在,則不當重出“玉堂”之名,且玉堂作為朝廷機構(gòu)的建筑,亦不可與承明、金鑾二殿并列。今譯文權(quán)且以作“浴堂”為是。唐承明殿未詳;金鑾殿在金鑾坡,載籍習 見。

         、芄ぜ咳汗偎荆禾拼擦衷撼膶W之士外,尚有醫(yī)卜、技藝、方士、僧道等人,各有其分隸的官職部門。隸籍:指名籍所屬。

         、莺擦执t:宋代翰林御書院、翰林圖畫院皆有待詔之官,以隨時待命應奉皇帝而名。

         、揸I文:此指“翰林茶酒司”省去“茶酒”二字而只稱“翰林司”,猶言省稱。闕,同“缺”。按:宋代翰林司屬光祿寺,掌供應酒茶湯果,而兼掌翰林院執(zhí)役者的名籍及輪流值宿。

          【譯文】

          唐代翰林院在皇宮內(nèi),這里是皇帝平日起居之處,浴堂殿、承明殿、金鑾殿都在此院附近。所有在翰林院供職的人員,自學士以下,以及各技藝部門的人隸屬本院的,都可稱為翰林,如現(xiàn)在的翰林醫(yī)官、翰林待詔之類都是。只有翰林茶酒司,現(xiàn)在只稱翰林司,是由于習 俗相沿而省稱。

          《學士宣召》

          【原文】

          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無宣召之禮,惟學士宣召①。蓋學士院在禁中,非內(nèi)臣宣召,無因得入。故院門別設復門②,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學士院北扉③者,為其在浴堂④之南,便于應召。今學士初拜,自東華門⑤入,至左承天門⑥下馬待詔,院吏自左承天門雙引至閤門⑦,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學士自東門入者,彼時學士院在西掖⑧,故自翰林院東門赴召,非若今之東華門也。至如挽鈴故事⑨,亦緣其在禁中,雖學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門外,則其嚴密可知。如今學士院在外,與諸司無異,亦設鈴索,悉皆文具⑩故事而已。

          【注釋】

         、俪趺盒氯蚊。宣召:此指傳旨召入使就職;实叟扇藗鬟_諭旨叫“宣”。《宋史·職官志二》:“凡初命為學士,皆遣使就第宣詔旨,召入院!

         、趶烷T:夾門,旁門。

         、郾膘椋罕遍T。此用作動詞,指開北門。

          ④浴堂:唐代皇宮中院、殿名。為皇帝住處之一,皇帝常于此召見學士。

          ⑤東華門:北宋宮城的東門。宮城西門稱西華門。

         、拮蟪刑扉T:東華門內(nèi)第二道門。西華門內(nèi)第二道門稱右承天門。

         、唠p引:指由兩吏人一前一后共同引導。當時臣下被皇帝召見,以雙引為榮。閤門:北宋宮城正殿文德殿的東西掖門,分稱東上閤門與西上閤門。此應指東上閤門。

         、鄬W士院:唐代學士初稱翰林供奉,屬翰林院,玄宗開元末改稱學士,另置學士院。西掖:指宮城西掖門內(nèi)。宮城南面有三門,在正南門東、西兩側(cè)者分稱東、西掖門或左、右掖門。

         、嵬焘徆适拢禾茖W士院處禁密之地,初為備夜間值班時有皇帝詔命至,故設懸鈴而系以繩索,以代傳呼。后漸成故事,凡欲入本院者,皆須先拉鈴,經(jīng)院官允許方得入內(nèi)。宋太宗時曾恢復鈴索的設置。

         、馕木撸和骄咝问降奈娘。

          【譯文】

          唐朝制度,自宰相以下官員,新任命時都沒有皇帝傳旨入使就職的禮節(jié),只有學士是傳旨就職的。這是由于學士院在皇宮內(nèi),除非皇帝派宦官傳旨召入,否則就不能入內(nèi)任職。所以學士院門另設有旁門,也是為了以此門連通皇帝居住的殿庭。學士院又開有北門,是因為該院在浴堂之南,便于出北門應召,F(xiàn)在新任命的學士,由東華門進入,到左承天門下馬聽命,然后由院中兩吏人一前一后引至東上閤門下,這也是用唐代舊制的典故。不過唐代傳旨召學士而由東門進入,是因為那時學士院在西掖門內(nèi),所以要從翰林院東門赴召,這個東門并非如現(xiàn)在的東華門。至于唐代學士院設置鈴索的故事,也因為該院在皇宮內(nèi),即使是院中吏人也只在本院正廳的門外活動,則本院森嚴禁密的程度可知。如今學士院在皇宮之外,與朝廷各機構(gòu)無異,而也設置鈴索,都不過是徒具形式的文飾故事而已。

          《玉堂故事》

          【原文】

          學士院玉堂①,太宗皇帝曾親幸②,至今唯學士上日③許正坐,他日皆不敢獨坐。故事,堂中設視草④臺,每草制,則具衣冠據(jù)臺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臺而已。玉堂東承旨⑤閤子,窗格上有火燃處。太宗嘗夜幸玉堂,蘇易簡⑥為學士,已寢遽起,無燭具衣冠,宮嬪自窗格引燭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為玉堂一盛事。

          【注釋】

         、賹W士院玉堂:宋代學士院全稱翰林學士院,學士亦稱翰林學士,但為獨立機構(gòu),不隸屬翰林院,且實際地位遠高于翰林院。掌起草制、誥、詔、令等朝廷文件。宋人仍沿唐俗,稱學士院正廳為玉堂,宋太宗曾賜其匾額,題為“玉堂之署”。

         、谟H幸:親臨,親至。古人稱皇帝至某處專用“幸”字。

          ③上日:指上任之日。

         、芤暡荩浩鸩。

         、莩兄迹褐负擦謱W士承旨。為翰林學士之首,不常置,以翰林學士久任者充任。

         、尢K易簡(958—997):字太簡,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太宗時進士第一,歷翰林學士承旨,官至參知政事。

          【譯文】

          學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親自臨視,至今只有學士上任之日才可以坐到大堂的正座上,其他日子都不敢擅自坐上去。按舊例,堂上有起草文件用的臺子,學士每起草詔制,即穿戴好官服端坐于臺前,F(xiàn)在不再這樣做,就只剩一個空臺子了。玉堂東面翰林學士承旨的閤子,窗格上有一塊被火燒灼過的地方。太宗曾夜間來到玉堂,蘇易簡為學士,已經(jīng)睡下而匆忙起床 ,無燭火照明穿戴官服,隨從太宗的宮女就從窗格子里伸進蠟燭給他照明。至今學士院不打算更換這扇被燒灼過的窗子,以為它代表了玉堂的一件盛事。

          夢溪筆談介紹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xiàn)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

          據(jù)現(xiàn)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xù)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nèi)容涉及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jié)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夢溪筆談》是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尤以其科學技術價值聞名于世。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秹粝P談》具有世界性影響。日本早在19世紀中期排印這部名著,20世紀,法、德、英、美、意等國家都有學者、漢學家對《夢溪筆談》進行系統(tǒng)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這之前,早有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德語等各種語言的翻譯本。

          內(nèi)容簡介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xù)筆談》三部分,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豆P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各卷依次為“故事(一、二)、辯證(一、二)、樂律(一、二)、象數(shù)(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機智、藝文(一、二、三)、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志(一、二、三)、藥議”。

          《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nèi)容中十一門!独m(xù)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nèi)容涉及天文、歷法、氣象、地質(zhì)、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nóng)業(yè)、水利、建筑、醫(y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這些條目中,屬于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于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shù)的36%,其余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創(chuàng)作情況

          創(chuàng)作動機

          關于《夢溪筆談》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相關情況,作者沈括在《夢溪筆談·序》中有比較清楚的說明:1082年(宋元豐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約1088年前后(元祐三年)住潤州,在那里修筑一座夢溪園(在今江蘇鎮(zhèn)江東)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較少外出,也較少與人來往,是謂“予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

          在創(chuàng)作上,作者自謂“圣謨國政,及事近宮省,皆不敢私紀。至于系當日士大夫毀譽者,雖善亦不欲書,非止不言人惡而已!奔词钦f,帝王私事,當朝得失,人事毀譽,乃至之前自身的仕途遭遇等等,沈括都沒有也不愿意涉及。因此,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發(fā)點則是“山間木蔭,率意談噱”。

          撰寫時間

          《夢溪筆談》的撰寫時間,歷來有多種說法。胡道靜在《夢溪筆談校正·引言》中提出:“《夢溪筆談》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祐年間),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潤州以后寫的”;李裕民《關于沈括著作的幾個問題》(《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認為:“作于1082年(宋元豐五年)十月沈括在隨州安置后,至遲在遷居潤州夢溪園之初已完書。”但現(xiàn)一般認為,胡道靜的說法較為可靠,即《夢溪筆談》成書于1086-1093年間。

          書名來源

          書名《夢溪筆談》,則是因為作者沈括在夢溪園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體部分以及最終定稿,此點未有異議,考《夢溪筆談·序》亦無沖突),因此便以該園名為書名,曰“夢溪”。筆談,則是由于平時和客人在園內(nèi)交談,作者經(jīng)常將“與客言者”記錄于冊,友朋聚散無常,時長日久,作者覺得好像自己是“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故用名“筆談”。兩者串列并稱,則為《夢溪筆談》。

          版本源流

          沈括的《夢溪筆談》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見。據(jù)流傳本考訂,可知《夢溪筆談》最初刻本為三十卷,內(nèi)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揚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夢溪筆談》,現(xiàn)所能見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陳仁子東山書院刻本。此本據(jù)南宋乾道本重刊(見本節(jié)插圖),尚可窺宋本舊貌,其開本很大,極為鋪陳,而版框很小,裝幀為當時流行的蝴蝶裝,在元代刻本中獨具特色。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東宮書府”、“文淵閣”兩方朱文方印,卷內(nèi)還鈐有“汪士鐘印”、“平陽汪氏藏書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韓德均錢潤文夫婦兩度攜書避難記”等印。

          該元大德刊本流傳有序:元代曾藏于元宮中,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后得到,并贈送給太子朱標,后又歸宮中“文淵閣”。清代,從宮中流出,為汪士鐘的藝蕓精舍、松江韓氏先后收藏。后為近現(xiàn)代著名藏書家陳澄中(1894年-1978年)收入囊中。陳澄中于解放前后移居香港,1965年,有意將包括這部《夢溪筆談》在內(nèi)的一批珍貴善本出讓,時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為避免珍貴文物外流,親自過問,責成文化部指派專人前去洽辦,最終在國家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斥巨資購回,成為書林佳話。1976年,文物出版社曾影印出版,為了讓大眾使用方便,2003年,“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出版簡體版的《夢溪筆談》。

          關于《夢溪筆談》校訂注釋本等,明、清兩代至民國年間,不斷有高質(zhì)量版本出現(xiàn),如:明弘治徐瑤刊本,明1631年(崇禎四年)嘉定馬元調(diào)本,清1805年(嘉慶十年)海虞張學鵬學津討原本,清光緒番禺陶氏愛廬刊本,近代王國維、葉景葵也有手校本。 通行的《夢溪筆談》正、補、續(xù)三編本首出《稗!。今有:《夢溪筆談》文物出版社1976年影印元東山書院刻本;《夢溪筆談》國家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工程”2003年影印元東山書院刻本;胡道靜《新校正夢溪筆談》,上海出版公司1956年版;《夢溪筆談》中華書局1957年版;《夢溪筆談·補筆談·續(xù)筆談》大象出版社“宋人筆記”第一編,2005年版;1956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了胡道靜的《夢溪筆談校證》,考據(jù)精詳。1957年,中華書局又出版了胡道靜的《新校正夢溪筆談》,很便于閱讀。

          作者簡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進士。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jiān),上渾儀、浮漏、景表三議,并推薦衛(wèi)樸修《奉元歷》。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寧八年)使遼,斥其爭地要求。又圖其山川形勢、人情風俗,為《使契丹圖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整頓陜西鹽政。主張減少下戶役錢。后知延州(今陜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御。1082年(元豐五年),以徐禧失陷永樂城(今陜西米脂),連累坐貶。晚年居潤州,筑夢溪園(在今江蘇鎮(zhèn)江東),舉平生所見,撰《夢溪筆談》。

          他博聞多學,于天文、地理、律歷、音樂、醫(yī)藥等都有研究。對當時科學發(fā)展和生產(chǎn)技術的情況,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煉鋼煉銅的方法等,凡有所及,無不詳為記載。又精研藥用植物與醫(yī)學著《良方》十卷(傳本附入蘇軾所作醫(yī)藥雜說,改稱《蘇沈良方》)。著述傳世的尚有《長興集》。使遼所撰《乙卯入國奏請》、《入國別錄》,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中還保存一部分。

        【夢溪筆談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夢溪筆談翻譯及原文09-24

        《夢溪筆談》原文翻譯09-24

        《夢溪筆談》原文閱讀及翻譯參考07-21

        夢溪筆談原文及注釋09-24

        《夢溪筆談補筆談權(quán)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0-28

        夢溪筆談·辨證二原文注釋及譯文09-24

        公輸原文及翻譯原文翻譯09-24

        《南史》的原文內(nèi)容及原文翻譯01-03

        南轅北轍原文及翻譯08-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