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

        時間:2024-05-18 11:25:44 宇濤 古籍 我要投稿

        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

          《吊古戰(zhàn)場文》選自《全唐文》,是唐代詩人李華寫的一篇駢賦。文中描述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景象,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雖用駢文形式,但文字流暢,情景交融,主題鮮明,寄意深切,歷來為古今傳誦的名篇。下面是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請參考!

          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

          吊古戰(zhàn)場文(李華)

          ◇原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①。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②。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③。亭長告余曰:“此古戰(zhàn)場也,嘗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眰脑!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吾聞夫齊魏徭戍,荊韓召募。萬里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訴④?秦漢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⑤。古稱戎夏,不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⑥。奇兵有異于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⑦。嗚呼噫嘻!

          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zhàn)⑧。野豎旄旗,川回組練⑨。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⑩。當此苦寒,天假強胡,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尸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竭,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zhàn)矣哉,骨暴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吾聞之: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漢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獫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飲至策勛,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靈,萬里朱殷。漢擊匈奴,雖得陰山,枕骸遍野,功不補患。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沒,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兇年,人其流離。嗚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注釋

          平沙:平曠的沙漠。垠,界限。夐(xiòng):遠。

          曛:昏黑,太陽落山后的余光。

          鋌(tǐng):疾走貌。

          腷(bì)臆:郁結苦悶的心情。

          耗斁(dù):耗損破壞。

          文教:指古代用以統(tǒng)治天下的禮樂典章制度。失宣:不提倡宣揚。武臣用奇:指武將以奇詭用兵。

          王道:指仁義禮樂等統(tǒng)治天下的法則。儒家用以與“霸道”相對。迂闊:迂遠不切實情。

          期門:軍門,營門。

          組練:戰(zhàn)袍,組甲與練袍。

          至若:以至于。窮陰:嚴冬陰霾。脛:小腿。休巢:躲在巢中不出。踟躕:不進貌?暲k(zēng kuàng):絲織品稱“繒”,棉絮稱“纊”。此泛指絲、棉做成的衣服。

          憑陵:憑借,有所依恃而凌人。殺氣:肅殺之氣,指苦寒的氣候。

          徑截:恣意截擊掠取。輜(zī)重: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物資。

          蹙:迫近,相接觸。

          冪冪(mì mì):陰森慘淡貌。

          殫(dān):盡。痡(pū):病。

          獫狁(xiǎn_yǔn):我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周朝稱“獫狁”,秦漢稱“匈奴”。城:筑城以守。朔方:北方。指今山西內(nèi)蒙一帶。

          飲至:古時出征凱旋,告之于廟而飲宴,稱“飲至”。策勛:記功,將功勛書于簡策,授予有功者以官爵。穆穆:和敬貌。棣棣:閑習貌。

          起:筑。竟:至。關:山海關。荼毒生靈:殘害人民。朱殷:流血。朱,紅色。殷,赤黑色。血本紅色,久則變?yōu)槌嗪凇?/p>

          蒼蒼:指天。蒸民:眾民,百姓。

          悁悁心目:猶心目憂愁。悁悁(juān_juān),憂愁貌。寢寐:睡夢。

          兇年:荒年。《老子》:“大軍之后,必有兇年。”流離:流離失所。

          守在四夷:守,守土。全句意謂宣文教,行王道,使戎夏為一,使四夷各為天子守土,免于戰(zhàn)事。

          白話譯文

          廣大遼闊的無邊無際的曠野啊,極目遠望看不到人影。河水彎曲得像帶子一般,遠處無數(shù)的山峰交錯在一起。一片陰暗凄涼的景象:寒風悲嘯,日色昏黃,飛蓬折斷,野草枯萎,寒風凜冽猶如降霜的冬晨。鳥兒飛過也不肯落下,離群的野獸奔竄而過。亭長告訴我說:“這兒就是古代的戰(zhàn)場,曾經(jīng)全軍覆沒。每逢陰天就會聽到有鬼哭的聲音。真令人傷心啊!這是秦朝、漢朝,還是近代的事情呢?

          我聽說戰(zhàn)國時期,齊魏征集壯丁服役,楚韓募集兵員備戰(zhàn)。士兵們奔走萬里邊疆,年復一年暴露在外,早晨尋找沙漠中的水草放牧,夜晚穿涉結冰的河流。地遠天長,不知道哪里是歸家的道路。性命寄托于刀槍之間,苦悶的心情向誰傾訴?自從秦漢以來,四方邊境上戰(zhàn)爭頻繁,中原地區(qū)的損耗破壞,也無時不有。古時稱說,外夷中夏,都不和帝王的軍隊為敵;后來不再宣揚禮樂教化,武將們就使用奇兵詭計。奇兵不符合仁義道德,王道被認為迂腐不切實際,誰也不去實行。

          唉喲喲!我想象北風搖撼著沙漠,胡兵乘機來襲。主將驕傲輕敵,敵兵已到營門才倉促接戰(zhàn)。原野上豎起各種戰(zhàn)旗,河谷地奔馳著全副武裝的士兵。嚴峻的軍法使人心驚膽戰(zhàn),當官的威權重大,士兵的性命微賤。鋒利的箭鏃穿透骨頭,飛揚的沙粒直撲人面。敵我兩軍激烈搏斗,山川也被震得頭昏眼花。聲勢之大,足以使江河分裂,雷電奔掣。

          何況正值極冬,空氣凝結,天地閉塞,寒氣凜冽的翰海邊上,積雪陷沒小腿,堅冰凍住胡須。兇猛的鷙鳥躲在巢里休息,慣戰(zhàn)的軍馬也徘徊不前。綿衣毫無暖氣,人凍得手指掉落,肌膚開裂。在這苦寒之際,老天假借強大的胡兵之手,憑仗寒冬肅殺之氣,來斬伐屠戮我們的士兵,半途中截取軍用物資,攔腰沖斷士兵隊伍。都尉剛剛投降,將軍又復戰(zhàn)死。尸體僵仆在大港沿岸,鮮血淌滿了長城下的窟穴。無論高貴或是卑賤,同樣成為枯骨。說不完的凄慘喲!鼓聲微弱啊,戰(zhàn)士已經(jīng)精疲力竭;箭已射盡啊,弓弦也斷絕。白刃相交肉搏啊,寶刀已折斷;兩軍迫近啊,以生死相決。投降吧?終身將淪于異族;戰(zhàn)斗吧?尸骨將暴露于沙礫!鳥兒無聲啊群山沉寂,漫漫長夜啊悲風淅淅,陰魂凝結啊天色昏暗,鬼神聚集啊陰云厚積。日光慘淡啊映照著短草,月色凄苦啊籠罩著白霜。人間還有像這樣令人傷心慘目的景況嗎?

          我聽說過,李牧統(tǒng)率趙國的士兵,大破林胡的入侵,開辟疆土千里,匈奴望風遠逃。而漢朝傾全國之力和匈奴作戰(zhàn),反而民窮財盡,國力削弱。關鍵是任人得當,哪在于兵多呢!周朝驅(qū)逐獫狁,一直追到太原,在北方筑城防御,爾后全軍凱旋回京,在宗廟舉行祭祀和飲宴,記功授爵,大家和睦愉快而又安適。君臣之間,端莊和藹,恭敬有禮。而秦朝修筑長城,直到海邊都建起關塞,殘害了無數(shù)的人民,鮮血把萬里大地染成了赤黑;漢朝出兵攻擊匈奴,雖然占領了陰山,但陣亡將士骸骨遍野,互相枕藉,實在是得不償失。蒼天所生眾多的人民,誰沒有父母?從小拉扯帶領,抱著背著,唯恐他們夭折。誰沒有親如手足的兄弟?誰沒有相敬如賓友的妻子?他們活著受過什么恩惠?又犯了什么罪過而遭殺害?他們的生死存亡,家中無從知道;即使聽到有人傳訊,也是疑信參半。整日憂愁郁悶,夜間音容入夢。不得已只好陳列祭品,酹酒祭奠,望遠痛哭。天地為之憂愁,草木也含悲傷。這樣不明不白的吊祭,不能為死者在天之靈所感知,他們的精魂也無所歸依。何況戰(zhàn)爭之后,一定會出現(xiàn)災荒,人民難免流離失所。唉唉!這是時勢造成,還是命運招致呢?從古以來就是如此!怎樣才能避免戰(zhàn)爭呢?惟有宣傳教化,施行仁義,才能使四方民族為天子守衛(wèi)疆土啊。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唐代李華有感于唐玄宗后期內(nèi)政不修、濫事征伐而發(fā),當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載(752年)。唐天寶年間,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致使邊致使邊將輕啟邊釁,生事邀功,戰(zhàn)事頻仍,生靈涂炭,軍費開支由開元前每年二百萬增至一千一百萬,“公私勞費,民始痛苦”(《通鑒》)。在西北,天寶八載(749年)命哥舒翰強攻吐蕃石堡城,六萬多士卒死亡殆盡。天寶九載(750年),高仙芝為邀邊功偷襲石國,慘殺老弱,擄其丁壯,掠其金寶,俘殺其國王,導致西北群胡皆叛,引大食來攻,三萬人僅剩數(shù)千。在北陲,天寶九載(750年)至十一載(752年),安祿山征契丹,六萬人全軍覆沒。在南疆,天寶十載(751年)至十二載(753年),楊國忠先后遣鮮于仲通等征南詔,其死二十萬人。對這種勞民傷財?shù)牟涣x戰(zhàn)爭,李白、杜甫、高適、王昌齡等發(fā)出了憤怒的斥責,李華也通過此文發(fā)出了反戰(zhàn)的呼聲。天寶十一載十一月,李華奉詔出使朔方(今寧夏靈武一帶)邊陲巡按軍政,目睹邊塞大漠飛沙,風雪河冰和戰(zhàn)士苦寒景況,遂觸景生情,寫下這篇文章。

          作品賞析

          《吊古戰(zhàn)場文》以憑吊古戰(zhàn)場起興,中心是主張實行王道,以仁德禮義悅服遠人,達到天下一統(tǒng)。在對待戰(zhàn)爭的觀點上,主張興仁義之師,有征無戰(zhàn),肯定反侵略戰(zhàn)爭,反對侵略戰(zhàn)爭。文中把戰(zhàn)爭描繪得十分殘酷凄慘,旨在喚起各階層人士的反戰(zhàn)情緒,以求做到“守在四夷”,安定邊防,具有強烈的針對性。

          文章名為“吊古”,實是諷今。全文以“古戰(zhàn)場”為抒情的基點,以“傷心哉”為連綴全篇的感情主線,以遠戍的苦況、兩軍廝殺的慘狀、得人與否的對比、士卒家屬吊祭的悲愴為結構層次,層層鋪敘,愈轉(zhuǎn)愈深,結末點出主旨。結構緊湊,一氣呵成。

          全文共分三段。首段(第一自然段)實寫古戰(zhàn)場的悲涼空曠:浩渺無涯的廣漠不見人跡,惟有無聲的山川縈繞;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悲風卷枯草亂飛,凜冽如霜落之晨;禽鳥驚飛不定,野獸疾走失群……靜態(tài)則籠罩著死寂愁慘,動態(tài)則令人怵目驚心。接敘亭長沉痛的聲音:這古戰(zhàn)場便是千百萬士兵葬身的墳場!“常覆三軍”是一篇之綱;“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則與杜甫同時所作的《兵車行》中“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有異曲同工之處。作者由觸景生情便過渡到下段緣情造境,引出思接千載的悲嘆遐想。

          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通過想象虛寫歷代窮兵黷武給廣大士兵帶來的巨大災難和慘重后果。三個自然段分四層。先以“傷心哉”三句總吊一筆,“近代”則初露諷今之意。然后從戰(zhàn)國寫起,寫初防未戰(zhàn)的戍邊苦寒!叭f里”“連年”,見守邊時空之久遠;“晨牧”“夜渡”,狀夙興夜寐之苦寒……接著夾議一段戰(zhàn)爭的原因,以轉(zhuǎn)入重點批判秦漢以來的黷武開邊。“無世無之”則再露刺今之意。因秦皇漢武之好大喜功正與玄宗類似,故明白點出:他們都失誤于不重視宣傳仁義禮樂的文治,而重用武將的詭譎之術,導致邊戰(zhàn)不息的后果。故第二層接寫初戰(zhàn)未覆之酷烈,重點譴責主將驕墮輕敵之弊,與高適《燕歌行》中“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諷刺相似,和王昌齡在《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的呼吁,其根源都在于所任將帥非人。所以漫山遍野的戰(zhàn)士來回奔跑,雖然心里害怕,但迫于軍法威嚴,不得不賤視生命以奉法,在金沙撲面中不顧利箭穿骨拼命搏斗;金鼓互喧,山川也為之眼花繚亂,江河似乎也將分崩離析。這是用擬人手法移情入景,“使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第三層以嚴冬酷寒、殺氣彌漫之景,渲染三軍正覆之時的慘重:正當陰云密布,寒氣逼人,雪沒小腿,冰結胡須的嚴冬,猛禽棲巢不出,戰(zhàn)馬也踟躇不前,故士兵們手指凍掉,皮膚皸裂;而強胡卻憑借這險惡的氣候,前來襲擊糧草,血洗邊防;結果主將戰(zhàn)死,副將投降,士兵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堪言。以渲染夸張的動態(tài),描寫出一幅慘絕人寰的血戰(zhàn)圖,是對前文“常覆三軍”的具體照應。作者意猶未盡,故第四層又倒敘三軍將覆未覆之際進退維谷的矛盾心態(tài)和已覆之后的陰森死寂:當激戰(zhàn)到鼓竭力衰、箭盡弦絕、白刃相拼、生死決戰(zhàn)的時刻,戰(zhàn)士們經(jīng)過一場欲戰(zhàn)欲降的心理矛盾斗爭之后,最終以身殉國。此時戰(zhàn)場一片萬籟俱靜,夜風颯颯,天昏地暗,怨魂聚集的“傷心慘目”的景象,猶如一曲凄絕的挽歌,把慘景哀情的典型描寫推向極致。全段都是虛景實寫,情景相生,在景物渲染描寫中或以感嘆抒情領起,或以傷感抒情收結,或于敘事描寫中穿插議論,皆錯綜不可端倪。

          第三段(第五、六自然段)議論評價歷代戰(zhàn)爭得失,以人道主義抒發(fā)痛悼死者,悲憫生者(家屬)的悲慟之情。前一層議論:褒周、趙而貶秦漢,以賓襯主,是非分明。褒趙之良將李牧大破林胡,說明關鍵在“任人而已,其在多乎”,與前文“主將驕敵”遙相對照,隱刺玄宗用將非人;又反襯下文“漢傾天下”。褒周逐獫狁,則重在說明應與守備為本,不以攻戰(zhàn)為先。這與作者在《韓國公張仁愿廟碑銘并序》中,頌張之持重安邊,使“匈奴莫敢南視,雷哭而遁”,“天下減征役之半矣”的主張正一以貫之。貶秦漢一在“荼毒生靈”,一在“功不補患”,皆隱刺唐玄宗的黷兵,這與當時宰相張說“連兵十余年……雖師屢捷,所得不償所亡”(《通鑒》)的批評,與李白《戰(zhàn)城南》中“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思想亦復一致。作者有褒有貶,可見他并非一概反對戰(zhàn)爭,而重在強調(diào)應與守國安民為本。后一層抒情:慨嘆天生眾民,父母辛勤撫養(yǎng),誰不想兒子活著?誰不想兄弟、夫妻團聚?而帝王于民之生有何恩惠?民有何罪而驅(qū)之被殺?連下數(shù)問,悲憤激昂,直斥帝王違反人道,為士兵鳴冤叫屈。接寫家人遙望天涯,痛哭灑酒,祭奠招魂的凄慘場面,長歌當哭,反復問嘆,滿紙嗚咽,悲痛淋漓。終以“從古如斯”反結秦漢近代,再點“刺今”之意,用“守在四夷”正述自己主張,結出一篇之旨。

          綜觀全文,圍繞古戰(zhàn)場,三段分寫所見、所想、所感,虛實相生,時空交變,在所想中,又緊扣“常覆三軍”四字,依序描寫三軍戍邊之苦、初戰(zhàn)之烈、結戰(zhàn)之慘、戰(zhàn)后之寂,敘事層次井然,描寫意象生動,抒情真切動人,議論縱橫排宕,事、景、情、理達到了高度的有機融合。

          文章在語言的風格上也頗具特色。首先是句勢整齊而錯綜,以四言為主,兼用五六七言句,或駢或散,或奇或偶,參差錯落,變化多姿。長句舒展排宕,短句繁弦促節(jié),“兮”字句一唱三嘆。即使四字句中,有的排比兼對偶,如“萬里奔走”四句;有的只排不偶,如“秦漢而還”四句。所以它比通篇四六對偶的駢文更見靈活自由,又比完全長短無規(guī)則的散文更見整齊優(yōu)美。

          其次,通篇用韻,如首段全押平聲真、文韻;次段分用去聲遇韻,平聲支韻,去聲霰韻,平聲虞韻,入聲屑、錫、陌等韻;末段分用平聲虞韻、寒韻,上聲有韻,平聲支韻等。不僅換韻平仄相間,而且每句中亦大致平仄相間,從而形成和諧拗怒,抑揚頓挫,弛張徐疾等不同聲情,恰與每段每節(jié)或低回感傷,或激越呼號,或深沉喟嘆,或悲痛欲絕的文情變化對應配合,構成聲文并茂,蕩氣回腸的節(jié)奏旋律。

          在修辭上,參差運用“傷心哉”,“嗚呼噫嘻”等回腸蕩氣的感嘆句;用“可勝言哉”,“有如是耶”,“誰無父母”,“誰無兄弟”,“誰無夫婦”,“生也何恩,殺之何咎”等情勃力堅的反詰句;用“秦歟漢歟”,“將近代歟”,“時耶命耶”,“為之奈何”等發(fā)人深省的設問句;用“河誰縈帶”,“凜若晨霜”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句;用“山川震眩,聲析江河”等鋪張揚厲的夸張句,用“天地為愁,草木悲凄”等移情入景的擬人句;等等。凡此,不僅使章法多變,文辭華贍,而且使文情跌宕起伏,姿態(tài)萬千。全文很少用典故僻字,讀來顯豁流暢。

        【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吊古戰(zhàn)場文原文翻譯及賞析11-01

        吊古戰(zhàn)場文 李華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3-25

        吊古戰(zhàn)場文的文言文翻譯04-25

        《吊古戰(zhàn)場文》李華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5-09

        經(jīng)典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文言文原文加翻譯04-13

        賣炭翁原文及翻譯 《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4-15

        《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04-20

        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12-09

        《勸教文》原文及翻譯11-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