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發(fā)表新生開學致辭

        時間:2024-03-19 14:35:30 致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發(fā)表新生開學致辭三篇

          篇一:2017年復旦大學校長開學致辭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發(fā)表新生開學致辭三篇

          開學典禮上全體本(專)科新生面向校旗宣誓。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jīng)過良好訓練的狗而已。9 月 12 日,復旦大學 2014 級新生開學典禮分為本(專)科和研究生兩場舉行,在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多名復旦大學2014級中外本(專)科新生時,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的開學典禮致辭中充滿了理想主義,他建議學生們要“在復旦悟道”。楊玉良院士認為,學生更應該是在大學中“悟道、“受業(yè)、釋惑”,大學應該提供智慧與思維方法的教育,這是高等教育的回歸。新技術風起云涌,MOOC引發(fā)的網(wǎng)絡教育大潮會讓學校倒閉么?楊玉良認為,大學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他提出大學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系”,這是網(wǎng)絡無法復制與重現(xiàn)的。

          楊玉良稱,大學不能淪為“職業(yè)的培訓所”,在大學如果只想學專業(yè)技能的知識,是非常卑微的,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對人類有責任感!叭绻麑W校的教育只是重視專業(yè)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行的培養(yǎng),那么很可能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楊玉良表示,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之上,并宣誓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它把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高于他自己在物理上的巨大成就。

          開學典禮致辭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nèi)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或者說到底怎么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fā)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

          復旦來到底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fā)揮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yè)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yè),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yè)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yè)。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jīng)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jīng)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yè)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yè)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里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fā)出呼吁,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yè)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jīng)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于現(xiàn)代職業(yè)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yè)化。各類明確的職業(yè)指向使各種專業(yè)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nèi)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yè)”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xiàn)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yè)生的職業(yè)和所學專業(yè)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jīng)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說你學這個專業(yè),畢業(yè)后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yè)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nèi)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yè)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yè)的培訓所。專業(yè)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說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yè)技能的知識,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yè),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yè)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yè)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

          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tǒng)。儒學經(jīng)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xiàn)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zhí)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xiàn)。我曾經(jīng)多次說過,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yè)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yǎng),那么很可能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tǒng)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xiàn)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啟示人們?nèi)绾巫屵@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xiàn)實世界當中不至于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wǎng)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wǎng)絡視頻課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wǎng)絡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jié)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并非什么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xiàn)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yè)當中的授業(yè),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yè),那么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么教師可能是要失業(yè)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nèi)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后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但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就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wǎng)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網(wǎng)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的進步能夠非常定量地、精確地來進行表征,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xiàn)一種網(wǎng)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xiàn)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wǎng)絡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復制現(xiàn)實當中的討論這樣一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現(xiàn)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wǎng)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說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xiàn)復雜的思路和體現(xiàn),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是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系當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fā)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chǎn)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重要。在現(xiàn)代技術的挑戰(zhàn)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到古代、古典關于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注重智慧傳授的教育,回到中國人說的傳道。從而也能夠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xù)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jīng)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問題。曾經(jīng)有人說過,沒有經(jīng)過謹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當然“思”還是思想,我們雖然習以為常地說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對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它任何什么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于人類,也可能禍害甚至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人類未來的命運,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yè)學科中的專業(yè)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fā)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于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認為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依據(jù)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所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

          篇二:復旦大學校長開學典禮致辭

          復旦大學校長開學典禮致辭:

          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生像一條被訓練的狗

          9 月12 日,復旦大學 2017級新生開學典禮分為本(專)科和研究生兩場舉行,在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多名復旦大學2014級中外本(專)科新生時,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的開學典禮致辭中充滿了理想主義,他建議學生們要“在復旦悟道”。楊玉良院士認為,學生更應該是在大學中“悟道、“受業(yè)、釋惑”,大學應該提供智慧與思維方法的教育,這是高等教育的回歸。新技術風起云涌,MOOC引發(fā)的網(wǎng)絡教育大潮會讓學校倒閉么?楊玉良認為,大學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他提出大學高等教育的精髓在于“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系”,這是網(wǎng)絡無法復制與重現(xiàn)的。

          楊玉良稱,大學不能淪為“職業(yè)的培訓所”,在大學如果只想學專業(yè)技能的知識,是非常卑微的,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對人類有責任感!叭绻麑W校的教育只是重視專業(yè)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行的培養(yǎng),那么很可能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楊玉良表示,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之上,并宣誓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它把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高于他自己在物理上的巨大成就。

          2017年復旦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致辭全文如下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nèi)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或者說到底怎么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fā)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fā)揮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yè)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yè),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yè)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yè)。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jīng)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jīng)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yè)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yè)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里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fā)出呼吁,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yè)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jīng)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于現(xiàn)代職業(yè)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yè)化。各類明確的職業(yè)指向使各種專業(yè)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nèi)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yè)”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xiàn)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yè)生的職業(yè)和所學專業(yè)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jīng)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說你學這個專業(yè),畢業(yè)后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yè)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nèi)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yè)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yè)的培訓所。專業(yè)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說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yè)技能的知識,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yè),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yè)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yè)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tǒng)。儒學經(jīng)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xiàn)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zhí)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xiàn)。我曾經(jīng)多次說過,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yè)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yǎng),那么很可能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tǒng)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xiàn)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啟示人們?nèi)绾巫屵@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xiàn)實世界當中不至于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wǎng)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wǎng)絡視頻課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wǎng)絡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jié)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并非什么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xiàn)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yè)當中的授業(yè),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yè),那么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么教師可能是要失業(yè)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nèi)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后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但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就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wǎng)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網(wǎng)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的進步能夠非常定量地、精確地來進行表征,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xiàn)一種網(wǎng)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xiàn)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wǎng)絡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復制現(xiàn)實當中的討論這樣一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現(xiàn)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wǎng)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說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xiàn)復雜的思路和體現(xiàn),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是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系當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fā)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chǎn)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重要。在現(xiàn)代技術的挑戰(zhàn)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到古代、古典關于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注重智慧傳授的教育,回到中國人說的傳道。從而也能夠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xù)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jīng)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問題。曾經(jīng)有人說過,沒有經(jīng)過謹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當然“思”還是思想,我們雖然習以為常地說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對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它任何什么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于人類,也可能禍害甚至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人類未來的命運,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yè)學科中的專業(yè)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fā)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于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認為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依據(jù)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所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經(jīng)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jīng)濟軍事,若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最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復雜問題的挑戰(zhàn)。

          復旦的先賢們?yōu)槲覀冞x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種具體闡述!安⿲W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當中提到,我們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內(nèi)在的重要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這樣去做了,你們與別人包括與社會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從我個人來講,我不相信那種所謂快樂學習的說法,這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yè)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篇三:復旦大學開學典禮楊玉良校長演講整理稿

          開學典禮致辭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nèi)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或者說到底怎么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fā)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fā)揮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yè)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yè),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yè)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yè)。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shù)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jīng)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jīng)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yè)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yè)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里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fā)出呼吁,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yè)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yè)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jīng)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于現(xiàn)代職業(yè)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yè)化。各類明確的職業(yè)指向使各種專業(yè)如雨后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nèi)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yè)”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xiàn)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yè)生的職業(yè)和所學專業(yè)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jīng)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說你學這個專業(yè),畢業(yè)后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yè)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

          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nèi)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yè)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yè)的培訓所。專業(yè)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說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yè)技能的知識,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yè),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yè)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yè)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tǒng)。儒學經(jīng)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xiàn)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zhí)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xiàn)。我曾經(jīng)多次說過,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yè)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yǎng),那么很可能培養(yǎng)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tǒng)必須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xiàn)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fā)現(xiàn)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yè)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啟示人們?nèi)绾巫屵@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xiàn)實世界當中不至于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tǒng),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wǎng)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wǎng)絡視頻課的出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wǎng)絡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jié)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并非什么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xiàn)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yè)當中的授業(yè),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yè),那么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么教師可能是要失業(yè)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nèi)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后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但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就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wǎng)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網(wǎng)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的進步能夠非常定量地、精確地來進行表征,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xiàn)一種網(wǎng)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xiàn)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wǎng)絡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復制現(xiàn)實當中的討論這樣一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現(xiàn)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wǎng)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說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xiàn)復雜的思路和體現(xiàn),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是貫穿于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系當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fā)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chǎn)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重要。在現(xiàn)代技術的挑戰(zhàn)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到古代、古典關于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注重智慧傳授的教育,回到中國人說的傳道。從而也能夠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xù)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jīng)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問題。曾經(jīng)有人說過,沒有經(jīng)過謹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當然“思”還是思想,我們雖然習以為常地說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對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它任何什么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于人類,也可能禍害甚至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人類未來的命運,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yè)學科中的專業(yè)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fā)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于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認為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依據(jù)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所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經(jīng)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jīng)濟軍事,若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最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復雜問題的挑戰(zhàn)。

          復旦的先賢們?yōu)槲覀冞x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種具體闡述!安⿲W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當中提到,我們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內(nèi)在的重要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這樣去做了,你們與別人包括與社會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從我個人來講,我不相信那種所謂快樂學習的說法,這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yè)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發(fā)表新生開學致辭】相關文章:

        大學校長新生開學典禮致辭(精選13篇)08-18

        大學校長新生開學講話稿06-10

        新生開學通知02-17

        新生開學通告08-03

        期末優(yōu)、良綜合評價01-10

        大學校長開學致辭15篇05-04

        大學校長開學致辭(15篇)05-05

        大學校長開學典禮致辭06-03

        朱立倫復旦演講實錄05-16

        2022大學校長新生開學典禮講話稿(通用17篇)08-1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