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評課稿
大禹治水評課稿1
《大禹治水》是一個傳說故事,講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跡。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的有關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課文篇幅短小,選材精當,作者從治水艱難和三過家門而不入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大于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獻身精神。
縱觀王老師的課堂教學我覺得有以下特色:抓住文中一些關鍵詞句,借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畫面,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方法非常巧妙,感受洪水治理后百姓的幸福生活。
下面詳細來談談看法:
一、目標明確
本課王老師的教學目標為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以第一段為教學重點,通過提問“泛濫”是什么意思,通過孩子的回答,再質疑,提出觀看字面,還不足以理解詞意,激發(fā)學生去文中找答案。再通過學生找到的句子“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边M行總結,提出用詞語下面的句子去理解詞語的意思,這種方法叫做“聯(lián)系下文”。
由扶到放,第四段中的“疏導”一詞,讓學生小組合作,運用“聯(lián)系下文”的方法說說“疏導”是什么意思。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能有效地掌握“聯(lián)系下文”方法。
二、教學形式多樣
在理解重點字詞是不僅教授了“聯(lián)系上下文”的理解詞語的方法,還通過課文插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么去理解“疏導”一詞的意思。
在理解“安居樂業(yè)”一詞時選擇了對比教學,先出示兩幅截然不同的圖片,讓孩子選一選,哪一幅是“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再根據(jù)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對比“疏導”一詞,發(fā)現(xiàn)兩段一個是用下面的句子解釋詞語意思,一個是用上面的句子理解詞語意思。自然而然地引出“聯(lián)系上文”的方法,并總結為“聯(lián)系上下文”。
三、學習形式多樣
在學習活動中,有自由朗讀、同桌互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一對一”的教學,讓課堂上的孩子都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
四、朗讀不夠充分
本課作為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孩子剛剛接觸這么長的課文,同時課文中有非常多的四字詞語,對部分孩子來講有一定難度。老師應給孩子更多地朗讀時間,讓孩子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體會。相信這節(jié)課會更加完整。
大禹治水評課稿2
前幾天觀看了張老師執(zhí)教的《大禹治水》課例,看完后,我被張老師瀟灑的教態(tài),富有感染力的體態(tài)語所深深吸引了。對于張老師的課堂,我想談五點看法,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讀題解題,語文味十足。張老師抓住課題中的動詞“治”字,寫字形,讀課題,擴詞語。巧用同音,引出制服的制,制服的對象——洪水。通過朗讀,初步感知洪水的浩大與兇猛。精巧而實在,語文味很濃。
二、通過朗讀課文,觀看動畫片,引導展開想象,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在老師提出的“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問題中,自由發(fā)言,個性表達,感受洪水的兇猛及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這是大禹下定決心治水的原因,也是學生認知的'起點。
三、抓住重點語句和數(shù)量詞,進行品讀,比如: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深挖“千、萬、九”等數(shù)量詞,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大禹治理洪水的過程顯得很豐滿。
四、與父比較,體會大禹治水方法的科學,從中感受大禹是一個聰明、機智勇敢、舍小家、顧大家,為民造福的人。這里,老師把大禹請進日常的家庭生活,讓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一位父親的平凡與偉大。
五、在百姓的評價中,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老師展示了一系列圖片,讓學生體會洪水制服后,老百姓過上的安定生活:植樹造林、男耕女織、學堂學習等等,從中體會大禹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老百姓中也“代代相傳”。最后質疑:“禹——大禹”,一個大字,寫出了百姓對他的崇敬之情,寫出了大禹是人們心中的英雄。
【大禹治水評課稿】相關文章:
1.課賽評課稿
2.《跳高》評課稿
3.寒號鳥評課稿
4.班會課評課稿
6.灰雀評課稿
7.班會課評課稿5篇
8.司馬光評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