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題研究籌備會上的講話稿
各位老師,今天,我校小語再生教學研究組為不日舉行的課題商榷會,在此召開籌備會,F(xiàn)在,由我代表課題組作一個簡短的講話。
一、我們應向大師學些什么
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全國著名小語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去年的樹》的教學視頻。說實話,面對著這樣的一頓課堂教學的盛宴,我們都會陶醉、贊嘆、佩服和震感。正如有人評價他的課時所說:“王崧舟老師的課是一個藝術連續(xù)體,一個對內凝聚,對外輻射的藝術作品!币虼,在我們享受饕餮大餐而后,留存于腦子里便只是一片記憶里的空白。
是的,當我們沉浸在他的一個個眼神、一種種姿態(tài)、一句句詩性語言、一段近乎完美的課堂構造的藝術之中時,我們的確為其沉迷,為其傾心,以至于我們無暇顧念其它?墒,記得另一位全國著名小語特級薛法根老師曾說過:“名特優(yōu)教師的優(yōu)質課、精品課往往是精心打磨過的,甚至是藝術化的課堂,所呈現(xiàn)的是精彩的、成功的篇章,省略的是曾經失敗的、受挫的過程。”故在我們享受這般豐盛的課堂大餐之時,所看到僅是鮮花怒放的姿態(tài),所聽到的也只是此刻花開的美妙奏響。
可在大家在陶醉、贊嘆和茫然之際,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們是不是可以撇開花開盛世,源茲回溯,去探尋他為何如此的點點滴滴呢?是的,當我們精心找尋時,就自然不難發(fā)現(xiàn)大師成長背后的足痕。雖然其中不乏諸多天命與人事的妙然貼合,但卻無論無何也離不開一個教師自身的涵養(yǎng)歷程。老子所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禪宗里也有句名言:“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俱此之謂也。我校景鴻老師也常常說了一句經典的話:即課課是教研,天天是教研呀。所以,當我們考量應該向大師學些什么的話題時,我們就應該注重當下自己的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把每一堂課,每一種教育行為都視為最好的研究機會,敏心觀察,細心揣摩,腳踏實地地從身邊做起,不斷地鍛造自我。這樣,日積月累,你自然會大有收獲。
菩薩道里的求因之道便著此意,而世人所謂“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也與此意盡同。
二、小語再生教學兩個相關的話題
1、再生教育現(xiàn)象的簡要詮釋。
我們學校的課題搞了這么久,我們部分老師可能至今對于“再生”概念的理解仍有些許的偏執(zhí)或誤解。今天,藉此機會,我想再次單從教育現(xiàn)象上作簡要的詮釋。
從內心上說,關于“再生”這一概念以及其蘊涵,就課題開放者的我而言,由于才疏學淺,甚至是笨拙,暫此也不能用精辟的語言對此作完美地闡釋。再說,如果用佛學的“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的觀念來看,我們也沒有必要太執(zhí)著于這一語詞的真實名相。故我們不如從身邊的一些教育現(xiàn)象來體悟它的存在。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教育現(xiàn)象可理解為“再生”呢?以我之淺見,就教師而言,你時常思索,每一堂課,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并在次后的教育教學中有所調解,有所提升。這樣,此時的你就不同于往日的你了。而這即是教師本人的“再生”至于小學生的“再生”當然也蘊含此理。譬如:一個學生,本來十分頑皮,在眾人的眼中他就是一個“搗亂鬼”而通過你的一系列的教育行為而后,他愛學習了,有了自我的約束力,也有了自覺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等等。那么,這即是他個人學習情感、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意識等層面的“再生”還如:一個學生,開始不會寫字,不會讀書,不會做作業(yè)。而在你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他慢慢會了一些。這也即是他知識層面的“再生”所以,所謂教育教學中的“再生”即是教師本人和學生的時時新添,日日進步的一種形象描述。
需要我特別指出的是:這里的新添與進步,并不單指知識習得,還應著重包括人性的滋養(yǎng)與育化。以我之愚見,對于小學生來說,知識的習得還不是十分重要的,相反的是學習情感、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的滋養(yǎng)與育化才是重中之重。因為有了這些東西,他們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也是一個會學習的人,更會是一個有品格、有追求、有思想、有靈魂的人。無論是只考二十分的人,還是考九十分的人,都將擁有一個有意義、有快樂、有幸福的人生。
2、目今我校再生教學的行課方略
記得我曾與大家說過,小語再生教學與小語教學一樣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以我們之精力和智慧,是無法做出較全面的研究的。故我僅選取了其中的四個點做了一些嘗試。這四個點即是:①教師的自我提升。②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滋養(yǎng)。③學生自主學習課堂的開發(fā)。④學生課外閱讀的推行。而對于這四個點,由于我日常積累中偏重于第三點,其它三個方面目今尚未形成賦有自我特色的東西。所以,今天,我只想將其中的第三點作一個簡要匯報。
這其中的緣由主要是緣自我對行課特色的一個膚淺的認識。即當我們向外人推介我們的課題時,外人首先要看的自然是我們的課堂。而我們向外人所展示的當然必須是我們自己的特色。倘若我們所呈現(xiàn)的課堂亦如一般所為,則仍就難脫庸常,更無法有吸引力。
因此,基于這樣的考慮,我便在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三五三”式的行課方略。即把語文課文的學習從“事件”“做法”“程序”這三個思維視角來重新構造,并把課文的學習分成“讀文”“字詞”“構造”“解文”“表達”五件事,還通過“獨學”“小組學”“班級學”三個學塊來展開。我們所做的雖然仍是眾人日常所做之事,但由于我們是用做事觀來實施語文課文學習的,也由于我們基本變換了教師和學生課堂學習的角色位系,以及近乎玩課的組織形式,更由于我們可以形成一個基本的行課方略,因此,我們就擁有了僅屬于我們自個兒的課堂特色。
3、兩個特別說明
(1)小語再生教學的適用范圍。通過我自身三至六年級的小語教育教學的實驗,以及通過對上學期景鴻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時的語文課堂觀測,我確信小語再生教學適用于小學各個年級。
。2)小語再生教學給予教師的解脫
①備課的解脫。我以為一本語文教材用分類備課法只需要寫少量的教案。譬如:凡是讀文的課型不管有多少篇課文就只需要備一節(jié)課。還如二十首古詩的學習,也只需要備一節(jié)課等。
、谏险n的解脫。當我們的語文課堂從“事件”“做法”“程序”三個思維度確立以后,只要經歷一段時日的練習,就可擺脫老師講解的固有模式。
、圩鳂I(yè)批改的解脫。當我們教會學生自行設計和自行批改作業(yè)而后,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方面簡直就少有事可做,最多也只是檢查而已。
但可惜的是,以上語文課文學習中的諸多方略還十分粗糙,甚至還有不少缺憾。而我所期望的就是:大家理當以我為墊腳石,且屐于吾肩,向上攀摘,而不是以我為繩索而束縛自我。如果是這樣,則課題研究可盼矣。
各位老師,佛祖曾曰:“知我說法,如筏喻者!彪m然以我之資,永遠都不可能去做那一葉普渡眾生的扁舟,但此刻的我,卻十分愿意與諸位一同去尋覓那一葉能使我校小語教育教學渡過晦澀苦海的扁舟,更愿意與大家同舟共濟。
【在課題研究籌備會上的講話稿】相關文章:
在幼兒園年會上的講話稿01-20
在新春年會上的講話稿(精選12篇)01-20
在商會年會上的講話稿(精選6篇)01-20
領導在同鄉(xiāng)會年會上的講話稿01-20
在企業(yè)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稿01-14
領導在公司年會上的講話稿(精選14篇)01-20
在高二學生家長會上的講話稿01-17
在高一新生家長會上講話稿01-05
商會領導在分會年會上的講話稿(精選9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