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評課稿
“我們教學也好,評課也罷,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边@是李校長關于EEPO有效教學如何評課這個問題所作的最精辟的回答。人教版第三冊第23課《假如》,教材所處的第六單元,學習主題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的發(fā)自內心的關愛。
今天我們組的評課主要從三次小組合作學習著手:
一、合作學習的內容。
合作學習內容的確定必須建立在“能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熱情”的基礎上,挖掘出教材中有深度、難度、有開放性等值得研究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內容。第一次是學習小組合作識字。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是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任憑教師無休止的“填鴨”,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的激發(fā)。而在本次學習中,通過由學習小組長帶讀詞語,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興趣高昂,進入狀態(tài)很快。同時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第二次是根據詩歌第一、二節(jié)學習方法自學第三節(jié),完成學習卡。第三次要求每個小組合作: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想干什么?以“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的句式,小組討論后補充完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說話練習的平臺。學生個個熱情高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師規(guī)定的時間內,各小組在快樂中完成了這次合作學習任務。所以說恰當的合作學習內容,使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了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合作學習的藝術性和實效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與教師作用的發(fā)揮是密切相關的。在本堂課中,從復習識字→學習課文→自學課文→拓展運用,體現了內容梯度的設置(扶→牽→放),學生在學習中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中學生的素養(yǎng)。
1、規(guī)則與約定。雖然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的教學組織形式,但合作學習不等于簡單地把學習者分成小組進行學習。小組形式的學習必須基于一定的條件才能稱其為合作學習。這些條件就是合作學習的五個要素:關注、關照、傾聽、資源利用、親和力。就是指小組成員之間有一種積極的相互關系,每個成員都認識到自己同小組及小組成員之間是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關系。要學會關注和關照他人,學會與他人相處。這需要平時的訓練,要養(yǎng)成習慣。從這點可以看出陳老師平時訓練有素!盁o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學習要真正做到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僅僅有恰當的學習內容、明確的分工是不夠的,小組合作學習時應遵守的規(guī)則必不可少。四人小組學習突出了相互間的合作與交流、探討。形成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后并作小組交流發(fā)言,小組代表發(fā)言的小組意識較濃,如“我們小組的意見是……”“我們組認為……”。教師能深入小組幫助指導學生開展探討,這說明教師在教學角色上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很具有親和力,能以平等的一員參與學習,共享學習的樂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師生也制定了相應的規(guī)則,這也是我們要說到的“約定”。陳老師在整堂課中有多種約定方式,有口頭約定、書面約定、手勢約定。書面約定有開書符號、關書符號、自由讀符號;手勢約定有伏聽、坐正、夸獎、朗讀、傾聽、完成學習任務。其實陳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還有更多的約定手勢,我們在聽試教課時還有“大眼睛,小眼睛,誰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焙蛽粽频燃s定,這說明陳老師平時的訓練是非常到位的。
2、關注邊緣人物。本堂課至少有五個人人參與的機會:①復習詞語。熟讀時組長帶讀,人人參與。②自由讀時人人認真大聲朗讀。③自學課文第三節(jié)完成學習卡時,同學們根據卡上內容人人參與討論。④最后齊讀時,人人有感情地朗讀。同學們把能表達感情的詞語很自然地、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了。⑤展開想象說自己的愿望時,人人參與,非常投入。如,在進行識字合作學習時,有的.組采用的是交叉合作的方式。有的組在學習目標較難達成,而且老師對全體學生都有學習要求的時候,用優(yōu)生帶動學習困難生,從而使顯性邊緣生也參加到合作學習中來,提高了學習效率。
3、表達呈現。本堂課中有三種表達呈現的方式,即口頭呈現、朗讀呈現、書面呈現。教師在提問時,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問題設置有梯度。但學生回答問題人數面較窄,有的學生多達8、9次,而有的學生一次也沒有。學生口頭表達意思較清楚但語句欠完整,教師應給予指導,讓學生說完整的話。
四、語文學科方面。
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一是通過自主學習,復習生字詞。二是創(chuàng)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是在讀書、感悟、體驗中激發(fā)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本課教學的重點則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關愛他人的愿望。難點:朗讀時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性和詩歌情感的起伏變化。應該說陳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是準確的,而這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為了落實教學目標,陳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主要是圍繞“讀”而展開的。以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品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陳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找出小樹冷極了和有了太陽后快樂成長的句子,然后重點指導朗讀。如“小樹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和“讓小樹快活的成長!崩蠋熗ㄟ^范讀,理解詞義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特別注意讀好“縮著身子”“輕輕嘆息”“快活地成長”這些重點詞,讀好語氣,讀出感情,再讓學生評議,找出輕讀重讀的字詞,在這里巧妙地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動作示意讀、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這一步教學環(huán)節(jié)很扎實,切實體現為培養(yǎng)朗讀能力而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接著,陳老師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抓住感情朗讀為突破口,采用了自由讀、小組輪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品讀。自學小組以匯報讀的方式展示自學成果,接著相互評評議議,在讀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創(chuàng)新思路,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得,能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句子蘊含的真諦,用內心的情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真正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從而解決這一重難點。
一堂再好的課也總會有它的不足之處,下面談談我們組對這堂課的幾點建議。
1、小組合作學習還應更實。在第三次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時間太短,思考時間不夠。如果能啟發(fā)學生想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我們去關心幫助的?先在小組內討論再動筆完成學習卡,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2、教師“導”的色彩顯得較濃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有較多的主導色彩,如有時把學生的思考角度納入教師軌道,教學結束想追求教學完美化,這是教師主導的最大誘因。事實上,教學不可能是完美的,要說完美也只能是學生有所得,有所悟,這便是教學的至上了。
3、教師的點評有些簡單化。如果在情景的展示、問題的出示、討論與點評中,教師能更增加一分感情的渲染和智慧的火花,那就更能迸發(fā)出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假如》評課稿】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評課稿01-20
梯形評課稿01-20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