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時間:2023-05-24 14:44:05 志升 稿件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精選1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么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精選16篇)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

          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本身內在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在學習上并沒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很短,因此,在三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陳如如老師的課堂就讓我們體驗著快樂和活躍。特別是她的識字教學環節,每處都體現出“以趣為本”的思想。

          一、創設識字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開始,陳老師就把畫面定格在美麗大森林。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慢慢增長,課堂的情趣多了些許期盼。而在接下來的識字教學中,陳老師通過數學題引入、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利用游戲形式,調動興趣。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表現。在在本堂課上,陳老師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數學題目,捉迷藏等。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三、找尋構字規律,樂于發現。

          深層次的學習興趣應該能夠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在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一個成功者。陳老師的識字課堂就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們的欲望。用數學的方法識記漢字,對孩子們來說是個非常新鮮的玩意兒。他們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而這種方法竟能讓他們認識那么多新生字,還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同。他們個個躍躍欲試。而得到肯定的孩子獲得了心靈上的滿足,在滿足中體驗著成功帶來的歡樂,之后他們會用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去創造!

          同樣,作為班集體的個體,會因為同一個生字有這么多不同的精彩的理解而豐富自己的思維,讓整個課堂顯得生機勃勃,讓每個學生個體都成為真正的發展主體。

          四、閱讀鞏固識字,延伸課外。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2

          這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記敘文,文章描寫了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過程及人們的表現,說明了環境污染給大自然、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從整堂課來講,整體風格為實在、扎實而有效,緊扣文章的重點段落,讓學生細細地讀,充分地讀,真正做到了以讀為主。

          一、自主學習,文本對話。

          凸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把學生當成大寫的人,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書,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文字,品味語言,感悟文章的真諦,學生緊扣文章的語言,與作者交流,與文本對話。此時,心與心在這里交融,此刻,情與情在這里碰撞。最終,作者、文本與學生融為一體。

          二、以讀為主,重點突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本課教學中,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如分組對比讀,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師生對比讀,在學生在找一找,比一比,讀一讀中,突破了該段的重點,讓學生真正感悟到了塞特凱達斯瀑布昔日的壯觀和今日的日漸枯竭。

          三、直抒胸臆,指導練筆。

          人們看到這樣的情景,又會有哪些感觸?會說些什么?并試著寫一寫。交流中,很多學生寫出了自己的心聲,道出了真情實意,說寫結合,有效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幾個想法。

          (1)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拓展,如:塞特凱達斯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仿佛對世人說些什么?(2)教學是一門藝術,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有情有趣是教學。”此時此刻,你就是巴西總統,在這個特殊的葬禮上,你會說些什么?與此同時,教師作為合作者、幫助者,同樣可以以記者身份采訪大家:你作為游客,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談談你內心的感受。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10

          識字、聽說、閱讀……頭緒紛繁的低段語文教學,如何做到有機結合進行,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近日,吳望舒老師執教的《烏鴉喝水》第一課時,便做到了教學環節設計緊湊合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兼顧,從而使這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識字教學扎實有效

          低年級生字詞的教學是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本節課中,吳老師設計了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識字,這些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也使學生輕輕松松地獲得了新知。

          吳老師也注重培養學生辨析形近字的能力。如對“烏”、“鴉”這兩個字的識記,吳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烏鴉是一只鳥,所以“鴉”字是鳥字旁;“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這樣學生就感覺非常有趣,記起來也就容易了。還有另一組形近字“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吳老師引導學生,讓孩子們自己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喝水”要用嘴巴(即“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這樣學生記起來十分方便,且不太會搞錯。

          二、抓關鍵詞理解感悟

          吳老師善于抓住課文的關鍵詞,采用了讀讀、想想、說說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文本,可以說這些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如:老師引導學生關注“到處”一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老師引導學生看圖合理想象:烏鴉可能會飛過哪些地方呢?通過想象說話,讓學生體會到了烏鴉找水的辛勞以及找不到水的焦急心情。之后,又指導學生用“到處”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對這個詞語達到真正理解并掌握運用。

          三、注重進行朗讀指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這堂課,吳老師帶著孩子們著重研讀了課文的第一節。第一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也是情節曲折。烏鴉經歷了找水,看見水,卻又喝不到水這個過程。隨著事情的變化,烏鴉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靜的。吳老師在教學中帶領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逐句品讀感悟,體會烏鴉心情的變化。讀文中體現了個性化的閱讀。

          綜觀整堂課,上得既充滿語文味,又富有情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3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畫,想看看嗎?

          1、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揭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3位聲母寶寶就是g、k、h。

          4、你想先認識誰?

          指名一生隨意選擇,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愉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運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導向性體驗,誘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

          二、學習g、k、h:

         。ㄒ唬⿲W習g:

          1、誰會叫它的名字?指名范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

          3、名字會叫了,再看看它的樣子,你有什么發現?

          4、引導編順口溜。

         。ㄉ合駛9字g、g、g。生:像個花環g、g、g。)

          [評:通過說說自己的發現,即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又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在不經意間記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起學好拼音的信心。]

         。ǘ⿲W習K:

          1、出示蝌蚪,問:它叫什么名字?

          2、指導發好“k”的音。

          3、開火車讀,同桌對讀。

          4、g、k對比讀。

          5、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K?

          (三)、課中操,拍手念兒歌。

          1、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鴿,小白鴿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

          2、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評: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這里讓學生拍手念兒歌,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學拼音的枯燥泛味;二來可以把剛學到的聲母g、k在兒歌中進行復現;三來為引出聲母“h”做好了鋪墊。]

         。ㄋ模、學習“h”:

          1、讓我們來認識最后一位新朋友,它就是“h”,誰來當小老師?

          2、指名讀、跟讀、開火車讀。

          3、記清形。

          (五)、指導書寫。

          1、師范寫、講解。

          2、生描紅、仿寫。

          三、復習鞏固:

          1“考一考”游戲。

          每人拿著卡片,離開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學,同時也要接受其他同學的挑戰。

          2、“一對一”游戲。

          老師讀什么聲母,學生就找出什么聲母。

          [評: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復習鞏固時進行重復單調的訓練,往往達不到目的,而采用游戲的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總結。

          總評:

          一年級學生好動,喜愛游戲,難以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思維形象具體化,對他們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有困難,而且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墩Z文課程標準》中“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币虼耍诮虒W中,教師努力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力求做到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4

          近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首先感謝各位老師對我的幫助。他們給了我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我捧著沉甸甸的收獲。心情也被感動著。每逢講評課。附小的老師們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說什么。真誠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見中肯實在。這種嚴謹求實的教風一直延續傳承著。激勵著一批批年輕教師的成長。

          這次通過自己講課。聆聽不同年級語文老師講課以及評課。收獲良多。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今天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1、要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計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來創設情境。把學生不易理解的字詞。放在熟悉的課文中去理解;遇到重點詞句要讓學生用不同記號標明。比如:動詞用點標記、中心詞用三角標記中心句用雙橫線標記。以方便學生課下記憶。

          2、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找答案。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感情、道理。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讓讀課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的予以糾正。

          3、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魅力。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種藝術。誰能將他演繹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課堂上要用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課堂的語言也要簡潔、準確。避免一個問題多個問法;在授課過程中。還要善于運用多種鼓勵性的語言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會讀課文!崩蠋熯想聽、“你們肯定比老師讀的。

          好” 、“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讀書的興趣;另外。板書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寫孩子的語言。

          這次講課、聽課及評課活動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還需要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5

          《盤古開天地》這篇神話傳說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敘述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辟天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聽了趙老師的課后。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指導個性朗讀

          在朗讀指導“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時。老師先讓學生找到描寫盤古動作的.詞。自己做動作。感受掄的力度。再指名讀。學生讀得不理想時。耐心指導。問:“他掄起斧頭時會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開!本瓦@樣引導學生帶著這份決心再讀。體會掄的力量。并通過范讀指導學生重音輕讀。比如:引導學生“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輕聲讀。“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重音讀。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體會

          讓學生在閱讀中表演。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為了讓學生體會盤古因為每天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而累得倒了下去。趙老師邊范讀邊讓學生表演。學生兩腳蹬地。兩手頂著天。當老師讀完。問你們有什么感覺時。學生都紛紛說累死了。老師馬上過渡說:“你們堅持了幾分鐘就感覺累了?杀P古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著……”。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盤古開天地的艱辛。

          三、充分發揮想象

          教學時。趙老師扣住重點。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通過引導學生想象。來理解課文內容。如第四自然段盤古倒下后身體發生的巨大變化描寫很具體。她讓學生學習后問:“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個想象空間留給了大家。你們發現了嗎?”讓學生從書中省略號引導到讓學生自己想象盤古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想象。同學們說得很生動。

          四、重視方法指導

          趙老師教學過程中很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時刻提醒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讓他們一邊讀書一邊做批注。無論學生的程度是高還是低。無論學生體會得是深還是淺。他們都在品嘗學習的快樂。他們都在收獲著。

          語文課堂是缺憾的藝術。我聽了這節課后。有兩點想法。提出來與大家商榷。

          1、借助媒體教學。固然有它的獨到的優勢。但學生閱讀文本還是要回歸課本中來。近距離接觸。或許效果更好。

          2、可適當添加小練筆。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6

          美在心中。溢于言表。語文的閱讀教學擔負著不少的重任——它既是基礎教育。也是愛的教育(人文)。有人認為它還是美的教育!蹲约旱幕ㄊ亲寗e人看的》語言是美的意境是美的朗讀也是美的。很多的文本本身就是對美好事物的優美呈現。體現了作家對美的向往與追求。這是作者要傳遞的一個重要信息。也是語文不可或缺的魅力之一。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并非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審美的能力。每個人對美的欣賞也可能因人而異。這位老師不僅對美有較高的鑒賞能力。而且她能在課堂上很好地作出詮釋。能再現情景——用真實可感的美圖。用優美婉轉的描述。電子圖像或許已經不是現代課堂上的新鮮之物了。關鍵在于使用者這次并沒有生硬地進行展示。而是以圖片為引。把學生引進文本。導入生活。三者的結合還頗為巧妙。如她把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花團錦簇”和“姹紫嫣紅”放在了一起并適時出示生活中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如在理解“應接不暇”的時候。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就像姚淑華老師說的“答案就在文章里”。我覺得答案也在生活中。此外。老師還特意把這篇美文中的詩情畫意展現出來。為此她別出心裁地把其中的段落編排成詩的格式。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這些嘗試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請原諒我的少見多怪)靜心一想:散文與詩歌確實有許多共同之處。老師在引導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積累。如開頭詞語的

          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環節——一枝一葉總關情

          過渡——嫁于春風不用媒

          小結——似曾相識燕歸來

          氛圍——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是一節高品味的語文課。課堂上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有品詞析句、潛心會文的.過程、有聽說讀寫的訓練。這就是語文課。同時。課堂上教師的語言如春風化雨。點點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有巧妙的點撥。由衷的贊美。熱情的鼓勵。頗有大家風范。課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獨具匠心。當學生情感達到高潮的時候。季老師戛然而止。恰到好處。學生意猶未盡!坝⑿邸钡捻嵚捎嘁衾@梁。三是不絕。

          總之。今天的三節觀摩課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雖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猶如維納斯并不因為斷臂而影響了她的美麗。今天的三節課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師在南街小學聽了王淑軍老師執教的《小稻秧脫險記》和趙艷紅老師執教的《開天辟地》兩節閱讀課。收獲頗多。下面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位老師教學基本功扎實。能時時刻刻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始終是課堂上的引導者。組織者。始終以學生為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交給了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王淑軍老師執教《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注重了朗讀和寫字的指導。王老師檢查詞語讀音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讀。在容易錯的字音上。王老師進行了強調與強化。力爭全體學生都能讀正確。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學會。在檢查朗讀課文時。注重了學生朗讀姿勢與朗讀能力的培養。王老師從細節處著手。讓孩子們掌握讀書的正確姿勢。并教育學生要大聲地、口齒清晰地把文章讀出來。這就是朗讀。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陽光、自信。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而且。老師親切的語氣。微笑的面容也給了學生讀好文章的信心。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朗讀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語文能力訓練。王老師在了無痕跡中達到了這一要求。王老師在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時。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內討論怎樣記住這些字。書寫時應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聽趙老師在執教《開天辟地》?梢杂谩靶性屏魉币辉~來評價。整個教學過程趙老師始終以文本為依托。讓學生借助多媒體課件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去感悟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如。教學“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跟著長高……這個巍峨的巨人……”兩個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觀察他的動作、神態。再讀句子。讀懂了什么。從哪讀懂的?讓學生再做做盤古把天和地分開時的動作。師此時配樂朗誦。學生在舉臂一分多鐘時的累與盤古的“一萬八千年”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盤古的偉大精神躍于眼簾;緊接著。趙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獻身精神。

          很感謝兩位老師的辛勤勞動。能帶給我們一些收獲。一些思考。還有幾點建議與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軍老師在教孩子們寫字時還要留有充足的時間。老師要在孩子們中間巡視指導。在孩子們的本子上寫幾個范字。讓寫的不好的學生零距離地學習臨摹老師的字體。更能拉近師生情感;還可以讓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去寫。調動孩子積極性。讓孩子真正喜歡上寫字。

          2、趙老師整體上看學生讀書的時間還太少。感覺像蜻蜓點水。開課伊始。就直接問: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標畫有關語句。在學生對整體還沒有意識時。這樣未免太倉促。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對話。是閱讀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趙老師像是在牽著學生走。一步一步的沒有放開。學生在感悟時談的太淺顯。沒有真正觸及心靈。

          總之。聽了這兩節課。讓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語文教學。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學生讀書時間少。問題意識不濃。想象力不夠。表達能力不強……這都與自己平時課堂上放的不夠有直接的關系。想起葉老曾經的號召!八袑W生要善于使用語文這個工具。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貢獻力量。”所以。對于一節普普通通的語文課。如果落實了該落實的工具性。影響了該影響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算是“語文課”了。也就有了語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語文味的好課不斷呈現。也希望這樣的活動更多一些。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7

          沒聽課之前,看到課文的題目,我就想:這是一篇沒趣的課文。不象我們低年級的課文,有各種各樣吸引人的小動物,但聽課下來,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不管是什么課文,只要老師引導的好,沒趣的課文也能變得有趣。下面我就淺略地談一談聽課后對這節課的一點看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為了揭開雷暴的秘密,冒著生命危險在雷電交加的天氣里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贊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教完第一自然段,在體會雷暴的可怕后,邵老師出示第二自然段“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鄙劾蠋熥寣W生細細讀讀這個過渡段,從中體會到什么?開始學生不能體會到深層次上。邵老師再利用課件功能將“直到……才……”這組關聯詞變紅突出,再讓學生從這重點詞“才”上體會,通過引導,學生終于能體會到從中可以看出: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開雷暴之謎是不易,其三富蘭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個詞“冷嘲熱諷”,這也是本文第二處采用烘托的手法,用別人的'嘲笑,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已觀點的勇氣和決心,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來之不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教學一自然時,邵老師也注重這個詞的推敲。通過讀相關的語句體會,富蘭克林當時的推測是那么大膽,讓別人非常反感與排斥。接著用填空的形式來體會。例: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潮熱諷。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讓學生想象,當時這些自稱有學問的人是如何對富蘭克林說的?通過言語訓練學生對“冷嘲冷諷”這個詞的學習較為扎實。

          本課有復述的要求。當學生說到對風箏的材料有所了解,邵老師又讓學生再讀課文同桌探討一下這些材料有什么用。接著課堂公開交流,學生明白這些材料的用處后,再讓學生細細體會文中人物動作,明白風箏實驗過程。最后,邵老師那著準備好的風箏及一些實驗材料,問:誰愿意當一回小富蘭克林,將這個實驗過程邊演示邊講解給我們聽?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不知不覺鞏固了風箏實驗的一些要點,更為學生的復述提供了良好契機。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8

          這是一篇有關環境保護的記敘文,文章描寫了塞特凱達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過程及人們的表現,說明了環境污染給大自然、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從整堂課來講,整體風格為實在、扎實而有效,緊扣文章的重點段落,讓學生細細地讀,充分地讀,真正做到了以讀為主。

          一、自主學習,文本對話。

          凸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把學生當成大寫的`人,放手讓學生去自主讀書,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文字,品味語言,感悟文章的真諦,學生緊扣文章的語言,與作者交流,與文本對話。此時,心與心在這里交融,此刻,情與情在這里碰撞。最終,作者、文本與學生融為一體。

          二、以讀為主,重點突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本課教學中,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如分組對比讀,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師生對比讀,在學生在找一找,比一比,讀一讀中,突破了該段的重點,讓學生真正感悟到了塞特凱達斯瀑布昔日的壯觀和今日的日漸枯竭。

          三、直抒胸臆,指導練筆。

          人們看到這樣的情景,又會有哪些感觸?會說些什么?并試著寫一寫。交流中,很多學生寫出了自己的心聲,道出了真情實意,說寫結合,有效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四、幾個想法。

         。1)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導學生想象、拓展,如:塞特凱達斯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仿佛對世人說些什么?

         。2)教學是一門藝術,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有情有趣是教學。”此時此刻,你就是巴西總統,在這個特殊的葬禮上,你會說些什么?與此同時,教師作為合作者、幫助者,同樣可以以記者身份采訪大家:你作為游客,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談談你內心的感受。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9

          語文學科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學更有著知識傳授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特點。周海偉老師在教學《亡羊補牢》一課時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到達知識傳授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真正的目的。周海偉老師找準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與知識傳授的最佳結合點,使課堂教學閃現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

         。1)在識字組詞中,潛移默化。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并貫穿整個小學階段。文章的字詞中蘊藏著作者的觀點,傾注著作者的感情,教學中要抓住這些字詞反復品味,才能較好地領會思想資料,從而到達提高思想素質的'目的。周海偉老師在字詞教學中注意透過對學生識字組詞進行思想教育。如在初讀課文時周海偉老師讓學生在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思考課文中哪一個詞與題目最密切?周海偉老師抓住了學生提出的勸告一詞學習生字“勸”和勸告的意思,進而深入問一句:“圍繞勸告你最想提哪些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理解了教育。周海偉老師把握字詞的好處,掌握好時機,靈活多樣地寓教育與字詞訓練中,長此下去勢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在課文教學中,加以深化。

          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資料是豐富的。每篇課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側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冊語文教材之中,沒有完整的序列。我們只要深入鉆研教材,確定恰當的教育目標,找出德育點,就

          能發揮課文教學的基礎作用。例如《亡羊補牢》一文中,引導學生明白為什么勸告?怎樣勸告?結果怎樣?從而讓學生明白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就應聽從別人的勸告。又如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時教師提出:從哪一個詞能夠看出養羊人后悔?他會怎樣想?學生抓住重點句理解、同桌表演從中受到教育?偠灾,周海偉老師針對不同的課文資料借助語言文字的表現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恰如其分地將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學生心田。

          總之,語文和思品學科的整合,將更好地發揮它們的綜合效應,展現語文人文價值。它使教育真正實現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提高整體素質的任務。因此,加強學科間的橫向聯系,使各科知識互為促進,有機融合與一體,讓學生有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0

          《鄉下孩子》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蘊涵了農村清新活潑的意境美,讀來令人如沐陽光,如嗅青草野花的香味,如聞童聲笑語,令人悅目賞心。聽了吳教師的課,我想談談自我聽完的收獲。

          一、語文味十足。

          吳教師的語文課上出了語文味,在課堂上,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在學生的回答問題方面,吳教師就比較注意孩子們的完整表達,這個訓練就應當從低年級開始,不僅僅能夠訓練他們的思維,還能夠培養條理性,說話不至于顛三倒四,久而久之,語言表達能力就能得以有效提高。當然了,培養學生的語言本事必須循序漸進,更要持之以恒。語言的表達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培養學生的語言本事要由易到難、由扶到放、由說到寫,遵循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細致地引導,扎扎實實地行動。吳教師還注重孩子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比如量詞的使用,學生在表達時引導他用上修飾詞,使學生表達地更具體、形象。

          二、文本訓練扎實。

          我們時常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課堂上學生發言進取,學習主動,感覺課堂效果很好,可是到了寫作業或者考試的環節,往往出現諸多問題,如:出現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答題不完整,有的學生干脆不做。這不得不使我重新認識課堂教學中的文本訓練。明白課堂中離不開“訓練”,而“訓練”必須到位,否則就算練了,效果也不會好。今日在吳教師的課上,她就比較注重文字訓練。從一開始的復習詞語

          環節,她就有層次地出示一些詞組,讓學生明白“只、片、籃、串”與“捉、含、挖、逮”等字在詞組中的恰當使用,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精準。吳教師還培養學生的.想象本事及口頭表達本事。如:你猜一猜,她嘴里含一片草葉,會吹出一首怎樣的歌曲?鄉下孩子還能夠用什么東西給自我帶來歡樂鄉下的孩子除了會挖野菜喂小豬,逮小魚喂貓咪以外還會干些什么活文中注重說話訓練,學生的想象本事和說話本事得到了培養。三、學習方式多樣

          吳曉靜教師善于運用“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新課程理念。所以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敢想、敢說,讓孩子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以想象帶動學生的感悟體驗。本課中的插圖很好的描繪了文本資料,在教學第二小節時我利用課文上的插圖引導想象:鄉下孩子怎樣捉蝴蝶?會編個什么樣的故事?會吹支什么樣的曲子?吳教師播放歌曲,讓孩子在欣賞中感悟鄉下孩子的心境。為了讓孩子明白捉蝴蝶,吳教師準備了蝴蝶,激發孩子的熱情,并說一說你是如何捉到蝴蝶的?讓學生在想象中體驗到了鄉下孩子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愉快的心境。隨之讓學生情感朗讀。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1

          《鳥島》是一篇介紹旅游勝地的文章,學生中幾乎沒有人去過鳥島,于是教師在情境創設方面注重了連貫和整體感知,充分運用多媒體圖片、錄象等手段,并結合課文朗讀,幫助學生建立起對鳥島的印象。聽了吳老師講的《鳥島》一課,我真的被鳥島上秀麗的風光,翔集的鳥類吸引住了,仿佛自己就身處課堂,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品位,一起賞析,一起感悟……雖然本課也不盡完美,但它多少會給我們一些啟示,一些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學習,我想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主動探究

          首先吳老師能在上課開始,播放鳥鳴的音樂,老師帶著學生“飛”起來,并徐徐展開畫卷,以音樂作為導入新課的憑借,可以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馳騁豐富的想象,引領學生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全身心投入本課的學習。

          二、學法滲透扎實有效

          吳老師能深刻領會新課程理念,重視“過程和方法”目標的達成,并滲透于各個教學環節之中。整堂課吳老師十分注重讀書方法的具體指導,在本課教學中,吳老師指導學生時做到了“使其言皆若出于我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我心”,啟發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促進學生感悟課文。此外,吳老師還注重評價,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來,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中學習,激發讀好課文的興趣。

          學生在充分朗讀第三節的基礎上,吳老師讓學生畫一畫鳥窩和鳥蛋,實際上就是把抽象的文字還原成具體的形象。吳老師讓學生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大型“鳥窩多、鳥蛋多”圖的過程,又促使學生再次進入文本,研究文本,因此是一個領悟語言文字、體驗意境美的過程,同時讓語文與美術、與生活有機結合,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達到知識能力與情感的綜合。

          三、運用媒體解決難點

          理解“陸續、密密麻麻”,也是學生學習上的一個難點,而吳老師巧妙地運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欣賞鳥島的同時,盡情地表達自己的心情,又對學習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理解,一下子就明白“喲,這就是陸續(密密麻麻)呀!”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學得輕松、主動、愉快,體現了主動學習的快樂。

          吳老師還通過課件播放課文朗誦,讓學生看到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插圖中的靜態的、呆板的景物都變成了動態的、活潑的生活畫面,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整體感知詞語,在色彩、形象、聲音中整體感知語言,在思索、探究中理解語言。

          四、讀中想象展現自我

          在這堂課中,吳老師把課上得開放而有活力,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展示自我的互動空間,如:讓學生在鳥鳴聲中朗讀第二節,之后讓學生想象好象看到了什么?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現了自我獨特的想象力,爭相出來回答,氣氛相當熱烈。吳老師在開放的課堂上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學習,同時,學生的'觀察、想象、說話、創造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吳老師在教學的最后讓學生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這一環節相當好。學生在介紹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概括能力,而且會自然而然地將課文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并加以運用。好多學生說到要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給鳥類營造一個安全、快樂的家園,讓我們看到吳老師在“教書”的同時,“育人”的目的也已達到了。

          總之,本課的教學很好地處理了理解內容與語言實踐的關系,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教師積極引導的關系,可以看出這位教師新的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2

          本周下雪了,下了一場今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我的心也隨著雪開雪落而起伏不定。周一陰天,我心事重重:例會會布置什么任務呢?周二下雪,我興奮不已:這雪真大!周三賽課,我忐忑不安:雪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周四天晴,我舒暢不已:殘余的雪景在柔和的陽光下讓人感覺暖和了許多;周五天晴,我歡喜得很:終于可以短暫休息啦!這一周,唯一的風景是雪景,唯一的收獲是賽課。我們學校的語文賽課在雪花的飄飄灑灑下拉開序幕,同時也在雪兒的戛然而止下落下帷幕。那天的雪景純白無暇,而與此同時的語文賽課本著“博采眾長,熔于一爐”、“結合實際,為我所用”的原則異;畈ㄉ鷦樱始姵。每個賽課教師的課各有千秋,展示了許多亮點,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受益匪淺。在此,我簡單談談自己感觸最深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上的語文味濃厚,泛語文現象減少了。

          如,過多資料補充、過多媒體演示而冷落了教科書的現象少了。在這方面,孫老師的展示分享課讓我如醍醐灌頂,美美地跟著她暢游了世界名著,感受頗深。

          2、目標定位更加準確。

          教師們對展示分享課、好書推薦課、作文指導課等課型有了明確的認識,在具體到某一課型時,許多教師不僅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還注重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傳授某種學習方法等。特別是梁老師的好書推薦課不僅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給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3、教學設計合理精當。

          在教學設計方面,繁瑣的、走馬觀花式的教學套路少了,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基本規律,通過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教學環節的現象多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宋老師的作文指導課導入合理恰當,如何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情境,她在自己執教的作文課中,下了工夫,動了腦筋,出了效果。

          4、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教師們采用情景設置、問題激思、讀寫結合、讀悟結合、讀唱結合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很好地詮釋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觀點。張老師執教的一年級展示分享課讓我很是感動,也深受啟發,原來小孩子也會如此可愛活潑!

          在這次賽課活動中,大家每個人忙碌著聽課、試課、教研,應該說每個人的公開課都是精品,所以盡管疲憊萬分,我們每個老師也舍不得錯過觀摩任何一節課的機會,一上午連口水也顧不上喝,直至賽課結束,老師們才借上廁所的時間欣賞一下美麗的雪景。接著,老師們陸陸續續地圍坐在一起教研,除了簡單地幾句贊揚雪景的美麗之外,大家開始討論在聽課中發現的問題,思考并反思自己該汲取他人哪些長處,可謂為教育工作而忙碌、為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睆膶氲娇偨Y貫穿其中,每講完一個自然段后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此句多遍,大大激發了學生對莫高窟的喜愛、向往之情,大大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對莫高窟由不了解到熟悉、由衷地喜歡,原來,莫高窟如此美麗。

          課堂細節精彩紛呈。教師的語言對學生富有激勵作用,如學習彩塑一段時,“你們的讀給了我聽覺上的享受,讓我們從視覺上享受一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對彩塑形象充滿視覺期待。“把你筆下的飛天與同學們交流一下”、“此時飛天已布滿我們的教室”激發了學生交流的欲望,也讓學生感覺自己筆下的飛天真的很美,這比老師直接說“寫得真好”更有激勵作用。在學習2、3自然段時,先文本后媒體,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再去欣賞彩塑與壁畫,讓學生由文本到圖片進行了雙重感悟,更加深了學生對莫高窟藝術寶庫的印象。為了讓學生感受臥佛的大、長,突出了“16米”這個數字;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壁畫的宏偉瑰麗,突出了“四萬五千多平方米”這一個震撼人心的.數字。抓住描寫彩塑神態的詞讓學生想象其他彩塑會是什么樣的神態,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充實了彩塑形象,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積累了描寫人物神態的詞,寓積累與想象于一體,一舉兩得。朗讀的形式多樣,有個別讀、齊讀、默讀、自由讀。“曾”字的解讀激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了莫高窟藝術寶庫的珍貴。過渡句的講解、排比句的學習練寫,讓學生在學習享受中掌握知識技能。當學生讀有所感、讀有所悟后,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來寫一寫其他飛天的形象進行小練筆;在認識了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凝結成了莫高窟這一偉大結晶時,讓學生把自己想對莫高窟、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的話寫下來,在這樣的環節中,很好地體現了讀寫結合的原則,讓學生有感而發,真情流露。

          板書設計簡潔明了。課堂伊始,老師以“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幾處景點”這一問題直接帶領學生回憶文本,進入文本,并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三個詞,讓學生很清晰地認識到本篇課文的重點內容所在,學習目標也明朗起來。

          學文中滲透思想教育。在感受了古代勞動人民的了不起后齊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這首小詩,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以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中經歷了一次思想教育的機會。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3

          今日有幸聆聽了姚教師執教的《秋天的雨》這節課,我有一種如沐秋風,神清氣爽的感覺!肚锾斓挠辍愤@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名為寫秋雨,實在寫秋天,把秋天的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串起來,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在本課教學中,姚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畫面,品讀詞句等方法使學生體會秋天的完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從而產生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一、創設情境,奠定情感

          秋天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在上課伊始,姚教師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盡情欣賞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圖片配上優美的音樂,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秋天,為學生學習課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重視指導學生與文本對話

          姚教師的課堂上實現了“以讀為本”,擯棄了教師的分析講解和問答。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在課堂上朗讀,在讀中感悟、理解、交流。并且讓學生融入文本,在學習第四段時,教師讓學生扮演文中的主角,與學生展開對話。

          三、重視讀的層次指導

          姚教師結合課文特點,以調動學生朗讀興趣為目的,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以讀促悟。抓住秋天的顏色、氣味、聲音進行教學。姚教師重點指導第二自然段:秋雨的顏色。讓學生在在讀中抓住兩個重點句子:“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像一枚枚郵票,飄呀飄呀,郵來了秋天的涼爽”。她抓住“扇哪扇哪”“飄呀飄呀”這二個動態詞語,進行引導學生經過比較讀,體會語言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同時,恰當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復朗讀中,自然而然地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

          可是,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有一些細節,我也有著自我的想法。如在教學“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边@一部分時,讀中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句子并同桌討論,再說說自我發現了什么?然后拓展訓練“像”的句式,這樣就會加深學生比較喻句的理解。另外,三年級剛開始習作,本篇課文在每一段都有一個明顯的中心句,教師在教學時也能夠滲透寫法的指導。以上幾點只是自我聽后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4

          ——評吳老師《動物的互惠互助》一課

          一、自主——確定探究目標。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新課程要求我們徹徹底底打破傳統教育中老師牽著學生走的“滿堂灌”教學方式,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機會,使他們成為真正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吳老師在教學《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課始她把課題板書好,讓學生讀準音、讀連貫,再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疑問。學生們思維活躍,熱情高漲,大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經過群眾梳理,歸納出兩個重點問題:“1、哪些動物互惠互助?2、它們是怎樣互惠互助的?”此時,吳老師由衷地表揚學生:你們能自己確立學習的目標,真了不起!老師的肯定與信任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深入學習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體驗探究過程。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發展不是一個完全外塑的結果,而是一個在認識、實踐中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應引導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

          1、選取最感興趣的部分合作學習

          《動物的互惠互助》一文為了說明“動物的互惠互助”這一搞笑現象,列舉了蜜獾和導蜜鳥、海葵蝦和紅?Ⅶ{魚和千鳥這三對動物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趣事加以證明。學生對這三對動物互惠互助的現象十分感興趣。吳老師引導學生采用六人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并根據本小組的實際狀況選取最想探究的部分進行閱讀,能夠選一對,也能夠選多對。這樣做,為的是照顧到每個小組、每個學生,使他們享受到閱讀的快樂,體驗到被老師尊重的幸福。一旦選定學習資料,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地全身心投入課文中,或圈圈劃劃重點詞句,或在有疑問的地方做好記號,對這部分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崔巒同志曾指出:“要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因為自主閱讀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不然,勢必助長學生的依靠心理,又怎能進行有目的的討論與交流呢?也就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終身學習的潛力。在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以群眾的智慧攻克難關。也能夠把自己讀懂的資料和小組同學分享,其他同學如有同感,則互相補充,如有疑義也可反對、辯論。在此過程中,思維與思維的碰撞十分顯著,我們在激發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時,就應多注意教給

          學生一些溝通的技巧,尤其在出現意見不合時,更要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尊重事實,構成共識。例如,有學生對“蜂蠟”一詞不理解,小組的成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猜想,但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爭得面紅耳赤。此時,我們能夠帶給參考意見:課后查查有關資料。

          2、選取最具特色的方式合作展示

          課堂上,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之后,根據已有的學習經驗商議如何展示小組學習成果,或有分有合地感情朗讀,或有主角分配的小表演,或用聲情并茂地介紹……只要是每個學生用心參與的,都就應得到掌聲與肯定。這樣的展示其實也是其他小組學習課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理解的容器,而是涌動著生命靈性的個體。他們盡管還沒有系統地深入地學習課文每一部分,但是由于有預習作基礎,因而對本小組以外的學習資料并非一無所知,反之,還會有新的問題產生,隨著新問題的產生,學習又向縱深邁進一大步,新的智慧便由此生成,課堂也就煥發出個性閃亮的`色彩。例如,有學生在聽“蜜獾與導蜜鳥”研究小組的匯報后,立即發問:“導蜜鳥‘做出特殊的動作’究竟是怎樣的動作?”再如,某學生聽了“?r與紅?毖芯啃〗M的介紹后,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紅海葵能用有毒的觸手對付來犯者,?r夾著它就不危險嗎?”……當聽到這些發自內心的聲音,我們感到無比驚喜,這才是學習。∵@時,吳老師及時保護他們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課后繼續探究。下課后,各小組透過查閱圖書、請教老師或上網搜集資料等途徑搜集到了其他動物互惠互助的資料,及時摘錄或下載下來,并進行交流與展示。展示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精

          彩的介紹,有剪貼、摘抄本,有圖文并茂的手抄報、搞笑的網上錄象……在此過程中,學生多項潛力得到鍛煉與體現,尤其是在更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得到體現,語文素養更得到進一步提高。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5

          《鄉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經過描繪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黃主任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充分引導學生體會到了鄉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美恬靜。這節課,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神清氣爽。

          下頭我就這節課,代表我們四年級組,進行一個簡單的評析,不到之處,還請黃教師和大家多多指正。

          我們認為,黃教師根據本文所體現的人和自然的和諧出發開展教學,以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華,思維的撞擊為目的的,使本課教學成為了全方位、多層次、主動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心靈對話的過程。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注重經過“品析”,加上及時的朗讀指導來實現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真正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把語文課上得有情趣味。大家一致認為黃主任這節課努力做到了“五實”:教學功底扎實、課堂知識充實、情感體驗豐實、課堂語言平實和教學效果真實。

          1、黃教師十分重視了語言積累和訓練,在讓學生給每一幅畫取一下小標題,不做甩手掌柜,泛泛而談,而是傳授給學生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用“地點+動詞+景物”的格式來為每一幅畫取個小標題。這樣十分便于學生上手操作。在單位時間內的,黃教師畝產豐收,獲取了比別人更大教學效益,凸顯質校創優的先進理念,為我們供給了一個向課堂要效益的生動實踐。也體現了一個老教師扎實的教學功底。

          2、在教學過程中黃教師至始至終都十分關注我們大勘學生基礎薄弱的學情,所以十分注意教學的層次性,盡量做到由淺入深,循循善誘。比如在指導學生自學自我喜歡的畫面時,他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方法就很有層次性: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劃一劃圈一圈想一想。

          3、黃教師善于用平實的課堂語言智慧,來營造和諧的氛圍、美的意境,誘導學生跟教師一道參與文本對話,進行豐實的情感體驗。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簡便、和諧的環境地里,思維才能表現得最活躍。在黃教師的課堂上,沒有喝斥、沒有譏諷、有的只是教師那始終帶著微笑的臉,以及鼓勵、贊賞、期待的眼神。如黃教師的“同一個句子,你也能夠有不一樣的感受”一句話,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因為有了信心,有了勇氣而變得想說,敢說、愿說,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如此一來,學生不會因為怕出錯而產生畏縮,正是由于黃教師的鼓勵,在后面幾幅畫的自學過程中,學生們也是個個興趣盎然,收效很好。

          在本課教學中,黃教師在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方面也做得十分巧妙、老到、不露聲色。他沒有直要求學生“興奮”起來,虛假地熱烈起來,也沒有借助小紅花之類的物質誘惑;而是回歸文本,借助文本對話的過程,有效地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來感受文中描繪的完美意境,誘導學生跟教師一道來發現美,欣賞美,感悟鄉村人家獨特迷人之處,從而不知不覺的讓學生慢慢興奮起來,受到美的熏陶。所以我們認為他的教學效果,教學效果是真實的,沒有公開課那種嘩眾取寵的鰲頭。

          4、在教學過程中,黃教師沒有越俎代庖,而是十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師生之間始終是平等的'對話,充分的言語交際。在指導自學剩下的幾幅畫面時,充分相信學生的本事,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我喜歡的畫面,并加以恰當的指導,大大激發了學習主體學習熱情。在本節課的40分鐘內,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教師和學生在這節課中以談話式的語言,進行了一次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教師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優美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樂于交流、懂得傾聽,勇于發表自我的閱讀體會。教師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發現鄉村的美麗,去感受鄉村人家獨特迷人之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我們來檢閱黃教師的教學收成,我們都能夠看到,無論是品析好詞佳句也好,還是為畫面取小標題方面,同學都做得很到位,表現完全不比其他優質學校差,充分展示了翻身做學習小主人的驚人的創造力。

          在聽黃教師的課,總感覺很簡便,他那親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態,都是十分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們覺得,黃教師的這節課上得圓滿,很成功,但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如果非得挑刺的話,我只能淺薄地談談我們幾個的提議,供黃教師參考:

          1、新課標強調閱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所以一個小小提議:黃教師能不能加強朗讀指導,比如配樂朗讀等,把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也許能夠從另一個角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的理解。

          2、《鄉下人家》既然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指導學生模仿寫作也能夠成為教學本文的一個要點,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來描述鄉村生活的特點。這樣能夠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創設一個展翅翱翔的平臺,比如讓學生在課堂上寫幾句自我都感悟,或者讓學生在課后根據課文資料作畫,或者創作一首小詩等等。這些是不是能夠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用作業的形式來實現呢?

          3、在本課中,黃教師在教學中出示了農村美麗的自然風景,并且也提及到跟城市風景的比較,讓我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的景色和城市不一樣。可是只是一筆帶過,要是能出示幾幅城市相關代表畫面做一個鮮明比較,帶給同學們的沖擊力可能更明顯,從而加深學生對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風景的理解。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 16

          《豐碑》這篇課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文章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今日有幸聽到劉教師執教這篇文章,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到達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劉教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學法: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經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設備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紅軍過雪山的錄相和凍僵的軍需處長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關注,入情入境生情。

          2、誦讀質疑法:指導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淀,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圖、聲、樂、情中自主學習。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媒體演示法,多媒體展示感人的畫面,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本節課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劉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我的真情實感。在本課教學中,學生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整體感知這篇文章,即:

          1、大聲自讀,讀通課文;

          2、分段朗讀,檢查自學;

          3、快速覽讀,概括資料;

          4、小聲自讀,畫出最感動的語句。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學習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力主要依靠求異思維。在結尾之處的教學設計也體現出教者的別具匠心。劉教師用課件出示軍需處長在雪地里凍僵,像座晶瑩的豐碑的畫面,讓學生仔細看圖,并想像,“當軍需處長靠在樹下立刻要犧牲了,他會想些什么呢?他有什么心愿嗎?”讓學生看圖想象延伸,不僅僅練習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發展了思維,也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了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在戰士們心中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在同學們的心中也樹立了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和晶瑩的豐碑一樣永垂不朽。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劉教師又問學生:“你從軍需處長身上想到了什么?”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紛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表達出來了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為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為劉教師這節課的教學正體現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02-23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12篇02-28

        小學語文聽課評課稿14篇04-10

        初中語文聽課評課稿12-05

        語文聽課評課學習總結04-29

        各科聽課評課稿10-12

        聽課評課稿集合05-17

        小學語文評課:《太陽》評課稿10-27

        小學語文評課稿精選03-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