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9 17:53:25 報告 我要投稿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1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1篇)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僅是學校、教師的責任,更是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只有學校與家庭、教師與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本著這樣的初衷,我們對全校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增強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教育的意識,形成育人整體合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20xx年11月23日

          2、調查對象:全校學生家長(家長到會率98%)

          3、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采取以班級為單位集中問卷,共發出問卷500份,收到有效卷487份,無廢卷。

          三、結果與分析

         。ㄒ唬┘彝顩r:

          1、家長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為本科學歷的占2.5%,大專學歷占10.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7%。

          2、家庭經濟情況;家庭條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為1000—20xx元)為主,貧富兩極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9.1%,在20xx元以上的占24.3%

         。ǘ┘彝ソ逃F狀:

          1、家庭教育投入情況: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1)經濟投入:家庭訂閱雜志、報紙一份以上占3.1%;每月給子女購買課外書3本以上占22.6%。

         。2)時間投入:每月經常陪子女去新華書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時以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占37.5%說明家長對孩子教育比較重視,但經濟的投入明顯高于與孩子共處的時間投入。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還是不夠,實質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長認為對子女嚴厲,要求嚴格,孩子聽話;71.4%的家長認為誰對孩子溺愛,孩子就不聽誰的話。

         。2)教育子女的途徑:以生活經驗、隨時隨地教育為主的站96.8%,3.2%的家長從書、報、電視中獲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課外書的方法:鼓勵的占28.1%,采用物質獎勵的占42.7%,引導的占13.4%,進行陪讀的占16.8%。

         。4)在家進行英語、家庭輔導的占12.7%,在家進行鋼琴、電子琴輔導的占8.3%。由母親承擔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擔的為24%,父親單獨承擔的占3.6%,祖父母承擔的占4.4%。

         。5)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擦桌子、整理東西)占58%。

         。6)20.6%的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

          說明家長對孩子進行素質培養的觀念、方法日漸成熟,普遍認識到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勵為主,方法越來越多。但仍表現出對孩子智力學習重視的傾向。

          3、特長培養情況:

          23.2%的家長讓孩子參加青少年活動活動中心的樂器、書法、英語、繪畫輔導班。

          說明家長對培養孩子的興趣專長較為重視,興趣的選擇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家長對孩子特長培養的投入較多。

          4、家校聯系情況:

          100%的家長希望每學期與老師溝通1次以上,聯系方式一發短信、打電話、利用網絡、寫便條、上門家訪為主。說明家長對子女學習的關心程度較高,對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認識到位;同時也反映出家長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師、學校的.心理。

          四、措施與對策

          1、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家長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建議通過家長學校等途徑,不斷接受新知識,接納新的教育觀念,提高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議家長多學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對孩子要尊重,但不是聽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獨斷專橫。對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個度。細心觀摩孩子,發現有異常要及時想辦法給以處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長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思想、行為、道德愛好、習慣對孩子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建議家長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做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多與學校保持聯系,從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學習。自身也適當地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創造家庭學習的良好氛圍。

          4、加強家校聯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學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優勢。學校應加大同家長的聯系和溝通,給家長教育提供理論和技術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陣地,從而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環境。

          五、對學生家庭教育調查現狀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強有力的輔助和補充。以上資料和數據表明,學生家庭教育情況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容樂觀的一面。

          第一:總體住房比較寬敞,能給孩子一個比較寬敞的學習環境。70.9%的家庭居住的是2-3層的自建房,是獨門獨戶的住房,這樣的住房有利于孩子相互交往,增進交流與合作。將近50%孩子能相互串門,這能增進孩子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合作交流。5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與交往能力比較強,38%的孩子一般,只有5%左右的孩子合作精神與交往能力較弱。

          第二:家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比較充足,平時與孩子每天住在一起的占97.4%,每天與孩子一起吃飯的占94%,父母與孩子吃住均在一起的76.9%,這能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了解。對孩子負全部責任和負主要責任人之一的達97%左右。在這其中,母親對孩子負主要責任的占65%左右。這說明母親對孩子的關注更多一些。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社會進步,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上。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政府在教育事業這塊更是加大了投資力度,諸如生源地貸款、高校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等各種各樣的政策陸續出臺,使廣大學子圓了大學夢。在此種情況下,我們要調查一下廣大學生家庭經濟情況,因為上學所花銷的費用對家庭的影響。此次活動,我們調查小組把地點放在了東華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上。

          二、調查分工

          我們開了多次會議并討論。我們調查小組共有六人,我們分為三組,每組兩人,第一組為實體調查,即到學生中去做走訪問卷調查;第二組為前期資料收集,調查期間的溝通協調;第三組為后期資料整理,問卷分析等后期工作,最后大家一起寫總結論文報告。

          三、調查目的

          通過了解大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狀況,從而引導大學生對自身有更明確的定位,樹立正確的理財目標及消費觀念。在危機四伏的時代能夠從容面對挑戰,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為家庭經濟有所貢獻。

          四、調查內容

          我們在調查之前,收集了很多前人做過類似調查的文本,學習了其中好的方面,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們精心設計了很多問題,有對家庭經濟的,父母工作的,家庭成員的,個人花銷的等等。

          正文:

          現在就我們的調查進行統計分析如下:經過為期一周的走訪調查,通過網絡和問卷我們掌握了許多資料,有一百多位的熱心同學參與了此次調查,我們很欣慰。

          1、在我們的調查人員中,有多達將近62%是男生,由于調查是在我們自己學校進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們學校的男女比例問題。調查中對其家庭所在地的調查顯示,有將近一半學生的家庭所在地是在農村,隨著鄉鎮,縣城,地級市,省會城市的家庭所在地人數都越來越少,對此我們認為大學生來自農村的還是居多的。而且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家庭成員都達到了四人或者更多,其余的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這也許也是我國計劃生育的成果顯示吧!

          2、對于大學生家庭的經濟來源問題,調查中外出打工收入占24%,工薪收入占了將近34%,其余的就是務農為16%,經商收入占16%。對于他們的家庭月收入調查顯示,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在1500—3000、3000—10000元左右,然而這個大學每年學費問題,調查中幾乎都達到了4000—6000,加上同學們每個月的生活費問題,500—1000、1000以上元的都占了相當一部分,這從中就可以看出現如今大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

          3、大學生話說都已經是成年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能力了,可是在調查中顯示,大學生的生活來源大家都是直接依靠父母,這也反映了大學生對于父母的依賴的確是太大了。當被問及是否愿意通過勤工檢學來減輕家庭負擔時,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愿意的,還有一部分說要視情況而定,當然也少些同學是不愿意的。然而對于沒有勤工儉學的調查中,他們大多是說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精力,當然還有的是為了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也有比較多的同學是說沒有可利用的渠道得到合適的勤工儉學機會,同樣,還是有同學根本不愿意的,也許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好些吧,至少我們是這么想的。

          4、對于現如今的中國高校的收費問題,這也是同學們及家長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就我們學校收費問題,有30%的同學認為收費比較合適,同樣有23%的同學沒有看法,表示并不清楚,還有41%的'同學認為是略有不妥的。對于中國高校應如何解決大學生的經濟負擔呢?同學們各述主見,有較多還是對這個大學收費是有些意見的,認為要盡量降低對學生的收費,也有比較多的同學希望學校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減免學費,發放生活補助,也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學校的東西好像都賣的比較貴,希望盡量降低校內商品的物價,也希望學校能增多獎學金的名額,提供多一點勤工儉學的崗位。

          當被問及同學們除了學費、必需的生活費之外,還有什么因素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時,同學們大多都是把錢花在了手機、電腦等消費上,還有同學是把錢大多花在請客吃飯。由于談戀愛而產生的一些消費上,同樣也不乏一些由于攀比等帶來的奢侈消費,也有些不確定的消費在里面,這就導致了現如今大學生的生活狀況,大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狀況了。

          下面是我們根據調查表所做出的統計:

          根據調查分析我們認為現今我校大學生有以下特點:

          1、大多數學生走理性消費路線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

          2、消費要求張揚個性

          “手機、筆記本電腦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里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而且同學幾乎都擁有筆記本電腦。

          3、大學生“月光族”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花費基本沒有節余,少數同學遇到超支現象,會找同學借用,或預支下月費用。

          4、大多數人理財觀念淡薄,財商不高

          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在校大學生,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股票、外匯、基金、債券、保險等市場上投資,并且對這方面的投資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數人認為能做好資產保值已經很不錯了。

          針對本小組的調查、分析、研究、我們對現如今大學生經濟負擔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做好整體規劃:每個月可以使用的資金為多少,每月的經常性開支為多少,留取每月資金總額的20%作為備用資金,以應該計劃外支出,如外出、購書等。做好個人財務賬本。這樣不僅能清晰的看出每個月的支出狀況,同時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幾個月大概的支出情況。

          2、養成儲蓄習慣:可以有計劃地將自己不用的錢存成三個月定期儲蓄或活期儲蓄,然后按照計劃有規律地進行支取。另外,還可以開一個帶有自動理財功能的“綜合理財賬戶”,這樣,家長寄去的錢可以自動轉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時候,銀行電腦系統會自動計算,支取損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實現資金的有效配置。

          3、樹立勤儉意識: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條件更是貧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應該把有限的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亂花。除了4年間的學費5萬元、基本生活費(吃飯、學習資料錢按600元/月計)約2萬元,建議額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學生通過打工掙得。

          4、學會精打細算:大學生活的消費中有很多省錢的竅門,比如買二手貨、選擇優惠電話卡、辦購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學習省錢竅門,盡量別花冤枉錢,更多地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電子產品,能用學校的就用學校的,或者幾個同學合買、淘二手貨,把奢侈消費壓縮到最低。

          5、學會記賬和編制預算:這是控制消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堅持把收支情況整理并記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況,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支出,對癥下藥,對今后的開支做出必要的修改,達到控制的目的。

          6、勤工儉學: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適當進行勤工助學活動,學會自立,不但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使學生從勤工儉學中體會父母的辛勞,由此樹立自立、自強的上進心,為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打下良好基礎。這種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認為只有這樣鍛練下去,我們大學生才可以擁有良好的經濟觀念,才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使其自身更加努力,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回報父母,也只有這樣可以使他們在走出校園之后,不再成為啃老族、拼爹組等。這樣他們才可以在這個危機四伏的時代能夠從容面對挑戰,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為祖國為家庭經濟有所貢獻。

          在最后我們小組真誠的希望廣大學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獲得體會:

          1、首先問卷要設計合理,對于問卷我們是網上搜集資料和自己精心設計的。

          2、調查中團隊要樂意配合,有團隊意識和精力。隨時保持溝通聯絡。有時候也會遇到分歧,不過最后都愉快的解決了。

          3、這次我們組開始做的時候沒有規劃,后來調整了,分工明確,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事,效率提高了好多。

          4、一個課題,需要統籌規劃,合理分工,需要每位組員的積極參與,需要大家各抒己見,互幫互助。合作,永遠比單刀獨闖天下要高效、容易、完美地多。

          5、要學會分析遇到問題的根本所在,會獨立思考尋求解決的辦法,更要學會向他人請教。切忌遇事便妥協,忌消極悲觀。

          6、交談是一種藝術,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使彼此談話更融洽,也有利于你獲得最有效的信息。這次的調查,我們深深體會到了這點。

          7、當然,我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問卷做的不夠全面,問卷數量有限,問卷時同學不過配合等。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隨著國家在政策上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扶持,農民收入有了些許提高但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還有待進一步發展。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事關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這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坎”,想要跨國這道“坎”我們就要狠抓農村新增收入使得農村收入有一個質的飛躍。增加農民收入是保持農村社會穩定的需要。如果我們在繼續挖掘農業內部潛力的同時,從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加速農村城市化進程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可能為增加農民收入開辟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通過增加農民收入的新情況調查的了解可以幫助農民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產品結構提高人均收入,為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做貢獻。為了了解掌握增加農民收入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于今日就其情況對麥積區花牛鎮諸多村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時間

          20XX年7月——20XX年10月

          三、調查對象

          XX鎮花牛村30戶農戶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我以訪談法為主觀察法為輔走訪了我所在村鎮的部分農戶。

          五、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

         。ㄒ唬┺r民收入變化情況

          農民家庭收入主要構成有: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其中,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所占比例較大。

          一是工資性收入:農民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穩定增長。2010年農民工資性人均收入4078.9元,2011年人均工資性收入4527元,比上年增加448.1元,增幅11.4%,農民工資性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5%。

          二是家庭經營收入:家庭經營收入穩步增長。2011年家庭經營人均純收入1106.9元,比上年增加114.3元,增長11.5%。從調查情況看:在家庭經營收入中,糧食收入絕對值逐年增加,在調查表中可看出它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因為糧食生產效益一直被農資價格上漲所擠壓,糧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較少。據統計,我市糧食收入占家庭經營總收入的49.7%,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仍然較大。

          從種糧生產成本與收益分析,糧食作物每畝生產成本上升,農民的純收入相對減少,農民增收面臨成本高、收益低的壓力。

          三是其他收入:服務收入、財產性收入略有下降;政策性收入穩中有增,加工收入稍有減少,以蘋果為主要農產品的加工收入受災害性天氣影響有小幅下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ǘ┛傊С銮闆r

          2010年農民人均家庭總支出8151元,比上年增加187.1元,增長6.5%。2011年農民人均家庭總支出8666元,與上年增加515元,增長13.3%。在家庭總支出中生產性支出和生活支出增長比較快。

          1、受農資、飼料等價格上漲的影響,農民的生產性支出逐年增加。2010年種植業(糧食)生產性支出人均407.5元,2011年種植業(糧食)生產性支出人均480.3元,同比增加72.8元,增長達17.9%;2010年養殖業生產性支出人均347.6元,2011年養殖業生產性支出448.1元,同比增加100.4元,增長28.9%。同時,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支出也在增加,由于部分農機具享有政策性補貼,一家一戶重復購置農用機械,增大了人均生產性支出。在家庭總支出構成中,生產性支出總額占家庭總支出的近三分之一,達到29.6%。

          2、農民人均生活支出明顯增加。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99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增幅10%。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444元,比去年增加545元,增長11%。農民生活消費總支出隨物價變化急劇上升,使農民家庭總支出明顯增加。

         。ㄈ┯绊懏斍稗r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近年來,農民收入雖取得較快的增長,但仍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增收空間受限。一是農資價格上漲過快,遠遠超過農產品價格的增長。2010年全市農產品收入增長10。2%,而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支出則增長15%—30%不等,說明純收益被農資價格上漲所擠壓,投入產出率低,致使農民收入增速緩慢。以肥料為例,實際市場價連續幾年漲幅都在15%以上。

          另外,雜交種子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其中一季稻種子價格上漲幅度最大,2011年C兩優87、C兩優396,V兩優1、7、8號價格均為35元/斤,比2010年每斤又漲了至少10元,上漲40%。二是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目前一些中低產田基礎設施脆弱,排水引灌、保旱保肥的能力不高,抵抗風險災害的能力較差,成為制約農業生產增產增收的瓶頸。特別是近年來冰災、水災、病蟲災害等發生頻繁,給農業生產造成了不穩定性。比如年初的冰雪災害就給油菜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害,人均產量下降了2。8%,其他冬種農作物生產也受不同程度影響。三是養殖業收入因多種原因相對減少。近幾年來,因勞動力外出、飼料漲價、疫病及牲豬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等原因,飼養牲豬的農戶明顯減少,導致農民的養殖業收入減少。從調查的100戶農戶看,2010年有62戶,2011年只有43戶。

          2、外出務工收入增長空間變小。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適用技術應用差。絕大多數年齡結構老化、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不強;出外打工經商的農民,多數只能從事一些勞動強度大、環境惡劣的工作,享受待遇不高;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用工單位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就業難度將不斷加大,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增長空間也將受到擠壓。

          3、惠農政策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的份額較少。近年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業政策保險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廣大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國家加大了對農村投入,通過政府轉移支付,加大補貼力度,但這部分資金中相當部分是用于扶持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改善農村生活條件,能夠直接增加農民收入的份額較少。

          六、建議與對策

          針對上述情況,我認為,要使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應該解放思想,增強市場意識,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加大農業產業增收結構調整力度,自覺按照市場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想要發展就必須擁有市場,這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一是增強市場主導意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依靠市場引導生產,大力發展“市場農業”和“訂單農業”。按照市場的要求來進行生產,不僅僅要以當前市場為導向,還要以未來的市場變化趨勢為導向,形成“人無我有”的局面,搶占先機;二是增強質量效益意識,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在農產品相對過剩的背景下進行的,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必須要適應市場化的需求,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形成“人有我優”的格局,提高農業產業經濟效益;三是增強特色創新意識,調整農業結構不能盲目跟隨,別人怎樣調整就跟著怎樣調整,這不僅僅會嚴重挫傷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還會使農民減收,因此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注重特色,形成“人優我特”,促進農業增收。

          擴大勞動力轉移輸出,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認真落實省市縣關于加快農村剩余勞力轉移輸出的政策意見,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來抓。一是要強化宣傳,大力營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輸出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農民“死守家門、固守土地”的封閉觀念,提高勞動力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二是堅持就地轉移的和外出轉移兩手抓,推動農民就業多元化,鼓勵農民自主創業,促進農民持久穩定增收。

          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單純從大農業方面來促進是遠遠不夠的,保持農業的'穩定發展,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有道是“無工不富”。因此促進農民增收必須大力發展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促進農民進廠就業,使一些有后顧之憂的農民既能搞好農業生產,又能增加勞務收入;二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引導農民“洗腳上岸”,發展個體商貿業和運輸業,多方面拓寬增收渠道,保持農業增收穩定。

          強化培訓,逐步提高農民科技素質?茖W技術的第一生產力,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農民素質偏低已成為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要促進農民增收,就必須突破這個瓶頸,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雜志、互聯網等手段,為農民解疑釋難,最快捷的推廣農業實用科技,普及農村致富實用技術,滿足人民對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貧培訓的契機,使一批農業生產骨干走出去,洗腳上岸進課堂,培養他們的市場頭腦和科技頭腦,提高一切圍繞市場轉,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領,再讓他們去培訓農民,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夯實農業基礎,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一是鼓勵農民組織農業協會,按市場化要求組建股份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協會+農戶”的方式,開展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及農村社區服務,促進農產品的產供銷市場一體化,拓展增收空間。二是優化基層干部隊伍,著力選擇和和使用有技術、有經濟頭腦的農村基層干部,團結帶領農民發家致富,務實創新的開展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夯實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積極編報項目向上爭取資金,搞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規劃和管理;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確保農業穩產高效;加快農業新機具的推廣,推動農業機械化步伐,提高農民勞動效率;加快實施農村實事工程,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優化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4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以保障農民收入快速健康發展。然而,從現實情況看,農民收入依然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加大,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臨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個農村人,我不禁要問: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農民增收困難,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利用假期時間對自己所在縣農民增收問題做了一次深入調查,以期為本地農民增收困難問題的解決提供合理化建議,幫助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一.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選取XX縣有代表性的部分村莊進行調查,采用入戶走訪、實地調查等方式,同時,充分發揮同學、親戚優勢利用電話、短信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在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結合相關資料完成此報告。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就業困難。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根本條件。然而,從調查情況看,我縣農民就業問題嚴峻,出現了大量剩余勞動力,并且,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和土地規模經營的推進、農業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廣和提高,農村勞動力的過剩程度必然會進一步增加,相應的需要更多的勞動崗位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然而,我縣鄉鎮企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吸納勞動力的能力較低,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2.農民素質偏低,與農業現代化不相適應。在農民素質方面,我主要調查了以下四點:一是農民的受教育程度。調查結果顯示,我縣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8年,初中、小學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農民的科技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我縣農民農業科技素質不高,進行農業活動大多依靠傳統經驗,接觸過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不足15%。三是思想觀念。我縣農民思想觀念保守,缺乏進取精神,很多農民表示只要能夠吃飽穿暖就別無所求,因此,很多農民僅依靠傳統的種植業維持生計。四是農民對農業政策的關注力度。調查結果顯示,有70.13%的農民從未關注過三農政策,33.7%的農民不知道三農指哪幾方面,63.64%的農民僅靠聽說獲取農業政策信息。從這四方面來看,我縣農民的整體素質偏低,成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一大障礙。

          3.生產力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矛盾凸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我國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改革初期,它的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它的消極作用已開始顯現。精細的.生產模式不能形成規模,農業機械化和先進生產技術推廣緩慢,且農產品批量小、質量差,無力面對市場競爭。單家獨戶的生產模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將大批勞動力禁錮在農業上,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逐漸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障礙。

          4.村官選舉問題重重,村委服務不到位。在調查村官選舉這個問題時,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經濟發達、鄉鎮企業較多的村莊,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為了當上村干部,花費巨額資金送禮,有的甚至打起了“選票價格戰”,一張選票從100到1000不等,有的候選人一次竟花費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與此相反,在經濟落后、沒有鄉鎮企業的村莊,村干部選舉卻很少有人問津,當選者多為年齡較大、無力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不難想象,在這兩種情況下組織起來的村委會其服務意識和帶動能力是怎樣的。素質偏低的村委會成員導致村委會發揮不了應有的職能,使其在引導種植結構、引導推進產業化經營、引導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引導加快勞動力轉移等方面都顯得力不從心,這也是農民增收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5.城鄉教育差距繼續擴大,留守兒童教育受制約。我縣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低,當地教育發展受限,突出表現在教師工資上,根據調查,我縣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分別為17400元和14650元。較低的工資水平致使大量優秀教師流失,導致農村教育質量下降。同時,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加,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對他們的輔導、教育乏力,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像心理發育不健全、學習成績下降等。城鄉教育的巨大差距,是農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鎮居民差。

          6.多管齊下,切實提高農民工地位。政府應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切實保護農民工的權益,拿出一定資金用于解決農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保險等,幫助農民工解決后顧之憂。同時,嚴厲打擊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確保農民工勞有所得。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背景

          2005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矗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農村社會的和諧經濟要先行。長期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問題.為了更好的了解新農村的經濟建設情況以及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就,我們社會實踐小分隊進行了此次調查訪談。

          二、調查準備過程

          由于我們社會實踐小隊是第一次獨立完成這樣的社會實踐調查任務,所以準備時間比較長。首先,我們小隊每個成員都上網查閱了目前新農村建設一些成果與政策,另外,我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有關的調查問卷及報告的信息,通過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結合參考范例初步設計出了調查表,通過我們小隊逐個問題討論,反復修改,我們最終確定了調查問卷。接下來我們尋找了要去實地調查的新農村,根據實際情況,最后確定了需要調查的新農村,并做出了具體的調查實施計劃。自此,調查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三、調查報告說明

          1、調查時間:12年7月6----12年7月8日

          2、調查對象:所選定要調查新農村內的普通村民

          3、調查地點:南陽寨村、關莊村,師新莊、大謝村,莊王村,郭村及小隊成員各自村莊。

          4、調查目的:

          1、了解新農村的經濟建設情況以及新農村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

          2、宣傳國家的優惠政策,幫助新農村農民了解自身所擁有的權利。

          3、重點調查新農村經濟建設現階段的經濟構架及組成。

          4、了解文體教衛場所的建設情況。

          5、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為當地政府獻計獻策,調查結果為政府建設新農村提供參考。

          6、有利于我們隊員的自身素質的提高。

          5、調查方法:實地考察,調查問卷,重點采訪,問詢法。由于實際情況的制約,考慮到我們社會實踐小隊以及新農村村民的具體情況,我們打印的調查問卷每個村只進行了較小規模的發放與采集,并詢問部分村民以及向村委會相關成員交流了解具體情況。同時利用小隊成員均是來自農村之便,集體調查結束后,回到各自村莊,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7、內容概述:

         。1)、新農村中普通農民經濟收入情況有多少,工作情況如何。

          (2)、限制新農村村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哪些。

         。3)、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狀況如何,制約因素有哪些。

         。4)、在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政府采取幫扶措施效果如何。

         。5)、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時是否進行了有效的環境的保護。

         。6)、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治安、衛生、村務公開公正方面建設的如何。

          8、調查結果預測:本次調查題目偏大,由于客觀因素限制,實施調查人員不足,時間較短,調查的人群不太廣泛,地區范圍十分寬大,但調查的范圍卻比較狹小,以及調查方法的不夠準確,結果必然存在一定的不準確。另外被調查人員的主觀因素等也會對調查結果的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不同地區的新農村村莊,各村的經濟發展基儲自然環境資源等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經濟發展有快有慢,各有差異,可能導致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原因分析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緩慢,有其內在和外在的原因:

          內因:

          (1)、新農村村民文化素質較低。新農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般都是初中文化,還有部分小學文化,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很少,尤其女性的文化普遍更低。這種問題在新農村中間很普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當時時代的原因,也有農村傳統思想觀念的原因

         。2)、缺乏有效的獲得信息、資金、技術等的途徑。新農村村民對于致富普遍缺乏途徑、資金、技術,這是由于他們地處農村,交通不便利,經濟發展緩慢,沒有資金的原始積累,沒有上網、讀書、看報等獲取信息的方法,文化程度低導致他們沒有掌握一技之長,生活艱難。

         。3)、新農村村民思想觀念不夠開放。由于地處農村,思想相對比較保守,難以轉變,致富缺乏長遠的'規劃與眼光,缺乏創業致富的勇氣,做法比較保守。例如部分村民仍存在上學無用論,認為還不如打工掙錢快。

          外因:

         。1)、新農村領導班子能力不足,部分村委會有貪腐現象。由于一些新農村村委會領導能力不足,沒有能力引導本村村民積極致富,無法給本村發展指明方向、明確目標,村領導班子安于現狀、懶散驕縱、不思進取指一處打一處,不能勝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甚至有部分村委會領導班子成員長期占據村委會中的職務,暗箱操作選舉,為自己謀求私利,根本不能發展本村的經濟。

         。2)、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導致部分村民返貧。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部分村莊經濟基礎較好,由于進行新農村改造,拆除已有的用大部分積蓄建設的很好房屋,補助過低,搬進新房仍需繳納較多的費用,導致部分農民返貧。另外,由于新農村建設,導致原有的部分農村產業無法繼續存在,例如小型的銷售農藥化肥店、收購木材廠、家庭養殖等等,導致部分村民返貧。還有原有的小型零售店、菜店、制衣店等,由于再經營這些需要購買店鋪,而這些店鋪的價格都普遍很夠,導致部分村民無力購買導致返貧。

          (3)、資源、經濟、交通等基礎起點比較薄弱。由于新農村建設普遍缺乏各種自然資源,只能依靠出租土地以獲得土地出讓金,由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土地出讓金十分低廉。村民想興辦工廠、發展養殖業因缺乏資金而無法實現。交通不便,導致沒有人愿意投資開發。沒有資源,也無法開展旅游業。

          (4)、政府對新農村的宣傳及支持幫扶力度不到位。對內,政府沒有對新農村村民進行有效地國家各種對新農村優惠政策的宣傳,農民不知道有什么對農民的優惠政策,不知道怎樣獲取政府的幫扶。對外,政府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對外宣傳新農村,沒有進行有效的招生引資。同時,政府對于農民的幫扶也不到位,沒有進行有效的針對農民的培訓。例如村民反映政府進行的技術培訓,培訓時間很長,有兩三個月,而且培訓結束后并不能解決工作問題,導致培訓流于形式,針對村民的電腦方面的培訓,竟然是老年人參加,也是沒有實際效果。

          對策及建議

          1、當地政府應當進一步創新機制,加強和培植新農村經濟建設市場主體,拓寬農民增收領域。積極鼓勵幫扶那些新農村農民自己創辦的小企業,培植工業生產主體,積極扶持種養大戶,培植農業生產主體,積極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特種養殖,培植科教、流通、農資服務主體。當地政府要積極給予這些企業組織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自主能力,使它們能健康發展,同時幫助農民獲得更多有效信息的來源,促進新農村的經濟建設發展,切實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

          2、當地政府應當加大對新農村農民的培養力度。對新農村失地農民所做的技術培訓應該更有針對性,實效性,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要加強農村文化基礎建設,努力構建農村公共文化體系,大力發展農村盛泰文化,豐富廣大農民文化生活,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同時,檔子政府所做的針對農民的培訓應當直接與當地企業對接,能在培訓后妥善解決培訓學員的就業問題,不要讓培訓流于形式。

          3、當地政府應當加強新農村領導隊伍建設。當地政府要依法切實監督好新農村村委班子公正公開選舉,避免選舉出現上下勾結暗箱操作的現象,選出能真正為村民謀福利,有文化,有道德,能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村領導班子,真正選出農民信任的村委領導班子。只為自己謀福利的村干部。

          4、當地政府應當積極發展新農村的教育?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了新進的生產力新農村農民就更容易致富,這就需要農村要有一批有文化懂技術的新農民,積極發展農村教育,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

          5、當地政府應當妥善處理新農村改造過程中導致各種經濟問題。依法足額給予失地農民補償,同時積極幫扶那些因新農村改造失去經濟收入的農民,使其獲得其它經濟收入的途徑,杜絕因為新農村建設而導致農民返貧的現象。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6

          加快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村工作的首要問題和中心任務,也是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我縣農民收入狀況如何,影響農民增收的癥結何在?xx年11月份,本人對所在地的村民收入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調查采取座談的形式,對村民收入狀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并形成以下報告。

          一、農戶收入的現狀

          本次共走訪調查農戶戶,其中:純農業戶戶;半農半商的戶。其中,xx年度家庭年收入1萬元以下的戶;1萬元(含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戶;2萬元(含)以上3萬元以下戶;調查顯示:當前,我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還很低,加上生產、生活支出不斷增加,農業結構調整成效尚未充分顯現,農村勞動力難以充分就業,農民創業意識和技能薄弱等,使得農民在短期內增收還很困難。

          二、農戶收入狀況分析

          在此次調查的20戶中,總人口103人,其中,除老人和學生以后有勞動力50人,在所調查的勞動力中,外出務工15人。在農戶的收入構成中,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原始的生產模式,以種玉米等原始農作物為主,二是近年來主要發展和扶持的經濟作物,如芭焦玉、烤煙等,三是外出務工。從收入構成可以看出,農民來源于外出務工和原始的生產模式的收入較少,來源于經濟作物的收入較多,其次近年來由于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較好,如退耕還林、良種補貼等也在給一般家庭進行了貼補。

          通過以上分析,目前,我所在村的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靠經濟作物收入,從調查出的在家勞動人數占總勞力人數近70%的比率來說也是如此;分析當前農戶家庭經濟收入低,增收困難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農民絕對收入水平較低。雖然被調查的20農戶中,年收入1萬元以上的占大多數,但近年來農村家庭開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調查的約70%以上的農戶全年沒有結余,稍有變故就得負債。

         。2)增收速度緩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因受傳統的生產模式所左右,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還跟不上形勢要求。調查發現,一是特色主導產業總量小,覆蓋農戶少。二是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無法更新生產觀念。就如一個新的'玉米種子到來都有人以為沒有自已一直種的老品種增產,二是受農民整體素質還不高的限制,據調查分析,農民勞動力中,小學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約占80%左右,無法提高生產技術;

         。ǎ常┏青l差距加大。近幾年來,盡管國家相繼出臺一些有利政策,農民增收速度可以超過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鎮居民,使城鄉差距繼續擴大。

         。4)同時還有儲多方面:一是交通不便;二是信息服務滯后;三是技術服務跟不上。特別是高新技術應用上,技術與生產嚴重脫切,導致農民增收難;調查發現,多數農民都有強烈的增收意識,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項目,但苦于沒有啟動資金,而難以上馬。

          三、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對策和建議

          現如今,中國經濟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對實現我國“保增長,調結構”的目標尤為關鍵。但是,收入差距過大,尤其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限制了我國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活力與動力。因此,增加農民收入,對擴大消費需求進而推動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對策有:

          1、加快交通干線的建設工程,徹底改變我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現狀;

          2、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要增加農民收入,關鍵在于農民自身的素質的提高。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千方百計搞好農民技能培訓,讓農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場的最新信息和動態。

          3、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挖掘農業內部潛力。這是農民增收的基礎。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發揮比較優勢,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大力推廣優質農產品,優化品種和結構;二是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形成優勢產業帶;三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新的消費需求。

          4、加快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拓寬農民增收途徑。一是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小城鎮,壯大區域經濟,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加強對農民進城務工的引導和管理,把農民進城務工當成一項產業來抓,促進農民工跨區域流動,加快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7

          敦煌市肅州鎮是城郊農業大鎮,多年來為城鄉一體化建設做了積極貢獻,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取得了較為輝煌的成績。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后,如何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促進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發展城郊農村經濟,成為我鎮亟需思考的問題。根據要求,通過對我鎮城郊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現匯報如下:

          一、肅州鎮基本情況

          肅州鎮位于敦煌市西郊,東連市區沙州鎮,西連青海石油管理基地,南靠敦七公路開發區,北與黃渠鄉接壤,敦煌城區主干道陽關路橫穿東西,新城區古城路南北貫通,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全鎮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萬畝,現轄祁家橋、高臺堡、魏家橋、肅州廟、板橋、武威廟、河州堡、孟家橋、楊家堡、姚家溝10個行政村, 5783戶,2.1萬人,XX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預計達到4.2億元,農業總產值3.0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126元。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探索城郊型農業發展模式,核心就是以負責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務實的舉措,積極化解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綜合我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實際,在發展城郊經濟工作中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和改進。一是在跳出農業抓農業方面,雖然確立了符合實際的發展思路,但在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統籌發展方面研究的還不全面,還存在協調性不強、統籌性不夠的問題。由于受發展空間、思想觀念、投入能力等諸多條件限制,規;、優質化發展還停留在追求單位產出、單位效益這一層面上,綜合運用生產、經營、銷售、流通手段提高產出效益的實際招法還不多。由于受基地、規模、市場等因素的制約,產業化發展還不夠平衡,農產品多屬于初級加工,在跳出肅州、整合力量、集全市資源為我所用方面步子邁得還不大。二是在提高組織化程度方面,雖然在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對如何組織農民、如何發揮合作組織作用等問題研究的還不到位,還存在專業化水平不高、扶持力度不大的'問題。在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方面始終處于主體地位的廣大農民,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如何有效克服小家小戶、單打獨斗生產模式,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強化合作意識,不斷提高面向市場、進入市場、駕馭市場和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走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是當前推進"三農"工作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三是在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方面,雖然通過深化改革、加強建設對此進行了有力推進,但實際工作中對基層組織如何強化管理、如何調動積極性研究的還不深入,還存在基礎工作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就是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基層干部大多還停留在已有的思維定勢和工作模式之中,在組織農民進行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壯大村集體經濟、繁榮農村文化、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方面,一些農村干部還存在等靠思想、處于茫然狀態,思想觀念亟待轉變,促進發展促進和諧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在建立健全農村新型管理體制方面,雖然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但實際工作中對新型管理體制的配套性、長效性、激勵性研究的還不全面,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問題。

          三、加速發展城郊經濟的幾點思考

         。ㄒ唬┟鞔_發展目標,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城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圍繞休閑、生態、觀光、旅游農業以及名優農產品進行項目包裝,積極開展各類相關招商活動,做精有限資源農業。

          2、充分利用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區位優勢。建設特色農業生產基地,生產為城市配套的蔬菜、畜禽等副食品類農副產品,搞活三產服務業,形成新型的城鄉產業結構和城郊農村經濟體系。

          3、以城帶鄉,以鄉促城。面對耕地逐年減少的現實,引導農民向城市集聚,以"城鄉一體,共同發展"為目標,借鑒城市管理的成功經驗,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整治鄉容村貌,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實現城郊農村城市化、城郊農民市民化,使城郊農村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的一部分。

          (二)發揮特色優勢,打造農村品牌效應

          1、跳出農業看農業,跳出農村看農村,在種植結構上創特色。隨著城市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發展,城郊農業的功能和作用不斷延伸,發展生態農業、精品農業、旅游農業、觀光農業、花卉農業、農業度假村成為發展城郊經濟的捷徑,每個地方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特色農業。

          2、堅持在發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別,在差別上創優勢。大力發展蔬菜、林果、特色餐飲等產業,形成特色優勢和規模效應,推動城郊型特色農業的發展。用工業化手段推進城郊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用工業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農業當工業抓、把農業當項目搞,實現企業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工業化發展。

         。ㄈ┪益偧涌斐墙冀洕l展的一些做法

          近年來,我鎮在快速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在發展城郊經濟上形成了一些適合自身發展的思路。按照"科學布局、擴張規模、完善功能、彰顯魅力"的總體思路,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在城郊的祁家橋、魏家橋、板橋等村發展以住宅、商貿、娛樂、餐飲為主的商貿服務業,助推城郊經濟快速發展。一是在祁家橋村一組開發建設高標準出租公寓和配套設施,為外來經商務工人員提供優良的生活環境,規劃建設外來人口生活服務區和勞務市場。二是依托沿黨河風情線和濕地公園優勢,在祁家橋村、高臺堡村發展以農家客棧、農家餐飲、田園采摘為主的農家旅游觀光區。三是依托北外環線和敦格鐵路過境及鐵路貨站建設,大力發展以專業市場、礦產流通、物流中心為主的倉儲物流集散區。四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打通鎮域內"四縱四橫"的交通網絡,打造"四縱四橫"的產業框架。

          四、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全市農業資源科學整合利用力度。通過優化全市農業生產力布局,建立完善的農業市場體系和完備的農業信息網絡交流平臺,全面整合全市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業與產業聯動機制,構建農產品價格預警機制,在全市形成統籌發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全市農業農村實用型人才培養力度。以培養新型農民為重點,制定全市新農村人才建設規劃,通過實施新型農民素質提升戰略和城市人才服務農村戰略,加快全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涉農專業人才隊伍、農村基層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是加大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品牌打造力度。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出去,是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城市化進程的現實選擇。要通過動員社會各方面資源和力量,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提高勞動力轉移組織化程度。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8

          柏林村兩委班子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縣鄉兩級會議精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出發點,堅持 “菜畜富民”的村域特色經濟發展思路,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和生豬獺兔飼養,走出了一條調整產業結構的成功之路。通過近3年來的發展,實踐證明大棚蔬菜已經成為我鄉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為了進一步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钡哪康模谖覀儗Π亓执迨卟舜笈锏默F狀、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行了深入調研。

          一、大棚發展現況

          西屏鄉柏林村位于江油市城西12公里處,距綿陽市不到30公里車程,區域優勢明顯。盤江新河穿村而過,屬盤江二級階地,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456戶,1559口人,基本農田900余畝。地震前有種植大戶1戶,種植面積200余畝,現有蔬菜大棚10棚,養殖大戶3戶。2009年,村民耕地畝產值約1000元,而蔬菜畝產值約4800元,約為耕地畝產值的5位,F階段我村大棚特點是菜棚建筑質量低,防寒能力弱,種植環境差,冬季不易生產。

          二、存在的問題

          大棚蔬菜種植經歷了近3年的發展壯大,已成為我村產業開發的重頭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取得的成績讓人鼓舞,可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集中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基于傳統農耕思想觀念較重,村民認識不到位,限制了大棚蔬菜發展

          由于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不少農戶對發展大棚的認識不夠,種棚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不能將種植大棚當作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嚴重束縛了思想解放。絕大部分農民思想觀念陳舊,接受新事物意識淡薄,種植停留在傳統的農作物上;還有部分村民缺乏種植技術,別人種啥他種啥,別人干啥他干啥,邊種植邊摸索,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也有一部分農民形成了“以土為本”過分依附土地的思想;還有部分村民存在“小富即安”的現象,易滿足于現狀,不能把結余投入擴大再生產,無法獲得更多更大的結余,缺乏改變現狀的沖動和欲望;另外,絕大多數農民缺乏開放意識、商品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害怕失敗,怕擔風險,缺乏戰略性和前瞻性眼光。此外,抱有種地不如打工思想的人很多,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靠種植生活的村民很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

          二是大棚種植缺乏專業技術支撐,經濟效益低下,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集中反映在:

          1、農民缺少蔬菜生產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知識,蔬菜技術人員數量不能滿足需要,且缺乏在田間地頭的實地指導。

          2、農戶對引進特優品種力度不夠,主要還是以往的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等大眾化品種,沒有依據本村資源特色形成“一村一品”的規;N植。

          3、一些種植戶一遇到蔬菜產品及農藥化肥種子市場價格波動,就會迅速減少種植面積,有的甚至放棄,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村里大棚蔬菜發展的良好氛圍,不利于大棚蔬菜的穩定協調發展。

          4、5.12大地震后,大棚蔬菜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地震時期蔬菜賣不出去,再加上唐家山堰塞湖泄洪,蔬菜不能采摘,很多種植戶資金積壓,大棚種植面積大量減少,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

          三是銷售渠道不暢,受外地蔬菜市場沖擊,抑制菜農種植大棚的積極性。

          我村的蔬菜種植總體上講,由于數量少,技術含量低,種植成本大,在市場上競爭能力太弱,大部分菜農是自種自銷。再加上外地蔬菜的調入,影響了大棚種植菜農的銷售和種菜的積極性。

          三、對策和建議

          為切實有效解決大棚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推動我村大棚產業開發不斷向前發展,經過深入調研,認真分析,形成的解決思路如下:

          1、加強宣傳力度,幫助村民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小組會等形式,讓他們認識到:種植大棚蔬菜是投資低、收益高、見效快、適合農村發展的好項目。同時,也可以采取帶出去到我縣九嶺鎮大棚種植成功的示范點實地學習參觀,增長見識,讓廣大農民朋友切身感覺到在身邊的真實例子。包村干部與村干部要各盡職責,逐門逐戶做大棚種植宣傳思想工作,通過深入細致地講解和引導,讓群眾在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

          2、實施跑動戰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擴大種植規模 引導農戶自身盡力籌集建設資金,完善大棚菜地基礎設施,改善種棚環境條件。如在大棚間建設各種管網和道路,同時,協調水利部門實施打井和防滲滴灌工程。當然這些工程單靠農戶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還要靠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兩委班子一定要抓住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契機,積極與縣、鄉兩級相關部門聯系,爭取資金上的扶持。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小額貸款的優惠條件,加大投資;或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吸引外資。農業發展必須形成規模優勢。有規模才能有效益,產業化必須規;。因為只有當生產有一定規模來自周邊縣市的商販才會源源不斷,產品才不愁銷路。

          所以我村蔬菜生產還應再接再厲,逐步形成區域化、規模化,最終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

          3、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蔬菜產量,促進農民增收 菜農種植戶一定要繼續加強理論知識學習,通過書本、網絡等方式不斷了解種植技術方面的知識。村兩委班子要定期組織農戶召開村民小組會,通過交流學習的方式,不斷提高種植技術。同時,要與縣、鄉農業部門及時聯系,聘請農業技術員到我村進行實地指導,使大棚生產各環節都有可靠的技術保證。

          4、積極發展宣傳作用,打通銷售渠道,形成公司與農戶訂單銷售模式

          5、充分發揮好農業局大棚蔬菜建設項目的帶頭作用,塑造龍頭企業,打造蔬菜品牌,吸引更多的投資,形成產業化。

          要通過電視、報紙、廣告牌、打電話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成立配菜公司,打造我村蔬菜品牌,拓寬銷售渠道,爭取將蔬菜打入城市超市和批發市場進行銷售,提高村民的收益。

          通過這次調研,使我村村民對發展大棚蔬菜有了新的認識,為我村今后大棚蔬菜發展規;峁┝艘粋參考思路。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9

          20xx年6月21日——7月4日,我隨北京大學團委“西部講師團”暨北大愛心社愛心萬里行甘肅路一行16人組成調查組,到甘肅省T縣H鄉進行社會調查和支教工作。期間受到了當地黨政領導,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熱情接待以及廣大農民朋友的熱烈歡迎。調查組通過走訪農戶,同黨政領導座談,開小會等形式,就該鄉的農民生計狀況,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教育發展情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中我們先后走訪了T縣H鄉40余戶農戶,現將調查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地社會狀況概述

         。ㄒ唬┥瞽h境

          H鄉位于T縣東南部,良恭河穿境而過。全鄉轄14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93個合作社,2331戶農戶,11479人。全鄉總面積為128.6平方公里(20xx30畝),有耕地18990畝(其中川地700畝,山地18185畝),有草場29497畝,林地58640畝;年平均降雨量640mm,無霜期190天,年日照時間2093小時,年平均氣溫8.1°C,海拔1499m——2400m,鄉政府所在地海拔為1760m。

          (二)宏觀社會狀況

          T縣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屬于國家級貧困縣。H鄉去年全鄉經濟總收入為1293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30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285萬元,第二產業10萬元,第三產業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15元。鄉鎮財政總收入62萬元,財政供養60人,鄉財政支農周轉金14萬元。

          在農業生產方面:全鄉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8885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475畝,糧食總產量715.2萬斤,油料產量4萬斤,肉類總產量48.2萬斤(其中豬肉產量43.6萬斤),水果產量4.6萬斤,蔬菜產量150萬斤,人均占有糧608萬斤。該鄉還興修水平梯田3000畝,并興修了兩條灌溉渠7500米,灌溉面積1500畝。建成中藥材生產示范基地300畝。同時正在對小河子,牛頭寺、米家溝等地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

          該鄉的工業基礎薄弱,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全鄉共有鄉鎮企業85個(包括磚瓦廠、銅礦采選廠、礦泉水廠、蜂窩煤廠、面粉加工、百貨銷售、餐飲等)其中鄉辦企業3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40人,收入總額123萬元,凈利潤總額10萬元,上繳稅金5萬元。

          教科文衛方面:全鄉有學校17所,在小學生1429人,教師61人,衛生院1所,醫生6人,病床4張;已經完成了“普初”、“義教工程”、“衛生Ⅷ”等項目的實施,全面開展貧困醫療救助。全鄉多民辦教師,待遇低,福利差,所以教師的積極性有待一步提高。絕大多數農民也都意識到了教育問題的重要性,開始會支持孩子上學。但是當孩子(尤其是初中生)產生厭學或者退學的念頭時,相當一部分農民還會因“生計”原因而采取順水推舟的做法。在醫療方面,我們了解到大部分農民小病就在家里熬,大病就去縣里看,很少去鄉上衛生所,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境貧困對于相對較高的醫療費用農民只能望而卻步,另一方面由于衛生所條件較差,農民也不太放心。另外,在該鄉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已經開始開展,但是政府的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亟待加強。

          由于地處山區,冰雹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受自然條件限制該鎮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也急需完善。全鄉14個行政村實現了通電、通郵、通公路;已有韓院和李家院兩村通了電話;沈家壩、菜地灣、江林、韓院、離家遠、大莊6村通自來水;固定電話裝機量60部,移動電話155部,雖然如此,但是在如果碰上自然災害往往會導致與外界一切聯系的全部中斷,從而造成較大的損失加大受災的嚴重性。同時該鄉還在上級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初步建成了牛頭寺旅游森林公園,但是也是因為交通條件的限制,使當地的旅游資源無法得到很好的開發。

          二、經濟狀況

         。ㄒ唬┙洕Y構和農民收入狀況

          在我們所調查的7個自然村中,農業產業結構基本相同,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洋芋,谷子等,大部分農民都種植了黨參等藥材以增加收入,但是由于近年來中藥材市場不景氣,加上農民地少主要種植糧食以自給只有很少土地種植藥材,所以藥材的收入也極為有限。許多農戶家里都種植有核桃、杏兒等果樹,但是一般也就只有一兩棵,對家里的收入也無法又太大的幫助。大部分農民都養有牛羊豬。在禁牧的同時,政府倡導設施養羊,現在都采用圈養的辦法。養豬是為了自家殺來吃,在經濟緊張的時候還可以拿來買,牛是用來耕地和運輸的。一般農戶家還養有雞,大多也只有幾只,也有養雞大戶,但非常少。

          這兩年,由于旱情較為嚴重,因此農作物基本沒有什么收入。加上種子,化肥等價格不斷攀升,國家實行退耕還林,農戶土地減少,農戶能做到一年的收支平衡,不虧本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生產出來的糧食很少拿出來賣,大部分是自給。有部分農民由于買不起化肥而僅僅使用農家肥。因此對于當地農民來說,糧食生產僅僅是為填飽肚子而進行的生產活動。種植藥材可以說是農民在農業方面唯一的進項。黨參收入多則千余元少則幾百元。因此,如果某個農戶土地較多,藥材種植的面積較大,那這個農戶在村里的生活就會相對較好。農閑的時候有些較為活躍的農民還會尋找一些零工做。

          除此之外,這里的青壯年男勞力大部分都外出務工,遠的出省,近的就在縣城。就我們的調查而言,大部分都是在省外打工,主要是去新疆、內蒙古等地。外出打工的一年能夠掙幾千塊錢,高的能有五六千塊。但是干了活卻拿不到錢的人也不在少數。

          那些沒有勞動力外出打工的農戶主要靠家里的農業收入,但這和那些外出打工農戶的收入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村子里,家境較好的一般是吃國家財政飯的公辦教師、“國家干部”(其實只是鄉鎮干部)以及家里土地和勞動力較多、以及有其它副業收入的家庭。

          H鄉現在主要的稅收來源是農業稅,但是當地稅費收繳的透明度不高,很少有農民知道自己交的到底是哪些項目的稅費,大部分都是只知道總額卻不知道明細,農民的解釋是知道了也沒用,村里說要交就是要交,就算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你也沒有辦法。農業稅全部采取現金的方式收繳,稅收分春秋兩季進行。

          當地的勞動力的流出和流入組織形式主要是靠這些打工人員自己的社會交往形成的,沒有正式的組織形式,通常都是有活的時候相互通知,靠自己的關系,也靠自己能夠吃苦耐勞誠實信用。

          當地農民每戶年均收入800多元的數據應該是可信的,也代表了大多數的情況,但也有不少的農戶基本的溫飽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并且國家的救濟和社會保障也亟需完善和提高。

          農戶家境不好有一個很普遍的原因是家里有長期患病的病人,醫療費往往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因此農村醫療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個非,F實和緊迫的問題;另外,家里缺少勞動力,或者土地不多,只有山地卻無川地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該鄉的很多農戶裝有太陽能灶。經了解,向農戶發放太陽能灶是屬于縣里扶貧的一個整體提升計劃的一部分。西北地區,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因此這一舉動受到了農戶的普遍歡迎。但在調查中發現有些村的太陽能灶是免費發放,有些村還會另外向農戶收取20多元錢的費用。還有些村子將太陽能灶的發放作為對農戶的一項獎懲措施,只有按時按量完成稅費,并主動配合村干部各項工作,與村里的關系較為協調的農戶才有發放,而那些經常“鬧事”,與村里對著干的農戶是不可能有的。

         。ǘ┒愘M改革情況

          稅費改革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很多項目比如鄉統籌、村提留、教育附加費、屠宰稅等都已經取消了。但是并沒有減輕農民太多負擔,因為限于當地的經濟狀況,在稅費改革之前,當地并無太多的亂收費現象,因此,就調查的農戶而言,基本上都覺得現在比以前好,然而在實際上這個在他們的生產活動中并沒有帶來多大的影響。在1997年實行稅費改革之后,農民僅僅需要交納農業稅(并且今年的農業稅按照中央的政策和部署開始減少)和一事一議的防雹費(當地為了防止冰雹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用以籌措資金的一種費用)以及補給民辦教師和村干部還有當地組織的護林隊隊員的口糧。大概每畝地20元左右(根據調查,各村的稅費情況有一定的差異)。

         。ㄈ┴搨闆r

          盡管農民的負擔有所減輕,但是在當地我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是當地幾乎60%—70%的農戶都不同情況的存在著負債的現象。當我們問及為什么負債時,他們告訴我們,他們買化肥需要錢,看病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有時候收成不好,家里沒糧食也得去借錢買。信用社里的錢只借給有錢送禮或者有關系有頭面的人,根本不借給窮人,一般普通人想借點款比登天還難。信用社不貸款給農民說是怕農民還不上,其實很多有錢人借了錢也還是還不上。

          因此大部分農民還是主要向親戚朋友借錢,如果家里親戚朋友有學校的公辦教師,鄉鎮干部或者在外面做點小生意家境寬裕點的,借起錢來還方便一些;如果沒有,那碰到急事想借錢也沒地方去借。村里今年就出過沒錢買糧又借不到錢而餓死人的事情。

         。ㄋ模┺r民購買力和支出結構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把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開支列為他們消費開支中的最大的一塊(家里有病人的除外)。一般中等的農戶年支出金額都在800——1000元,近幾年來,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尤其是化肥種子的價格還在不斷的上漲,給農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村里已經有人因為買不起化肥而是僅僅施用農家肥了。由于地少,種子的用量并不大,但是鑒于當地的晝夜溫差大,覆蓋種子的地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農業生產資料的支出。

          家里有念書的小孩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費用就成為了家庭支出的第二塊,村里小學的收費狀況一般為每學期收取費用50—60元,加上其它書本等雜費也就是60—70元。農民對小學生的花銷和學校收費狀況并無太大意見,但是認為中學的收費實在太高,一個中學生每年得交近千元費用,高中就花銷更大,更是一般的農民所不敢企及的。

          家庭的第三大開銷就是水電費和農業稅,這一點在稅費改革情況一節中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第四大支出是人情的花銷,這一項在各個家庭的支出數額差距很大,但是根據當地的習慣,一般親戚朋友結婚生子等喜事都要包幾十塊錢紅包,關系特別好的要到50—100多塊錢。

          第五大支出是日常用品。由于受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交通條件限制,村里居民想要購買日常用品通常是在當墟時走幾十里山路去相鄰的一個商業相對發達的N鎮購買。一年的日常用品花銷也大概在70—150元不等。

          (五)退耕換林政策的實施

          當地人多地少,并且以山地為主,自然條件惡劣加上多年干旱,因此這里農民的收入水平很低。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在此也成為了突出的問題。根據國家政策,農民每退耕還林一畝,國家補貼300斤糧,20元錢。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農民實際能拿到的只有90——200余斤不等的糧食,現金沒有。農民對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較為支持,一是認為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水土的保持(也有部分農民雖說不上原因但堅持認為中央政策的肯定是對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會坑害農民),第二,國家的補貼在當地來說也是很劃算,甚至有時還是高于不退時的收益。但是由于農民實際到手的補貼很少,農民對此也非常憤恨,并且曾經鬧過上訪,這樣退耕還林問題就成為了當地干群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

          另外,對于退耕還林土地的歸屬當地農民也不是太清楚。按照政策,退耕還林的土地仍歸農民所有,土地上的樹林最終也是農民的,因此農民還是必須繳納相應的稅費,許多農民因為不清楚政策所以對此都非常的憤憤不平。這也是造成農民對退耕還林頗有怨言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發展狀況

          如前所述,H鄉全鄉有學校17所,在小學生1429人,教師61人,無中學。當地考上中學的學生一般都在旁邊的N鎮的中學上學,成績和家庭條件允許的可以到縣上去年高中。當地義務教育的落實情況并不盡如人意,雖然當地居民對教育都普遍是很重視的,但是由于家庭條件限制,通常如果家里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在上小學,就一般會有一個孩子在家里幫著干活,通常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孩子在上中學,那么家里其他孩子上學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當地很多孩子能念到中學就很不錯了。當地小學的輟學率也是居高不下。當地關于適齡兒童入學率由一個這樣的說法:春滿堂,夏一半,秋幾個,東不見。這樣的狀況使得入學率的考察價值大打折扣。

          根據T縣教育部門的有關領導介紹,本縣的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民辦教師撐起半邊天。鄉鎮干部向我們說明了原因:主要是公辦教師不愿以來,民辦教師雖然待遇不高但是在當地來說也是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工作因此有很多人爭取,但是往往民辦教師自身的素質就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另外,由于民辦教師待遇太低(每月只有80塊錢,還不一定能落實,公辦教師高的能夠達到1000元),老師們都不安心教課,而是把教學工作當作減輕家里負擔,擴充家里經濟來源的一個渠道,因此老師們除了教課還必須承擔家里很多的農活和其他的一些事情。真正能夠把教學當作自己本職工作的老師并不多。

          根據當地鄉黨委書記的介紹,H鄉從99年開始采取鄉上級要一點(立項投資),部門幫一點,鄉政府投一點,村上拿一點,群眾擠一點,拆下的舊木料磚瓦利用一點的辦法經過爭取立項投資新修了三所條件相對較好的小學;鄉政府投資,群眾投勞集資新修了10所小學,維修了四所小學,今年又爭取立項將對兩所學校進行新修,至此全鄉所有教學的的危房舊校將全部消除。鄉政府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縣教育先進鄉鎮。

          下面我們將通過介紹該鄉的H鄉小學了解該鄉的基礎教育發展狀況。H鄉小學始建于1942年,學校下轄16所存學以及教學點,共有教職工61人,其中公辦教師37人,代課教師24人,由學生1429人。1970年該校曾設初中班,1982年初中班被合并到相鄰的N鎮中學,由此H鄉小學被定為五年制小學,1989年省上撥?钚藿私虒W樓一幢,20xx年實施一期“義教工程”,新修校舍18間,315平方米。該校服務半徑內總人口1466人,適齡兒童總數149人,入學率100%,女童入學率和殘疾兒童入學率100%,但是輟學率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學校所在地教學點有教職工21人,公辦教師13人,代課教師7人,長期臨時工1人,大專學歷4人,中師學歷11人,高中學歷3人,初中學歷2人,小學高級教師5人,一級教師10人。1996年該校被評為“隴南地區先進學校”。由于T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所以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扶貧資金用于相應的教育扶貧項目,因此爭取項目立項投資是該鄉教育機構每年的例行工作。根據中心校的校長介紹,這兩年縣上對該鄉的教育投資一直都很支持,所以該校的發展也是令人歡欣的。

          在該鄉的教育情況中,有一個北京大學生資助的計劃很引人注目。這是由該縣的一個熱心拍攝和攝影的普通農民,與北京的各高校特別是北大的愛心社區的聯系合作開展的一個首都大學生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資助計劃。這個活動的影響非常大,僅僅在該鄉就資助了中小學生121人,總金額達18000余元。這個活動使當地很多人受益,在調查過程中,不止一次的有農民要求我們代他們向資助他們孩子上學的北京大學生表示感謝并希望能取得聯系。而大學生們的資助和信件等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動力和鼓舞。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該計劃于20xx年停止,已被資助的孩子也有很多與資助人失去了聯系,并有很大一部分重新陷入了輟學的境地。因此,在調查時也不斷有孩子要求我們幫他們尋找資助人,以幫助他們重新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四、困難與問題

         。保 H鄉處于西部高原山區,森林覆蓋率低,植被破壞嚴重,耕地少,平地少,生態十分脆弱,并且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時常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并且當地海拔高,積溫低,生產期短,極不利于作物生長。

         。玻亮魇乐兀爻休d能力差。由于當地的自然條件惡劣,植被破壞嚴重,當地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而耕地資源匱乏,耕地承載能力差是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與此相對的是,人口的生產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作為粗放型經營的農業,只有增加勞動力才能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保證糧食的生產。但是,近幾十年來人口數量的膨脹和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更使耕地承載能力有減無增。另外,由于當地地形崎嶇,開荒擴耕也非常容易呆滯嚴重的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耕地承載能力差,耕地資源質量差,可開發難度大,效益低,可開發潛力小這是當地農業經濟不容忽視的特點。

         。常a方式落后,經濟發展水平低。當地落后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所形成的薄收,單一經營,粗放管理,靠天吃飯是貧困的重要原因。勞動者受教育程度低,區位邊緣分布,交通閉塞,觀念上封閉,經濟上貧困,使居民習慣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經濟生產方式。農業以低層次平面墾殖方式為主要特征,以人口數量增加和體力勞動為主,生產結構單純追求糧食產量的單一種植業結構這都嚴重阻礙了當地社會基礎結構的進化。

         。矗A設施薄弱。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薄弱是當地發展面臨的基本困難之一。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不僅難以有效抗御自然災害還給當地農民溫飽問題帶來了極大困難。交通通信事業和社會基礎設施的落后嚴重制約了貧困鄉村的資源開發步伐,特別是當地的旅游資源,而且阻隔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機制與外部社會的有機結合,弱化甚至化解了外部社會先進的經濟文化浪潮對地方上的沖擊。同時強化了當地內部的封閉型和資源配置的單一性,形成了惡性循環。

         。担鐣h境封閉,生活方式穩定。落后的思想文化,守舊心理,安貧心理,懼險心理與當地信息時間觀念淡薄,效率觀念缺乏,文化素質差等問題與自我封閉,自主自立意識薄弱自卑自負心理問題結合形成了一種心理環境與現實社會形成了較大的差距。在調查過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在村里終日游蕩,或呆坐在陽光下與人閑聊打發時光。

          6.教育發展落后,教育經費短缺。當地的輟學率高,絕大部分小學畢業后放棄升學,這就必然壯大了文盲半文盲勞動力結構隊伍,從而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限制作用。同時當地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教育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而教育經費的短缺直接導致了當地辦學條件差,無法組織教師進修和請外地老師對本地教師進行培訓。由于教師待遇低,導致教師隊伍不穩聽,嚴重存在調不進,留不住的現象。教育事業的落后直接導致的是當地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低形成了“低素質屏障效應”是當地勞動力對其他職業的競爭力和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力極低。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目的:

          三農問題一直是舉國上下關注的焦點,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快,我認為對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做調查是很有必要的。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僅關系到農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國經濟發展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并且我也是在農村長大,因此對農村我有著特殊的情感,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做調查就更有必要了。中國現有8億農民,對此我想到應該盯住這個龐大的市場,利用這一機遇發揮好拉動國家地區經濟增長的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利用寒假時間對我所處的農村經濟的現狀作了一次調查。通過對農村經濟現狀的調查,了解當前政府對農村發展所實施的政策,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等現狀,研究提高提高農村經濟水平方案,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二.調查對象:

          由于青年人長時間在外,對村里的發展不是很了解,故調查的對象平均年齡為45歲左右。從文化程度來看,人群總體的文化程度稍低,在被調查人群中1/2的人只具有初中以下文憑。從婚姻狀況來看,90%都已婚。

          從職業狀況來看, 80%的調查者的職業都是務農。

          三.調查內容:

          個人一般情況,家庭財政收支方面,家庭設施方面,家庭消費方面以及農民對農村的發展建設的意見。

          四.調查方式:

          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程度的關系,我主要對本村被調查的農戶進行訪談式調查。

          五.調查時間:

          六.調查地點:XXX

          七.調查結果:

          通過對農民們的談話,已基本了解本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總結如下:

          家庭年收入約5000元,主要收入來源為務農,每戶有可勞動人口約2人,且多為40歲以上。

          目前農村合作醫療已經基本全部落實到位,所有人都能享受醫療報銷,并且現有許多幫助農民的政策,例如糧補等,農民可以更不用擔心成本問題,可以更加放心得掙錢。

          從大多數農民得知,當前,農村的交通還是個重要問題,住稍偏的居民還是出行不便,交通工具無法到達家門口,并且有地方的醫保政策,“家電下鄉”就存在欠缺。

          總體來說,當前農村發速度正穩步提升,當然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部分地區的交通及政策落實問題。

          八.調查體會:

          政策方面:我發現農民普遍認為國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為老百姓謀福利,但是其執行到地方以后已經有所變味。

         。ㄒ唬┅p據本次調查所知,很多的村民反映有地方的醫保政策就存在較多不透明的現象。鄉衛生所的藥物的價格更是高出當地藥房藥品價格的幾倍。并且有些村級醫療合作社的.醫生在村民購買藥品時,不愿意為其進行優惠。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新農村醫療合作政策是一項解決農村治病難﹑看病難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問題而制定的,可是在調查中我發現,在一些地方,它并沒有起到它應有的那種效果。

         。ǘ┅p 在前幾年,剛了解到家電下鄉政策之后,認為這是一項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內各個大型商場及走訪農民得知,享受家電下鄉優惠政策的家用電器種類少且偏低端產品,并且優惠款額較低,50%的人認為這不會影響他們是否購買家電的意愿,并且優惠款額很難返還到村民手中,并且手續繁雜。

          農村收入來源方面:在農村調查的這幾天,我發現農民收入來源比較單一,基本都是靠種地獲取糧食收入,但所占農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減少。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農民收入來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在本地企業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數賣土地所有權所得。在農戶收入中,糧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卻很明顯。

          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我來自農村,并作為當代大學生,也了解農村,每天都在感受著它的日新月異,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更是無時不刻在關注家鄉的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因此,今年寒假,我選擇新農村建設作為自己的調查主題之一,對家鄉的新農村建設情況作了為期幾天的調查。通過實地調查,采用訪談的形式,對農戶及村委進行訪問調查。我認為,新農村建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資金實力不足,宣傳力度不夠,農村干部素質不高,沒有調動村民的熱情,村民文化活動單調等,建議要調動普通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熱情,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 篇11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區域性環境建設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當前,我縣正在掀起新一輪經濟發展熱潮,開始步入擴張、裂變、規模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環境建設已成為影響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近日,縣督考辦組織力量,對我縣農村經濟發展環境問題進行了調研。

          一、我縣農村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赞r村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硬環境建設亟需加強。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強電力、通信、道路、小城鎮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隨著農村礦業的興起和農業特色產業的壯大,水、電等資源供應不足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影響我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ǘ┢髽I生產經營干擾因素亟需排除。

          一是來自行政執法部門的干擾。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門按照縣有關要求為企業和外商提供優質服務,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環境。但個別行政執法部門自身利益、個人利益至上,不顧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報現象仍時有發生,企業有苦難言。

          二是來自企業周圍村民的干擾。企業周圍部分群眾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觀念、發展觀念、法制觀念。在企業征山、占地過程中漫天要價,百般刁難;在修路、架電過程中以種種不正當理由,人為設置障礙;個別村痞村霸無事生非,敲詐勒索,蠱惑群眾,制造事端。

          三是來自行業不正當競爭的干擾。我縣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鐵選等行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競相壓價、以大欺孝以熟欺生等現象。同時有少部分業戶只顧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攙假,致使品牌受損,影響行業發展。

         。ㄈ┼l鎮政府的區域經濟發展觀念亟需更新。部分鄉鎮過多地強調客觀理由,認為無資源、無項目,不能積極主動挖掘發展潛力,創造發展優勢,致使區域經濟發展緩慢。同樣沒有現實“資源優勢”的榆樹林子鎮、臺頭山鄉,卻能立足鄉情,主動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扶持,強服務,建市場,搞外聯,使蔬菜產業成為富民立鄉的主導產業。這說明部分鄉鎮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還是主觀努力不夠,發展觀念不新不活。

         。ㄋ模┺r村經濟發展的穩定環境亟需維護。今年以來,我縣農村連續發生多批進京、赴盛到市集體訪和單戶訪。大量的信訪案件分散了各級領導抓發展的精力,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對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二、加強農村環境建設的主要對策

         。ㄒ唬┘哟蠡A設施建設力度,在硬件環境建設上實現突破。農村礦業的發展暴露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使企業開工緩慢,不能如期投產達效。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使其適度超前發展,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矗

         。ǘ┺D變干群思想觀念,在人文環境建設上實現突破。人文環境是形成整體環境的基石和根本,軟環境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要對干部群眾持之以恒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重點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立和強化四種意識。一是開放意識。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靠項目、靠開放,要教育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資源發展觀,強化“零資源經濟”的發展觀,樹立大開放意識。二是大局意識。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增強全局意識,轉變部門利益、個人利益至上的錯誤觀念,樹立科學發展觀。三是法制意識。加大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力度,提高群眾知法守法水平,依法維護正當權益。四是進取意識。引導干部群眾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觀念,培樹發展意識和進取精神。

         。ㄈ┙ㄔO服務型政府,在政務環境建設上實現突破。一是加強鄉級執政能力建設。重點加強鄉鎮謀劃發展、對外開放、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四種能力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二是增強服務意識。鄉鎮政府要承擔起引導、扶持農戶的責任,有效進行市場調研、品種引進、試驗示范,主動承擔風險;建立和完善農產品供需市場信息發布機制,為群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壯大經濟人隊伍,活躍農村經濟。三是實施陽光工程。扎實推行政務、村務公開,建立重大事項公示、社會聽證、社情民意反映等長效機制。四是加強行風建設。有效開展行風評議活動,有效實施群眾監督;開展執法、執紀大檢查,突出解決部門行業不正之風問題。

         。ㄋ模┙⑿旁L穩定工作長效機制,在穩定環境建設上實現突破。一是以預防為主,加大調處力度。要充分發揮信訪網絡的作用,常排查,勤調處。同時在決策和實施過程中,要預先考慮信訪因素,一旦發生矛盾,能夠及時就地解決。二是齊抓共管,構建大信訪格局。對信訪工作,各鄉鎮、各部門一把手不僅要親自抓,而且要善于調動副職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強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對各級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設規范化機關,提高各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減少工作偏差,維護群眾利益。四是規范信訪程序,堅持依法治訪。加大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教育群眾依法信訪。對于有理訪,要依法引導,妥善解決;對于無理訪及信訪過程中發生的違法違紀行為,堅決嚴厲打擊,促進信訪工作法制化、規范化。五是加強群眾思想教育,引導群眾支持黨委政府工作。教育群眾既要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又要依法規范自身言行。對群眾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時又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向群眾講明道理,取得他們對黨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眾中創造優化環境、加快發展的強大氛圍。

        【農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10-26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05-23

        農民收入調查報告07-14

        關于農民外出務工調查報告03-02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13篇10-26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13篇)10-26

        農民收入問題調查報告02-07

        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03-21

        關于農民增收情況的調查報告04-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