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

        時間:2023-05-11 08:00:02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8篇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走內涵發(fā)展之路”是學校新一輪發(fā)展的基本思路。我校地處農村地區(qū),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及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不容樂觀,要創(chuàng)出自己的特色更是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而把棋類引進課堂,建設學校棋文化特色,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會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它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大、不受場地限制的普及的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我校針對自身特點,提出“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yǎng)性”的學校棋文化工程的戰(zhàn)略構想,以“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打造教學精品”為目標,以追求“學校內涵發(fā)展,師生和諧成長”為宗旨,旨在引領學生充分認識豐富多彩的棋類世界,將棋文化教育與學會做人有機結合,逐步起到以棋促德、以棋益智、以棋冶情、以棋養(yǎng)性的效應,F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創(chuàng)建棋文化特色的四個維度

          特色是學校上品位、求品質和建品牌的基礎,在艱辛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建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由量到質的過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小學,要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不能好高鶩遠,只能立足于我校所處的大環(huán)境,腳踏實地尋找我們的優(yōu)勢。

          (一)棋文化特色創(chuàng)建的基礎——環(huán)境熏陶

          為了讓學校的棋文化特色彌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以文化的魅力去影響造就人,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棋藝專用室、黑板報、室內布置等陣地,從不同的角度向學生介紹源遠流長的棋文化知識,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的成果。

         。ǘ┢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載體——活動創(chuàng)設

          “活動是載體,活動是激勵,沒有活動就沒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課內外棋類活動,為學生提供較為寬闊的'空間和較多的“習得”機會,是提升棋文化特色品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十分重視各級棋類社團的開設和管理,不斷提高活動質量,學校成立“三棋”社團,班班建立小棋社,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彰顯生機勃勃、絢麗多姿的校園棋文化風采。其次,抓住契機,結合校情,挖掘資源,精心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棋類活動,班級三棋聯賽、親子對弈、棋星挑戰(zhàn)賽、對抗賽等等。第三,廣泛發(fā)動、創(chuàng)設條件、精心組織,每年開展一次校園棋文化藝術節(jié),作為對學生開展棋文化藝術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閱和全面展示。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棋類競賽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才干,張揚個性。

         。ㄈ┢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保障——課程體系

          隨著棋文化特色創(chuàng)建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感到特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走課程化的道路,只有課程化的特色才會更常態(tài),更有效。每周設立棋藝課,在加強學科教學的同時予以實施,力爭使我校的校本課程建設成為我校的一個辦學亮點。

         。ㄋ模┢逦幕厣珓(chuàng)建的核心——科研引領

          充分發(fā)揮科研優(yōu)勢,引領學校呈現高效、良好的運行態(tài)勢是特色創(chuàng)建的關鍵和核心。成立學校課題研究小組,校領導、班主任、棋課專職教師、體育教師為課題成員,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細則,通過課題研究,拓寬棋文化內涵,深挖棋類教育對學生德育、智育諸多方面的影響作用,推動課題研究向深層次發(fā)展。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2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給學校的發(fā)展,給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給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F有的教學特色及西安豐鎮(zhèn)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fā)體現“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實踐,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增強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zhèn)、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文化,吸收鄉(xiāng)土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fā)展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fā)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際,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xiāng)土性。教材植根于現實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huán)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我們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學習鄉(xiāng)土知識,而是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實踐能力。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課程的開發(fā)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fā)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fā)展。課程在開發(fā)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沒有教師積極主動的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是十分困難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在編制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優(yōu)化校本課程。

          2)開放性原則: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自主權。教材本身在實施中,教師要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斷反思出現的各種問題,對教材隨時予以補充、調整。

          3)量力而行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4)個性化原則課題組從實際出發(fā),挖掘、發(fā)揮地域文化優(yōu)勢,并以此打造學校特色。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fā)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fā)學校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批有志于從事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他們有較高的積極性和潛在素質。據此,可開設聲樂、器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藝術類課程;朗誦、演講、寫作等文學類課程;籃球、乒乓球、象棋等體育類課程。

          2)西安豐鎮(zhèn)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zhèn)實際,以家鄉(xiāng)地理——家鄉(xiāng)歷史——家鄉(xiāng)經濟——家鄉(xiāng)人物——家鄉(xiāng)旅游——家鄉(xiāng)文化——家鄉(xiāng)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xiāng)的地貌風情,激發(fā)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xiāng)的資源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西安豐鎮(zhèn)是個千年古鎮(zhèn),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經古文化調查發(fā)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跡和歷史史料,有500年以上古建筑22座,古橋梁3座等,有諸葛亮后裔、劉備后裔、李頻后裔等家普和珍貴史料計10姓、12套,2000余萬字,有國家級旅游風景區(qū)——西安豐“江南懸空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qū)——新葉古民居、里葉十里荷花等景點。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了解古文化,讓學生通過參觀欣賞、考察等方式,更深地了解家長的歷史,指導學生進行寫作,進行美的熏陶,以及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

          西安豐鎮(zhèn)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土壤肥沃。蓮子產業(yè)已成為我鎮(zhèn)的支柱產業(yè),先后建成了杭州市蓮子產業(yè)化生產基地和浙江省蓮子出口創(chuàng)匯示范基地,里葉白蓮獲浙江省名牌、省農博會金獎。還有西瓜、紅花菜、柑桔等農特產品也有一定的規(guī)模和特色。利用這些資源可以讓學生了解種植蓮子的方法、蓮子生長的過程、蓮子的功用等常識類課程,了解家長的特產。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jié)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活動)。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而大型的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如春游、秋游等由少先隊大隊部負責組織。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yè)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評價體系將體現:(1)評價內容多元化;(2)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3)評價個體主動化;(4)評價方式的質性化;(5)評價行為日;;(6)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fā)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fā)項目。

          (4)校本課程領導工作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研究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3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需求評估

          1、學校特色建設的需求

          開發(fā)校本課程,首先要有明確的學校教育理念(培養(yǎng)目標),即學校根據師生特點、教育資源、學校教育傳統以及教育者的辦學宗旨,確立自己的獨特的發(fā)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學校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辦學指導思想,以“學陶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為辦學思路。作文教學是我校辦學特色,十多年來,我校開展了以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研究為主題的系列課題研究,包括《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能力的研究》《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研究》兩個蘇州市級規(guī)劃課題,《作文教學策略研究》《農村小學生活作文教學中審美功能的研究》《生活作文教學中實踐“教學做合一”思想的.研究》3個陶研會、教育學會省級課題,《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讀寫結合能力的研究》《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研究》《作文實踐活動中挖掘作文教育資源的研究》《生活作文教育中滲透新時代榮辱觀教育的研究》《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5個吳江市級規(guī)劃課題等。作文與學生學校生活、與社區(qū)活動聯系緊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應與我校作文特色相結合。

          2、綜合實踐活動的需求

          新課改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國家課程由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構成,規(guī)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至高中的……必修課程”。同時規(guī)定:學校在執(zhí)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在課程定位、學習主體的地位、學習方式、學習內容上存在區(qū)別,但兩者又有聯系,綜合實踐活動依托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應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

          3、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fā)展,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重要依據。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心小學,學校中外來民工子女占了將近三分之一,學生家庭文化素養(yǎng)普遍較低,行為習慣普遍較差,校本課程應該能為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服務,讓每一位學生樂于讀書、勤于作文、真誠做人。

          4、學校及社區(qū)資源分析

          學校與社區(qū)都是學生幸福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實踐與體驗生活的基地。我校環(huán)境優(yōu)美,校園內草木華滋,翠綠掩映,亭臺錯落,小徑通幽,是一所花園式農村中心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有“一廊”——行知廊,廊內張貼著學校特色建設的活動剪影,是學生、教師表現自我、展示才情的舞臺;“三亭”——咀華亭、舒逸亭、韻讀亭,每個亭子都制作了具有古色古香的木質匾額、對聯;“四園”——含英園、咀華園、舒園、逸園,地球儀、荷花池、藍竹亭、九曲橋、翠竹林等景點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小中高教師4人,高級教師45人,市名教師2人,吳江市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以上骨干教師24人。學校硬件設施到位,有各類專用教室23間,各類器材齊全,達到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標準。

          學校所處八都社區(qū),雖地處偏僻,但近年來經濟發(fā)展勢頭良好,民營企業(yè)眾多,華鑫集團、通鼎電纜、丹龍紡織、苗圃場等企業(yè)為我校學生德育實踐基地。社區(qū)內河網密布,“小橋、流水、人家”隨處可見。社區(qū)周圍,風景名勝眾多,社區(qū)北端有雙塔橋,震澤鎮(zhèn)有慈云塔、師儉堂,接壤的南潯更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總體目標

          根據需求評估,初步確定我,F階段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為:

          1、熱愛生活,喜歡讀書,勤于實踐,樂于寫作,在“讀書、實踐、習作”中豐富素養(yǎng),健全人格。

          2、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至少學習一門形成自己特長的課程。

          3、學會觀察與思考,學會探究與質疑,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4

          一、指導思想

          1、根據《小學課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課程結構。

          2、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3、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實現學校課程的創(chuàng)新,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程規(guī)劃與審定,發(fā)布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整體思路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整體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點突破,全員參與,穩(wěn)步推進,全面展開。工作上要堅持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為后盾,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和領導,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fā)與實施。

          四、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提倡和推崇科學,重視各門科學知識在校本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時吸收科學發(fā)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fā)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要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課程的開發(fā)與建設。

          3、針對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有利于形成學校的特色,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和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專長。

          4、人文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目的上,崇尚個性;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興趣,講究教學方法,為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提供保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fā)展其特長。

          5、趣味性原則

          校本課程要盡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盡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7、本土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五、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程序:

          1、以模塊形式或專題形式開設,每個模塊以18學時為宜。

          2、按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對課程教法、學法進行研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5

          一、課程背景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年來農村小學學生學習的空間主要停留在課本上,各種客觀存在的教育資源被浪費或忽視,整個教育過程被考分左右,為題海困惑,教師視教材為全部,把學生視為承載知識的容器,強調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全盤接受,最終造成學生表面上掌握的知識比較多,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差,對教師、教材的依賴性增強,也造成了學生主體意識淡薄,創(chuàng)新意識欠缺,給今后的發(fā)展帶來障礙。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每個新世紀公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人們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能力,具有較強的搜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更要學會做人,重建起新一代中國人的人生信念。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漢字、古詩等不僅能給學生提供文學滋養(yǎng),而且融會其中的智慧、風骨、胸懷和操守,都將是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重要資源。

          新時期的少年兒童,多為獨生子女,他們深受父母的寵愛,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我校正視現狀,利用寄宿制的有利條件,利用校園文化對他們進行嚴格規(guī)范,科學系統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教育,磨練學生意志,以期形成堅強果敢的品質。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fā)展,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重要依據。為了對我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進行合理評估,我們組織設計了調查問卷,在評估過程中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征,學校分別就低、中、高三個年齡段的學生按照舉手表決、選項填空、直接答卷三種方式,對學生發(fā)展需求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結果顯示,我校學生對書法、唐詩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比較感興趣。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以新的課程標準、教育理念作支撐,開發(fā)書法藝術、古詩賢文和學生操行等校本課程資源,以期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堅定的人生信念,使他們終生受益無窮。

          二、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yōu)化學校課程結構,促進學生發(fā)展,努力創(chuàng)建學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旨在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以學校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參與性、交流性。

          3、校本課程通常是由校長、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來決策,采用實踐—評估—開發(fā)的模式。

          三、實施目標

          1、使學生了解、熱愛我國燦爛的文化,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成為富有文化底蘊的新一代建設者。

          2、確定學校校本課程的名稱、內容,并進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為全面開設校本課程積累經驗。

          3、徹底改變教師“應試”教育的舊觀念,培養(yǎng)全面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huán)境。

          4、讓學生擁有熔鑄在書法、古詩、美文中的前人智慧、風骨、胸懷和情操,具有現代中國人的意識。

          5、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共同開發(fā)、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撰寫論文的水平,爭取在各級論文大賽上獲獎,爭取發(fā)表高質量論文和有特色案例。

          四、課程實施與管理

          1、實施原則

         。1)強調主體性,突出個性化。尊重學生的意愿,依據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這是開設這門課程的出發(fā)點,學校開發(fā)校本課程的基本原則就是以學生為本,促進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和諧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2)重視可行性,力求多樣化。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校的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設計教學情境。除教學過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應引導學生將口語知識,技能運用到具體生活實踐中。

         。3)加強針對性,注重興趣化。校本課程如果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不能讓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想上的積極性,課程生存就面臨危機。只有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興趣愛好,校本課程才有開發(fā)價值。

          2、研究與管理機制

         。1)成立課題開發(fā)研究管理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2)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研制和設計,負責課程實施的督促和檢查,針對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適時修正和完善課程方案。

          (3)建立健全民主開放的組織機構。校長樹立民主開放的學校管理意識,全面負責學校組織機構的建設與管理,制定校本課程審議制度,使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過程成為民主決策的過程,并充分發(fā)揮學校校務委員會團結全校教職工民主決策的作用,確保優(yōu)質、高效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

         。4)本課程中的課程開發(fā)小組組織各班主任按照順序在各年級實施。

          (5)本課程納入課時計劃,原則上每周一節(jié),學校課時計劃安排為:各年級每周一至周五各有一節(jié)校本課程,一、二年級為書法入門,三、四年級為唐詩鑒賞,五、六年級為養(yǎng)成教育,可對課時進行彈性安排。

         。6)本課程實施形式實行課內與課外、講座與實踐、交流與競爭相結合的方法,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課程更加切合學生生活實際,提高本課程實施實效。

          (7)加強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學期初組織教師制定本學期課程實施計劃,期末組織教師進行研討。

         。8)加強集體備課,認真落實每一塊內容,研究設計實施方案,及時總結反思,及時完善實施方案,逐步形成校本課程教材。

          (9)教學方式與學習方法:教法,倡導按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因材施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伙伴互動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相結合,學生在多種學習方式的選擇運用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快樂學習。

         。10)教師運用選用、改編、新編等多種開發(fā)方式,根據校本課程的特殊性,按照綜合性、針對性等原則選擇、組織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課程內容。

          3、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1)針對學生的經驗背景、知識基礎,結合實際進行一定的指導。

          (2)有針對性到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和督促。

         。3)注重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

         。4)允許學生在成果獲得上的層次差異。

          五、課程評價

          1、對教師的評價

         。1)課教師實施本課程的工作態(tài)度、實效納入個人業(yè)務考核檔案,定期檢查、督促、考核,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2)對教師的教學評價要采用多元、開放的評價方式,強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分析與反思,既要重視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視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既要關注是否完成教學任務,實現課程目標,又要關注是否保護和激發(fā)學生自我成長的愿望。

         。3)要建立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學生、同事、^領`導、家長共同參與的教師評價制度。

          2、對學生的評價

         。1)學生學習本課程的過程、情感、態(tài)度、能力發(fā)展、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激勵評價,教師及時對學生學習中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三方面作出相應的評價和記載。

         。2)采用各種形式對課程開發(fā)和實施中學生所取得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并進行激勵性評價。在每一環(huán)節(jié)、步驟上,教師都要對學生的每一次表現滿懷激情到給予積極的評價。綜合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涉及到思想、思維、積累等多方面的內容,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反復”、“反彈”,不論遇到怎樣的情況,總給學生以信心,總給學生以希望,寄學生以期望。

         。3)通過調查表等形式,對學生相關知識、能力、發(fā)展情況作檢測調查。

         。4)定期結集出版師生教學活動中的優(yōu)秀成果。

          3、評價內容

          (1)對寫字、古詩和習慣養(yǎng)成的學習態(tài)度。

         。2)對有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3)對師生成長的作用、效果。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6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縣直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qū)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fā)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xiāng)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袄绵l(xiāng)土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qū)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開本課程開發(fā)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fā)體現“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增強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zhèn)、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文化,吸收鄉(xiāng)土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fā)展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fā)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xiāng)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huán)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fā)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fā)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fā)展、課程在開發(fā)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fā)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寨里河鎮(zhèn)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zhèn)實際,以家鄉(xiāng)地理——家鄉(xiāng)歷史——家鄉(xiāng)經濟——家鄉(xiāng)人物——家鄉(xiāng)文化——家鄉(xiāng)特產等為體系,介紹家鄉(xiāng)的地貌風情,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xiāng)的資源開發(fā)教育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jié)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采摘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yè)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fā)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

          3.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4.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5.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6.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7.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5.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yōu)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fā)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

         。ǘ﹩柧碚{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了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ㄈ┏醪嚼砬彘_發(fā)思路,擬訂開發(fā)綱要,確定開發(fā)項目。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ㄒ唬└鶕䲠M定項目、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fā)方案。

         。ǘ└黜椖块_發(fā)小組修改項目開發(fā)方案,分工協作,完成項目開發(fā)綱要的編制工作,并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本,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ㄎ澹┱n程文本、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由學校報鎮(zhèn)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zhèn)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七)、技術顧問定期來校上課。

          (八)、定期組織學生到田間、大棚、石材廠、采摘園實地學習。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7

          一、需求分析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

          我校為農村小學,由于歷史等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兄弟學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qū)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學校的優(yōu)勢和條件見課題研究方案)發(fā)現,我校擁有豐富的鄉(xiāng)土教育資源、得天獨厚的校園山丘、較強活動能力的農村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在我!袄绵l(xiāng)土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這一課題的啟發(fā)下,我們找到了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突破點——校本課程開發(fā)。我們

          計劃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這個支點,全面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

          因此,我們認為我校依托本地區(qū)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二、總體目標

          利用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使學校形成辦學特色。探索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程序,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評價體系。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逐步形成“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的辦學理念。這一辦學理念中,前八個字是基礎,這個“點”就是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逐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從而全面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使學校實現跨越式的發(fā)展。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達成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性化的小學校;學生——育有智慧的實踐者;教師——塑反思型的教育者;班子——做有思想的領導者”。并提出了學校的校訓:“實踐——創(chuàng)新——實踐”。這個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學校校訓與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一脈相承的,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

          三、課程的內容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可以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新編校本課程。在我們的研究中將本地區(qū)、校內外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融入學科課程之中,通過改編、補充、拓展和新編等方式開發(fā)校本課程。鄉(xiāng)土資源包括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家庭資源三個方面。本地區(qū)的社會資源包括三大塊,即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fā)展;學校資源包括校園環(huán)境、教師特點、學生特長;家庭資源包括家長特長、家庭特點、家園環(huán)境等。這些內容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教師既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規(guī)劃不同的內容,又可對鄉(xiāng)土資源進行改編、補充或拓展。

          四、課程結構與課程門類

          根據鄉(xiāng)土資源在課程中的占有比例,校本課程分為兩大類。

         。ㄒ唬╋@性課程的研究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此類課程憑借鄉(xiāng)土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各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

          2、興趣活動課程。此類課程憑借教師、家長及社會人士的人力資源,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的各種興趣活動。

         。ǘ╇[性課程的研究

          1、鄉(xiāng)土化的學科課程。此類課程,在原有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上,融入鄉(xiāng)土資源,開展學科教學活動。包括鄉(xiāng)土

          作文

          教學、鄉(xiāng)土文學教學、鄉(xiāng)土美術教學、鄉(xiāng)土音樂教學、鄉(xiāng)土常識教學、鄉(xiāng)土體育教學、鄉(xiāng)土思想品德教學、鄉(xiāng)土數學教學等。

          2、通過課程的研究,形成一種校園文化,一種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和教風,突出事實求是、從實際出發(fā),敢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的學校精神。這種隱性課程,蘊涵在學科教學、德育教學、學校管理及其師生的言談舉止中,從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五、課程開發(fā)操作措施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和地方的課程計劃以及學校的實際通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取選編、改編、新編教學材料的方式,在校內組織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建構起內部評價機制。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操作措施如下:

          1、分析情景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是以學校為基地,并基于學校而進行的突出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課程。只有盡可能利用和開發(fā)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發(fā)揚學校的傳統,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才能有效地實施校本課程。情景分析是校本課程設計的前提。不僅要分析校內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校內的情景主要包括本校師資、環(huán)境設施、學生特點等。校外的情景主要包括家庭、社會、自然、歷史等。

          2、確立目標

          校本課程目標的制定要體現“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課程改革方針,落實課程改革的總體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逐步形成辦學理念,達成辦學目標,從而逐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全面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使學校實現跨越式的發(fā)展。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確立校本課程的目標,提出做個有智慧的實踐者。

          3、制訂方案

          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計劃書。完整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包括:需要分析,總體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與課程門類,課程開發(fā)的操作措施,保障措施,課時設置等內容。同時要統一校本課程教學案例的編制格式及其要求。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項目:主講教師、教學材料、課程類型、授課時間、授課對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安排、評價方式、課后反思等。

          4、組織與實施

          校本課程的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是開發(fā)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成敗。因此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施程序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規(guī)范“利用鄉(xiāng)土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的實施程序。我們認為實施的程序可以分為五步,即:環(huán)境分析與材料選擇、目標的確立、教學的組織、學習的評價、課后的追蹤。要嚴格按程序實施。課程的實施是校本課程付諸實踐和走進課堂的過程。要積極構建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

          5、評價與改進

          根據“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的評價總要求,構建校本課程的評價體系。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即教師、學生自己、同學、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評價主體的互動性,即評價主體間進行雙向的、多向的評價。促進校本課程開發(fā)和改進,建設有鮮明特色,符合學校實際的鄉(xiāng)土化校本課程。

          六、課時設置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周安排1課時,新課程年級從地方課程中安排,其他年級從現有計劃的選修課中安排。各年級根據實際需要可分散在每周,也可將3課時集中在一周(安排半天)。

          2、興趣活動課程每周安排2個課時。個別興趣活動可以放在課余時間進行。

          3、學科課程根據新課程實施的教學實際安排,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七、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全體教師參與課程開發(fā)。

          2、加強培訓,統一認識,明確開發(fā)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3、加大經費投入,確?蒲薪涃M的及時劃撥,加強學校校園環(huán)境改造,圖書館、實驗室、實踐基地的建設,開發(fā)建設好校本課程網站,為校本課程實施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

          4、協調社會、家庭,為開發(fā)校本課程提供保障。利用網絡大力宣傳校本課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社區(q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qū)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八、校本課程開發(fā)小組

          xxxxxxxxxxxx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8

          一、課程開發(fā)背景

          江蘇省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創(chuàng)辦于1988年,位于常州市火車站東,歷經幾代人艱苦的努力,學校規(guī)模由小變大,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教育質量也逐步提高。

          近年來,學校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全面開展課程改革實驗。新課程改革實驗,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提出,更為學校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學校認識到要發(fā)展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必須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學校文化和育人途徑。我們學校確立的培養(yǎng)目標是以藝術為抓手,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給學生有足夠的時空去選擇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學校領導經過認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學校一致決定根據"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原則開發(fā)剪紙課程,把它作為學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的重要內容,原因有以下幾點:1.學生好動、愛玩,特別喜歡動手。學生喜歡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對客觀世界、自身生活的認識,用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剪紙正好利用了這一特點滿足了學生的需要。2.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立足學校特色,要能促進學校文化的形成。從1988年起,學校利用美術教師的資源,開設了學生剪、刻紙興趣小組。學生興趣濃厚,剪、刻紙水平日漸提高。學生剪、刻紙作品先后在市少年宮、省美術館、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英國、捷克等地方展出,并且結集出版,具有一定的基礎,內部條件十分成熟。社區(qū)內有許多民間剪紙愛好者,喜愛用剪紙作品美化家庭和社區(qū)環(huán)境。開發(fā)剪紙課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3.剪紙歷史悠久,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在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征的新世紀,加強學生對民間文化的學習,是每一所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融民族性、時代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剪紙,不受年齡限制,入門容易,學生初學就可在剪紙創(chuàng)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同時,剪紙創(chuàng)作過程的情趣性、實踐性、表現內容的自由性和評價標準的多樣性,能提供學生創(chuàng)造活動最適宜的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剪紙教學所蘊涵的這些積極的教育價值也正是校本課程所追求的。

          二、課程設計

          (一)課程總目標

          了解中國剪、刻紙的歷史和文化,初步掌握剪、刻紙的技藝,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剪、刻紙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觀,鍛煉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

          基于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學校改革的目標,"剪、刻紙"課程總的設計理念為:以"人的發(fā)展"為核心,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實踐、創(chuàng)新等綜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課程目標設置如下:

          1.使學生掌握剪、刻紙的相關知識。

          2.掌握剪、刻紙的`基本技法。

          3.通過一系列活動了解剪、刻紙的悠久的歷史,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提升審美能力、觀察能力的綜合能力。

          4.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發(fā)展實踐能力,發(fā)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個性充分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

          (二)課程內容

          根據我們的總目標,剪、刻紙校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剪、刻紙的基本技法的訓練。

          2.圍繞剪、刻紙開展一系列活動:

          (1)收集有關剪、刻紙歷史背景資料,了解剪、刻紙的歷史發(fā)展以及等剪、刻紙藝術門類的背景資料的收集及研究。

          (2)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各地的剪、刻紙?zhí)厣,搜集相關的民間傳說,了解不同地方的剪、刻紙風格及特色藝的術考察。

          (3)參觀各種展覽,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傳統剪、刻紙、現代剪、刻紙及中外民間剪、刻紙藝術欣賞、評價,了解歷代藝術大師及代表作的藝術欣賞、評價。

          (4)對學生剪、刻紙作品進行展覽。

          三、課程實施

          (一)實施層次

          學校在抓好美術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同時,把剪、刻紙教學向課處延伸,為在這方面有愛好和能力的同學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fā)展。

          1.學科滲透。每門學科根據剪、刻紙課程的內容,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增加有關剪、刻紙內容,滲透在學科教學中。

          2.開設專題講座。

          3.圍繞剪、刻紙內容,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綜合性學習。

          4.開設剪、刻紙課。

          5.開展剪、刻紙興趣小組活動。

          (1)面向全體學生。在各年級開展剪、刻紙教學。(每周在興趣課中開設一了解剪、刻紙的基本知識節(jié)剪紙課,邀請專家和民間藝人進行講座)

          (2)班級興趣小組。選取實驗班開展剪、刻紙興趣小組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報名參加,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學習剪、刻紙。開展班級剪、刻紙交流評比。

          (3)校級興趣小組。選拔優(yōu)秀苗子,進一步訓練提高,利用周六周末藝校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研究剪紙藝術。

          6.開展"剪、刻紙節(jié)"系列活動。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分三個階段來進行:

          第一階段:激發(fā)學生興趣,了解剪、刻紙的基本知識,并進行簡單的操作實踐。

          1.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內在動力。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受自己認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憑單純的興趣,因此,我們始終堅持將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貫穿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營造濃郁的剪、刻紙環(huán)境。學校常規(guī)管理要求中十分強調環(huán)境育人的功能,良好的環(huán)境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培養(yǎng)人的效果。我們開展剪、刻紙要注重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氛圍,在教室走廊墻面設立剪、刻紙宣傳櫥窗;在學校最中心活動區(qū)還要特建剪、刻紙作品展室。環(huán)境,讓學生展示自已的成功;環(huán)境,引導學生追求學習新知識的目標。讓學生一來到學校就被這濃郁的剪、刻紙環(huán)境所深深吸引。其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圍繞剪、刻紙,讓學生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了解歷代的剪、刻紙名家、講講他們勤學苦練的故事,介紹我國歷史上有關剪、刻紙方面的趣聞軼事;觀看有關介紹剪、刻紙家的影片,舉行學生作品展、和家長一起開展剪、刻紙競賽,切磋技藝,共同成長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受到感染、明確事理、激發(fā)熱情。

          2.了解剪、刻紙的基本知識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制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

          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并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樣式。它生存于勞動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制約,體現了人類藝術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

          從技法上講,剪紙實際也就是在紙上鏤空剪刻,使其呈顯出所要表現的形象。勞動群眾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生活實踐中,將這一藝術形式錘煉得日趨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鏤空為主的多種技法,如撕紙、燒燙、拼色、襯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紙的表現力有了無限的深度和廣度。細可如春蠶吐絲,粗可如大筆揮抹。其不同形式可粘貼擺襯,亦可懸空吊掛。由于剪紙的工具材料簡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這其他藝術門類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這一藝術形式從古到今,幾乎遍及我國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深得人民群眾的喜愛。

          3.簡單的操作實踐

          剪紙的表現方法很多,這里重點介紹單色剪紙:

          (1)陽刻剪紙

          通常是采用紅紙黑紙或其它顏色的材料剪刻出來的單色剪紙作品。陽刻剪紙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條線都是互相連接的,牽一發(fā)將動全身。

          (2)陰刻剪紙

          陰刻剪紙的特點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部分。所以陰刻剪紙的特征是它的線條不一定是互連的,而作品的整體是塊狀的。

          (3)陰陽結合

          陰陽結合就是根據畫稿里的虛實關系的需要采取陰刻和陽刻交叉的辦法,能使畫面效果更為豐富,主次更加分明。

          (4)剪影

          它通過物象外輪廓來表現形象,所以它最注意外輪廓的美和造型。我國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曾說,剪影以"剪紙的形式"表現了"一個高級的造型心靈"。英國民間流行的"剪影畫"就是用黑紙剪出物象的影子,用黑影構成了畫面,這種剪影畫后來還發(fā)展成為一種電影的形式。前民主德國的剪影片《山神與打谷者》就是其中一例。中國早期的皮影戲與剪紙藝術實際上也是相互借鑒和影響的。所以,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是獨具一格的。

          第二階段:陶冶學生性情,教給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通過開設剪、刻紙欣賞課,帶領學生欣賞剪、刻紙作品,引領學生走入藝術殿堂。使學生們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陶冶他們的性情,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

          在剪、刻紙指導過程中,我們采用"一看二畫三剪刻四修改五設計六評"的六步一環(huán)教學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剪、刻紙的能力:

          一看看范作。學生的知覺常表現得較籠統,不易發(fā)現的特征和事物間的聯系。因此應指導學生比較同類事物的不同表達方法,了解一般的表現手法。

          二畫畫范作。學生在了解了一般表現方法之后,再讓學生根據范作進行描繪,這樣有利與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剪、刻紙的表現方法。

          三剪刻剪刻范作。在畫好范作的基礎上,嘗試對范作進行剪刻。在學生操作時教師應及時矯正學生的用刀的方法。

          四修改修改范作。請學生對范作的剪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進行交流,并請大家討論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最后在此基礎上對范作進行修改。

          五設計設計作品。在對范作的掌握的基礎上,嘗試對范作進行新的設計。

          六評評作品。評作品是整個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剪、刻紙指導的延續(xù)和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評、互評、點評,建立良好的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剪、刻紙的興趣。

          第三階段:了解各大流派,掌握各種剪刻紙的風格,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

          古今剪、刻紙名家眾多,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蔚縣剪紙 河北剪紙 揚州剪紙 山西剪紙 江蘇剪紙 安徵剪紙 湖南剪紙 山東剪紙 ...它們風格各異。在這一階段,可以引導學生去搜集各種各地剪、刻紙的代表作,讓學生進行"三分鐘代表作介紹",由學生自已來展示各地代表作品的風貌和品味,使學生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各大流派的風格特點,為掌握各種的風格奠定基礎。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長時間的臨摹、剪刻,能夠對某種地方剪、刻紙有個大致的了解,而且印象深刻。增強了他們對祖國民間文化的熱愛和對文化的理解。

          (二)課程評價

          評價分兩部分:

          其一是作品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內、校外學生作品展覽,加強宣傳和對學生進行鼓勵。

          其二是建立個人的成長記錄袋。內容包括:(見表一)

          1.采用等級制記錄學生剪紙學習情況(興趣、技能、態(tài)度等方面)。教師、同學、家長參與評價。

          2.作品集:每個階段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獲獎作品,榮譽證書等。

          3.小評論:針對某一作品進行的同學、老師及自己的評價。

          4.期末評語:記錄"家長說"、"老師說"、"同學說"、"自己說"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附:

          學生剪紙內容的選擇原則:

          1.民族性:體現民族特色,發(fā)揚民間優(yōu)秀的藝術傳統,增強民族自豪感。

          2.時代性: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發(fā)展趨勢,利用現代美術資源。

          3.趣味性: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循序漸進,寓教于樂。

          4.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剪紙系列課程分為低、中、高三個年級段,總體要求見下表:

          年級段表現手法表現內容

          低年級臨摹和想像臨摹為主

          中年級想像和創(chuàng)作校園生活為主

          高年級寫生和創(chuàng)作民族民間風情為主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04-16

        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04-16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04-25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04-25

        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范文10-14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方案10-08

        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07-21

        朱棣文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07-15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案12-0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