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fēng)箏的人》的讀后感
當(dāng)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追風(fēng)箏的人》的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了十來天的功夫,把這本小說通讀了一遍。在我的潛意識里,這本書就是阿米爾與父親所作所為的對比,再到最后阿米爾的自我救贖。
他父親在全文的中名字從未出現(xiàn),阿米爾一直叫他爸爸,拉辛汗叫他朋友,索拉雅叫他“叔叔”,其他人則叫他“老爺”。父親在文中所塑造的形象可謂是正派人物,在面對嗑了藥、哼著小曲的俄羅斯大兵頂槍威脅絲毫不懼;對說謊的人,奪取他人知道真相的權(quán)利的人嗤之以鼻,以及他對身邊朋友一絲不茍的友情。但是,往下文看便知其“正派”的多么的不堪一擊,雖說他建立孤兒院,設(shè)施貧民錢都是善行,但從文中可知道他都是為了自我救贖。劇情的.反轉(zhuǎn)出人意料——私生子哈桑,怪不得他和阿米爾在車上時,會意外的感概說道:“要是哈桑在那該多好。”阿米爾不論怎樣都逃不了自己的自私,無情,冷漠,背叛,嫉妒,不論是少年時還是已步入中年,他還是他。
有人曾這樣說過:不要把知錯就改當(dāng)作一種太過崇高的品質(zhì)。知錯就改是常人必備,應(yīng)做的,不得過分炫耀的事,不要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更不要大方地承認和接受自己身上惡劣的品質(zhì),這樣只會越來越無可救藥。哈桑在全文處于一個“固態(tài)”,他永遠都是那么忠誠、可靠、信任,甚至他的兒子,在文中也繼承了他的素質(zhì),還是說……每一個哈扎克人都應(yīng)該這樣。哈桑的勇敢與敏銳讓他得到了那只“藍色風(fēng)箏”,他以為阿米爾會開心。阿塞爾對哈桑的同性行為被阿米爾全部目睹,后此成為他的心病,每每會想起那條燈芯絨褲在黑夜中,與被哈桑黑血染黑的雪地,從喀布爾到美國,這個畫面從未消散。類似的事再加上拉辛汗的幫助,一句“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使后文展開,至此以后便是阿米爾是自我救贖。自我救贖無非是比知錯就改高一級的詞,崇高的過分。
從阿米爾的經(jīng)歷可以看到,錯誤已是越滾越大,罪行越滾越多,謊言越滾越密,像從巨尖巨高的山頂滾雪球,一旦開始,無法停止,消減不再。他不惜犧牲仆人的健康來取悅父親,“不過是個哈扎克人”,對呀!不就是一個哈扎克人罷了,從未停止?fàn)奚!K斡尚闹械挠优蛎,甚至向父親提出換仆人的想法。他到底還是太多自私自利了。在結(jié)尾,他妄以收養(yǎng)哈桑的兒子來求實現(xiàn)自我救贖的升華?稍僭鯓,這樣做誰會對他有些許憐憫呢。告訴自己,正直和美好的一切是本就應(yīng)該的常態(tài),也許這樣,我們都會少走一點彎路;钤谥e言下的阿米爾同樣是可悲的;钤谀欠N時代,兇殘的阿塞爾,病狂的塔班利,政治破舊失敗,種族歧視,戰(zhàn)爭紛亂,讓阿米爾的前半生有一階段處于漂泊狀態(tài),在到了美國后有所改觀。剛到之時舉步維艱,他靠父親工資生活,在進了某學(xué)校,出了書后,有了收入生活便有點改善,可他父親已不在了。他父親把糧食票拋還給老板娘的那種釋然感在阿米爾和自己妻子叨述“一切”時再現(xiàn)了,把所有積壓在心底的事拋訴給她人,換誰都會釋然吧!總之,這本敘述類的書,簡述了一個人不斷犯錯再到追求救贖的過程。
不論怎樣,哈桑也有良知,像對那位幫助了他的人一樣(阿米爾歸回阿富汗,那位人一直在幫助阿米爾),在他枕頭下放了自己所有的錢。每個人都是善良的,拋開文學(xué)性,他就是本好書!!
【《追風(fēng)箏的人》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心中的風(fēng)箏05-07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怎么寫10-21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04-08
追風(fēng)箏的人的讀后感12-31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12-30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08-22
追風(fēng)箏的人讀后感01-19
追夢的人08-14
追風(fēng)箏的人英文讀后感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