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告白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聲的告白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聲的告白讀后感1
讀書是豐富精神世界最佳的方式,告白有很多種方式,有一種事無聲的,閱讀《無聲的告白》會有很大感想,無聲的世界,是怎么樣的世界,看看作者的感悟。
我似乎有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一方面我渴望自己能夠“與眾不同”,成為人群里最優(yōu)秀、最特殊的那一個;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自己能夠“融入眾人”,從而規(guī)避作為一個異類所要遭遇的排擠和嘲諷。
若仔細想起來,這兩種情況其實是并不矛盾的。
“與眾不同”可能有兩種方式,分別是向上的和向下的。當你處在向上的模式中的時候,這樣的“與眾不同”帶來的是別人的仰望、崇敬和羨慕。你可以享受這種相對高的位置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感。相反的,當處于向下的模式中的時候,帶來的則是孤立、嘲笑和挖苦。這兩種情況可能都是孤獨的,前者雖受人仰視、甚至巴結,但是那些人從來都不能真正地理解你的內(nèi)心;后者的處境似乎更加艱難,根本沒有人試圖走近他們,他們像是在一個牢籠里面,必須足夠強大才能不被打倒。
小說中的詹姆斯·李是典型的后者,所以他始終想要“融入眾人”,他不說中文,不提父母的出身和工作,假裝和那些白人們一樣。至于瑪麗琳,她確實是處于一種向上的模式中,然而似乎她并沒有受到別人的仰望,相反地,那些同班的男生們會對她惡作劇,她的母親也不希望她追尋所謂的夢想,認為她只要做好一個家庭主婦就可以了。
我可以理解那些男生們的行為,但是我暫時無法明白其背后的道理。至于瑪麗琳母親的想法,是容易解釋的。在此之前,我先講一個關于我父親的故事。父親出生于農(nóng)村,從小成績也都不錯。由于上學晚,讀到高三的時候已經(jīng)20歲了,兒時的玩伴都已經(jīng)工作好多年,有的甚至已經(jīng)成家了。祖父是個焊鐵匠,他并不希望父親繼續(xù)讀書,認為讀那些書毫無用處,不如跟他學習技術工作賺錢。兩者的矛盾逐漸加深,最后父親三次高考失敗,也沒有選擇祖父為他制定的未來。父親在他的玩伴中成績出色,是一種向上的“與眾不同”,這也給他帶來了很多心理上的滿足感。而在祖父看來,二十多歲的男人不能成家立業(yè),還在讀書,無疑是一種向下的“與眾不同”,不如“融入眾人”之中,尋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然后在這樣的工作中出人頭地,旣惲蘸退哪赣H也是一樣,她們擁有自己不同的價值體系,所以才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瑪麗琳看來,學業(yè)優(yōu)秀,成為醫(yī)生,成為比男性更優(yōu)秀的醫(yī)生是向上的“與眾不同”,是她努力追求的東西。而在其母親看來,這些不是一個女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女孩應該相夫教子,她本人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失敗(與丈夫離異),因此她希望女兒能做得優(yōu)秀。
這兩種價值體系哪種是正確的呢?我恐怕很難說成為醫(yī)生要優(yōu)于相夫教子。但是在這個具體的事例中,我認為瑪麗琳的價值體系是更優(yōu)的。因為她的價值體系是通過自己的學習判斷得到的。而她的母親,我可以揣測,似乎并沒有真正經(jīng)過自己思考的價值體系,正因為自己思考的缺失,她只能依附于大眾的標準,認為女人應該相夫教子。
然而,似乎悲劇的事情是,即使經(jīng)歷了自己的思考判斷,確立了自己的價值體系,人們還是經(jīng)常不能夠踐行此道。有的人出于怯懦,害怕別人的不理解和諷刺,從而違心的選擇了眾人的道路。也有人,比如瑪麗琳,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迫(瑪麗琳是因為懷孕,實際上可能有更多的原因,比如生存壓力),最終也并不能夠走上自己希望的道路。
無聲的告白讀后感2
上次的讀后感講了一個,為了向父母證明價值從而冒險屠巨龍的孤獨少年。這次,我們來講一個,為了擺脫父母掌控從而走上不歸路的孤獨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會是怎樣的機緣,讓我在這段時間里,碰巧連續(xù)看了兩本與少男少女有關的小說呢……而且是如此動人的小說。
曾經(jīng)有位心理學家這樣說過:中年危機其實是青春期危機的重現(xiàn)。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機說有些夸張,但正面對著中年人的各種人生挑戰(zhàn)卻是有的。碰巧看到的這些青春小說或許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相遇。
讓我們回到書中來。
15歲混血少女莉迪亞是移民美國的華人高知父親和能干美**親的女兒。父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能融入當?shù)厣鐣氖軞g迎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一直無法融入當?shù)厣鐣耐纯?母親渴望女兒成為一個稟賦優(yōu)異才華出眾的人,從而彌補自己年輕時一直未能達成的事業(yè)有成的夢想。
而女兒自己,由于在5歲時遭遇了母親突然消失(離家出走,數(shù)月后回家)的心靈創(chuàng)傷,從此一直掙扎于擔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懼不安中,在現(xiàn)實中無限滿足父母的愿望,討好父母,可悲地成為了父母個人夢想的寄托物。
話說,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對孩子傾注了自己未曾實現(xiàn)的期待和夢想,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這也是為何有此一說“失去父母如同失去過去,失去孩子則如同失去未來”。這恐怕是流淌在人類血液里不朽的遺傳元素吧。
然而,莉迪亞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連圣誕節(jié)送的禮物,都只與他們自己的夢想有關---不是指導人際交往的書籍,就是女性成功勵志方面的書籍……這一切就像一塊塊磚頭,沉甸甸地壓在了莉迪亞的心頭。即使后來父親終于送了一條她內(nèi)心一直向往的漂亮項鏈,也令人無奈地帶著“有條件”的味道,成為了一條勒住莉迪亞脖子的繩索。
當莉迪亞終于想要反抗,鼓起極大的勇氣有意接近一個“壞小子”,想要開始一段戀情,追尋自我的生活時,發(fā)現(xiàn)要逃離原來的人生并不是那么順遂的—她被表面是壞小子實則同性戀的男孩拒絕了。而她唯一的資源(她沒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親近的人—哥哥,在這時離開了家去遠方讀大學,并且,正沉浸在夢想實現(xiàn)的興奮中的哥哥對妹妹已無暇顧及了……
一根接著一根,所有能讓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轟然倒塌。
雖然這樣說似乎讓人有點沮喪,可是,生存在病態(tài)家庭的孩子,真的很無助無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為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這無論是在教科書里,還是我自己的臨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當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終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墒,真的不多。因為,太難。
這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在提倡父母們需要不斷學習成長,不斷了解自我,探索內(nèi)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則,單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難度不知道會大多少!
那么,莉迪亞想要無聲告白的,究竟是什么呢?
......
她殺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樂的短暫人生……
她其實并不想殺死自己的……這個可愛動人的孩子。
她其實熱愛生命。
對此我堅信不疑。
無聲的告白讀后感3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泵绹A裔作家伍綺詩耗時六年寫下的第一本長篇小說。
書中的一開篇就埋下了伏筆,詹姆斯一家中的二女兒,16歲的女孩莉迪亞已經(jīng)死了。而她家人都不知道,只當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早晨。
詹姆斯是一個中國人,他的父母冒名頂替移民美國,但生活并不富裕。父母只是一所學校的里打雜的清潔人員。詹姆斯的外表與眾不同,讓他沒有一個朋友,一直活在孤獨自卑里的他,只有拼命讀書學習,后來當上了大學教授。
他痛恨與眾不同給他帶來的痛苦,別人異樣的眼光,歧視的語言。雖然出生在美國,但他覺得美國從來都不屬于自己。
瑪麗琳是個另類的女孩,她熱愛物理,喜歡做實驗,她的理想是當一名女醫(yī)生。這個美國女孩愛上詹姆斯,恰恰也是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旣惲盏膼圩屨材匪褂X得美國接受了他。
他們結婚后,詹姆斯的命運卻在他的兒子身上重演。外表與眾不同,讓他在伙伴中受到嘲笑,羞辱和作弄。這正應了瑪麗琳的母親在他們婚禮當天說的話:“你要為你將來的孩子想想,他們走到哪里可能都不會合群。”
因為長相的不同,他們一家走到哪里都會投來異樣的眼光。商店,超市,藥店、旅館店員都會盯著看,就是走在路上對面的人無意識看到,也會投來奇怪的眼光。因為這個原因,他們?nèi)以诩倨诔鋈ヂ眯羞^一次,就再也沒去過。
三個孩子中的老二,莉迪亞長得比較像媽媽,繼承了媽媽的藍眼睛,成為了他們家唯一的希望,掌上明珠。詹姆斯希望她和周圍的一樣,穿大家都喜歡的衣服,有很多朋友。他會送給女兒《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的書。希望女兒擁有好人緣,不要像自己這樣孤獨。當看到女兒給朋友打電話,詹姆斯都會變得開心起來?墒撬呐畠浩鋵嵰矝]有朋友,她為了讓她的父親高興,經(jīng)常是在假裝給朋友打電話。
而她的母親,沒能實現(xiàn)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女兒莉迪亞身上,讓她提前學高年級的物理,甚至是參加大學的實驗課程學習。每次生日都會送給女兒一些學習的物理、化學實驗、醫(yī)學之類的書籍,其實莉迪亞并不喜歡,有的甚至覺得作嘔。
但莉迪亞是個非常聽話懂事的孩子,因為深知媽媽的愿望和痛苦,因為媽媽也曾經(jīng)為了追求理想而離開他們。媽媽回來的那一天,她就發(fā)誓,只要媽媽陪在身邊,她不管說什么,她都是回答“好,好,是,是”。她要實現(xiàn)母親的每一個愿望。
當唯一理解莉迪亞,能為她解圍的哥哥,馬上要去上大學,離開這個家。她想到“對于每一個作用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個向上,另一個向下。一個得到,另一個失去。一個逃離,另一個受困,永遠受困!
莉迪亞的死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僵局,媽媽一心想查出真兇,爸爸內(nèi)疚不已,哥哥看隔壁的小子值得懷疑,家中小女兒卻把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也許她真的明白。
真相大白,莉迪亞是自己走進河里的!半p腳懸空的莉迪亞,她一直都被別人的夢想深深吸引,突然發(fā)現(xiàn)了宇宙中華麗閃爍的各種可能性,她決心改變一切……”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的,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未來充滿這樣、那樣的期待,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適不適合。也許,這是作者要寫給父母看的一本書,確實值得深思。
本書的作者是美籍華人,從書中可以看出,在美國對于種族不同的歧視一直都存在,甚至影響很多年。
【無聲的告白讀后感】相關文章:
最新無聲告白讀書筆記03-10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03-26
《人間告白》讀后感03-28
人間告白讀后感1000字03-28
成功的告白作文03-07
徐志摩告白的詩11-20
電影里的告白臺詞05-24
錯過應錯過的告白10-20
網(wǎng)絡告白作文11-24
長情告白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