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曾國藩》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早關(guān)注到唐浩明版的《曾國藩》,還是因為讀白巖松的訪談,他非常推崇這部作品,認為從中可以理解人性是多么復雜多么矛盾。買回來放在書架上很久,春節(jié)假期終于一口氣讀完了,整整1300頁,著實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原本以為是書寫這位建功立業(yè)、被后人極其推崇的曾大人輝煌的一生。不想讀下來竟是一部悲劇,隨處都可以感受到曾國藩內(nèi)心的痛苦與掙扎。從卑微的草根無名之輩,到清朝漢人最高官位,明明是開了掛的一生,卻遠沒有想象中那樣風光無限。也正因此,才更接近真實的人生,有得必有失,總是充滿了遺憾和缺陷。讀完這部作品,會有一種更加釋然的感覺,功名終是一場空,真正的幸福絕不是來源于此。
1、曾國藩的初心與本性
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儒家代表,一生克己修身。他出生在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祖上也沒有什么人當官、走仕途。按照我們現(xiàn)代人的說法就是草根階層、沒有任何背景。曾國藩自身資質(zhì)也不算很高,但極其勤奮,道光十八年考取了進士,入翰林院。到了京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識修養(yǎng)和身邊人相比差距甚大,過去把時間都花在八股文上了、沒有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痛下決心,讀書、修身、養(yǎng)性。應該說曾國藩是一個對自己非常狠的人,極其自律。“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經(jīng)過不懈努力,他整個人的氣質(zhì)和修為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曾國藩的初心是建功立業(yè),他的本性是一個真性情的君子。在北京看到官場的腐敗,他不但拒絕同流合污、還經(jīng)常上奏折批評舉報,導致自己處處受排擠,不得不回到湖南老家。到了湖南、江西創(chuàng)辦湘軍,他看不慣當?shù)毓賳T的腐敗和不作為,索性直接越過他們自己單干,引發(fā)很多矛盾糾紛,處處碰壁。最嚴重的一次,咸豐皇帝剛剛繼位,他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指出咸豐諸多缺點,氣的咸豐差一點把他處死。盡管僥幸躲過去了,但咸豐在位期間也確實因此沒少給曾國藩下絆子、穿小鞋。
曾國藩的本性其實是非常不適合當官的,性格剛烈不圓滑,讓他前半生的仕途充滿了坎坷和委屈,懷才不遇的巨大痛苦終究促成了他的重大轉(zhuǎn)變。
2、曾國藩的重大轉(zhuǎn)變
曾國藩的轉(zhuǎn)變發(fā)生在湘軍江西戰(zhàn)敗受挫后。曾國藩郁郁不得志,向咸豐提出要回湖南老家為父親守喪。原本以為咸豐會挽留他,誰知咸豐痛痛快快同意了。曾國藩回到湖南,看到湘軍沒有他的率領(lǐng),反而打了一場接一場的勝仗,他一手創(chuàng)建了湘軍,功績卻跟他沒半毛錢關(guān)系,內(nèi)心十分痛苦。反思自己十年仕途,辛辛苦苦兢兢業(yè)業(yè),付出了這么多,確是這樣的下場,到底哪里做錯了?
以儒家立身的曾國藩,最終在道家文化中找到了答案。曾國藩重新翻讀《老子》、《莊子》,發(fā)現(xiàn)道家才是入世處身之道!叭崛鮿賵詮姟,他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就是太過“堅強”,要“知其雄守其雌”,迂回曲折好過正面沖突。自此,曾國藩為人處世之道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再出山時已經(jīng)好似變了一個人。完全遵循為官之道,投其所好、明哲保身,從真君子變?yōu)榱税雮君子、半個小人。
這點我還是真心很佩服曾國藩的。性格決定命運,但即便認識到性格上有缺陷,要真正改變自己的本性,還是需要極其大的勇氣和毅力的。年輕時也讀過老莊,當時的感覺是,這也太慫太弱太消極了吧……到了中年,經(jīng)歷了不少坎坷后,也終于像曾大人一樣,明白了老莊的超群智慧?墒敲靼琢,并不等于能夠把自己徹底打造成另外一個人。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內(nèi)心太過痛苦。如果本性就是一個趨利避害、見風使舵的人,是不會糾結(jié)的,李鴻章就是典型,他在官場上混的比他的老師曾國藩還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原本就是小人作風。左宗棠則是另一個極端,自始至終是一個真君子,所以在他看來曾國藩就是個偽君子?陀^來說,曾國藩的本性還是真君子多一些,否則早期也不會干出那么多直諫犯上的事情。
曾國藩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真的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和處事之道,也正是這樣的轉(zhuǎn)變才促成他后半生取得重大成就。如果沒有極其渴望的目標作為動力,人是很難做出這樣重大改變的,與本性不符的沖突和矛盾是極其痛苦的,只有高于一切的目標才能克服、化解這份痛苦。這個目標對于曾國藩來說,就是“功名”。他對功名的極近追求,是促成他改變的最重要的動力來源。當然,他為此也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
儒家以仁義為本,曾國藩為了打敗太平天國,殺人如麻,獲得了“曾剃頭”的.罵名。收降太平天國的幾員大將,曾國藩都許諾了他們升官發(fā)財,真降了之后卻幾乎斬盡殺絕。不顧其他功臣的利益,將攻打太平天國的決戰(zhàn)機會千方百計留給了自己的九弟曾國荃,更為曾國荃掩蓋了諸多過失。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誠,太平天國戰(zhàn)爭后主動裁軍,自剪羽翼。為了保住皇帝頒給曾家的“一門忠心”榮譽,即使后來發(fā)現(xiàn)六弟曾國保還活著,而且個性上也同樣極其追求建功立業(yè),還是非讓曾國保出家、不能夠被任何人發(fā)現(xiàn),了此一生。明明知道女兒被婆家嚴重家暴,為了名聲,還是不讓女兒回家,最終活活被打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曾國藩對“功名”的執(zhí)念實在是太深了……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如此堅定的功名追求,才讓曾國藩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最終成為一代名臣,站到了權(quán)利最頂峰?删驮谒麆倓倢崿F(xiàn)了人生最大的理想抱負,以為可以功成身退時,發(fā)生了著名的天津教案,讓曾國藩摔了大跟頭,一世美名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曾國藩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如此戲劇般跌到了谷底,心情郁郁寡歡,很快就去世了。
3、曾國藩的反思
天津教案后,曾國藩再一次陷入極大的痛苦中,臨死前他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反思。他最輝煌的成就是消滅太平天國,他以為滅了太平天國,就可以勵精圖治,讓百姓過上豐盈的生活。不想晚晴的政府如此昏庸,只想著皇家自身的榮華富貴,根本沒有人考慮過蒼生。官員腐敗成風,別說勵精圖治,小小的改革都是困難重重。自己終其一生,雖然得到過功名,但終究也只是為了一個走向末路的皇族多爭取了少許時間罷了。為此做了那么多違心的事情,真的值得嗎?
曾國藩問弟弟曾國荃,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是曾家兄弟拿到了消滅太平天國的頭等功?曾國藩最終給出的答案居然是運氣,是命運使然。曾國藩坦言,有能力的人才很多,左宗棠、李鴻章……最終拿到頭功,很大程度是運氣好,中間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意外,結(jié)果就完全不同,很多時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以處于順境的時候要多想想也許是自己運氣好,不要太驕傲;處于逆境的時候也要坦然接受,沒什么大不了,我們終究沒有任何人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
曾國藩對兒子的遺言是希望他們不要當武將,也不必非要當官,但要堅持讀書做君子。他送給兒子四個字“不忮不求”,即不嫉妒、不追求。曾國藩寫到:“將欲造福,失去忮心;將欲立品、失去求心。忮不去,滿懷皆是荊棘;求不去,滿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服,恨未能草除凈盡。爾等欲心地干凈,宜于此二者痛下功夫,并愿子孫世世戒之”。
曾國藩終其一生并沒有做到不忮不求,他對功名的執(zhí)念是痛苦和悲劇的來源。給我們帶來最大傷害的恰恰就是執(zhí)念。無常是常,即使得到了也會失去,患得患失正是因為執(zhí)念太深。只有不求,才能無所傷無所懼?峙略鴩矝]有想到,他的子孫到是真的做到了,曾家代代出人才,家繁葉茂。而曾國藩的美名在他死后也一直延續(xù)至今,成為眾多后人的偶像和榜樣。泉下有知,曾大人也該甚為欣慰了。
【讀《曾國藩》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芭蕉》有感01-14
讀《散步》有感01-05
讀《白求恩》有感12-28
讀《離騷》有感12-25
讀古詩有感12-25
讀《童年》有感12-08
讀張愛玲有感12-21
讀林清玄有感12-14
讀《冰心》有感01-27
讀《李白》有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