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的讀后感范文10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地壇》的讀后感范文10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1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其中記錄了作者在雙腿癱瘓期間,來到一座廢棄的古園,感悟人生、感悟生死的故事。
這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的母親。母親在作者剛癱瘓時,并沒有一味的愛,而是理解他,寬恕他。盡管在作者發(fā)脾氣,摔壞東西時,母親還是沒有責怪,而是讓他“好好兒活”。作者在雙腿剛癱瘓時,每天都要去地壇,母親雖然擔心他做傻事,胡思亂想,但絲毫沒有過問,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墒沁@份愛,作者卻在母親逝世以后才懂。
當然書中除了母親,在“記憶與印象”這些章節(jié)中也提到了很多人物,如八子,姍姍,小恒,莊子這些童年時的好友。其中最令我敬佩的就是莊子。莊子是作者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好伙伴,別看他的性格大大咧咧的,對朋友可謂是肝膽相照。記得作者有一回剛從醫(yī)院出來,兩條腿被確診為癱瘓,于是莊子便為作者憤憤不平,F(xiàn)在的生活中,能對朋友這么真心真意的真是少之又少。
在《我與地壇》中,作者不僅講述了故事,還闡述了生命的價值:生命是上帝賜予的,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命運,但這命運有時好,有時壞。我們不能因為有了一個好的命運而偷笑,也不能因為命運之差而絕望,我們唯有能做的,就是“愛命運”。這也是作者從對生命的絕望到后來的愛生命中感悟出來的。
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就是他的母親和地壇,地壇是一座廢棄的古園,它沒有高墻,也沒有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它為當時失魂落魄的作者把什么都準備好了:準備好了安靜,準備好了與世隔絕的靜謐。讓作者在其中思索感悟。在地壇中,作者執(zhí)起筆,開始寫作。寫作在作者看來,是安靜中更為安靜的去處。這也逐漸讓作者看到了更多美好的東西。在作者的筆下,四季一直充滿著生機,星空一直散發(fā)著光彩。盡管是再破舊的地壇,也能在作者筆下光彩奪目。作者認為,所有人眼中破舊的地壇其實是一個簡單樸素的人,他隱藏起了自己的金碧輝煌,展現(xiàn)給人的是塵土飛揚。他不張揚,不炫耀,他只是默默地坐落在一處僻靜的院子,靜靜地等候他的主人,在原來的院子里,作者經(jīng)常去地壇自我檢討。現(xiàn)在搬家了,離地壇遠了,再也找不到這安靜的去處。不過,這時的作者已經(jīng)脫去悲痛,剩下的,只有不斷的自我勉勵。作者認為,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中的“地壇”。每天到“地壇”待一會兒,進行自我反省,就可以讓我們知道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以便進行檢討和改正,做一個更完美的.自己。
“地壇”就是一片凈土,存在于每個人的心底。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2
記得第一次看史鐵生的作品是很小的時候了。我爬上椅子,看到一本極舊的初中語文課本擺在桌上,便不禁翻開,一下子翻到了《秋天的懷念》。讀完后,不受控制得哭了出來。那時,我并不知什么是史鐵生,什么是《秋天的懷念》,什么是生與死的思考。單覺得,一兒子失去了母親,一母親訣別了兒子,是多么痛苦啊,那孩子真可憐,還搖輪椅生活呢。也許那時的哭就是憐憫吧,我沒體會到生命,也沒體會到死亡。
我正式讀《我與地壇》時,是兩三年前的時候了,我有了一點思想,也在思考生與死。我問媽媽為什么活呢?人生既苦又短有那么多煩心事。媽媽卻告訴我,她的生命負有責任,她要照顧姥姥、姥爺,還要撫養(yǎng)我長大。她現(xiàn)在因這兩件事活著,若死了,便沒盡到責任。我不解了,一個生命活著的信念竟像馬套在車上一樣毫無自由,但卻無法反駁這看似“無道理”的理由。于是,我開始讀《我與地壇》了,讀了一段便哭了,一直哭到讀完文章。殘疾史鐵生的失魂落魄緩緩埋入我心中。他的母親出現(xiàn)了,兒子走后,她仍呆呆地站著,想著兒子,想他的明天,又想他的今天,擔心著在病中痛苦掙扎的兒子。她不愿兒子得病,更不愿看到兒子放棄生命。作為母親,她真的能改變什么嗎?她仍然做著該做的所有事,沒放棄,努力著。實在等不下去了,兒子究竟怎么樣,他到地壇了沒?情緒是否惡化?于是偌大的園子里,不知母親走過多少焦灼的路。這就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可母親永遠不平凡。
在一次談話中,聊到了《我與地壇》。我說:“我有一次在家哭了,是因為我看到了史鐵生所說的’有過車轍的地方,就有母親的腳印……’我感到我在一些事上不聽母親的話,給母親帶來了麻煩……”說著我又哭了,我真的哭了出來,好像心中什么東西被點燃了,那火撲不滅,火苗在大腦里一蹦一蹦的,淚水不住地涌出來。
那時,我不小了,不是孩子那樣說哭就哭,也能勉強控制情緒,但是《我與地壇》總有一種讓我哭的東西,也許就是母親吧。史鐵生沖母親喊:“我可活什么勁”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在他。而我和母親的爭吵,無一不是我的過錯,而我總喜歡蒼白地狡辯。
很是奇怪,為什么《我與地壇》成為了我的淚點。是對生命的感悟嗎?可這需要冷靜地思考,哭的情緒波動是極大的,并不冷靜。那又是為什么?現(xiàn)在,我猜應該是對母親的愧疚。我看到史鐵生在明白母親時的追悔莫及,便覺得我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有一種緊迫感。再看到母愛的珍貴、無私、包容和呵護時,不禁反思自己的行為給母親帶來了怎樣的擔心、悲傷、和心灰意冷。
也許我已長大,可哭的時候仍是個犯錯的孩子。如今我知道哭是沒用的,我該去做一些事情,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隨著年齡的增長,繼續(xù)思考生存、死亡和生命。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3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凄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為“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目”。但人總歸要活著,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著,無論上天注定了什么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么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總染著無奈的色彩,有人老別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這或許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許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說。
世“有時候是輕松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郁苦悶的,有時候優(yōu)哉游哉,有時候惶惶落寞,有時候平靜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保脑挷浑y令人想到叔本華的悲劇哲學,所謂人生是一個悲劇,更何況無常。然而,人生的悲劇卻是美的,因為,人總是面對它,并且給自己生的勇氣,給自己思索的空間,所以才有活著是為了什么,為了什么而活著的遐想。
人生的母親最偉大,同時也最痛苦,尤其是作為一個被“命運擊昏了頭”的兒子的母親。她面對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的兒子,她總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兒子最終的幸福。甚至,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與“驚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親最明白。偉大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承受。可,造化總在弄人,人世的無奈正在此。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給母親一個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親還活著,用自己的成績給她一個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讓她有一個微笑,但是她卻熬不住了,人世艱難,事與人違。
事不能一一說盡,所以人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說盡,所以人生的關鍵還是用心靈品味人生的美生的關鍵還是用心靈品味人生。
有哪一位母親不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驕傲?這是人之常情,天經(jīng)地義。而當一個本能為你自豪的最親親人不在了,心里是何等的失落?史鐵生這時才真正理解了母親的苦難與偉大。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非常珍貴的東西叫幸福,人人都希望擁有她,實際上人人都擁有她,有的人卻總認為自己不如他人幸福,那是因為沒有去發(fā)現(xiàn)幸福,感受幸福。幸福是什么?自古至今人們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和解釋。在辭海中幸福是人們在得到幸福后的一種感受。我認為不然,它不僅是一種感受,而是一種經(jīng)過。
【《我與地壇》的讀后感范文1000字】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課文讀后感02-21
我與地壇說課稿11-04
我與地壇散文讀后感作文10-16
我與地壇高中讀后感800字02-09
高中課文《我與地壇》教案12-17
我與地壇散文讀書心得01-11
我與地壇名著閱讀筆記12-14
史鐵生散文《我與地壇》讀后感(精選3篇)06-09
《我與地壇》教案匯總9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