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通用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1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的發(fā)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fā)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盧梭
十八歲那年,我在中考志愿那行填寫了“英語教育”這一專業(yè)。憧憬期待,帶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踏上了教師生涯之路。冥想當初對于教師職業(yè)的選擇,放在之前,我的心情會黯然失色,為何這樣說,因為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以成人的心智來思考他們,換來的是不夠了解孩子的內心,沒能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甚至換來我在教育生涯的第一次的迷茫。轉眼間快工作十年,我發(fā)現(xiàn)已適應了他們的頑皮和粗心,不會再輕易的對他們發(fā)火,我意識到發(fā)火也許會傷到他們幼小的心靈,甚至使得孩子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就這樣我學著時常反思教學中的挫點,抓住孩子的心、溫暖自己。
父母、家庭、社會都渴望孩子德才兼?zhèn)、成龍成鳳,這無疑就要求孩子有堅強的性格,良好的習慣,高尚的品德,豐富的知識和成為一個富有修養(yǎng)的人。所以教育的意義就顯而易見,而教育的時機、內容、方法卻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正可謂諸子百家、門派雜呈,各成一說!墩f文解字》中對“教育”的解釋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所以,即使時機,內容,方法都不一樣,或是因人而異,但是殊途同歸,目的都是一樣的。我自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及經(jīng)驗不能妄加評論教育,我在這里只能以有限的學識以及他人的教育觀點,說一說對小學低年級培養(yǎng)的想法,我認為兩點最為重要,第一是智力的培養(yǎng),然而當前的許多家長走入了這樣一個誤區(qū),即為了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僅是教會了孩子掌握一種樂器、學會一種技能,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fā)應讓孩子開拓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第二是性格,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優(yōu)秀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做到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
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在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我不知道在接下來的教學生涯中能夠否找到心目中真正的教育本質,我以自己六年多的師范教育學習生涯和十年多的教學經(jīng)驗給出一個粗淺的內心答案:“教育的本質是提升,不是選拔(不是要經(jīng)歷小升初,中考,高考,甚至考研的選拔,這是我本人經(jīng)歷的教育階段,這也是我本人所認為目前中國學校教育的局限性)”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小學教育最好讓孩子回歸自由天性。在過去的教學活動中,我有時為了趕進度的確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但是我更覺得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這兩點也是我現(xiàn)在迷茫的地方。
我很慶幸自己在當下能夠拜讀祁智先生的《剝開教育的責任》,用賞識之眼光發(fā)現(xiàn)孩子細微的美,寬容之心胸包容成長中缺陷,我希望他們能夠自信并快樂。我希望他們能夠成長,我更希望他們能夠學會成長。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2
今年暑假學校發(fā)了祁智的《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吸引我的,一是祁智本人,二是 “責任”二字的吸引。于是拿回家兩天沒有出門讀完了此書。
書中共寫了32個案例,其中的一些案例解析的觀點真是值得我們這些一線教師好好思索的。其一,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么?“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焙皩W生的名字,這是一名教師最普通的功課,但是又有誰思考過這里面竟然承載著很重的教育之責?上課時常慣的把名字換成了“你、你、你”,或是隨手的一指,連“你”都省略了,而對一個任教兩個班級以上的科任教師來說,能叫上幾個學生的名字?我們根本沒有想過,喊出學生的名字,是親密師生關系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尊重學生的一種表現(xiàn),其實更是教師發(fā)自內心想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教育學生的表現(xiàn)啊。響亮的喊出學生的名字,是教師的責任。那么反思自己,我又能喊出幾個學生的名字?我很慚愧!
其二,制定標準的目的不是選出幾個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秀。一直以來,制定所謂的各種“標準”,想到的都是讓學生朝著這個“標準”的方向去努力,并滿心以為這個“標準”所規(guī)定的一定是讓學生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的。但是潛意識里卻一定是忽略了這樣的事實:學生是全體還是部分優(yōu)生?其實還是給那些優(yōu)生準備的。面向全體,在這些“標準”面前只不過是一句偽善的托辭而已。如何制定“標準”這句話真真是給我上了一課!
其三,孩子之間發(fā)生摩擦,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學會自我判斷,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首先,孩子并不希望家長的介入,因為他們希望獨立,更何況孩子之間的本沒有什么大矛盾,今天你對了,明天你就可能是錯了,而家長的介入往往讓事情往“嚴重”的方向發(fā)展;其次,家長的介入,無非是顯示一番家長的“強勢”,這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著極其負面的影響,孩子會養(yǎng)成依附的性格,還會從小有“恃強凌弱”的心理滋生。斯賓塞說,正確進行教育的主要障礙不在于兒童,而在于家長。如何疏導家長,引導家長的正確教育方式與理念,看來教育人也要努力做點什么。家庭教育,是中國教育當下的一個沉重的話題!
其四,教師布置學生將“辜負”一詞抄寫5遍。接下來祁智老師和這位老師的對話,可以說讓我震撼。因為在層層深入的追問中,祁老師幫我們、幫老師們剝開了責任的“偽裝”,原來我們心心念念的“責任”不過是“ 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作為自己不熟悉學生、不因材施教,甚至不思進取、能力缺乏的借口。”再看祁老師的解決策略,更是讓我們“瞠目結舌”:
首先,要讓會寫的學生不抄;其次,要讓不會寫的學生抄有效的遍數(shù),而且要抄對。
老師同意。
我說,這是第一層次,還有第二層次。讓抄寫的學生減一半作業(yè)量!肮钾摗边@個詞,難在“辜”,“負”一般不會錯,抄“辜”就可以了。
老師贊同,期待我說下去。
我說,第三層次,是讓所有的學生都不用抄。“辜”這個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古”,下面是“辛”。你如果告訴學生,“‘古’人是‘辛’苦的,我們不要辜負他們”,這樣,學生還會寫錯嗎?
老師說,不會,肯定不會。
瞠目之一:方法之高妙;瞠目之二:方法之巧妙;瞠目之三:方法之簡單。瞠目之四,如此之法我們沒有想到!
其五,教師是給學生翅膀的人。
其六,我們可能讓一個善良變得千瘡百孔,也可能發(fā)現(xiàn)麻煩背后潛藏的美好。
……
讀了《剝開教育的責任》,猶如一股清泉注入我的心田,從而使我們教師對教育之責任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3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該書是許多一線教師反思自身教育實踐的成果,本書像剝核桃一樣,將責任不斷“剝開”,回歸、解析、重構教育的責任。
編者祁智在序言中提到“我們不要辜負了孩子,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對你的崇敬,不能把他們對你的崇敬化為對他們‘偽責任’的工具。”“我們的發(fā)問,是我們行業(yè)的自省,源自于我們的責任、良知!痹噯栒驹谌咧v臺上的自己,是否有那份對教育深深的、厚重的責任與良知?是否有對學生深沉的愛?是否沒有辜負每一個孩子的信任呢?我捫心自問做得還遠遠不夠,懷著這樣的愧疚以及對教育真諦的追求,我靜靜地看完了這本書。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書中很多觀點很有高度,觀察很有視野,分析很為中肯,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當下的教育行為,讓我這個教育者獲益匪淺。這里談談讓我最有感觸的幾個觀點。
一、老師最喜歡的,是我
讓每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當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一直困擾我的如何實現(xiàn)教育公平難題不再是一個無解之題了。這個觀點其實面向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的平等性。每個班上都有老師眼里所謂的耀眼的優(yōu)等生、令人困擾的差生、以及默默無聞的普通生,而這樣的分組通常是以成績?yōu)闃藴,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有了三六九等,甚至孩子自己心中也有一個等級,從而認為老師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如果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顯然離平等對待學生很遠了,那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又是真的公平對待學生了呢?也顯然不是,畢竟每個學生情況不同,如此一刀切的'做法很難做到真正公平。如果只有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有偏向性的愛,但如果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平等的愛,畢竟要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個老師肯定看到了每個孩子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真正了解了每個孩子,發(fā)掘了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獨特的愛,才會讓每個孩子發(fā)出感嘆: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顯然這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充滿愛心、思想開通,對學生的世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
二、孩子的手很小
“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孩子的手很小,而我們想給孩子的太多、太重。”我們捫心自問: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代價?回想我們一貫的教學,我們似乎得了一種教育強迫癥,總是強迫自己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教學內容,從來都是那樣的鼓鼓囊囊;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直都是那樣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容量,總是那樣的滿滿當當……最可怕的是對這樣的一種教學現(xiàn)狀和現(xiàn)象,我們向來習以為常,甚至引以為豪。一堂課就短短的40分鐘,其中有多少是老師強迫加給學生的負擔?又有多少是真正被學生消化吸收的呢?老師眼中的爭分奪秒,卻將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大部分學生在聽課時,急于記下老師講的要點,沒時間咀嚼,沒時間思辨;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課時,被動地任老師拎著走,無奈地被優(yōu)等生拖著走,不知道該說什么,該干什么。課堂上的時間沙漏,在一點點地向老師這里聚積而屬于學生的越來越少。我們一切都從“教”的角度出發(fā),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眼里哪里有學生的一只只小手呢?心里哪里思考過學生究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呢?問題是尖銳的,但尖銳地發(fā)問并不是在質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而是在警醒我們真的要注意到孩子的小手,以及孩子純真的眼睛。
三、為什么舉手的總是你
在常規(guī)課尤其是公開課上,經(jīng)常會有這種現(xiàn)象:我們經(jīng)常將發(fā)言的機會給能講出正確答案的學生,而對可能回答錯誤的“舉手”視而不見。對于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老師了解自己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底細,知道讓誰回答問題,可能會出現(xiàn)令人尷尬的場面。尤其是一節(jié)好不容易準備的公開課,可能會因為某個學生的回答而出現(xiàn)敗筆,貽笑大方。所以老師一般都會從“大局”出發(fā),為了避免可能會出現(xiàn)的失敗,剝奪有些同學的發(fā)言機會?墒俏覀儾唤獑枺还苁羌页Un還是公開課,老師到底是為誰上的?我們一直在說,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fā)展,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愿望得不到實現(xiàn)。促進發(fā)展,不僅包括給予學生機會,更應當包括容許學生從錯誤中站起來、獲得進步。這才是真正的教學和課堂,否則只能算是演戲。課堂是孩子們的,如果有可能,一節(jié)課應該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一次發(fā)言鍛煉的機會。教育的公平不是嘴上的高調,應當落實在每一件事上、每一個細節(jié)中;教師的責任,是幫助每一個孩子進步,他必須關注每一個孩子。
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孩子的期望;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丟失教師的良知;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違背教育的本質。讓我們時刻警醒、時刻反思,真正承擔教育的責任,無愧于作為一個教育者的良知。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4
金秋的九月,迎來了我們自己的節(jié)日——教師節(jié),收到了學校給予我們每個教師的禮物——《撥開教育的責任》。這是一本很有針對性、能破能立因而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fā)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泛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yè)戶”現(xiàn)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xiàn)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家庭作業(yè)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yè)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yè),真的演變?yōu)橐粋“家庭”的作業(yè)。所以有專家曾經(jīng)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啟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yè)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yè)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里,令人心悅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為示例,就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能反對,能批判和摧毀;又能立新,又能建設和創(chuàng)造,這是本書的一個優(yōu)勝之處。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是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育、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讀了之后,我感慨良多。教育充滿每個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生命的零件。在于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小事,每件事都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現(xiàn)在我意識到,他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學生都有和我相同的感受;蛟S,查老師沒有思考過最喜歡哪個學生,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那個學生!边@是一個孩子長大后的回憶。讀了上面的文字,我覺得查老師是一位成功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以為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自己,這里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又有著了不起的教育藝術和智慧。
優(yōu)秀的老師會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個孩子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秉賦、特長,關鍵在于我們是否了解孩子。
在老師印象里,往往是一些比較優(yōu)秀或者比較調皮的孩子關注比較多,而另外一些表現(xiàn)平平的孩子容易被老師忽略,就在那次才藝展示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平時沉默的孩子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我們要加倍認真的看清這些孩子,細細品味,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做他們的朋友。
有些孩子的才華已經(jīng)顯露,而有些孩子的才華還是冰山一角。這就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欣賞自己。我們是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具備某種潛質的人,他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同尋常,也會看到別人的優(yōu)秀。
一直都說,教育是件良心活,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孩子們的天使,在教育中給予他們關愛、呵護;而不是做孩子們的上帝,支配著他們的生活,使其不得開心顏!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5
當我趁著月休,把學校發(fā)給我們的《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斷斷續(xù)續(xù)讀完后,一曲《愛的奉獻》涌上我的心頭!斑@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本書的作者,都是一線教師,也都是學生家長。書中用他們的“教育智慧與真情”,抒寫著他們教育的愜意人生,詮釋他們對“教育理想與信念”的不懈追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摯的情感是通向學生心靈深處的橋梁,是點燃學生內心世界的火把。學生一旦感受到了這種愛,就會自然而然地向你敞開心靈的大門,只有“情通”才能“理達”,情通理達才會心悅誠服,從而達到引導、幫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見,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聯(lián)系師生情感的紐帶,它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自由地飛翔。讀完這本書后,聯(lián)系自己從事教育14多年來的點點滴滴,我的感觸很深。
意融融,親情濃濃
去年學生來到外國語學校后,昔日在父母身旁撒嬌的寵兒遠離家鄉(xiāng),遠離父母,那滋味可想而知,在一兩天的新奇感過去后,這種角色的突然變化使他們很難適應,生活上也一團糟(吃方便面,零食充饑),有的同學還控制不住想家的念頭,一天一個電話,哭哭啼啼,以至學習受到很大影響。我們教師頓感肩上責任重大,班主任們更是心急如焚,但又怎能“橫眉冷對”,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啊。
于是,我們的班主任盡量創(chuàng)設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讓大家暢談心曲,相互交流,在短時間內讓班級、學生寢室充溢著濃濃的“家”的味道。在閑暇之余,班主任們也都深入到學生宿舍,和他們一同整理和布置;早上與他們一起晨跑;晚上幫他們關好門窗;天氣變化,提醒增減衣服;課余常找他們聊聊,了解并幫助他們解決出現(xiàn)在生活、飲食、住宿、學習等方面的困難。學生們非常感動,不久便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漸漸投入到新的學習中,臉上又露出了他們甜美的笑容。
尊重個性,潤物無聲
去年,我校學生從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來到這里,學生所受的教育基礎各不相同,兩級分化現(xiàn)象嚴重,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獨特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發(fā)展他們獨特的稟賦和才能,喚起他們內在的尊嚴和自信。我班有一個女生,去年進校后便顯得異常沉默,成績更是甚差,面對這樣更需要尊重和關懷的學生,在課堂上我盡力去尋找她身上的閃光點。不久,我便發(fā)現(xiàn)她的作業(yè)本一直做得非常認真工整,于是我讓她擔任學習小組長,并經(jīng)常鼓勵她,她進步很快,生活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在后來的單元測試中,她獲得了A等級的好成績,宣布成績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她眼里那晶瑩的淚珠。
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焙⒆映鮼淼酵鈬Z學校,他們的自理、自立、自護、自強的能力較差,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時間上都難以適應。我們老師根據(jù)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不失時機地引導、說服和感化他們。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研究學生的書面材料建立在對學生尊重、信賴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問題認真研究分析其產生的內因和外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經(jīng)常激勵學生,用寬容的愛心接納學生的一切,對犯錯與重犯錯的同學不簡單處理,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潤物無聲,用寬容和期待這劑良方醫(yī)治了不少同學,在學生潔白的紙上譜寫人生最動人的弦律。
愛中有嚴,嚴以導行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師提出要求時一定要有嚴厲的面孔,而是指要求應嚴格,并做到切實可行,堅持不渝地貫徹到底,而且要嚴在理中,嚴中有愛!耙詯蹌悠湫,以嚴導其行!钡诠芾矸椒ㄉ弦,這是因為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也不會“不變速”前進。所以我們要做到靈活變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比如對個性倔強、自尊心強的學生采勸延長教育法,循序漸進,讓他們自我思索、自我對比、自我反省,以達到激發(fā)他們“內在驅動力”的目的。如果操之過急往往會使他們喪失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但強調緩的作用,并不是說時時處處以緩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忽視。比如當學生做了一件好事時,取得一定進步時,他迫切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如果老師不能抓住時機,及時表揚,即使后來再補上,效果也不夠理想。
總之,師愛既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無形中又會成為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班級建設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對學生的關懷與愛護,尊重和理解,期望和要求,通過自己的態(tài)度和言行傳達給學生,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同時有利于師生間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諧的關系。
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肩負著如何把“士兵”引上“元帥”之路的重任。我也深信,每位學生都是聰明可愛的,我們期望綠樹成林,期望“士兵”成為“元帥”。只要我們細心地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他們會成為參天大樹;讓我們用愛架起一道情感彩虹,讓孩子的心靈自由飛翔吧!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后感6
第一次接觸祁智主編的《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就被該書淡雅的封面吸引住了,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么?我們該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引發(fā)思考的書名,立刻激發(fā)了我強烈的閱讀興趣。
本以為,這是一本說教“責任”的書籍,讀著讀著,我欲罷不能,被書中詩意的語言、簡潔的插畫、深刻的哲思、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打動。閱讀后,我把她悉心珍藏起來,有待經(jīng)常翻閱,反復咀嚼。
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闡述真正的責任。本書的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jié)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
她是一首振聾發(fā)聵的播種機!敖逃錆M細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生命的零件”,我們要精心呵護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受教育者;“說到底,教育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喚醒了每一位教師的良知;“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愛的光芒播撒到每一個角落;“教育者有責任讓教育成為一種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饋贈……
她是一臺細致入微的顯微鏡。教育的細節(jié)常常被我們忽視,這本書帶我們發(fā)現(xiàn)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吹落灰塵,教育的責任漸漸清晰起來?赡苁窃嚲砩系男⌒√崾菊Z,可能是課堂上的一次發(fā)言點評,可能是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是一處文本的解讀……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fā)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于細微處見真情,于細節(jié)處明真諦。
她是一部客觀公正的掃描儀。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這些故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故事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從縱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現(xiàn)狀。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么多弊;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yè)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yè)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全書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會讓我們不斷地追問。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讓我不斷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過一種更有質量、有責任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師與家長的責任何在?這是本書關注的主要問題。書中通過教育中種種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揭示當前教育的真正責任。這本書像一位精神導師,為迷失的人們找到方向;更像一位久違的朋友,真誠地言說教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