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讀后感(通用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黛玉葬花讀后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黛玉葬花讀后感1
四月二十六,正是芒種節(jié)。按照風俗要祭餞花神。大觀園中的女孩子們早開始忙礙了,吾獨不見黛玉。而寶玉見到黛玉總是躲著自己,正奈悶自己哪里得罪了她,卻發(fā)現(xiàn)地上有許多落花,于是他兜起落花,奔到那天和黛玉葬桃花的地方。
再說那黛玉因昨夜到怡紅院遭拒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吟起了《葬花吟》。聲音凄美動人,讓人好不傷感。
林黛玉為何能吟出這么一首凄涼唯美的詩呢?這就要提起她的身世了,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賈敏的獨生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憐其孤獨,接到榮國府撫養(yǎng)。她生性孤傲,天性率真,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她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把北京網(wǎng)所贈的圣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所以昨夜寶玉沒有和黛玉相見,自然讓黛玉心中又氣又悲,吟出“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由落花無人憐愛哀嘆自己身世苦。
而黛玉自從進賈府第一天,知道這里不同于別處,自是做事處處小心。雖有賈母等人的疼愛,而敏銳的她更多感受到自己被人冷落,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备鎸嵉谋憩F(xiàn)了自己寄人籬下處處提防。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老落人之兩不知!”感嘆青春易逝,縱使自己如今擁有稀世容顏,也逃不掉歲月的侵蝕。且自己現(xiàn)在身在他人家中,即使老死也無人知曉,感嘆自己的身世。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薄百|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林黛玉詩書精通,所以性格不免有些孤傲,她以為自己原本高潔的情操也能不被這腐朽污濁的社會所浸染,表現(xiàn)出她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她希望自己可以像鳥兒一樣擁有一雙翅膀可以飛翔,也表明她不受封建束縛,背離封建禮教,追求自由的精神。
一首凄凄艾艾的《葬花吟》道出了一個知性美麗的奇女子,這其間存在的深刻情感,怎樣不叫我們認真領會感悟呢?
黛玉葬花讀后感2
黛玉葬花情節(jié):那天正是芒種節(jié)。前一天寶玉和薛蟠他們去喝酒,晚上才回來,寶釵去怡紅院造訪。黛玉晚上也過去了,叫門,但是當時晴雯和碧痕吵嘴了沒好氣,沒聽出是黛玉叫門,就說是寶玉吩咐的不管是誰來都不許開門。黛玉這時偏偏聽到了寶釵和寶玉說話的聲音,并且看到他們開門出來,她躲起來傷心,第二天寶玉去瀟湘館她也沒好氣。她出門去找姐妹們。然后就去花冢葬花了,就有了葬花吟。
春逝花落,本是人間常事。殘花飄逝,落紅無蹤,本是人間常態(tài)。
可是在黛玉心中,偏偏與他人不同。桃花樹下,葬下花魂。已是消逝的花,在她心中仍就珍貴。一句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凄婉的無奈中,是寄人籬下的辛酸,是前途渺茫的悲歌。她不是葬花,而是葬了自己的迷惘,葬了自己的一生;淙送鰞刹恢,花逝了,無人憐愛,而她自己終究也不過如這一場落花,就那樣死去。
《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xiàn),與其寄人籬下的凄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著名的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用他美妙的樂譜為世人重新演繹了《紅樓夢》,被譽為“用音樂寫《紅樓夢》的人”。他譜寫的《葬花詞》及紅樓十二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凄婉深沉。音樂有著文學所無法比擬的感染力與震憾力。但愿,通過他的音樂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曹雪芹的內心世界,真正體會《葬花詞》的黃鐘大呂之聲。
每天在勞作之余,讀一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于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于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
黛玉葬花讀后感3
我覺得黛玉葬花這一章是對整部書的高度概括和暗示。作者安排林黛玉將那些落花葬入土中,讓其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不是飄入一些骯臟的水潭里污染了她們。
在這里曹雪芹將那種世俗之物欲、權謀的東西比作了骯臟的臭水塘。主人公又如何能落入那些骯臟的環(huán)境中被“污染”呢?不能,絕對不能,因為那種至情至性的東西太美好了,如何可以被污染呢?于是,只有讓主人公去死掉,或者進如空幻世界了事。因為,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純情,實在沒法生存于現(xiàn)實之中,但卻又不能永遠生活在大觀園中的理想幻境之中。于是,作者只能安排他們兩個在被污染卻還沒有污染之際讓他們都有個歸宿吧!
《紅樓夢》太過傷情而沒能有結局,曹雪芹不愿意看到那個令人傷感悲壯的結局。作品只能就此打住。
最后的思考:讀《紅樓夢》,讓人感到那個結局正好預演著我們這個時代。民族文化的底蘊嚴重的被淡化了,至情至性的屬于人生最美好最根本的東西被拋棄了。人成了金錢和機器的奴隸而不自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也越來越淡薄了。最后,又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人類似乎已完全步入了曹雪芹筆下那種骯臟的臭水塘,曹雪芹愿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
黛玉葬花讀后感4
天氣漸漸涼了,看著花的凋謝和葉的飄落,我思緒綿綿,想起了電視劇《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那一情景,那種憂傷的畫面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難以忘懷。
那是秋風乍起,落花紛飛的季節(jié),賈府花園里到處一片花謝花落的景象,滿園子的粉色花瓣,如同冬天的雪花紛紛飄落。畫面中黛玉滿目凄涼,手執(zhí)鋤頭,肩挎小布袋,撿起落在地上的一片片小花瓣,慢慢的放進小布袋內,并不時的低聲哭泣,落花的凋謝使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與命運,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不斷的感慨,憂傷的音樂旋律隨著她的哭泣聲此起彼伏,我仿佛身臨其境,融入了那落花繽紛的世界,淚水不斷涌了出來。
隨即,她將裝滿花瓣的小布袋小心翼翼的放進剛剛挖好的的坑內。當土漸漸蓋住小布袋時,她已是泣不成聲,此時的我,淚水也成了斷了線的珠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對主人公身世的同情,還是對落花命運的感嘆,或者是對現(xiàn)實的感慨?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花開易見落難尋,也許人的生命也不過如此吧?
情緒一直被電視情節(jié)牽引著,不能自已,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動了。一直都不喜歡黛玉那敏感猜疑憂傷的性格,沒想到卻被她葬花的這一情節(jié)深深的打動了,她是將落花喻已,借花抒情,認為自己就如同那飄落的花瓣,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才生出憐意,產生了葬花的念頭。她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長時間的心理壓抑和對自己的憐愛、對現(xiàn)實的無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敏感的性格。我不禁開始對她增添了些許同情,理解了她感情的細膩、思想的豐富和處世的敏感,同時也替她惋惜,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卻擁有了這樣的性格……
這一幕結束后,我久久未動,無法立即從那憂傷的旋律中清醒,不記得過了多久才回到現(xiàn)實,并頓時醒悟:花落歸根,這是自然規(guī)律。不必緬懷這一自然現(xiàn)象,這些飄落的花兒,她們畢竟曾經有過輝煌,生命雖短暫,但她們沒有虛度,而是在綻放的時候盡情綻放、盡情美麗。落花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她們的飄落既是對大地母親的回報,也是為了來年的更加繁榮,所以她們的飄落只是無聲無憾的歸隱,在歸去的時候她們是行色匆匆的,因此,我們實在沒有傷感的必要。
好比人生,我們在乎的應是人生旅途中的沿途風景,不必感懷過去的每一天,只要不忽略途中的任一風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將是充實的'。
黛玉葬花讀后感5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ㄌ煲滓娐潆y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教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段葬花吟,亦是一曲離人之殤,愁斷了千古女子的悲傷淚。看過了多少詩詞歌賦,最讓我揪心回味的還要數(shù)《紅樓夢》中的《葬花詞》。據(jù)《紅樓夢》書中所說,《葬花詞》是黛玉因晴雯不開門,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fā)泄,又勾起傷春秋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已,哭了幾聲,便順口念了幾句的一時感慨!对峄ㄔ~》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xiàn),與其寄人籬下的凄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紅綃香斷了她的夢,誰為她卷起那閨簾?這樣的女子像是已看穿了般的凄婉,為誰情鐘,為誰暗灑相思淚,離開了父母,失去了親人之痛,在深宅高院中的無奈,或許在此刻就已經注定她的凄涼結局,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知有誰知呢?
花落,葬了伊人淚。沒有了那份清高的孤傲,她躲開眾人,手把花鋤出繡簾而去,你道是她尖酸刻薄,卻不知她有多少淚珠兒在漆黑的夜晚落寞的流下,她的悲哀同這些落花一般,質本潔來卻要深陷污淖渠溝,這樣的女子如何能忍受,她寧愿拾一抔凈土掩風流。即使沒有人來明白她,她也依舊那樣傲然于世,并非一味哀傷凄惻,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抒發(fā),可惜命運卻讓她無從逃離,即便滿腹才華,即便是世外仙姝,即便是有眾人的疼愛,她到底魂歸太虛,時代的風刀霜劍讓她避無可避,連同她的愛情也無可避免的幻滅在骯臟的塵世。
其實,每天在勞作之余,看一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陶醉于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于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有時總會忘情猜測:假如林黛玉不死,那兩位嬌生慣養(yǎng)的情癡是不是能經受生活的磨礪?永遠都會有人在看完葬花后發(fā)出同情的感慨,卻沒有多少人會想去為她拂去眼角的淚,別說她是個不存在于世的女子,但她卻真真的讓你為她哭泣,讓你為她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
【黛玉葬花讀后感(通用5篇)】相關文章:
黛玉葬花的故事02-28
《黛玉葬花》閱讀答案10-12
葬花吟詩詞03-02
紅樓夢葬花吟初中的讀后感范文12-28
《紅樓夢》讀后感:我看林黛玉08-24
林黛玉的故事11-18
紅樓夢林黛玉葬讀后感600字11-08
永恒的黛玉_650字02-11
黛玉的悲劇愛情歷史典故10-28
為什么林黛玉不“待見”李商隱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