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

        時間:2021-01-31 09:53:4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1

          管理學是一門復雜而且與時俱進的學科之一。經(jīng)過百余年的發(fā)展,早已枝繁葉茂,今非昔比。但是,管理學的本質(zhì)卻一直沒有變。今天,我們回過頭去重溫經(jīng)典,看看它最初是如何起步的,而這一回頭,自然就得碰上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以及他的《科學管理原理》。

          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chuàng)始人。也可以說,他是第一位認真研究勞動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當作一門科學的人。泰勒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學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以便達到雇主和雇員的雙贏。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泰勒的“科學管理”體系其實很簡單,盡管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采取許多科學量化的手段,更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做一番細致的比較和分析。但是,能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提出此理論體系,并無畏地致力于其實踐推廣,卻非常人所能及。他提煉的科學管理核心為:尋求科學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學的工藝規(guī)程,使工具、機器、材料標準化,并對作業(yè)環(huán)境標準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隨后,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晉升;同時實行具有激勵性的計件工資報酬制度,對完成和超額完成定額的工人以較高的工資率計件支付工資,而對完不成定額的工人,則按較低的工資率支付工資。

          此外,他還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要將管理和勞動分離,并要求管理者和勞動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證工作按標準的設計程序進行。上述理論及措施現(xiàn)在雖然已成為管理常識,但在當時卻是重大的變革,給世人以極大的震驚。此后,泰勒的追隨者進一步豐富了其科學管理體系。亨利·甘特用甘特圖進行計劃和控制的做法,是當時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而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單工序動作研究基礎之上,進一步對如何提高整個生產(chǎn)過程的效率進行了研究。他充分考慮了大量生產(chǎn)的優(yōu)點,創(chuàng)建了第一條流水生產(chǎn)線———福特汽車流水生產(chǎn)線,使成本明顯降低。拜科學管理體系所賜,美國企業(yè)的生產(chǎn)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度出現(xiàn)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資、高利潤的新局面。至于社會組織學大師韋伯和管理大師德魯克,同樣從科學管理體系中獲益良多。

          但是,科學管理自有其局限性。在今天看來,其界定的管理范疇很單一,多局限于生產(chǎn)制造類企業(yè),盡管泰勒說:“同樣的原理能以同樣的效力運用到所有社會活動中”,但很顯然是難以做到的。這其實不足為怪,因為那時企業(yè)和管理的概念還沒有真正形成,這個工作直到20世紀30、40年代才由一位管理大師德魯克完成。只有在生產(chǎn)制造類企業(yè)內(nèi),泰勒才能依靠科學研究的方法確定“標準工作量”,然后確定“工資支付率”;至于今天盛行的創(chuàng)意企業(yè)、智力密集型企業(yè),卻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它們根本就不在泰勒狹小的“管理”范疇內(nèi)。

          進而言之,依靠科學量化的手段來提高生產(chǎn)效率,畢竟有如“螺絲殼里做道場”,成效總是有限的。今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是兩者的有效結(jié)合,單獨強調(diào)某一方面都是錯誤的。泰勒的科學管理更多的是一種狹義的方法,需基于穩(wěn)定的科技技術和業(yè)務流程。一旦生產(chǎn)技術有所改變,標準動作和流程又得相應變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而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生產(chǎn)流程和方法的變化也越來越快。就此意義而言,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生產(chǎn)流程再造,而這正是當今盛行“流程再造”的根本原因。在今天,只有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和管理創(chuàng)新,通過調(diào)動員工的主動積極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而如果死抱著科學管理那一套,無疑有些抱殘守缺之嫌。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2

          想了解一下管理學的經(jīng)典,弗雷德里克·F·泰羅,亨利·法約爾和馬克思·韋伯,三位前輩無論如何避不開的。

          《科學管理原理》,是一篇論文,寫于1910年。工業(yè)革命以后,人們逐漸重視“管理”,將企業(yè)家才能視為繼土地、勞動和資本的第四種生產(chǎn)要素(1776年的《國富論》尚未將企業(yè)家才能歸為生產(chǎn)要素)。然而真正的近代意義上的對管理的追溯,得從科學管理之父——泰勒說起。

          科學管理之“科學”。這里所說的科學,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自然科學。它是相對于“經(jīng)驗”來說的?茖W管理之前,工廠中工人的工藝、技能是通過前人繼承,自己探索、積累,或者說全憑工人的經(jīng)驗得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沒有規(guī)范的教與學?茖W管理,則是通過對工人工作的每個動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謂的科學的工作方法。

          關于研究的對象。得說明一下,那個年代,世界是相對簡單的。服務業(yè)的概念可能還沒時興,因此科學管理主要說的是工業(yè)。那時工作內(nèi)容也是以機械勞動為主的,科學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也無非是生產(chǎn)效率低的問題。

          在科學管理之前,勞資雙方是對立的,甚至是敵對的.。(再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時代,勞資問題依然存在,往往發(fā)生在工作技術含量相對偏低的行業(yè)中)那時的管理體制,是試圖讓工人們發(fā)揮最大程度的積極性,作為回報,則從他們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這種管理方式被稱為“積極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學管理的提出,是為了改變“積極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現(xiàn)狀。科學管理的原則,又或者說是基本內(nèi)容。包括以下四條:

          第一,對工人操作的每個動作進行科學研究,替代老的單憑經(jīng)驗的辦法。

          第二,科學地挑選工人,并進行培訓和教育,使之成長;而在過去,則是由工人任意挑選自己的工作,并根據(jù)其各自的可能進行自我培訓。

          第三,與工人們親密協(xié)作,以保證一切工作都按已發(fā)展起來的科學原則去辦。

          第四,資方和工人們之間在工作和職責上幾乎是均分的,資方把自己比工人更勝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攬下來;而在過去,幾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職責都推到了工人們的身上。

          這里的第四點,我認為是管理意義上的重大進步。資本擁有者——資方,開始重視管理,參與企業(yè)的運作。當然資方是不大可能去進行具體的操作性工作的,他們所進行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計劃、組織、領導、協(xié)調(diào)、控制等管理職能。再到所有權(quán)與經(jīng)營權(quán)分離,管理一步步地在實現(xiàn)其價值。

        【《科學管理原理》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童年》的讀后感(童年的讀后感受)09-25

        《童年的秘密》讀后感_讀后感03-10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7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讀后感1000字-讀后感06-17

        《童年》的讀后感650字-讀后感06-19

        《童年》的讀后感500字-讀后感06-19

        童年讀后感-關于童年的讀后感600字-讀后感06-19

        英語的讀后感03-03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