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1
有時候,我常常會問自己:當教師幸福么?有的人可以將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yè)看做是一件碌碌無為的事情;有的人可以將孩子所犯的一點點的錯,影響著自己一天或者幾天的情緒。在讀了《生命與使命同行》這本書之后,讓我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幸福感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既然選擇從教,就必須正視自己的位置,它不但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授中,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教師自己的思想上和行為里。
現(xiàn)在作為教師的我們,并不缺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修養(yǎng),但是很多人卻找不到這份職業(yè)的幸福感,當我讀了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我們其實缺的正是一種對生命真諦的認識,我們很多時候只是把上課當做一種任務去完成,并沒有發(fā)覺教育的真諦!懊恳惶谜n的質(zhì)量,都影響著孩子生命的質(zhì)量。站上講臺,我就要用生命來歌唱”于漪老師用她的一生去踐行著自己生命的價值,她的每堂課都是花了10小時、20小時去準備,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每節(jié)課的教案,她的教育行為都已經(jīng)不是一個普通老師能負荷的,但她就能做到,而且是日復一日,如蠟燭般點燃自己照亮生命!雖然她的做法我無法做到,但卻要學習她認真?zhèn)湔n的態(tài)度,遍遍不同,立足“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追求完美,努力“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詞”,不斷反思,“從經(jīng)驗與感悟走向理性與科學”,培養(yǎng)自己的教學特色,就像她說的“只有教師教出自己個性的時候,才是學生收獲最大的時候”。她的這種付出讓我這名剛踏入教壇不久的教師也為之感動。
王生英,中國農(nóng)村教師的杰出代表,說她杰出,只因她的堅持與付出,很多本不該普通老師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被她們所撿起肩負。王生英老師與學生的風雨兼程,困難中家家戶戶的上門教學,在學校塌荒時義無反顧地將自己家變成學校。這樣只為學生未來的行為,很少有人能做到?戳送跎⒗蠋煹氖论E后,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這么一句話:當一名人民教師,學生就是你的`兒女,付出就是你的責任!這份堅定的`責任心就是教師生命中最神圣的使命。
或許從前的我在困難面前會選擇低頭,在誘惑面前會被拐走。但正視自己是一名教師的時候我就應該學會堅持,對教育知識的堅持,對行為規(guī)范的堅持,因為很可能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改變一個學生,所以時刻堅持一名教師應有的素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無論遇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對教育的初衷,就像王生英老師一樣,在走出大山走進大城市新開始新發(fā)展的誘惑面前能把持住,依然陪著大山里的孩子同甘共苦,依然帶著一份平凡的心走出一條屬于她自己不平凡的大路!何為堅持?在王生英老師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她對教育事業(yè)的這份堅持,僅僅是從心出發(fā)的一種簡簡單單想教好學生的想法。這世間的千般算計,終究都抵不過一顆簡單的心。作為一名教師,或許就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顆簡單的心——它是甘于付出、不求回報的!
讀完《生命與使命》,我領略到的不單單是那一段段故事和一個個人物,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樸實無華的對教學的熱愛和執(zhí)著。讀完《生命與使命》,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轉(zhuǎn)于眼球的文字,而是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思索。
《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2
作為一名剛加入教師隊伍不久的新人,《生命與使命同行》這本書讓我對理解教師這個職業(yè),理解教師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愛學生。從愛出發(fā)來教育關心學生。只有心中有愛,才能關注并發(fā)現(xiàn)學生的任何需求。記得在求學的時候,幾乎每一位導師都說過同樣一句話:小學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教師任何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對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都要慎重。尤其是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對他們以后的成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生命與使命同行》這本書中,每一個事跡都很觸動人心,反映出來每一位教師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師德。他們愛學生如同愛生命,奉行教育無小事的理念,關注學生的一點一滴。
細讀汪金權(quán)老師的事跡,起初對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資助200多名學生感到有些許的不解。后來翻閱他的日記“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師的行動其實就是將他對曾經(jīng)幫助過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對學生的真誠心、平等心、責任心、愛心和細心,將其延續(xù)在教育事業(yè)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師如燭,師德如光。師德也是一種使命感的體現(xiàn)。汪金權(quán)老師在答記者問時說“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心靈成長和自我管理的引導者。教師也是學生求知、做人、做事過程中的一個伙伴和顧問,它是一個職業(yè),也可以把它當做事業(yè)來做。”是的,教師的使命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做人。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教師本身就是學生的榜樣,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著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師德也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種教育因素,所謂身正為范。在讓學生的心靈健康成長的基礎上,更能通過身教讓學生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質(zhì)。用教師的人格魅力來說服學生主動的向老師學習,向老師看齊。
作為新人,更應該要奉行“教育無小事,事事皆學問”的理念。因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經(jīng)意的事也有可能成為教育學生的好素材,教育學生的時機是無處不在的。如何抓住契機,如何有效教育,都隱藏著很大的學問,對教師的教育智慧也是一種考驗。要經(jīng)得起考驗,凡事能隨機應變,就必須堅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以廣博的知識裝備自己,積極積累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育機智。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還需要學會反觀自身,育人先育己,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同。
從事教師這個職業(yè),我對自己有著很大的期望,但也自知經(jīng)驗不足,今后還需要向身邊的同事多多學習,并不斷的提升自己,盡力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3
每次聽完講座或是看完一本書,或者是看了某些人的傳記后,總是深感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內(nèi)涵不夠,也總是羨煞別人的成就和睿智,于是在心里總是給自己定個目標,但是卻未能堅持,我想這大概與我浮躁的心有關。
每見電教室的墻壁上一句: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總是心中有愧。工作以來,內(nèi)心總是浮躁虛化。生活被瑣碎的事情占的滿滿的,由此而延伸出的厭煩以及應付。卻未曾認清,教書就是一份瑣碎的工作。認定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是認定了與瑣碎的事情打上交道了。孩子們無盡的小紛爭,家長們無盡的咨詢,學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須親力親為。
這幾天在家細細品讀了《生命與使命同行》一書,書中的這些楷模教師,有著至高無上的工作情操,有著偉大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尤其是王生英老師的故事,深深的震撼著我,感染著我。那么瘦弱的身子,肩膀上卻承載著整個太行山山村的教育。為了實現(xiàn)知識改變命運,她克服環(huán)境的惡劣。30年如一日,堅守在條件艱苦的農(nóng)村學校任教,在破舊的教室里,傳播著知識的種子。甚至把孩子們領到自己的家里去上課,并且一上就是10年。
這份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熱愛,捫心自問,我們是否能做到。2006年的教師節(jié),她去北京參加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共同舉辦的“奠基中國”電視晚會,主持人問她:來北京了,想買點什么帶回去。俊彼f:我想給學生們每人買個新書包,他們有的現(xiàn)在還是提著塑料袋來上課—————”看到此處時,眼眶潮濕了,為孩子們的苦日子,為王老師的愛生之深。王生英老師,用熱忱,真誠,樸實詮釋了一個人民教師的真諦。真不愧是師德標兵,師德楷模啊。
由此而想到的自己,在她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有較好的教學條件,有較好的生活條件,但卻每天的埋怨嘆氣,埋怨壓力過大,埋怨事情過多。想想于漪老師,80多歲的高齡,依然投身在教育事業(yè)中,為教育發(fā)揮自己最后的光與熱。她說:我深感肩上挑著千斤重擔,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一身正氣,桃李滿園。王生英老師與于漪老師,她們的相似之處都是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依然能恪守教師這個崗位,不為名利,不為金錢。
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一直銘記著師范學校的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一個一身正氣的老師,做一個內(nèi)涵豐厚的老師,我想將會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一代師表于漪——生命與使命同行》讀后感】相關文章:
于漪背影課堂實錄06-23
于漪:解放思想,釋放語文教學的活力12-06
與親情同行02-16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01-05
與西藏同行散文02-29
與時間同行作文02-18
與你幸福同行02-17
與寬容同行作文05-18
與孝同行作文01-01
與筆同行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