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1
假期里,有幸拜讀了顧明遠老先生寫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感觸頗深。書中精選了數(shù)十篇顧明遠老先生的教育隨筆,內(nèi)容涵蓋:教育理念、素質(zhì)教育、教書育人、教師發(fā)展、童心與教育等方面。看完之后,令人深思,給人啟迪。
書中談到顧先生在參加成都市“減輕課業(yè)負擔”的座談會上,一位小學生發(fā)言說到,希望國家定一天“無作業(yè)日”,就像“無煙日”“無車日”一樣,另一位小學生說到,作業(yè)還是要的,但希望老師不要布置那種枯燥的、反復練習的作業(yè)。顧先生談到,這是學生微弱的聲音,要求并不高,我們很少聽到學生的聲音。社會上炒得熱鬧的、媒體反映的,往往是教育者的聲音、家長的聲音,都是大人的聲音。我們的孩子在想什么?他們需要什么?我們大人們一概不知、一概不理,只要他們抬頭做練習,考出好分數(shù),考上所謂的好學校。這樣能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嗎?能培養(yǎng)人才嗎?
看到這里,回想我們的教育,我們總是想著用我們想當然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學生和孩子,總是以長者的身份對他們說,老師(爸爸媽媽)都是為了你們好,我們的經(jīng)驗比你們多,你們就得聽我們的,這樣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等等諸類的話語。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忽略了孩子們的想法,讓他們在我們的殷殷期盼的目光中背著沉重的包袱進行學、學、學。
蹲下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他們的要求并不高,就像前面提到的,也許就是不寫那種枯燥反復的作業(yè)而已。我們?yōu)楹⒆觽儼才藕玫牡缆罚彩遣皇撬麄兿胱叩,太過一帆風順的人生就會失去生命中本該有的五彩斑斕。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真正成長起來,而我們的家長、老師就是起到引領(lǐng)的作用,而不是進行大包大攬。不管我們作為家長,還是老師,在我們以后的教育中,我們要學會多傾聽、少說教、善引領(lǐng),這樣才能知道孩子們真正的心聲,才會引導他們往更好的方向去發(fā)展。
總之,讀了顧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我茅塞頓開,它不僅讓我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了解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有哪些偏差,并及時作出調(diào)整。我會把從顧先生那里學到的教育理論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2
開學來,有幸拜讀了顧明遠老先生寫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深有感觸。書中精選了數(shù)十篇顧明遠老先生的教育隨筆,內(nèi)容涵蓋:教育理念、素質(zhì)教育、教書育人、教師發(fā)展、童心與教育等方面。文章的選擇也主要是基于基礎(chǔ)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視角,深入淺出,給人以啟迪,發(fā)人深思。
一、在教育理論
顧先生從宏觀的角度解析了教育過去的弊端,今天的變革,未來的發(fā)展,引領(lǐng)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qū),用全新的視角看待今天的教育。說實話,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教育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今天教育的弊端看得見,但總認為是不可改變的,中國的高考制度不改變,一切變革都是空談,并且認為教育的變革是教育部的事,與教師關(guān)系不大,因此在學校轟轟烈烈的變革中是盲目的跟隨,并且心理上是有所抗拒的。讀了這本書,心中豁然開朗,頭腦中對教育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在書中我不僅看到了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們?yōu)楦淖兘逃默F(xiàn)狀所做的努力,同時也明確了作為普通教師的我們應該為改變教育的現(xiàn)狀做些什么。顧先生說:21世紀的學生必須掌握以下四方面的技能:
1、思維方式: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決策和學習能力;
2、工作方式:溝通和合作能力;
3、工作工具:信息技術(shù)和信息處理能力;
4、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職業(yè),以及個人和社會責任。
那么作為教師,要成為為每個學生設(shè)計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的設(shè)計者,成為指導學生正確選擇和處理信息的指導者,成為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幫助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二、在素質(zhì)教育
顧先生提出的“給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觀念上的誤區(qū)。以前我一直認為教育要公平,顧先生卻提出了教育既要公平也要差異,有了差異才能真正達到公平,他提出的口號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最適合他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或者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的成長。差異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所以給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要達到教育的公平,教師就要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設(shè)計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最好的學習環(huán)境,指導學生能夠正確地處理不同的信息,同時還要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經(jīng)得起挫折的品德。
再次:在教書育人篇里,顧先生把道德自覺作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既具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不需要別人監(jiān)督。他提出道德教育對學生來說首先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另外就是讓他們在活動中明辨是非。道德教育就是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在活動過程當中,通過一些矛盾,通過一些斗爭,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一個提升,矛盾解決了,他們的`道德水平就會提高一步。同時在活動中學生能夠體現(xiàn)遵守規(guī)則、克服困難、對自己行為負責、和同伴的交往等能力。
另外:在教師發(fā)展篇里,顧先生要求教師走出知識越多越好的誤區(qū),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因為知識不等于智慧,書讀得多但不思考,不與實際相聯(lián)系,就變成死讀書、讀死書,變成書呆子。知識要變成智慧,需要活學活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和矛盾,在解決疑惑過程中產(chǎn)生智慧。因此要多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來激發(fā)他的思維,提高他的興趣。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們?yōu)榱斯?jié)省時間,用最少的時間灌輸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通常是不組織或很少組織學生活動的,這樣做的結(jié)果看似省時高效,但實際上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只有老師講,學生被動地聽,把現(xiàn)存的結(jié)論告訴學生,學生記住了這些結(jié)論就算掌握了知識,實際上學生不知道知識產(chǎn)生的過程,不思考知識未來的發(fā)展,學生沒有活動,思維就無法激活起來,學生的學習就會缺乏興趣。而活動能啟發(fā)學生思維,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增長智慧。
總之,讀了顧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我茅塞頓開,它不僅讓我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有了更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讓我了解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有哪些偏差,并及時作出調(diào)整。我會把從顧先生那里學到的教育理論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3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引用顧明遠先生的這句話開啟我的文章,之所以引用這句話,是因為這句話一直在影響著我,教會我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用什么樣的方法做好教育工作。
教師絕大部分時候面對的是孩子,與孩子一起學習,與孩子一起生活,甚至可以說教師就是孩子們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們。所以教師這個社會角色很重要。教師除了要以教書育人的角色站在孩子面前,又要以孩子的角色站在孩子面前,以孩子的視角考慮問題。要用愛與每一位孩子面對面,關(guān)注孩子們的點點滴滴。
最近,有幸獲得了顧明遠先生著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這本書。其實對于專業(yè)是教育類的我來說,顧明遠先生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他的著作一直伴隨著我的大學和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我也多次接觸顧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其思想也影響著我,F(xiàn)在已經(jīng)參加工作多年,當看到了《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這本書,首先被題目吸引住了,產(chǎn)生了頗多的感觸,開始在腦海里尋找自己的教育實例,找尋自己站在孩子視角考慮問題的案例。可喜的是,自己也能從自己的教學經(jīng)歷中,找到很多自己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的事例。不過,有時自己也會考慮的不全面,沒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而在讀完《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這本書之后,自己也有了很多收獲,而且我也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之路上,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我會做的更棒,會讓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常態(tài)行為。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分為5個部分,分別從教育理念篇、素質(zhì)教育篇、教書育人篇、教師發(fā)展篇和童心與教育闡述了作者對教育的態(tài)度。我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將這5部分,歸為兩大類:一類為教師自身學習成長篇;一類為教師與學生相處篇。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要想快速適應自己的崗位,并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成就,就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那如何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呢?無疑就是多讀教育類的書籍,提升自己的理論認識水平,明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中,恰恰用教育理念篇、素質(zhì)教育篇、教師發(fā)展篇3部分內(nèi)容,向我們闡述了很多教育理論和一些當下的教育大趨勢。教育首先要有高度,做教育要有國家情懷,教育工作者要懷揣著“中國夢,教育夢”的心情,做好教育工作,響應“辦一流的教育,建一流的國家”的號召。教育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生命教育,是讓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實現(xiàn)自我價值。教育推動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全社會都來一起推進教育領(lǐng)域的改革。在素質(zhì)教育的當下,我們應該給每一個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公平對待每一位孩子,用愛和熱情對待每一位孩子,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涌現(xiàn)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作為教師,除了這些教育實事,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些教師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理念。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新世紀都在呼喚教師培訓的新變革,教師應該有更新的教育觀念,時刻警記師德,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師要主動地多聽課、看課,多與有經(jīng)驗的教師交流,學習育人方法。在當今時代,教師爭當終身學習的典范,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了解和學習了當代教育的先進理論,教師還需要將這些理論附著于實踐教育過程中來。在《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這本書中,教書育人篇和童心與教育兩部分內(nèi)容來具體向我們闡述了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的如何與學生們相處。無論哪一部分,都滲透著:教師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最應該具備的就是愛。愛是教育的源泉,愛孩子們,愛每一位個性不同的孩子們。關(guān)愛孩子們,保護孩子們的童真,激發(fā)孩子們的童趣。愛孩子就要從孩子的立場出發(fā),站在孩子們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孩子們的內(nèi)心,成為走近孩子們內(nèi)心的教師。而在我的工作中,我也在努力做這樣的好老師,努力用自己的愛和個人魅力感化孩子們,并帶動班級每一位學生一起進步,快樂成長。如,在處理調(diào)皮淘氣的小機靈鬼們時,我常常會不經(jīng)意的與他們交談,這些交談并不是在非常正式、嚴肅的氛圍中進行,而是在輕松的課間、走路隊時或吃飯的時候。我們的交談內(nèi)容,并不是因犯錯的事件開始,而是用一些家常閑話開始,詢問最近我所注意到的一些現(xiàn)象,媽媽最近發(fā)了周末一起去哪里的朋友圈等等。其實用這些家常閑話開始,是有意的,因為孩子們的一舉一動,有時也會與家庭有關(guān)系。而且這樣的談話,會讓孩子明白老師是關(guān)注他的生活的,把它放在心上。這樣一來老師既能了解清楚問題,又能讓孩子信任自己,并能敢于表達出自己犯錯的原因。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主動意識到問題,并有意識的知道去改正。這樣的做法,比老師一味的逼問,一味的教育,有用的多。所以老師蹲下來,陪伴孩子們一起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師處理學生問題的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每一位孩子對待任何問題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有我們通過詢問,了解孩子們的想法,再正確的引導,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一位孩子都是善良的,內(nèi)心都是單純的,只有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夠處處以孩子們?yōu)橹兀婧⒆觽冎,站在孩子們的立場分析、考慮問題,我們的孩子們才能永葆他們的純真,擁有快樂的、美好的回憶。最后,還是以顧明遠老師的一句話來結(jié)束,“用大愛與善良譜寫育人華章”。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4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顧明遠先生的《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一書給我非常深刻的感受。不管是在教育理念、教書育人、素質(zhì)教育、教師發(fā)展方面,還是在童心與教育的方面,他都給年輕教師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財富。
在教育理念篇,他認為“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有了興趣,才能談如何學習,才能尋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才不會讓學習變成一種為了完成父母、老師的任務而做的被動的狀態(tài),才能讓老師和父母有機會思考如何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
在“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一篇中,他不僅用牛頓、李比希等科學家的例子說明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還從心理學層面剖析了人的行為,他認為人的行為總是有一種動機在驅(qū)動。而動機有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之分。學生的學習作為一種行為活動也有動機在驅(qū)動。學生因為父母、老師的獎勵和懲罰而強迫性學習,這是外部動機。但這種動機是短暫的,獎勵得到了,失去了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或者沒有達到目標沒有得到獎勵,在當代孩子在各種保護措施下抗壓能力和遇挫能力都比較低下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就更沒有了。所以外部動機是容易消失的。只有內(nèi)部動機才是持久的。而興趣,其實就是人的一種內(nèi)驅(qū)力,是人的活動的內(nèi)在動機。當然,外部動機也可以轉(zhuǎn)化成內(nèi)部動機,經(jīng)過多次獎勵和引導,可以使學生對學習本身感興趣。但這種獎勵應該是精神的,物質(zhì)獎勵容易引起負面效應。
興趣的源頭往往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之天性,他提倡父母和老師要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在小學教育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勇敢提問。他認為只有會思考、敢提問的學生對學習才能產(chǎn)生興趣。而這些建議不僅有深度而且在我們跟孩子的交往過程中非常有實用價值。
不同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好奇心程度也不同,這是影響學生興趣的一方面。但是興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
蘇霍姆林斯基常常用閱讀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對未知世界的疑問。在實踐中,最容易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作為老師,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課堂細節(jié)著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老師的課講得好,生動有趣,學生就會對這門課感興趣。此外師生關(guān)系的好壞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和孩子們在日常活動中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也是激發(fā)孩子對課程興趣的一種策略。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最強的動力。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老師的重要任務。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
【《站在孩子的視角談教育》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談教育孩子的方法心得體會(精選6篇)12-17
初談財務報告分析的四個視角11-08
怎樣教育孩子讀后感01-27
《怎樣教育孩子》讀后感09-03
教育孩子的問題08-12
對孩子的教育01-20
教育孩子的警句12-15
教育孩子的方式10-28
孩子的教育作文03-22
孩子特長教育的誤區(qū)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