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者讀后感(精選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朗誦者讀后感(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朗誦者讀后感1
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董卿說:“《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
《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的自創(chuàng)情詩;有 《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眾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講話的個人感受。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相比于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jié)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lián)系不同時空的生命。
節(jié)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yè)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復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
節(jié)目中第二個“人”是文字的作者,世界環(huán)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愿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眾也能通過文字與它的作者交流,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顆跳動的心臟。
節(jié)目中第三個“人”是電視觀眾,每一段朗讀、每一個作品,都是以共鳴的情感為切入點,讓朗讀嘉賓、文字和觀眾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節(jié)目中未見到第四個“人”,就是朗讀亭里千千萬萬個真正參與的普通人,他們在朗讀亭里大聲的朗讀,成為了節(jié)目的延續(xù)。
董卿認為朗讀應該屬于每一個人,《朗讀者》也發(fā)起了線上線下的活動讓節(jié)目走近生活,活動的'核心就是用朗讀的方式傳遞愛。在線上活動“為TA讀”的展示中,現場記者被邀請上臺,朗讀他們寫給最愛人的一段話。一位記者讀給退休后正在轉變心態(tài)父親的話打動了董卿,董卿說她的父親退休后也經歷了很長一段調整期,從報社退休的他現在仍然每周堅持寫兩篇稿子寄給報社,如果采納了他就會特別高興。白巖松打趣說:“當面說出愛意很難,但用朗讀的方式就變得簡單,這也是《朗讀者》的又一個功能”。
董卿在采訪中曾回答過她為什么一定要做《朗讀者》的問題,她說幾乎在文藝綜藝領域里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都已經做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央視一系列的動作和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
朗誦者讀后感2
《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后的價值,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生故事。我認為《朗讀者》是央視從《中國詩詞大會》之后打造的又一爆品。
邊看節(jié)目邊發(fā)朋友圈談了一點感觸,沒想到很多朋友留言有共鳴。此刻我從我的角度給各位朋友做一點分享。
董卿變得柔和起來
前幾年在看董卿主持節(jié)目的時候我就判斷董卿是一個控制型的女人。節(jié)目中不斷展現她的強勢,經常打斷嘉賓和評委的話,讓人覺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沒怎么關注她,直到詩詞大會董卿的蕙質蘭心讓很多觀眾驚訝,這次《朗讀者》讓我對董卿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發(fā)現董卿變得柔和起來,無論主持還是表達讓人覺得很舒服。董卿作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個個“遇見”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現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經歷。
這就是她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會接觸各種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別人交往,做事的時候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達自己的同時還讓別人舒服。
如何與人交往?我認識的李局有幾句經典的話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與人合作要學會:
三把最管用的鑰匙:尊重、微笑、謝謝。
三個帶來:帶來快樂、帶來利益、帶來希望。
世界小姐張梓琳分享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張梓琳與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親角色的轉變,世界小姐帶給她的是驚喜,而作為一位母親則是更多感性和感動。也正如她在節(jié)目中給孩子朗讀的《愿你慢慢長大》:“愿你被許多人愛,如果沒有就在寂寞中學會寬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夠睡到自然醒!
許淵沖老爺子詮釋熱愛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許袁沖是源于《朗讀者》,老爺子今年已是96歲的高齡,每天卻工作到凌晨三四點。許淵沖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杰出文學翻譯獎 ,系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他的名片上印著“書銷中外六十本,詩譯英法第一人”看完這個是不是覺得老爺子很狂?其實不然。
許淵沖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進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虛。誠如錢鐘書先生所言:"足下譯著兼詩詞兩體制,英法兩語種,如十八般武藝之有雙槍將,左右開弓手矣!"迄今為止,有哪一位外國學者能夠用中英文互譯?有哪一位中國學者用英法兩種外語翻譯過中國的詩詞?"
當老爺子和董卿聊起翻譯時,活力四射、兩眼發(fā)光、樂在其中。我想這就是愛好的最高境界,翻譯乃老爺子的真愛。他說自己有一個小目標,如果能活到100歲,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亞的著作翻譯完。老爺子都如此努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擼起袖子加油干呢?!
朗誦者讀后感3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薄耙驗楹芏嗳硕加X得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情!边@段話,是董卿在央視將于2月18日晚開播的新節(jié)目《朗讀者》里的一段自問自答。的確,現在有許多事情都已經是我們淡忘的了,比如寫信,比如讀詩,但是如今隨著《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綜藝節(jié)目推出,讓大家不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久違之感,也產生了發(fā)自肺腑的共鳴。
說起“朗讀”,似乎更像在講故事,因為節(jié)目中會針對不同的主題,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節(jié)目希望呈現的是文字和個人情感的緊密結合。記者了解到,著名企業(yè)家柳傳志在《朗讀者》中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結合的復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世界環(huán)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愿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眾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顆跳動的心臟。
據了解,《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還有 《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眾情感的作品。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記者發(fā)現,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與文化有關的綜藝節(jié)目就被網友形容為了“清流”。這些節(jié)目里沒有娛樂搞笑,卻并不嚴肅說教。除了《朗讀者》,還有一些文化類的綜藝節(jié)目,其實也值得一看。
【朗誦者讀后感(精選3篇)】相關文章:
讀后感作文精選:《歐洲筆記》讀后感12-25
《季羨林散文精選》讀后感11-19
《林清玄散文精選》讀后感10-23
朱自清散文讀后感精選11-29
屈原《離騷》讀后感精選11-13
《林清玄散文精選》讀后感(精選7篇)11-29
論語讀后感精選15篇05-06
論語讀后感(精選15篇)05-01
《目送》讀后感精選15篇04-23
浮士德讀后感【精選9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