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陶行知文集小學讀后感

        時間:2021-07-03 18:14:38 讀后感 我要投稿

        陶行知文集小學讀后感

          【篇一: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

        陶行知文集小學讀后感

          陶老先生給我們提出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

          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讀后,感覺第二個問題感觸很深。在這里陶老先生寫到“學問是一切前進的活力的源泉”。學問怎樣能夠進步?他給了我們五字箴言可以幫助我們學問易于進步。第一個,是“一”字。一是“專一”的一。荀子說:“好一則博”這句話是很有精義的。因為有了一個專一問題做中心,從事研究,便可旁搜廣引,自然而然的廣博起來了。第二個,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我們有了豐富的材料,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徹頭徹尾的來研究它一個明明白白,才能夠真正理解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才能夠“迎刃而解”,才能夠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第三個,是“鉆”字。鉆是鉆進去的鉆,就是深入的意思。鉆是要費很大的力量,才能夠鉆得進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寶貴的寶貝。第四個,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有些材料鉆進去還不夠,必須解剖出來看它的真?zhèn)危怯杏玫倪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消化運用。第五個,是“韌”字。韌是堅韌,即是魯迅先生所主張的“韌性戰(zhàn)斗”的韌。做學問是一種長期的戰(zhàn)斗工作,所以必須有韌性戰(zhàn)斗的精神,才能夠在長期戰(zhàn)斗中,戰(zhàn)勝許許多多困難,化除種種障礙,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走入新地境界。

          這五個字,字字值得我們?nèi)プ聊。其實,“集”對于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參加工作后很少有時間去“一”“鉆”“剖”“韌”。一是自身惰性很強,再是工作,家庭等等也確實牽扯精力。但是我可以學習別人已經(jīng)鉆出來的先進經(jīng)驗。在教學中,借鑒同行們的先進經(jīng)驗;還可以借助網(wǎng)絡這個平臺獲得我們需要的知識,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共同探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就是“集”了。

          我想只有把各種方法集于一身,才能應萬變。

          假期拜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從書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學校,他愛學生,他把學生和學校稱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下面是我讀后的一點體會:

          一、我對“生活即教育”的感悟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在實際教學中,應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的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調(diào)動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提供更豐富的源于生活的感性材料,讓其在觀察、實驗、調(diào)查、參觀等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自主探究。從而,獲取新知識,養(yǎng)成獨立思考、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嚴謹推理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為后續(xù)學習作準備,同時讓其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學做合一

          所謂“教學”即教生學;所謂“學生”意要于學會生存。因此,歸根結底教育的最終目的就在于“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生存”。

          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這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世界上有兩種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1、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讀它、記它。2、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注意的中心點是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這兩種教學方法學生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知識是無限的,老師能教給學生的也是有限。

          三、學會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松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當你面對家庭和社會的煩惱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啟發(fā)、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陶老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陶行知先生是我們后人學習的光輝榜樣,我們要做行知路上的后來人,以陶行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精神去切實轉變我們的教學觀念,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情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篇二: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的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chǎn)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

          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說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于是教育產(chǎn)生效果!霸谖业慕逃铮『⒑颓嗄晔亲畲,比什么偉人還大!碧招兄壬@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余,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于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會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說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余,在時代的意義上說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绷P非愛,害也。作為現(xiàn)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眲游洌馕吨處熥陨淼氖。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xiàn)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chǎn)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于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說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

          【篇三: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作文】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皼]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蜴告傅纴恚蛞荒槆烂C。先生說:“以教人者教已”是根本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要用心去學、去體會、去實踐,這樣才會進步。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每天都問問自己進步了嗎?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抱著這種精神去教導學生,總是不會錯的!彼┐蟮慕逃枷,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他的那些極具時代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又極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都體現(xiàn)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內(nèi)涵,成為我們不斷吸取教育改革營養(yǎng)的源泉,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碧招兄壬@一至理格言,正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其意義有二:第一,“知行統(tǒng)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么?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在注重知行統(tǒng)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tǒng)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探索真理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xiàn)象所纏繞。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和正面鼓勵,當學生經(jīng)過艱苦的學習,解決了各種難題,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產(chǎn)生興奮感,這種興奮感是學生對困惑感的否定和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由此帶來的喜悅和歡樂體驗可以塑造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尊嚴感,進一步強化其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xù)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陶行知先生還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边@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發(fā)展、變化。即使他們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們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我們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有思想能力的人,有發(fā)展?jié)摿Φ娜耍皇抢蠋熓⿶鄣谋粍訉ο。當老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用贊賞的眼光去看他們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有可愛之處。我們在對學生教育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冷靜地考慮學生需要什么?要多注意他們一點,多關心他們一點,老師對他們給予深深的理解,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值得你愛,你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愛他們,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奔热簧罱逃侨祟惿鐣瓉砭陀械模敲瓷畋闶墙逃,所謂“過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彼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鄙罱逃龔娬{(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學習了陶先生很多方面的教育理論,自己感覺受益匪淺,他的著作又如一盞明燈,在教育的海洋中引領我們?nèi)フ覍儆谖覀冏约旱哪繕。讀完此本名篇,我除了感動之余,更多的是佩服,佩服他的為人,更佩服他在那個時期所提出的一些鮮明的觀點,也正如魯迅所說:“讀完此書,我和一個高尚的靈魂接觸了!”我將努力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業(yè)務素質。

          【篇四:陶行知文集讀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評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教育開拓者!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教育思想。

          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教師沒有愛也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詳?shù)膽B(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xiàn)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陳校長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我們必須認真加以貫徹。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進行課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陶行知曾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課程課改確立了以幼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突出了學生發(fā)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達,致力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生活教育從一日活動開始,作為老師,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識,追蹤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回應,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經(jīng)驗,豐富情感體驗,發(fā)展認知,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必要的基礎,為學生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礎。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nèi)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nèi)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nèi)容上看是動態(tài)的,隨環(huán)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jié)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xiàn)著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盡可能好的實效。

          【篇五:《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讀罷《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覺得獲益匪淺。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熱愛,越是欽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動于他人格的偉岸。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積極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熱誠與激情,帶給了我很深的觸動。

          作為一名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是無法教育好學生的。對學生的愛是教師高尚職業(yè)道德的體現(xiàn)。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溫存慈祥的態(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規(guī)范導之以行,或示范,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步施教無不浸透著期望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如果缺少對學生的愛,那么教學也會缺少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但是,若教師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這種愛是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師應當具有的真正的愛。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愛。教師愛學生,才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才能教育產(chǎn)生效果。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怎樣實踐愛的教育呢?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還大!碧招兄壬J為,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但是,尊重不是放縱,愛里要有嚴,尊重里要有教育。當看到學生出現(xiàn)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教師要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讓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正確前進的路。由此我認為,我們現(xiàn)代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不僅成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者,更是成為學生心靈的慰藉者,成為學生的“心靈雞湯”。

          當然,教師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要冷靜下來,本著愛學生的心態(tài),想想這些學生或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愛去熔煉鍛造。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克制,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給他們撐起一片藍天時,也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打開了綠色通道。

          陶行知先生正是懷著對教育事業(yè)不懈的執(zhí)著與滿腔的熱愛,在他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三十多年中不斷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生動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眾多教育思想中,“生活即教育”可以說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彼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yè)!鄙罱逃龔娬{(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是力的表現(xiàn)或變化。世界是力創(chuàng)造的,所以解決困難也必須拿力來才行!薄笆趾湍X在一塊兒干,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薄@些陶行知親自闡述的教育思想,讀來耐人尋味,讓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挖掘的,教學生死的知識,不如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去領悟……

          不僅如此,陶行知還將“教學做合一”,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

          “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的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的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自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彼梅N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須在田里學,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jù)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jù)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庇纱怂貏e強調(diào)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shù)為目的,以分數(shù)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tǒng)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他教人做人,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xiàn)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xiàn)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多么的重要。現(xiàn)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上取得和諧發(fā)展。

          讀著陶行知先生感受著他純樸而又精深的理論,更讓我震撼的是,像這樣“生活即教育”、“行知行”的理論,其實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實踐中得出來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動成就證明了他的觀點。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師通過自身道德修養(yǎng)對學生驚醒潛移默化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才是我們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人們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成人再成才”,都是將對人才的品德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的,而作為教師,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首先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自身應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陶行知先生正是以他超凡脫俗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了一代后人。

          陶行知先生將“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作為他教學、做人的準則。他對“求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知,學真本領,探求真理,為真理獻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應做人中人,以人民利益為至高。而這些要求無論現(xiàn)在還是今后都不會過時。

          人們常說,“經(jīng)師不多,人師難找”。陶行知先生則既為經(jīng)師,又為人師;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有理想,有遠見,有辦法,有才干。在最苦、最累、最難辦的鄉(xiāng)村教育、基礎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平民教育戰(zhàn)線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一干就是一輩子,辦成了常人所辦不成的事,干出了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真正走出了一條“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生之路。為了辦學,他奉獻了畢生精力。他縮衣節(jié)食,身上連替換的衣服都沒有,還把他當參政員所得的數(shù)目可觀的車馬費都全數(shù)捐給學校。身為校長卻連一般民房都不租,而是住在一座舊碉堡里。他雖直接耳濡目染西方社會的“現(xiàn)代文明”,卻仍然保持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美德,對內(nèi)他孝敬父母,愛護妻兒;對外禮待他人,不負他人;即使到了國外,他也被公認是一個“最中國氣”的留學生和講學者。陶先生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堅守了作為一個教師應當具有的學科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如此的高尚品德,怎不令我們仰慕、欽佩!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業(yè),在教育事業(yè)上滿懷熱誠,在教育思想上極富創(chuàng)見,在教育實踐上勇于探索,對發(fā)展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對培養(yǎng)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極為深邃和豐富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所要學習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成為親密的好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優(yōu)秀的老師。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教育會發(fā)展的越來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會更加的發(fā)揚光大!作文

          【篇六:陶行知文集讀后感】

          通過閱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有如下深切感受:

          一、要用愛心滋潤學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樸實的語言蘊含著淳樸、真摯的師愛。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shù)顆童心,培養(yǎng)出無數(shù)顆愛心。

          愛師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情感。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自己很愛學生,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愛乖巧聽話的學生,愛漂亮、可愛的學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于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wěn)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chǎn)物。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褒貶之,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學的班級有個學生叫陳小東同學,他特別調(diào)皮,誰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這樣的學生如果調(diào)皮就一頓呵斥,或者簡單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會適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強,而我在課堂中總是樹立他的自尊心,讓他知道自己也是有優(yōu)點的同學并不是什么都是缺點,然后我注重鼓勵他發(fā)揚優(yōu)點逐步改正缺點,現(xiàn)在他比以前進步多了。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xiàn)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

          當然,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xiàn)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xiàn)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二、依“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里所指的實際出發(f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yǎng)、天賦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正像陶先生說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yǎng)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yǎng)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于枯萎。

          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系翻過來,不是傳統(tǒng)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于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于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jù)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fā)展區(qū)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fā)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再說,現(xiàn)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生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三、教學生學會學習

          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意要學會學。歸根到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生存。

          陶行知先生闡述“教學合一”理論時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毕壬绻弧敖獭,學生只是做個“書呆子”、“字簍子”,被動地接受知識,調(diào)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當今,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社會職能必須體現(xiàn)出“導”這個特點來。教師不應把現(xiàn)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思索,經(jīng)過不斷反復推敲尋求最佳結果。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和自我發(fā)展的主體,激勵和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設計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這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fā)散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

          對照陶先生的教育理論和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我覺得自己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學中,爭取做到不能注重簡單的知識傳授,而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途徑,讓學生不但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學會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發(fā)現(xiàn)、學會生存。

          總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豐富多彩,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研究。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不屑地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篇七:《陶行知文集》讀后感】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最近,我閱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

          陶行知,現(xiàn)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引領我們學習做真人;他,教育我們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們不斷前進。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jīng)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他的平易近人、熱愛學生,在書中處處能感受到!扒Ы倘f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自從閱讀了《陶行知文集》之后,我便不忍釋卷,書中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吸引著我,那一句句動人的名言震撼著我。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皭邸笔翘障壬簧I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

          陶行知是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干人有益,牛馬也做”。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nèi)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nèi)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nèi)容上看是動態(tài)的,隨環(huán)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jù)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薄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其含義極其豐富。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說明。”陶行知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薄皬南壬鷮W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學生拿做來教,乃是真理;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薄皬膹V義的教育觀點看,先生和學生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別!瓡慕倘,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xiàn)象。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逼浯危质欠椒ǖ恼f明的。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因此,教學做是以做為中心的!敖虒W做合一”,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教學上的具體運用和發(fā)展。它改變了教師只管叫,學生只管學的分割狀況;改變了學生從屬于書本,是讀書的現(xiàn)象;改變了學習與實踐的學用脫節(jié)現(xiàn)象,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的緊密結合,以生活為中心進行教學,為了解決生活中提出的問題而去學,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陶先生這種以生活為中心,實行教學做高度統(tǒng)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證了促進人才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首腦并用,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新一代人才。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diào)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碧招兄壬@一至理格言,這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恒主題。在市場經(jīng)濟、競爭的年代及世界風云突變的情況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其意義有二:第一,“知行統(tǒng)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么?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在注重知行(德、智)統(tǒng)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tǒng)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我們知道,從知到行是一個復雜的品德的心理過程,當代的青少年思維活躍,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就會思考“我活著是為了什么?”于是,人生觀的問題便隨之產(chǎn)生。對于他們來說要把人生發(fā)展近景和遠景正確結合起來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難的。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應擔負起應盡的職責,幫助、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觀,以及在這種人生觀指導下所建立起來的道德、品質、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對真理探索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xiàn)象所纏繞。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的引導和正面的鼓勵,當學生經(jīng)過艱苦的學習,解決了各種難題,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產(chǎn)生興奮感,這種興奮感是學生對困惑感的否定和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由此帶來的喜悅和歡樂體驗可以釀造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尊嚴感,進一步強化其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xù)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對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讓人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教育,善于開啟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學生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

        【陶行知文集小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1-30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2-25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11-03

        陶行知小學讀后感01-14

        《陶行知文集》讀后感范文12-05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03-20

        陶行知教育文集讀后感01-04

        《陶行知的教育文集》讀后感01-04

        《陶行知》讀后感04-1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