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500字
夜深人靜,再次手捧《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躍然于紙上的仍然是驚奇、感動和感慨。
驚奇《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奇跡的締造者雷夫老師懷揣著夢想開始他的教育生涯,這里浸潤著他無私的摯愛和揮灑不盡的激情,這里流淌著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有了神奇的雷夫,教室這塊小天地竟然蘊藏了無窮的影響力,這些來自貧民窟和移民家庭中的學生,怎么可能不成為愛上學習的小天使?怎么可能不自信不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著?
感動《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奇跡的締造者雷夫老師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zhàn)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最讓我感動的是自序中的“教室里的火”故事,雷夫堅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為了讓小女孩有一次成功的體驗,自己的.頭發(fā)著火了也沒有察覺到,只關注女孩的酒精燈和她的表情。這種忘我的境界,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怎么能不喚醒生命的價值?
感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奇跡的締造者雷夫老師就如同從我們身邊走來,他的困惑和焦慮與當下我們所有站在教室舞臺上的教師如出一轍,正如他在自序中的這段文字:“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正印證了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雷夫老師用他特有的辦法在一間會漏水的簡陋小教室里,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間充滿愛與奇跡的第五十六號教室。難道我們的教室不也可以成為令學生向往的神圣殿堂嗎?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回望自己24年的教師職業(yè)生涯,痛并快樂著。24年前,我走過了青澀的學生時代,開始了一份太陽底下最光輝燦爛的的職業(yè)——教師,熱愛著我的這片樂土,耕耘著我的方寸天地。也許特別愛做夢的緣故,我從來不缺少激情和夢想,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有差異,誰也不能預約。但每個教師可以用自己的愛編織搖籃,靜候每個孩子的成長和花開!碑斘易x了《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更有了答案。
“第56號教室”已經成為一種奇跡的象征,雷夫可以成為奇跡的締造者,至少我可以靠近奇跡。但是這樣的教師必須成為一位大愛和智慧的教師,不管面對哪類學生,教師一旦擁有影響學生的方法,他所迸發(fā)的影響力拓寬我們的教室的高度和深度。正如尹建莉寫的序中所提到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其實,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成功和失敗交織著讓我前行。我和學生小魯?shù)墓适伦屛彝鼌s陰霾的躑躅,堅定我的信仰。小魯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些木訥。初二時,她選修拓展型課程《圖說歷史》?粗由刈谡n堂中,不主動參與,我心生疼愛。課后,我打開學?蒲刑幓趯W習適應性(AAT)測試,結果顯示她在學習方式認知類型上屬于沖動型,記憶類型上屬于視覺型;當我再次走入課堂時,心系她的視覺型認知風格個體差異,圖像證史和影視教育浸潤在課中。她慢慢地從《圖說歷史》六個專題中的視頻資料包中找到了影視的魅力,課堂上她的表情生動了,她的目光明亮了。記憶最深刻的是,她被央視《機器人探訪埃及胡夫金字塔》視頻深深吸引。一星期后拿了《埃及歷史學家解密埃及金字塔》一書和我探討,告訴我她的夢想是去埃及。這是小魯?shù)谝淮蔚轿肄k公室,從影視《機器人探訪埃及胡夫金字塔》開始聊起,夢想從校園起航,小魯就這樣走進了我。從此這個愛上金字塔的女孩成了我的朋友,正如雷夫老師的以信任為地基,引導學生學業(yè)和人格成長的“道德發(fā)展六階段”至關重要。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歡愉的,靠近奇跡的過程很美,相信每一位讀者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的我,不僅僅關注到雷夫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資源布置學生最喜歡的歷史作業(yè),更重要的是雷夫榜樣的力量。最后我借用雷夫給年輕老師的寄語作為我今后前行的動力:“任何一位用心教書的教師,他未來的日子都不會太好過。并不是因為你不是一個好老師,而是教育本身總是充滿著失敗和絕望,但優(yōu)秀的老師決不輕言放棄。我經常遭遇挫折,但我會試著從錯誤中學著讓自己變得更好!
讓我們的教師和教室更有影響力!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4-11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3-14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04-28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的讀后感11-2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后感01-08
關于《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04-02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教師讀后感02-1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參考02-18
有關《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1-2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