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
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
本學期學生記者團工作從3月開始到6月已經全部結束。從一區(qū)的角度而言,本學期主要以“帶新記者”為主,其工作其實是以二區(qū)工作為中心的,但二區(qū)新學生記者的成長并不如預想中的那樣迅速,而一區(qū)學生記者的工作則因為包括課業(yè)繁忙在內的諸多原因而未能達到預期。
三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1.一區(qū)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
除校友采訪(1959級校友回校)、人物采訪(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稿件外,一區(qū)學生記者幾乎沒有完成其他稿件,也就是說他們的工作很少涉及學生活動新聞、周末談等關注普通學生生活的層面,對新聞網和副刊的支持也不足,完全無視開學初制定的“每人每月3篇稿件”的要求。
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課業(yè)繁忙和對學生生活失去新鮮感。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一區(qū)的學生記者大多課業(yè)繁重,以電氣學院電氣工程系的課程為例,每天基本都是3大節(jié)課,還有大量的實驗。而且隨著專業(yè)學習的深入,學生對課外復習、課外實踐的需求和對保研、考研、就業(yè)的壓力都在增加,加之一區(qū)學生記者對自己學習要求都很高,所以忽視記者團工作也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學校對學生活動的投入越來越少,學生活動,尤其是社團活動在一區(qū)難有作為和發(fā)展,有特色的學生活動非常少,新聞素材的減少也給學生記者發(fā)揮才能制造了困難。
所以在看到一區(qū)學生記者完成稿件數少的事實同時,也應注意到其客觀的原因,而且大部分一區(qū)學生記者在編輯部需要的情況下還是盡力分擔了一部分報道任務,比如電工電子大賽、創(chuàng)新、微軟小學者等稿件。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弱化交稿指標,而改用指定活動,即不強調“每人每月3篇稿件”這樣量化的指標,而改用由編輯部指定一區(qū)學生記者報道任務,同時還可以引入末位淘汰機制,例如對每學期交稿質量最差或數量最少的學生記者勸退。這樣一區(qū)學生記者不用自己尋找新聞素材,而由編輯部統(tǒng)一管理報道任務,一方面均衡了一區(qū)學生記者的出稿數量,另一方面也督促不積極的一區(qū)學生記者努力提高自身新聞素質。本學期的一區(qū)學生記者工作,實質上已經實行了該方法,但不夠全面徹底。
2.一區(qū)學生記者例會出勤率低
考慮到2008級一區(qū)學生記者一共6人,故開學初將原本每周一次的例會改為每兩周一次,但出勤率依然很低,但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一區(qū)學生記者在缺席前都會先請假,并說明理由。
這說明例會制度確實存在不足,即例會的內容設置有些空洞,例會紀律也經常得不到保證。所以希望以后的例會能有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議程,包括評報、稿件分析等,并強調例會紀律,包括專心記筆記等。
其中評報機制在2008年有,但之后因為公寓收不到報紙等原因而停止,希望以后可以恢復。每周周末點評上上周出版的《哈工大報》,如果公寓無法收到報紙,一區(qū)學生記者可以有大約一周時間來編輯部索取報紙,不影響評報。評報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記者看報紙、學習新聞寫作、交流稿件,另一方面也是對報紙的一種反饋,了解大學生想看怎樣的報紙,對校報的長遠發(fā)展也有一定作用。而會議紀律問題則主要因為會議地點設在編輯部,電腦面前,有人上網,有人改稿,造成了不專心聽例會的現(xiàn)象。希望可以出臺例會紀律條例,用規(guī)章制度說話,維持會議紀律。
3.一區(qū)學生記者采寫能力層次不齊
大部分一區(qū)學生記者對某些稿件的寫作不熟悉、交稿質量不高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即缺乏鍛煉、沒有有效利用例會。有些學生記者交稿少,自然得不到鍛煉,采寫能力也沒有很大提高;沒有評報機制,例會上缺少采寫能力的培養(yǎng),總不能要求每個學生記者都無師自通吧。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解決前兩個問題。
兩件值得欣慰的事:
本學期清明放假期間,2008級學生記者出游大青山,活動非常艱苦,一整天,很累,但也看出大家的團結;顒訁⒓诱、2008級學生記者一年前在二區(qū)共同的“師兄”,張寬說:“那個山很高,但互相攙扶著,我們還是爬了上去,下山之后很累,但留給我們的回憶很甜蜜!彼說:“我和這一屆學生記者團的感情都很深。”生活中,2008級學生記者也能互相關心、幫助。所以有一件事情需要明確:學生記者團的基礎是成員間的感情。希望這一點可以向下傳承。
2.學生記者新老交流
本學期,李麗、鄧海峰、馬立軍先后回到二區(qū),為新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2008級一區(qū)學生記者除1人外,也都回二區(qū)與新記者交流經驗,吉星老師堅持參加二區(qū)例會,作為一區(qū)負責人,我參加了后半學期二區(qū)的例會(前半學期因為課程原因,未能參加)。這都為新老學生記者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為了更進一步交流,希望每學期可以有一次新老記者的團隊訓練,我將聯(lián)系team為學生記者團進行團隊訓練。
一份統(tǒng)計:
一區(qū)學生記者在大三之后,是否會繼續(xù)留在校報?90周年校慶,也就是2008級學生記者大四的時候,是否能分擔部分采寫任務?綜合平時表現(xiàn),是否能托與重要稿件?通過平時的交流,大致有以下統(tǒng)計,作為備案。
一些初步設想:
編輯部統(tǒng)一安排學生記者采寫任務制度
學生記者自行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應先與編輯部溝通,確定該新聞是否可以報道;
編輯部需要分配給學生記者的任務時,根據學生記者平時交稿數量,盡量均衡地分配,即先詢問交稿最少的學生記者是否接受任務,以此讓每個學生記者得到鍛煉;
學生記者有權接受編輯部的任務,也可以無理由拒絕;
對于比較重要的活動,可以分配給兩個或多個學生記者完成,以保證采寫質量;
接受編輯部任務學生記者應該按時交稿;
每次學生記者交稿,根據任務難度、完成效果等,由編輯部評分,對每學期總得分最低,或低于平均分過多的學生記者進行勸退。
【高校大學生記者團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大學生個人工作總結精選03-20
大學生個人工作總結優(yōu)秀范文03-20
高校辦公室主任的述職述廉報告1000字03-19
一村一名大學生工作總結范文01-20
大學生大三個人工作總結(精選11篇)11-21
大學生實踐的報告03-19
大學生假期報告03-19
大學生暑期實踐感想07-13
大學生兼職報告范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