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1
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認識同位角.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想象、說理、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
1.會正確識別圖形中的同位角.
2.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學習難點:有條理地表達出問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
導學過程:
【預習交流】
1.預習課本P6頁到P8頁,有哪些疑惑?
2.下面的圖形中,直線a、b被c所截,所標出的角中有哪些角是同位角?同位角一定相等嗎?
【點評釋疑】
1.課本P6操作.
2.課本P6說一說.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二條直線的同側,且在第三條直線的同旁的二個角叫同位角.
同位角的特征:①∠1、∠2分別在直線a、b的同側(上方),并且都在直線c的同旁.
、诨拘螤钍恰癋”型.
想一想:在上面的.圖形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同位角?
歸納: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例1.如圖:∠1=∠C,∠2=∠C,請找出圖中互相平行的直線,并說明理由.
解:(1)AB∥CD
∵∠1=∠C()
∴AB∥CD()
(2)AC∥BD
∵∠2=∠C()
∴AC∥BD()
4.應用探究
(1)如圖,①∠2與∠4是直線、被直線所截成的同位角;
②∠3與是同位角.
(2)如圖,直線c與直線a、b相交,∠1=50°,當∠2為多少度時,a∥b?并說明理由.
解:當∠2=50°時,a∥b.
∵∠2=50°(已知)
∴∠3=∠2=50°()
∵∠1=50°()
∴∠=∠
∴a∥b()
你還有其它的說理方法嗎?
(3)如圖,豎在地面上的兩根旗桿,你能說明它們平行的道理嗎?
5.練習鞏固
課堂練習:課本P7到P8練習1、2.
【達標檢測】
1.如圖,圖中∠AEF的同位角有哪幾個?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圖中哪兩個同位角相等,可得DE∥BC?哪兩個同位角相等,可得EF∥BD?
2.如圖9,由三個相同的含30°的三角板拼接成的圖形,請找出圖
中有哪些直線平行(不增添新的字母)?并說明理由.
3.如圖,∠1+∠2=180°,a與b平行嗎?為什么?
4.(1)如圖1,給出一個條件,使AC∥DE;再給出一個條件,使CD∥EF,并說明理由.
(2)如圖2,∠DAC=130°,AE平分∠DAC,再給出一個條件,使AE∥BC,并說明理由.
(3)如圖3,∠2=∠3,直線a與直線b平行嗎?為什么?
【總結評價】
1.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及認識同位角.
2.合理、有條理的說明思維過程.
【課后作業(yè)】課本P9到P10習題7.11、2、3、4.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2、會認由三線八角所成的同位角;
3、經(jīng)歷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的過程,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并能解決一些問題。
教學重點:
會認各種圖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線平行的條件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教學難點:
判斷兩直線平行的說理過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1)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______;
(2)在同一平面內(nèi),___________兩條直線的是平行線。
(二)創(chuàng)設情景:
如書中彩圖,裝修工人正在向墻上釘木條,如果木條b與墻壁邊緣垂直,那么木條a與墻壁邊緣所夾的角為多少度時才能使木條a與木條b平行?
(三)新課:
1、學生動手操作移動活動木條,完成書中的做一做內(nèi)容。
2、改變圖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與2的大小滿足什么關系時,木條a與木條b平行?小組內(nèi)交流。
3、由1與2的`位置引出同位角的概念,如圖
1與2、5與6、7與8、3與4等都是同位角
練習:如圖,哪些是同位角?
4、例:找出下圖中互相平行的直線,并說明理由。
5、完成第55頁隨堂練習1、2題
(四)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兩直線平行的條件是同位角相等。
要特別注意數(shù)形結合。
(五)作業(yè):
第55頁習題1、2題
教后記:
學生基本會找同位角,也能找出平行的直線,但說理方面欠條理性。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3
學習目標:
1.能抓住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的特征識別內(nèi)錯角和同旁內(nèi)角.
2.會用內(nèi)錯角相等、同旁內(nèi)角互補判定二條直線平行.
學習重點:
會用內(nèi)錯角相等、同旁內(nèi)角互補判定二條直線平行.
學習難點:
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過程.
導學過程:
【預習交流】
1.預習課本P7頁到P9頁,有哪些疑惑?
2.如圖1,C=31,當ABE= 度時,就能使BE//CD.
.
3.上圖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⑶、⑷、⑸ D.⑴、⑵、⑸
4.如圖,已知直線AB、CD被直線EF所截,如果BMN=DNF,2,那么MQ∥NP,為什么?
.
【點評釋疑】
1.課本P7議一議.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二條直線的內(nèi)側,且在第三條直線的兩旁的二個角叫內(nèi)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直線的內(nèi)側,且在第三條直線的同旁的兩個角叫同旁內(nèi)角.
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2.如圖,2,BDE=180,圖中那些線互相平行,為什么?
解:(1)AB∥EF
∵2( )
AB∥EF ( )
(2)DE∥BC
∵ ( )
DE∥BC ( )
3.如圖、點B在DC上,BE平分ABD,DBE=A,你能判斷 BE與AC的位置關系嗎?請說明理由.
4.應用探究
(1)如圖1,與1是同位角的角是 ,與1是內(nèi)錯角的角是 ,與1是同旁內(nèi)角的角是 .
圖1 圖2 圖3 圖4
(2)如圖2, _ 與C是直線 _ 與 _ 被直線 _ 所截得的同位角, __ 與3是直線 _ 與 被直線 _ 所截得的內(nèi)錯角, _ 與A是直線AB與BC被直線 _ 所截得的同旁內(nèi)角.
(3)如圖3,①如果B =1,那么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AD∥BC;
、谌绻鸇 =1,那么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AB∥CD.
(4)如圖4,下列條件中能判定DE∥AC的是( )
A.EDC=EFC B.AFE=ACD C.4 D.2
(5)已知:如圖,C,DAC=C,AE平分DAC.
求證AE∥BC
5.練習鞏固
課堂練習:課本P9練習1、2、3.
【達標檢測】
1.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和4是同位角 B.2和4是內(nèi)錯角C.1和A是內(nèi)錯角 D.3和4是同旁內(nèi)角
2.如圖,能判斷EB∥AC的條件是( )A.ABEB.EBDC.ABCD.ABE
3.如圖、直線EF過點A,D是BA延長線上的點,當具備什么
條件時,可以判定EF∥BC?為什么?
【總結評價】
1.內(nèi)錯角相等、同旁內(nèi)角互補 同位角相等 平行
2.合理、有條理的說明思維過程.
【課后作業(yè)】
課本P10習題7.1 5、6、7、8.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道同位角的基本含義,并能從給出的圖形中識別出同位角
(2)會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二條直線平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操作---觀察---探索
如圖:3根木條(或硬紙條)相交成∠1、∠2,固定木條b、c,轉動木條a,
問:1、在木條a的轉動過程中,木條a、b的位置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與∠1的大小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圖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試一試,當∠2與∠1的'大小滿足什么關系時,木條a與木條b平行?
(二)問題探索:
活動一:利用平移三角尺的方法畫平行線,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圖中,當∠1與∠2相等,所畫的直線a、b就;當∠1與∠2不相等時,直線a、b平行嗎?
活動二: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同位角”,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
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而成的8個角中,像∠1與∠2這樣的一對角稱為。
請問圖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同位角?
歸納:相等,兩直線。
活動三:例題講解
例:如圖,∠1=∠C,∠2=∠C,請找出圖中互相平行的直線,并說明理由。
(三)練習反饋:
1、圖中的∠1與∠C、∠2與∠B、∠3與∠C,各是哪兩條直線被哪一條直線所截成的同位角?
2、如圖,直線a、b被直線c所截,∠1=∠3,直線a與直線b平行嗎?為什么?
鞏固練習:
1、如圖,∠1與∠B是直線和被直線所截構成的同位角;∠2與∠A直線和被直線所截構成的同位角。
2、如圖,∠1、∠2、∠3中,和是同位角。
3、如圖,如果∠B=∠1,根據(jù),那么可得DE//BC;如果∠B=∠2,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那么可得//。
【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教案】相關文章:
射線直線和角的認識教案02-12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優(yōu)秀教案01-29
認識平行教案(通用10篇)11-30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學設計01-06
關于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教學設計09-20
垂線的性質(zhì)及平行線的判定總結10-21
安全條件論證報告格式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