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
《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
前言
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作文是閱讀的繼續(xù)和深化,讀寫結合是學用一致在語文教學中的表現(xiàn);如果讓“寫”的活動進入課堂,將讀、學、寫貫穿到閱讀教學中去,促進知識的遷移,那么,將會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今天我結合《小草和大樹》的學習,想嘗試一下寫作方法的指導。全文按照夏洛蒂˙勃朗特的成長經(jīng)歷來寫:貧苦中奮爭——寫作中受挫——思考中轉型——努力中成功。也就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敘述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由“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的,線索清晰,主次分明。這就是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的好契機,如何進行呢?“欣賞——運用”就是最直接的方法。
實踐
在有感情展示課文片段,再次理清課文脈絡后導入本次的寫作指導。
欣賞片段《捉魚》,點評文中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把“捉魚”的經(jīng)過寫具體的,方法的直觀認識
讀讀下面的例段《釘扣子》,按要求完成練習,研讀這段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寫“釘扣子”的?方法的深入理解
《野炊》美文片段欣賞,交流自己又學會的一點小方法,積累一些表示事情發(fā)展順序的詞語。積累中迸發(fā)寫作靈感
回憶生活體驗,仿照練習,寫片段。遷移運用,這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遺憾的是學生的寫作片段沒有來得及全班分享,在交流中提升
感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作為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為什么在閱讀課上能言善道的學生,一到了習作課就沒內容可寫了呢?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一是農(nóng)村孩子的課外閱讀的書籍數(shù)量有限,內容單一。匱乏的課外閱讀量直接導致了學生肚子里沒有“墨水”。第二是新課改后的習作課,有些內容遠離農(nóng)村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生無法親身實踐,自然寫不出好來。其實新教材的許多課文都文質兼美,既有著非常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精巧的作品構思,也飽含著作者深厚的情感體驗,凝聚著編寫老師的一片心血。何不讓寫作訓練以課文為依托,從“讀”悟“寫”,以“寫”促“讀”,進行“讀寫結合”呢?這樣,學生有感而發(fā),有內容可寫,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學生的寫作有兩大源泉,一個是直接生活,一個是間接生活。直接生活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間接生活是學生通過閱讀得來的生活。在農(nóng)村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下,信息相對閉塞,學生的見聞有限,閱讀質和量又都不高,進行讀寫結合是切實可行的,也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一種教學策略。讀寫結合是是指在語文教學情境中閱讀和寫作的相互作用和緊密聯(lián)系。我們的任務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吃透教材,認真地利用我們的教材,扎扎實實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這一思想。這樣一來,學生的寫作素材有了,寫作興趣也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讓農(nóng)村學生的作文真正有感而發(fā),有話可寫,有情可抒,而不再是生搬硬造,空洞無物的。
【《小草和大樹》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酸的和甜的教學反思03-20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
《動能和勢能》的教學反思04-02
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學反思03-19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03-19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03-19
《分數(shù)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
照相機和眼睛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