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導游詞有哪些
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圍龍屋,下面小編整理的客家民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客家民居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廖XX,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將帶領你們到客家民居,是中國南方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古代民居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結構精巧等特點獨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藝術之林。
客家民居位于偏僻的山區(qū)和深山深林中,因為那里樹多,起火快,所以他們設有防火墻,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做粘合劑,以竹片、木條做筋骨,夯筑起墻厚一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客家民居大多為3至6層,100至200多間房子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門上貼的對聯(lián)可都是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他們的房子可都是等分的,一間間房就像尺子量過似得,大小相等,這體現(xiàn)了客家人部分貧富貴賤的良好品德,兩三百人住在一起,非常熱鬧,然而他們很統(tǒng)一,房子按八卦布局,他們把一樓做廚房,二樓做倉庫,三樓才住人。
這就是客家民居的簡單的介紹,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一起去領略這美麗的風景,也希望大家能被這奇妙美麗的風景所深深吸引。
客家過年習俗有哪些?
“百節(jié)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shù)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jié)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客家人過年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
隔年飯
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然而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還要燒紙錢,供桔子、柚子等,有的還要擺上幾枚銀元,取意“有食有財”,“隔年飯”要供奉數(shù)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飯”要重新蒸過,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歲歲有余糧”,到初五“隔年飯”吃完后,才開始放新米下鍋煮新飯。
磨豆腐,干魚壙,殺豬、雞、鴨
農歷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戶戶開始磨豆腐。農家多數(shù)家門口有小魚壙,到農歷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魚壙放水捉魚,一方面要用壙魚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節(jié)后挖取壙坭做肥料肥田。與此同時,開始陸續(xù)殺豬。一般人家過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過年一戶殺一頭大豬,主要用途是:一、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戶親戚要饋贈二至三斤豬肉,特別是岳父家饋贈的肉就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shù)目更為可觀,否則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
貼對聯(lián)
年節(jié)這一天,家家都會貼上寫有吉祥語的紅對聯(lián)和橫幅,然而大廳里貼上大紅的“福”字,豬牛圈里貼上“六畜興旺”的紅條幅,除外還會在許多用具上貼上紅紙條,稱之為“封歲”、“上紅”。
點歲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除夕之夜,大人還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敬祖先
臘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當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掃衛(wèi)生,將祖祠墻壁粉刷一新。午后,陸續(xù)有人攜禮盒、三牲、炮竹、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進香。行禮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銃。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繚繞不斷,炮竹聲不絕于耳,一直延續(xù)到黃昏。
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習慣要吃“長壽面”,因為面條長象征長壽。接著小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孩子糖果桔子,有的還會給“紅包”,舊稱“掛頸”。到親戚家拜年,一般要帶桔餅、糖等禮物,主人備茶果接待,有的還要留飲“拜年酒”吃雞腿,拜年活動一般會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吃素齋
客家人自古以來就有“勤儉持家”的風氣、和戒殺生的慈悲觀念,然而所以在年初一,一年頭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齋”。吃了早齋以后,一般的習慣老人家是要到寺廟燒香,因之寺廟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納福。
洗柚葉澡
早上摘回柚葉,中午過后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污穢、“窮氣”、“衰氣”洗掉,干干凈凈進入新的一年。洗過柚葉澡后便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換下的'臟衣服當天要洗滌干凈。因此,洗柚葉水澡含有除舊布新之意。這習俗已逐漸被淡化。
年初三的早晨,我都會被窗外的鞭炮聲和打掃聲吵醒,因為這一天我的家鄉(xiāng)有大掃除“送窮鬼”的習俗。當天每家每戶都會打掃衛(wèi)生,大人、小孩齊上陣,好不熱鬧。
年初三“送窮鬼”
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盡管屋內屋外的地面堆滿厚厚的鞭炮紙屑、煙頭、糖果紙等垃圾,但這兩天不能掃地,也不能倒垃圾。這些垃圾必須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掃。因為人們認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要“囤財”,這兩天掃地和倒垃圾,會掃走和倒掉家中的財運。然而客家人把年初三稱為“窮鬼日”,這一天要把“窮鬼”送出去!八透F鬼”是把貧窮和不好的東西送走,與貧窮、霉運告別的意思,所以年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把垃圾、不好的東西清掃出去。
如今,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把垃圾倒在岔路口再焚燒的現(xiàn)象少了,很多人都會把垃圾倒在村口的垃圾桶里了。但“初一初二不打掃,初三大掃送窮鬼”的習俗還一直在流傳。
客家過年禁忌:
年初一不能掃地倒垃圾,以防把“財氣”掃走;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動針線;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節(jié)期間,不能說“死”、“病”等不祥的話語。
按祖客家人傳統(tǒng)規(guī)矩,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許從外面帶“青”進來的,所以過年前,家庭婦女會買夠蔬菜過春節(jié)。
篇二:客家民居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謝,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解客家民居的獨特風景?图颐窬釉趲X南山區(qū)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們隨處可看到許多風格獨具、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客家圍龍屋存世最多,也最為著名,被中外建筑學界稱之為最具中國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圍龍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图胰瞬捎弥性瓭h族建筑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在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
普通圍龍屋占8畝、10畝,大的占地30 畝以上。一座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壘。屋內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是中國封建自給自足生活的典型縮影。與眾多圓形轉龍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圍龍屋是方形的,被稱為“府第式”、“角樓”。其形制接近北方傳統(tǒng)的“四合院”,其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在市郊東源縣仙塘圩鎮(zhèn)周圍,保留較好的客家民居就達30多座。現(xiàn)這座被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供游人參觀的民居是河源圍龍屋的典型代表。據(jù)記載,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經(jīng)主人復修并擴建后棟,共66間房、24個廳、12個天井,算來這座民居的年齡已有250歲了。 仙塘這座圍龍屋規(guī)模大,結構復雜,布局講究。
其中不僅有臥室、澡堂、書房、廚房,而且還有一個四層高的樓閣。來到樓閣,大家如果留意的話,可以注意到每一層四壁上都開有小方窗。也許有人產(chǎn)生疑問,然而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嗇了嗎?我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敵入侵的嘹望孔、射擊孔,便于用、、弓箭等武器抗擊來犯之敵。圍龍屋如此設計,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很大的關系:客家南遷入偏僻山區(qū),受當?shù)厝说呐艛D和欺侮,為了一致對外,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這座民居最讓人費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廳。盡管這是一個深宅大院,但經(jīng)幾個天井透進來的光照射,各個角落也明亮許多。廳分上、中、下廳。據(jù)說上廳是為老人百年歸壽時的停放地;中廳為拜祖、議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廳之間都用兩扇屏風隔開,一般在舉行婚禮時,打開下廳屏風,百歲老人歸壽時打開兩廳屏風。各們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電視臺迎接香港回歸所播放的電視連續(xù)劇《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許多鏡頭,就是在這座客家的“大觀園”里拍攝的。
圍龍屋不論是圓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點: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對稱,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規(guī)整。里面的廳堂、天井為中心設幾十個或上百個生活單元,適合幾十人,上百人甚至幾百人同居一室,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進行了改革,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單家獨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圍龍屋了,因而遺存的圍龍屋尤顯珍貴。然而圍龍屋的設計與建筑,既有中原古樸的遺風又有南部山區(qū)的特色,融科學性、實用性、觀賞性為一體,顯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華和高超技藝。圍龍屋與北京的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欄桿式”、云南的“一顆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學界譽為中國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圍龍屋已走出封閉的大山,走向遼闊的世界。它成了一種歷史遺跡,一種奇特的景觀。圍龍屋的精巧結構、奇妙布局以及豐富內涵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慣了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僅是一種美好的享受,同時又增長了知識。
【客家民居導游詞有哪些】相關文章:
客家的民居導游詞03-31
客家民居導游詞04-09
寫客家民居導游詞04-01
客家民居導游詞3則04-22
介紹客家民居導游詞04-24
客家民居導游詞樣本04-24
客家民居導游詞內容04-24
游客家民居導游詞04-24
去客家民居的導游詞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