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筆記(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書筆記1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著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道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么意思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巨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自己的感想。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欲、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yǎng)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寶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寶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xiàn)象日益嚴峻,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準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tài),才會時刻保持謙虛慎重、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并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么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于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tài)肯定是時常處于靜心、凈心的狀態(tài),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扎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huán)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顧前文,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讀書筆記2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tǒng)政治社會的反對。由“道”、“德”兩局部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假設能合二為一,那么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局部,我覺得,并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于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么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fā)現(xiàn),《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暗碌馈背擞械赖碌膬群,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yǎng)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xiàn)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shù)人初讀老子的反響,我自己就是如此!毕M约耗軌驁猿謱W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3
最近稍閑。在家里讀書寫字的時間似乎多了一些。
這周末讀到了韓鵬杰老師解讀的《道德經》。
《道德經》本來就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再能看到當代的一些解讀本,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幾頁,就看到了對于“士”,“王”,“圣”三字的釋義。很好玩。
其實《道德經》整本書五千言不是對老百姓講的,而是對針對“士”,“王”,“圣”三類人寫的。
在第十五章出現(xiàn)士這個概念,大家覺得分量還不夠。大家看第六十八章開頭的這一段,由四句話構成,尤其是第一句話和第四句話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話告訴大家“善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揚威!不要有了一點小小的位置,就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耀武揚威。你以為做媽媽耀武揚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吧茷槭空卟晃,善戰(zhàn)者不怒!崩舷矚g發(fā)脾氣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沒大出息!吧苿贁痴卟慌c”,你要真的想戰(zhàn)勝對方,說服對方,不要老跟他正面沖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樣嗎?一旦正面沖突,這事情就難解決了。委婉一點,迂回一點,善勝敵者不與,與就是正面沖突。老先生實在是心機太高了。最后一句話,“善用人者為之下”。大家注意那個士的寫法,最后一橫,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說這個士,大家再寫一下“王”。你不要以為在士上邊加一橫,就以為念“王”!巴酢币欢ㄒ@樣寫:上面是個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這是這本書里最強調的,善用人者為之下。這是講的第一類。第二類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們怎么樣選國家的主要領導者?怎么樣選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者?當時也有很多的諸侯王,這類的職位比較高的人去向老子請教!兜赖陆洝防镞吚献咏o講話最多的一類人,就是第二個王。古代這個王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現(xiàn)在一個縣的規(guī)模都相當于古代一個諸侯國的規(guī)模,而且還不小。所以我們這個王講的第二類人就是一個主要的領導者,家庭的主要的`領導者也算,現(xiàn)在小學老師幼兒園老師,我們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嗎?你看那也屬于王的系列,單位企業(yè)最高的領導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嗎?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現(xiàn)在三八婦女節(jié)都過成“女王節(jié)”了,現(xiàn)在你們發(fā)微信都是把自己稱作女王,可見,王,帶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對這類人講的內容——王。大家先看三章,這三章王都在。為什么讓大家看?大家千萬不要把《道德經》當作一個太神秘的宗教的東西來讀,你看這些話你進到書里一看,別人在給你講的時候,你把這些提出來不是太明顯的證據(jù)了嗎?
第三類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寫?在王上邊再加個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聽得進別人的意見;口,說話溫暖有領導力,就是《道德經》里邊講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個好的領導者領導人在《道德經》里邊就叫做圣人,多簡單。儒家講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養(yǎng)高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講的圣就是通達事理的領導,通達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連做事情的這個道理都告訴大家了——圣人之道,為而不爭。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見。你越不爭,大家越往高舉你;你越不爭,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為而不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4
【原文】道恒無名,樸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與江海也。
【現(xiàn)代漢語解讀】
道一直處于無名無形的狀態(tài),道雖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卻不驅使它。領導者如果能夠遵守道的原則,天地萬物將自來順從你。天地相合,風調雨順,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們自己就會各守其位。然后可開始有各種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所以不會消亡。這就如同說,道與天下關系,就好像小溪流對于江海的關系一樣。
【延伸解讀】
樸,未經雕刻的木頭,指原始混沌狀態(tài),也即道。道雖然小,甚至看不見它,但它是天地萬物的源頭,因此天地不敢以它為臣。賓,賓客,順從。老子在這里強調的是天人合一。我們與萬物是一體的,我們的態(tài)度決定了萬物的態(tài)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則行事,萬物就會來幫助您,也就是說,您的心可以驅使萬物。這里講的是我們人與世界的關系。
天屬陽,地屬陰,天地相合,即陰陽調和,陰陽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這里講的人與自然界的'感應關系。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應,皇帝、官員特別重視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狀態(tài)下,領導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擺正了,百姓就能夠感應到領導心態(tài),百姓的心也會慢慢靜下來。
名相,指規(guī)章制度、名譽地位、官職官位等等有形的東西。知止,知道停止,適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對象,一般指領導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會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樸唯小”,就是說道是小的,這里說道雖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與江海的關系,江海的源頭是小溪流。告誡我們要點點滴滴按道的法則做事,無數(shù)小事匯成大事。作者:楓楊e
《道德經》讀書筆記5
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看完后雖然覺得不能完全地讀懂老子的思想,但是心中還是感覺一片坦蕩,覺得此書對我們深有益處。
《道德經》這部著作是老子所寫,但不是介紹老子生平事跡,而是講道論德,所以叫做《道德經》!兜赖陆洝啡珪痉譃樯舷缕参迩Ф嘌,上篇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的規(guī)律。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guī)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家庭、事業(yè)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招人嫉妒,也會樹敵太多,甚至招來殺生之禍。在老子看來,福氣來臨時,我們要提醒自己禍根也來臨了,自己不要那么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失意時就會走投無路。還有不能狂妄自大,不要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天下無敵,強中自有強中手,肯定有人比你會更厲害,更出色。但我們達到目標時也不能到出炫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要有謙虛之心。
老子說"是以圣人出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tài)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不言的教導;只有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干涉,而生養(yǎng)的萬物又不據(jù)為自己所有;為萬物的`生長盡力而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能耐,有功勞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一個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總是不會失去,而是永存。
無為是一種心境,是一種修養(yǎng)。假如我們能夠做到無為,那么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的穩(wěn)定。如今社會物欲橫流,許許多多的人在利欲面前迷失自我,假如我們能夠做得到無為,那么我們也將活得更輕松、更快樂。
感悟《道德經》,修身養(yǎng)性
從初中到現(xiàn)在已經學習過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統(tǒng)完整地閱讀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在這次暑假。閱讀完后,被其中所蘊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留傳給后人豐富的遺產,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tǒng)、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當數(shù)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極其精煉,只有八十一章,總字數(shù)加起來不過五千。但老子用這極其精煉的五千言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受其害!兜赖陆洝愤說:"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以自己的知識治理國家,則國家盜賊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識,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則國家就幸福昌盛。還有,只有"以正治國",即以正直不阿的態(tài)度治理國家,為政清廉,處事大公無私,執(zhí)政為民,執(zhí)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擁護,這樣,執(zhí)政者的江山才穩(wěn)固。君王順著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立身處世,修身養(yǎng)性之道!兜赖陆洝分锌梢蕴釤挸鰜淼牧⑸硖幨,修身養(yǎng)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干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后完成與道,真理相合,無所不及。普通人順著老子修身養(yǎng)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經》讀書筆記6
一、同于大道,似無所得
大道的根本是虛無自然的,順天而動,率性以往 ,能全然地與天地同其造化、與日月一起升恒,無有而無不有,無為而無不為。
當人修持大道還沒達到生成、充盈的時候,過程中不無有作有為的痕跡,也可以觀察到些形象,讓人覺得自己修行有進益,進而感到自滿自足,不勝欣然。而待到大成之候,又好象有很多缺陷,大成反倒好象沒有什么成就一樣;大盈而有余,卻好象沖漠無狀,大盈反若未盈一樣。難道是越學越差、越優(yōu)而越不足了嗎?其實不是的。
因為,大道是人生本來固有之良,它清空無物、靜定無痕。一旦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地步,我即道,道即我,有何成何盈之有?如果是有成有盈,那與道還是分而為二的、未能達到神化的極處。所以修道之士,越有、越多,感受就越無、越少,一點看不到有成、有盈,因而大成若缺、大盈若沖。(這不是一般的成、一般的盈。
因此,當人能修到萬象咸空、一真獨抱之候,因物為緣,隨時自然地回應,天地之間、古往今來,不論何時何地,皆能自如地符合,其用哪里能會破壞、哪里會有窮盡呢?那時:
心空似海、神靜如岳,又覺毫無足用者。然而其氣浩然常伸,至大至剛,是何等壯大,卻反而覺得盤屈得困窘。
他神妙無方,處常也可、處變也可,是何等的巧妙?卻仍覺得愚拙而無知。
他用淺近的言語、表達的道理卻深遠,用詞簡約而道理精微,不因情義不說、不到時候不講,善辯如此,卻看起來總是訥訥的樣子,有東西說不出來。
只有象這樣的如屈、如拙、如訥,所以他的心能愈來愈謙虛、志氣越來越謙下,品德也就會越來越廣大,功業(yè)會越來越崇高。道返回虛無、學歸于自在,他能與天地日月合度、而運轉往來,這大概就是他能成其大、成其久的`原因。人若能一直能立足于太極之理、順應陰陽之常,久久薰蒸,鉛火充盈,數(shù)九寒天堪御;打坐能一直鎮(zhèn)定,三伏之暑熱而能忘,功夫到這個地步,就是太上所說的躁勝寒、靜勝熱吧。待到清明在身、虛靈而無一物,一歸渾穆之天真,一派和平之象,又有什么躁、靜、熱之感呢?學者具備清靜之心,便能化寒暑節(jié)氣的外來影響,而吾身中正氣凝定,就是天下正道已立。從此不必擔心旁門迭出之患了。
二、修道,以虛無為宗
這一章:大道本來至虛至無,至平至常。當人們未能達到虛無之境、平常之域時,只看到事物的增益、看不見事物的欠缺;只看到事物的優(yōu)點,看不到事物的不足。所以,太上說:少則得,多則惑。諺語也說:洪鐘無聲,滿瓶不響。皆非虛言。“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為無為,是以有為。這些都不是過于謙虛的說法。
道原為虛無一氣,修士若覺有得,其實是無得;未覺有得,那才是真有得。因此,道行愈高的人,心越謙下;品德越廣大的人,志越謙卑,這樣便是與道相符合的。如果, 每當有所長進,便自夸起來,驕傲盈滿,盛氣凌人,便明顯是無道無德。太上所以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到這個地步才算是得之。
學者切勿把修道煉丹看做百工手藝類的技術,以自覺有益為進境。要知道,修道總歸以虛無為宗。見功以至于忘功,這是進步;待到能連有意去忘功也不用了,那就是達到化境。學道之人, 在退讓中進步,在守弱中強大,以虛空為盈持,以無為有,以反為正,以減為增。學道人進步與不進步,只要看他的心忘與不忘就可以了。
三、羽謙讀后感
上一章講知足、知止。這一章講,不但在命功是要知足,在心性工夫上,也要懂得越近道,人越會感到的自己的不足,勉勵自己、警醒自己,一直走向與道合真的境界。
見過真正的大,才會覺悟今天的自己真的很。煌瑫r,又能相信未來的自己可以和道一樣大,也不小看今天的自己。
配圖說明:登上過高山的人,當他站在山頂時,他往往不會自夸自己是多么的神勇,征服了高山或自己;更多的情況,是會驚嘆于他眼前壯觀的自然,而它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自己還有什么可狂妄的呢。
《道德經》讀書筆記7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恒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局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局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fā)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里的"用發(fā)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fā)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基礎上的,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guī)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guī)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說榜樣。"上善若水"——他說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沖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污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通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tài)度。有了功勛卻不占據(jù),不與人爭,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欲。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凈,拋棄眾多物價的束縛。并不是說一點物欲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為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著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于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里,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并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說,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fā)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于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huán)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為災禍背后常倚伏著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說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后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并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蘊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盡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fā)展,但老子的修身養(yǎng)性學說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范,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圣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yǎng)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道德經》讀書筆記8
《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是《道經》,后44章是《德經》,如果《道德經》是一條山脈,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經》的山中,尋找道,尋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每每有所得,剛剛有所喜?墒桥せ仡^來,又對所得有了困惑,糾結得頭飛了雪,也只在幾座山峰里轉圈圈。此山雄美,總還是要從山里走出來的,哪怕走出來,再進去呢!
于是,決心寫讀書筆記,如游記一般,爬一座山寫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經過的樹上,寫下個記號。然后,沿著記號不斷前行,總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短短59個字,兩千多年來,竟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解釋。
解釋不統(tǒng)一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斷句不統(tǒng)一,分歧如下。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不統(tǒng)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無”“妙”“徼”“玄”等名詞”的解釋不統(tǒng)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個“道”是名詞,指客觀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言說,表達。
“!保遣蛔兊,永恒的。
“常道”是不變的永恒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說出來的,但所有化為文字和語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質、最深遠、無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個現(xiàn)象的、一時的、片面的樣本。
為道是無限的,而語言相對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語言描述無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這句話與佛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有相同意思。
打一個比喻,無論是大圓,還是小圓,有一個量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圓周和直徑之比,也就是圓周率π。
π可賦值,根據(jù)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數(shù)點后更多位的數(shù),但是無論如何賦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這是告訴我們,老子講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講的也是一個“非常道”。要透過“非常道”,窺探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個“名”是名詞,指具體事物的定義,即某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名稱,特征等。
名可名,第二個“名”是動詞,指命名,定義概念。
“道”是客觀真理,“名”是主觀認識。
“常名”是指永恒不變的定義。
這句話可以寫為:
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闡述“道”這門學科,必須先明確這門學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們學習一門新學科,也要先學習基本概念一樣。
老子說,常名是沒法定義的,可定義的名都有其局限性。
老子非常嚴謹,不像一些其他理論,在開始就說,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對的。
老子告訴我們,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兜赖陆洝防锏摹暗馈倍际强傻乐溃懊倍际强擅,我們要透過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體會,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學,可名了兩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無”和“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兩種斷句,我傾向于,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給出了“無”和“有”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定義。
“無”定義為“天地之始”;“有”定義為萬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詞,不單單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統(tǒng)。
萬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統(tǒng)的產物。
錢學森認為:系統(tǒng)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且這個有機整體又是它從屬的更大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統(tǒng)就是兩種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成部分結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兩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還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萬物。萬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沒有天地,就沒有系統(tǒng),沒有系統(tǒng)就根本無所謂“無”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統(tǒng)開始運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兩個部分,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具有生孩子這個特定功能。
一對男女相戀了,表示一個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統(tǒng)已經建立了,只是開始的狀態(tài),是沒有孩子的,從確立關系到有孩子,是一個過程。
天地系統(tǒng)建立之始,是“無”。所以,無,名天地之始。
沒有男女做夫妻,談論有孩子和無孩子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沒有天地,就沒有“有”和“無”,沒有天地之前,是虛無,是無極。
夫妻建立系統(tǒng)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沒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統(tǒng)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這時候,妻子才能稱之為“母”。
系統(tǒng)“有”了,萬物才被生產出來,所以,“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個斷句,我傾向于,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中蘊含各種因素作用變化,孕育著“有”,謂之妙。
“有”就一定會轉換為“無”,有無的邊界在哪里?
“常無”用來觀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無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來觀萬物之徼。萬物之徼,就是“從有到無”的邊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現(xiàn)。
地球更多時間是沒有生命的。當?shù)厍蛘Q生的時候,天地這個系統(tǒng)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產生生命的系統(tǒng),但是天地之始這個時候是沒有生命的。
經過了漫長的“常無”狀態(tài),天地不斷相互作用,地球產生了空氣,出現(xiàn)了水,為生命的產生提供了條件,然后,生命從無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舊是人類之迷。
這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
現(xiàn)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狀態(tài),但地球生命必然會滅亡,這就需要我們“觀地球生命在什么時候走到盡頭呢?”那時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續(xù)生命。
這就是“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就是“無和有”兩者,有和無同出于一個系統(tǒng)。無中蘊含有,有中蘊含無。所以,同出而異名。
“謂”和“名”是有區(qū)別的!懊笔强陀^的定義,是嚴格的;“謂”是主觀的描述,可以是一種比喻。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但是無和有,同謂之玄。
“玄”就是黑里帶微赤的顏色。簡單來說,就是指“黑”色。
我們現(xiàn)在對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統(tǒng)稱為“黑匣子”,就是給這個系統(tǒng)輸入,也得到確定的輸出,卻不能把這個系統(tǒng)的原理說清楚。比如,一些帶有自學習系統(tǒng)的人工智能機器,就是黑匣子。
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都是很難解釋其原理的,所以“謂之玄”。
無中生有,謂之玄;有而化無,謂之玄。無無有有,有有無無,謂之玄之又玄。這些玄之又玄所蘊含的規(guī)律,是解釋一切天地與萬物生生滅滅的眾妙之門。
《道德經》讀書筆記9
在如今這個喧鬧的社會,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萬變。比起像大家一樣的隨波逐流,我更情愿在一個舒適而又安靜的下午,喝著親手沏的茶,手捧著一本《道德經》,去感受古人那時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慶幸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出生在這么一個有底蘊的文明古國,這意味著我有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華可以去汲取,有更多的歷史可以去領會。讀書無疑是一種感受歷史和文化的好途徑。
比起現(xiàn)當代的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上如此眾多的小說,我更傾心于古典文學。畢竟那才是真正有營養(yǎng)的作品。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難免使人們的心變急躁了,于是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去汲取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熱衷于一些不切實際的科幻網(wǎng)絡小說?墒俏覀兦嗌倌瓴荒茈S波逐流,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業(yè)。
有一段時間,我也沉淪了,開始盲目追求一些沒有內涵的書。直到那次去新華書店,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經》,我輕輕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從此,我便沉醉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對話。”可這本書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讀著它時,如同時間靜止了,一段慢節(jié)奏的時間便的文明古國,這意味著我有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華可以去汲取,有更多的歷史可以去領會。讀書無疑是一種感受歷史和文化的好途徑。
比起現(xiàn)當代的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上如此眾多的小說,我更傾心于古典文學。畢竟那才是真正有營養(yǎng)的作品。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難免使人們的心變急躁了,于是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去汲取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熱衷于一些不切實際的科幻網(wǎng)絡小說。可是我們青少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業(yè)。
有一段時間,我也沉淪了,開始盲目追求一些沒有內涵的書。直到那次去新華書店,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經》,我輕輕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從此,我便沉醉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對話。”可這本書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讀著它時,如同時間靜止了,一段慢節(jié)奏的時間便產生了。
這本書給我?guī)砹撕苌畹挠绊,不僅是因為書中的智慧,還有那智慧帶給我的心理的變化。以前的我,也許太年輕了,敢想敢做,沒有目的地橫沖直撞,結局總是頭破血流。現(xiàn)在,我依舊帶著年輕的激情,依舊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足踏實地,懂得了一步一個足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夢想,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還是太遠了,遠得連在夢里都看得不真切?扇说囊簧,不就是不斷地朝著夢想前進嗎?在這條路上,難免會孤獨寂寞,難免會急躁,我們應該找到那個照亮夢想道路的指明燈,讓它指引著你,不斷前進,一步一步地,執(zhí)著地前進。所幸的是,我已經找到了,那就是蘊含著千年智慧、為我及時照亮遠方的經典著作——《道德經》。
時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動。我很慶幸有這么一本書,在我的成長中及時的出現(xiàn),為我照亮通向夢想的道路。我相信它會一直陪著我,直到我到達那個夢寐以求的理想的此岸!
《道德經》讀書筆記10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tǒng)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并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于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么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fā)現(xiàn),《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 ,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 。"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yǎng)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后會覺得現(xiàn)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shù)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11
縱觀《道德經》,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微言大義,可謂博大精深。數(shù)次讀罷,仍多有不解之處,然只窺冰山一角,亦覺受用無窮。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一書,“道”一字貫穿全文,可謂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說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實際上不可言說,但我們還是希望道有所言說,所以勉強給它一種代號,稱之為道,就我理解,類似于西歐哲學中的“邏各斯”(仍有區(qū)別),即世間萬物變化的一種微妙尺度和準則。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保ǖ谑拢┎⒂谩兜赖陆洝废蛭覀儌魇诹嗽S多有關道的感悟,教導我們如何通過了解自然規(guī)律,并以此指導個人行動來全生避害。而關于自然規(guī)律,老子提倡“無為”,“無為”是老子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理念,正確理解這一理念對領會老子以及整個道家學說至關重要。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不如孔子積極,就是因為對老子的“無為”二字理解錯誤所造成的!盁o為”二字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過分作為。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物極必反,所以過分作為必將適得其反,老子舉例說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確做法為“襲明”,既“將欲弱之,必先強之”(第三十六章),“襲明”的通則馮友蘭先生解釋:“想要得到的東西,須從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么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惫识麖,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保ǖ谄哒拢盀闊o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如今社會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然富而不貴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們過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記》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趨名者醉于朝,趨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聲色車馬。” 醉,便有欲,欲,則有求,求,必缺靜,躁,終將過,過,猶不及!暗溎笥诓恢悖棠笥谟!保ǖ谒氖拢,必須清心寡欲。
關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賢,不使民爭(第五十七章)”,既必須摒棄虛名,而后《道德經》十六章云:“致虛極,守靜篤!辈⑹匾饽钋迕,便可清心寡欲,便可無為。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們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國平先生說:“人應該致力于成為優(yōu)秀的人,名利只是優(yōu)秀的副產品!鄙偎焦延且环N靜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貧,不受名利困擾,安心工作,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從而提升人生境界。
靜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為,還有謙遜,這樣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本又t遜行事,謹遵天道,因為就人類活動而論,一個人前進的極限是相對于他的主管感覺和客觀環(huán)境而存在的,“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九章),驕就到了前進極限,艾薩克·牛頓說他感覺到他對于宇宙的認識與整個宇宙相比,簡直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對于海的認識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對于人類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綜上所述的德性,無為、清心、謙遜后,人自然會有淡然超脫的心境,寵辱不驚,善利萬物而不爭,于品格修養(yǎng),有“唯之阿之,相去幾何?善之惡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從容,這種君子會以自身為輻射中心,帶動良好的風氣,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僅抑制了自身的輕浮躁動,也會令周圍人心向往之。寵辱不驚,“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
小子自知淺薄,讀罷《道德經》略抒己見,為免貽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經》讀書筆記12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楊鵬校訂版)
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呂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嗎?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偷盜的事情。
在秉持公義正直的人們看來,偷盜行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詡公義正直的人們,那顆嫉惡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們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嗎?
莊子曰:“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說:“偷一塊面包進監(jiān)獄,偷一條鐵路進國會。”
馬基雅維利也曾感嘆:“偷盜會受懲罰,但是依靠權力的搶劫卻不會!
偷一個鉤子,偷一塊面包,所偷之物的價值并不大,卻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因為偷盜的性質毋庸置疑;那偷了一個國家,怎么不受懲罰反而成了諸侯?其實,若再進一步追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偷了一個國家”來表述這種“打江山”的行為的呢?
言辭是思想的載體,而思想的背后是觀念。撒切爾夫人說:“注意你的觀念,它將決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打江山”與“竊國者為諸侯”折射出了語言背后思想觀念的不同。莊子使用“竊”字,而眾人卻使用“打”字,背后是基于不同價值觀下的對天下本質的理解。
那么天下的本質是什么?究竟天下是誰的天下?為什么莊子說“竊國者為諸侯”?老子在這章給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楊鵬老師為我們解讀:“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萬物,珍惜運行在每個人身上的那個獨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貫耳、具有喚醒功能的解讀。聯(lián)系道德經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這一觀點在道德經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撐的。
“故貴為身于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認為“為身”、“愛自己的身體”比“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托給你了。這里老子前后用了兩個字“托”和“寄”,明確表達了天下并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托”在君王手上臨時保管的。
“天將建之,以慈衛(wèi)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上天創(chuàng)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并用祂的慈愛護佑著天下。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為,即使暫時逃離了人間律法的審判,但終將難逃神的判決。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這個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決定的,是服務于神的目標的。(楊鵬)”。
心中有了這個觀念,思想上就通暢了許多,能夠與莊子的“竊國者為諸侯”的言語背后的思想共鳴,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權力的搶劫”行為的本質,許多問題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圣經上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沒有殺戮也沒有搶劫,服務自身,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么神要阻止呢?
《圣經·創(chuàng)世紀》11.4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的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看過圣經原文,并在老子的啟發(fā)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變亂人的口音,是因為他們集合天下所有的資源建造這一巴別塔的原因,是要服務自身、傳揚自己的名,而非與神同在,榮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兩層啟示:對于君王,要替神照看好托付在身上的“天下”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萬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每個人個性不同,稟賦不同,圣人應該去甚去大去奢,虛無為本,因循為用,“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并最大限度地輔助每個人,去讓每個人身上“獨立而不改”的神性釋放、創(chuàng)造、發(fā)光。
對于個人而言,對外尋找神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世界的神性;對內尋找自己內在的神性,讓自身的神性之光,發(fā)出應有的光芒,終不至于隨著世俗之軀而消亡。
《道德經》讀書筆記13
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所作的哲學論著《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德真經》)也廣為人知。該書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李佳偉同學的腳步,感受先賢老子內心深處的人生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為《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這一章描寫老子哲學里最重要的范疇“道”。他所說的道,乃是變動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隨時變易,乃是“常道”!暗馈笔菢嫵墒澜鐚嶓w,是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是人類行為的準則。它幽昧深遠,不言說。他認為:真理是無法用具體的言辭來表達的,它超乎言辭。人們費盡心思來描寫“道”,其實掛一漏萬,要一落言筌,損失的遠遠比說出的多。這就好像《莊子》里講的一個故事:有個國王喜歡鼓琴,后來他卻不鼓琴,只是靜靜地坐在琴前傾聽。因為他已經領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藝,當他彈奏出一個音的時候,其余的六音卻同時喪失了。哪如用心去領會自然的天籟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圣人。水的很多稟性體現(xiàn)了道的特性,而圣人就道的體現(xiàn)者。圣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鬃诱f,“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為水總是處在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tài)里。蘇軾也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在老子看來,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又不避污穢謙退守中,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就應該像水一樣,與時遷徙,應物變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經》一書中最為詳細的地方。簡單來說,“道”有這樣幾個特性:“道”是渾樸狀態(tài)的,相對于世界的雜亂無序而言,它是渾然自足的統(tǒng)一體,所以說它“有物混成”;“道”在時間順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萬物也是由它所產生,所以說“先天地生”;“道”的運動是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的,所以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的運動規(guī)律應該仿照天地,天地的運動規(guī)律應該仿照“道”,“道”的運行應該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一章還是講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可能恰恰屬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對立面,善于運用矛盾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則往往可以轉圜。天下紛紛,若用智術相驅逐,則愈發(fā)混亂不堪。若清凈守虛,則無為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學主張謙退守中,以靜制動,以柔弱勝剛強。這種理解是不錯的。但老子的這種思想,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剛勁的一面,才能執(zhí)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決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誤解或片面地了解老子的哲學,以為他一味地宣揚退讓。這真是斷章取義。實際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結論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們一味偏重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從而導致了精神生活的淪喪。在老子看來,人的正常生活應該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合一并重的,所謂“營魄抱一”。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偏重物質生活的享樂,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了道德的淪喪。老子這里所說的“為腹”,是要建立寧靜恬淡的內心生活,這就要求人們要抑制自己對物欲的`無盡追求,僅于果腹而已!盀槟俊笔瞧孀非蟾泄偈澜绲拇碳さ纳罘绞。老子所極力反對的對物質文明的單一崇拜,在今天讀來,特別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描繪的理想國。在他的理想國中,應該國土面積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機械也不運用。舟車備而不用,甲兵廢弛,民復結繩記事。在這里,百姓有甜美的飲食、美麗的衣服、安適的居所、歡樂的習俗。因為國家都很小,所以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到。對理想國的憧憬,是關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學家的共同愿望。老子的理想國,是農業(yè)社會的特殊產物。他詩意的描繪,對中國古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14
春秋時期,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在離開函谷關隱遁之前,留下一本傳世巨著——《道德經》。其書按內容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個部分,其中《道經》闡述何為運行日月,包羅天地萬物的大道,《道德經》提出了圣人順應道而體現(xiàn)出怎樣的德行本性。
后世有人評價《道德經》,說它不僅是哲學著作,更是文學巨著。道德經全書僅五千余字,但其書思想深邃,語言質樸世所僅有,為后世道家奉為不二之圣經。
要完全讀懂《道德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要了解道家思想,《道德經》是不能避而不讀的。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老子所說的道。只有懂得順應道而行事,才能體現(xiàn)出圣人之德。因此,道和德雖然是兩個內容,但是道卻是二者中的根基,無道者自然無德可以體現(xiàn)。
《道德經》開篇,老子擲地有聲的扔下了六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崩献友赞o精煉樸實,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是將我們引入對這個道的理解的至關重要的一句話。
要解讀這句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句讀方法。
將原句分為三部分進行解讀:
1、道
2、可道
3、非常道。
解讀:
道:這個道,先天地而生成的,彌漫于宇宙之間,處于混沌的狀態(tài)之中。雖無形無質,卻是構成世界的本源動力,涵蓋于萬事萬物之中。道,無生無滅,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正如佛家《心經》中所言: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因它具有的永恒的特性,我們既可以稱之為“上帝”,也可以借用科學的說法,稱之為能量(能量具有守恒的特征)。在這里,我們排除一切有關于神創(chuàng)世界的可能性,即便神存在,它也只是被創(chuàng)造者,而我們此處所指的“上帝”只是對于大道的一個別名。無論我們順應道,還是違背道,我們都無法逃離道的范圍,就像我們無法脫離空氣而存活一樣。
可道:道的本體雖不可見,但道的性質在卻一切事物中均有顯露。中國神話故事中盤古開天用一把巨斧劈開混沌,始分天地,始有陰陽萬物;而西方天文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宇宙誕生于大爆炸之中。這樣的論述都符合道家無中生有的一個過程?傻,正是道在世界上具體的體現(xiàn),是由道所創(chuàng)造的萬物所體現(xiàn)出來的道性。我們可以用感官去觀測來把握到的一些道的具體表現(xiàn),如四季變化,植物枯榮,日月交替、陰陽五行的生克,都是可道的范疇。不過,我們雖能從道的具體體現(xiàn)中尋找道的影子,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遠非道的實質,我們需要不斷去感悟,才能逐漸與道相合。可以了解到,可道,并不是道本身。
非常道:明白了道的恒久和無形無質的特性,進而理解什么是“非常道”就更為簡單了。一切變化之中的事物,雖含義道的性質,但因其本身有形有質,有生有滅,不能恒久,故與恒常的大道對比,我們將之稱為非常道。非常道雖具有道性,在道之中,其特征卻是與道相違背的。
擴展
我們時常把科學家當做真理的代言人,認為他們總是能夠把準確無誤的真理揭示給我們的權威,但事實上科學家能夠探求到的道,仍然是“可道”的范圍。我們的科學在不斷打破舊的權威,不斷否定前人的結論中取得發(fā)展進步的,但至今仍然沒有揭開宇宙萬物最終的秘密所在。
老子所感悟的大道,是涵蓋萬物的,究竟終極所在。科學研究,自然也是涵蓋其中的,也只不過是研究道,尋找道的一種手段罷了?茖W家作為科學的探索者,在一個時期內所能夠感悟到的,了解的科學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即便是擁有了比肉眼具有更好觀測效果的顯微鏡,望遠鏡,我們也只是相對比起以前,對世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已。要說徹底了解了這個世界,那絕對是瘋言瘋語。正如哥白尼用科學證明了基督教會的地心說的錯誤性,而他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所得出的日心說卻也在后來被證實存在著嚴重缺憾。
了解到了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反過來解讀老子的話,就迎刃而解了。道,就像是科學的最終真理,是究竟的,恒遠的,無形無質卻又無所不在的,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也只能通過不斷的感悟和探求去接近,只能夠感受不能夠碰觸,通過觀察“可道”,從而尋求大道。在這樣的大道之前,我們的一切語言都只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意會于心。而我們學道,只不過是學習如何能夠體悟到道的方法而已。若說誰能夠將什么是道講的透徹,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所謂悟道,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同一個師父教導出來的弟子,同一個教授帶出的學生,參悟到的道,研究出的成果,也可能是天差地別的。我們的一切努力,修行,也只不過是為了給悟道,接近道,提供一個切實的方便罷了。
《道德經》讀書筆記15
原文
吾言甚易知也,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夫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現(xiàn)代漢語解讀
我的話特別容易理解,特別容易執(zhí)行。但是大家不愿意去了解,不愿意去執(zhí)行。我的話是有根據(jù)的,天下的事情都有它的法則。正因為大家不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不愿意了解道的原則。理解我的人非常少,效法我的人則更難得。所以圣人就好像是一個身上披著破舊的衣服,可懷里卻藏著寶玉的人。
延伸解讀
老子的道并沒有很玄妙,也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還是很少,原因是我們的利己之心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多一點付出,多為他人考慮一點,慢慢形成愛的循環(huán),大家都會慢慢感受到愛的回饋,然后一起進步,生活就會越來越幸福。
宗,根據(jù)。君,主宰,這里解釋為法則。宗、君,都是指“道”,萬物皆有道。無知,不知道,不了解。不我知,也即不知道我,這里的“我”也是指我闡述的.道的原則。順應“道”的規(guī)律,人生就能順暢,而“道”的規(guī)律,就藏在我們做的每一件事的背后,而一般人往往不了解。
我,代表圣人,也代表老子講的道的原則,而不是代表作者本人,這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常用的手法,否則會被認為老子自我吹噓。則,法則,這里作效仿、效法。貴,珍貴、難得,與前面的希相對應,比希更少。被,同“披”。褐,粗布衣服,為窮人所穿。圣人被褐而懷玉,就是圣人很難被普通人理解。但是圣人做到內心光明,不陰暗,不糾結,這樣的人生才幸福。
被褐懷玉是圣人的富貴品質,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值得學習并可以努力效仿的?梢詮膬蓚層面解讀:一個層面是對于自我的心態(tài)。這是對待自我的一種智慧,即我們應該采取一種低調、不爭、樸實、追求內在精神的態(tài)度做人。首先我們應該不去追求外在衣服的華麗,而追求懷中有寶,追求內在精神的純樸、寧靜;其次,當我們懷中有寶的時候,也不在乎身上的衣服。莊子說: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敝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莊子認為,衣服破舊并不代表精神萎靡。另外一個層面是如何看待別人?创齽e人時不要只注重外表,更應該注重內在精神,所謂“人不可貌相”,不要通過外在的東西下結論,地位高的不一定有真才能,夸夸其談的不一定有真學問,口碑好的不一定是真好人。一定要分清楚,有的人雖然穿著舊衣服,但仍然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破舊衣服難掩其精神的高貴;而有的人雖然穿華美的衣服而精神萎靡不振,但難掩其猥瑣本質。作者:高風清揚
【《道德經》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道德經》讀書筆記04-24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09-01
《道德經》讀書筆記08-06
道德經讀書筆記精選10-03
道德經讀書筆記08-22
《道德經》讀書筆記07-17
道德經讀書筆記心得06-13
讀道德經讀書筆記04-19
《道德經》讀書筆記范文04-25
老子道德經讀書筆記12-22